利用由支承结构形成的空腔的机动车用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01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由支承结构形成的空腔的机动车用扬声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利用由支承结构形成 的空腔的机动车用扬声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通常安装有标准的或作为特殊装备的音响设备,该音响设
备例如包括无线电设备、磁带播放器和CD播放器。此外,较好的音响设 备包括具有高频扬声器和低频扬声器、即所谓的低音箱的音箱系统。
为了产生重低音,低音箱需要较大的安装容积,然而,在机动车尤其 是乘用车内部通常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该安装容积。当驾驶员和前座乘客 希望音响设备产生重低音时,低音箱需要数量级为至少10至15升的容积。 这种尺寸的低音箱通常布置在车辆的后座隔离舱或行李箱区域中,但是, 其结果往往造成有用空间损失。此外,为了产生驾驶员和前座乘客所希望 的音效,布置在后座隔离舱或行李箱区域中的低音箱还需要更大的额外容 积。
为了使将被放入车辆的自由空间中的低音箱的谐振容积最小,德国专 利申请公布说明书DE 197 35 082 Al中提出,把联接在扬声器背面的尺寸 较小的扬声器盒安装在由支承架包围的增音器容积(Schwellervolumen ) 中,所述两容积通过通流口声学耦合。为使谐振容积增大成超出增音器容 积,该申请文件提出,使增音器容积通过扩散孔与环境区域相连。由此使 得谐振容积由扬声器后方区域、增音器容积以及靠近该增音器容积的环境 容积形成。
在德国专利DE 699 07 412 T2中描迷了用于装备具有增大的谐振容积的低音扬声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低音扬声器布置在车辆座椅下方;该 专利提出,向位于车辆座椅下方的底部设置一中间层,在该区域划分出可 分配给低音扬声器的容积,并使该容积与低音扬声器声学耦合。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用于为机动车创造具有大的谐振空间容积的扬 声器系统的其它方法。通过具有权利要求l所述特征的扬声器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 有利的改进方案和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进行描述。用于机动车的扬声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式声变换器(2),所述声 变换器整体排列在扬声器系统中,使得由它产生的声音传播到机动车(1) 内部。在该情况下,声变换器(2)在其背面与至少部分地由车辆(1)支 承结构内的空腔形成的谐振空间声学耦合。根据本发明,声变换器(2)在 车辆(1)的至少两支承结构元件(3, 4, 5)彼此相接的区域周围发生声 学耦合,从而使至少一部分谐振空间由所述至少两支承结构元件(3, 4, 5) 的空腔共同形成。在一特别有利的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声变换器(2)的定位使得同时 与该声变换器声学耦合的多个结构元件(3, 4, 5)的容积成为谐振空间。在该情况下,声学耦合可实现成使声变换器(2)的背面直接延伸到多 个支承结构元件(3, 4, 5)的内部容积中,或者使只有一个支承结构的容 积与声变换器(2 )的后壁直接接触,而其它容积与所述容积声学耦合地连 接到所述支承结构。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多个支承结构(3, 4, 5) 的容积通过通道或通过与这些容积相连的小室(8)相互声学耦合。在该情 况下,声变换器(2)的后壁将延伸到所述通道或小室(8)中,并从而使 声变换器(2)与支承结构的容积相耦合。当特别是由于车辆内部的结构层 (例如前围板(9))而不能在预期安装位置上发生与支承结构元件(3, 4, 5)的直接接触时,声变换器(2)通过小室(8)或通道的这种耦^便特别有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图l示出车辆l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其中,声变换器2与纵梁/纵向支 承部容积5、横梁/横向支承部容积4和增音器容积3相耦合;图2示出车辆1前部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其中,声变换器2通过小室 8与多个支承结构元件的容积相耦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车辆1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其中声变换器2耦合在驾 驶员和前座乘客座椅的放脚空间中。在这里,声变换器2的安装位置选择 成使其耦合位置位于纵梁容积5、横梁容积4和增音器容积3的汇合处或 交汇点区域中。根据车辆1的车身结构技术方案的不同,可将声变换器2 通过其中放入支承结构元件3、 4、 5容积中的开口设计成使该开口同时接 合在多个元件3、 4、 5的壁中,或者使所述开口仅接合在元件3、 4、 5的 容积之一中,而其它容积通过声学作用的通流口与所述容积相连。图l中 示出后一种情况。在该情况下,声变换器2通过开口直接结合在横梁容积 4中。纵梁5和增音器3的容积通过通流口与横梁声学耦合连接。这便为 声变换器2提供了由车辆1的多个支承结构元件3、 4、 5共同形成并因此 具有大于15升的总容积的谐振容积。可选择地,使纵梁、前围板横梁和踏板横梁的容积相互连接、并从而 使得在该情况下也可得到在13至15升范围内的谐振容积是特别有利的。 使这些支承结构元件相连之所以特别有利,是因为它们通常彼此紧密相邻, 从而它们的容积可比较容易地声学耦合在一起。图2示出已在图1中进行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型方案。由结 构形式决定前围板9距离支承结构元件4、 5较远,因此,在安装声变换器 2时,为了与元件4、 5的容积声学耦合,必须将该声变换器插入与元件4、55的容积相连的小室8或声通道中。若实质上与声变换器2直接声学耦合的元件3、 4、 5的空腔在远离所 述耦合位置的位置处至少部分地与车辆的其它支承结构元件6、7的空腔声 学耦合,便可有利地额外增大分配给声变换器2的谐振容积。例如,这意 味着,如图2所示,使纵梁5的空腔容积通过合适的通流口与弯曲横梁6 和/或前横梁7的空腔容积声学耦合是可行的。声变换器与支承结构3、 4、 5内部空腔或与被引导的声通道8的耦合 位置特别有利地位于机动车驾驶员或前座乘客的;^空间的前围板区域中 或位于变速箱区域中。鉴于本发明无需设置单独的扬声器箱一一该扬声器 箱可与声变换器2相联并布置在车辆内部的自由空间中,将声变换器结合 在放脚空间中将不会对车辆乘员或可能位于放脚空间中的踏板造成任何不 利的影响。这样,声变换器及其覆盖物便可特别有利地被保护而避免遭受 损害,特别是在声变换器2的耦合位置位于踏板IO之后而不在机动车驾驶 员的浮见线之内时由于^皮踢造成的损害。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扬声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动式声变换器(2),其整体排列在扬声器系统中,使得由该声变换器产生的声音传播到机动车(1)内部,所述声变换器(2)在其背面与至少部分地由车辆(1)的支承结构内的空腔形成的谐振空间声学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变换器(2)在车辆(1)的至少两支承结构元件(3,4,5)彼此相接的区域周围发生声学耦合,从而使至少一部分谐振空间由所述至少两个支承结构元件(3,4,5)内的空腔共同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 元件(3, 4, 5)内的空腔在远离声变换器(2)的耦合位置的位置处至少 部分地与车辆(D的其它支承结构元件(6, 7)内的空腔声学耦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车辆(1) 横梁(5)内的空腔与在弯曲横梁(6)和/或前横梁(7)内的空腔彼此声 学耦合。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 变换器(2)通过被引导的声通道(8)与支承结构内的空腔相耦合。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 变换器(2)与支承结构(3, 4, 5)内的空腔以t或者与被引导的声通道(8 )相耦合的位置位于机动车驾驶员或前座乘客的放脚空间的前围板区域 中,或者位于变速箱区域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位置 位于踏板(10)之后机动车驾驶员不可见的位置。
全文摘要
为了产生重低音,低音箱需要较大的安装容积,在机动车尤其是乘用车内部通常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该安装容积。当驾驶员和前座乘客希望音响设备产生重低音时,低音箱需要数量级为至少10至15升的容积。为了限制车辆内部为此所需的安装空间,使扬声器系统的主动式声变换器在其背面与至少部分地由车辆支承结构内的空腔形成的谐振空间相联。在该情况下,声变换器在车辆的至少两支承结构元件彼此相接的区域周围发生声学耦合,从而使至少一部分谐振空间由所述至少两个支承结构元件内的空腔共同形成。
文档编号B60R11/02GK101258051SQ200680032298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8日
发明者N·涅姆奇克, R·阿尔布斯 申请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