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93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天窗装置,存在具有顶板、滑动件和导向框的天窗装置, 该顶板安装在固定车顶的开口部上,该滑动件安装在顶板上,通过在车 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而使顶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开闭,该导向框引导滑动 件的滑动。
在上述的以往天窗装置中,如下那样进行顶板的开闭。如图8 (a) 所示,在顶板4的侧边缘部下表面上安装有板支撑件50,在该板支撑件 50上安装有在导向框5的导轨槽5b内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前部滑动 件120和驱动滑动件130。在该前部滑动件120和驱动滑动件130上分别 形成有凸轮槽120a、 130a,在板支撑件50上分别形成有与各凸轮槽120a、 130a卡合的卡合销50a、 50b。
在驱动滑动件130上安装有进行推拉(push-pull)动作的缆索(未 图示)的一端,通过缆索的推拉动作,驱动滑动件130进行滑动,并且 前部滑动件120与该驱动滑动件130的滑动联动地进行滑动。
然后,当从图8 (a)所示的顶板4倾斜向上地配置在车辆后侧的打 开状态使驱动滑动件130向车辆前方滑动时,如图8 (b)所示,前部滑 动件120也与驱动滑动件130联动地向车辆前方滑动,并且前部滑动件 120与配置在导轨槽5b的前端部上的定位部件70相抵接而停止。当从该 状态使驱动滑动件130向车辆前方滑动时,如图8 (c)所示,板支撑件 50的各卡合销50a、 50b在前部滑动件120和驱动滑动件130的凸轮槽 120a、 130a内移动,板支撑件50的后部侧下降而倾斜移动,从而顶板4 倾斜向下而成为全闭状态。
而且,在上述那样的结构的天窗装置中,存在具有止动结构的部分,该止动结构在使顶板4倾斜向上和倾斜向下(有时将这两个动作称为"倾 斜动作")时起到使前部滑动件120止动的功能。在以往的天窗装置的止动结构中,如图9 (a)的俯视图所示,在使 顶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时,安装在驱动滑动件130上的控制部件80 的前端部81和安装在前部滑动件120上的锁定元件90的后端部91相卡 合,从而前部滑动件120与驱动滑动件130的滑动联动地进行滑动。然后如图9 (b)所示,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控制部件80和 锁定元件90的卡合被解除,安装在前部滑动件120上的锁定元件90的 后端部91与导轨槽5b (导向槽)的侧壁部卡合,从而能够抑制前部滑动 件1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h日本专利第3505264号公报(第0016 0020段,图3、 图5)。在上述的以往止动结构中,如图9 (b)所示,从前部滑动件120的 锁定元件90的后端部91向车宽方向突出的凸部91a (肩部)与形成在导 轨槽5b内侧面的凹部5g (凹口)卡合,卡合在导轨槽5b内的锁定元件 90的后端部91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因此存在当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 前部滑动件120在上下方向上晃动的问题。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了顶 板的倾斜动作时抑制前部滑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能够防止前部滑动件的晃动的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该天窗 装置具有安装在车辆的固定车顶的开口部上的顶板和安装在顶板上的板 支撑件,所述止动结构包括安装在板支撑件的前部并在车辆前后方向 上滑动的前部滑动件;安装在板支撑件的后部并通过驱动源而在车辆前 后方向上滑动的驱动滑动件;安装在前部滑动件上并能够与驱动滑动件 卡合的连接件;对前部滑动件和驱动滑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框;
安装在导向框上并具有驱动滑动件的止动功能的止动部件;天窗装置中 的止动结构的特征在于,驱动滑动件的凹部与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可脱 离地相互卡合,当使顶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时,连接件与驱动滑动 件相互卡合,使得前部滑动件与驱动滑动件的滑动联动地在车辆前后方 向上滑动,当使顶板倾斜向上和倾斜向下时,连接件与驱动滑动件的卡 合被解除,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与形成在止动部件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凸 轮卡合,并且,连接件的第二卡合部与形成在止动部件的上表面上的第 二凸轮卡合,由此能够抑制前部滑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 移动。
通过该结构,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和第 二卡合部分别卡合于形成在止动部件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的第一凸轮和 第二凸轮,由此能够抑制与连接件相连接的前部滑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 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防止前部滑动 件的晃动。
在所述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中,能够将止动部件的第一凸轮和第 二凸轮的各凸轮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曲面。
通过该结构,能够使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在上下方向 上的移位沿着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各凸轮面的曲面平缓变化,因此能 够降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各凸轮面滑动 时产生的碰撞声音等、倾斜动作时产生的卡合脱离声音。
在所述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中,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 部能够构成为,与止动部件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各凸轮面分别进行 面接触。
这样,通过使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与止动部件的第一 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各凸轮面分别面接触,能够使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 部在各凸轮面上稳定地移动,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顶板的倾斜滑动动作。
在所述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中设有施力装置,该施力装置使连接 件的第二卡合部向止动部件的第二凸轮施力,或者使连接件的第一卡合 部向止动部件的第一 凸轮施力。 这样,通过设置使连接件的卡合部向该卡合部所抵接的止动部件的 凸轮上施力的装置,能够进一步抑制与连接件连接的前部滑动件在上下 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防止前部滑动件的晃 动。所述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中,施力装置能够构成为,具有形成在 连接件上并被按压在前部滑动件上的弹性部。这样,作为施力装置,本发明具有弹性部,由此能够在进行顶板的 倾斜动作时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前部滑动件的晃动。在本发明的天窗装置的止动结构中,通过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 使连接件卡合于止动部件的上下表面,能够抑制连接件所连接的前部滑 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在进行顶板的倾斜 动作时防止前部滑动件的晃动,从而能够提高天窗装置的质量。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导向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 是顶板配置在车辆后侧的打开状态的侧视图,(b)是顶板正在向车辆前 方滑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 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中插入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态的侧视图,(b) 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中卡合了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 是顶板正在向下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顶板为全闭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40安装在前部滑动件20上的 步骤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 是顶板正在向车辆前方滑动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
中插入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态的侧视图,(C)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 中卡合了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了以往的天窗装置中的顶板的开闭动作的图,(a)是顶 板正在向车辆前方滑动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顶板向上倾斜后的状态 的侧视图,(c)是顶板为全闭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了以往的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的图,(a)是使顶板在 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滑动时的俯视图,(b)是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的俯 视图。标号说明1:天窗装置;2:固定车顶;3:开口部;4:顶板;5:导向框;5b:导轨槽;20:前部滑动件;30:驱动滑动件;31:凹部;40: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件; 42:第一卡合部; 43:第二卡合部; 50:板支撑件;60:止动(stopper)部件;61:第一凸轮;61a:凸轮面(第一凸轮);61b:凹部;62:第二凸轮;62a:凸轮面(第二凸轮);140: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41:弹性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适当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以在车辆(汽车)的车顶上应用本发明的情况 为例来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说明了天窗装置的整体结 构后,说明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 (天窗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是外滑式天窗装置1,其 具有安装在车辆的固定车顶2的开口部3上的顶板4;安装在顶板4上 并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而使顶板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开闭的滑动 件(未图示);连接在滑动件上并通过推拉动作来进行顶板4的开闭的缆 索C1、 C2;和对滑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框5、 5。 (顶板的构成)图1所示的顶板4例如是玻璃制成的板,其构成为,在关闭时,封 闭固定车顶2的开口部3,在打开时,通过后述的倾斜滑动机构向上倾斜 而向车辆后方滑动,从而重叠在固定车顶2的上方而打开。此外,分别在顶板4的两侧边缘部通过倾斜滑动机构安装一对缆索 Cl、 C2,该缆索C1、 C2同步地进行推拉动作,由此在保持顶板4稳定 姿态的同时进行开闭。 (导向框的结构)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导向框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 延伸设置的左右对称的一对导向框5、5安装在开口部3的两侧边缘下部。 而且,将各导向框5、 5的前端部连接起来的前部框6设置在开口部3的 前方边缘下部,将各导向框5、 5的后端部连接起来的后部框7设置在开 口部3的后方边缘下部。另外,由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l中,各导向框5、 5是左右 对称的结构,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配置在车辆行进方向左侧的导向 框5进行说明,省略对配置在右侧的导向框5的说明。导向框5例如通过铝合金的挤压型材来形成,如图2所示,在车辆 前后方向上,从靠近开口部3侧向车辆外侧依次延伸设置有如下部件 用于穿插缆索Cl的缆索槽5a;对后述的倾斜滑动机构的滑动件(前部滑 动件20和驱动滑动件30)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轨槽5b;和用于排出雨 水等的排水槽5c。此外,在排水槽5c的车辆外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 伸设置有中空闭合截面部5d,以此来提高导向框5的刚性。此外,在导向框5的车辆外侧的侧部上边缘延伸设有水平的凸缘部 5e,在该凸缘部5e上贯通有安装孔5f,该安装孔5f与在车身(未图示) 上形成的螺孔连通,从凸缘部5e的上方穿插到安装孔5f中的螺栓与在车 身上形成的螺孔旋合,由此能够将导向框5安装在车身上。 (缆索的结构)图1所示的缆索Cl、 C2通过后述的倾斜滑动机构分别安装在顶板4 的两侧边缘部,并同步地进行推拉动作,从而能够使顶板4开闭。该缆索C1、C2穿插在设置于开口部3后方的驱动电动机单元M内, 并且缆索C1、 C2与驱动电动机单元M内的小齿轮(未图示)啮合,从 而缆索C1、 C2进行推拉驱动。此外,在缆索C1中,以驱动电动机单元M为界,安装在顶板4的 一方的侧缘部(图1的左侧)侧的路径(驱动路径),穿插在对缆索Cl 导向的导向管P1内,其相反侧的路径(空转路径)穿插在对缆索C1的 其余部分进行导向的导向管P2内。同样地,在缆索C2中,安装在顶板 4的另一方的侧缘部(图1的右侧)侧的路径(驱动路径)穿插在导向管 P3内,其相反侧的路径(空转路径)穿插在导向管P4内。该导向管P1、 P2、 P3、 P4例如由铝管或钢管形成。 (倾斜滑动机构的结构)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 是顶板配置在车辆后侧的开状态的侧视图,(b)是顶板正在向车辆前方 滑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中插入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 态的侧视图,(b)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卡合了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 态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倾斜滑动机构及止动结构的 图,(a)是顶板正在向下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顶板为全闭状态、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中,包括顶板4的倾斜机 构和滑动机构的倾斜滑动机构分别收装在各导向框5、 5上。如图3 (a) 所示,各倾斜滑动机构具有安装在顶板4上的板支撑件50;安装在板 支撑件50的前部下侧和后部下侧并在导向框5的导轨槽5b内在车辆前 后方向上滑动的前部滑动件20和驱动滑动件30;以及安装在前部滑动件 20上并与驱动滑动件30可脱离地相互卡合的连接件40。另外,由于收装在各导向框5、 5中的倾斜滑动机构是相同的结构, 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配置在车辆行进方向左侧的倾斜滑动机构进 行说明,而省略对配置在右侧的倾斜滑动机构的说明。在前部滑动件20和驱动滑动件30上分别形成有凸轮槽20a、 30a, 在板支撑件50上形成有分别与各凸轮槽20a、30a卡合的卡合销50a、50b。 此外,在前部滑动件20的前端面上形成有连接槽20b,在该连接槽20b 中卡合有设置在板支撑件50的前端部上的连接轴50c。此外,板支撑件 50通过板支撑架(未图示)安装在顶板4的侧边缘部下表面上。在驱动滑动件30上安装有进行推拉动作的缆索Cl (参照图1)的一 端,并构成为通过缆索C1的推拉动作而使驱动滑动件30沿着导轨槽5b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此外,通过板支撑件50和连接件40,与驱动滑 动件30连接的前部滑动件20也与驱动滑动件30的滑动联动地在车辆前 后方向上滑动。此外,对通过倾斜滑动机构进行的顶板4的开闭动作进行详细的说 明。在图3 (a)中,是顶板4向上倾斜而配置在车辆后侧的开状态,顶 板4的后部侧重叠在固定车顶2 (参照图l)的上方。而且,当通过缆索 Cl使驱动滑动件30向车辆前方滑动时,通过板支撑件50和连接件40, 与驱动滑动件30连接的前部滑动件20及顶板4,与驱动滑动件30联动 地向车辆前方滑动,并如图4 (a)所示,通过前部滑动件20抵接在配置 于导轨槽5b的前端部上的定位部件70而停止。如图5 (a)所示,当驱动滑动件30从该状态向车辆前方滑动时,板 支撑件50的卡合销50a、 50b在前部滑动件20和驱动滑动件30的凸轮 槽20a、 30a内移动,从而板支撑件50的后部侧下降而倾斜移动。由此, 如图5 (b)所示,顶板4向下倾斜而成为全闭状态,从而成为开口部3 (参照图1)被封闭的状态。 (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下面,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中起到使前部滑动件20止动的 功能的止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中的止动结构, 是左右对称的结构,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配置在车辆行进方向左侧 的止动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对配置在右侧的止动结构的说明。首先,对天窗装置1中的止动结构示意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中,如图2所示,在前部滑动件20和驱 动滑动件30之间配置有连接件40,该连接件40的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 安装在前部滑动件20的后端部上,该连接件40的后端部与驱动滑动件 30的前端部可脱离地相互卡合。而且,如图3 (a)所示,当顶板4在车辆前后方向滑动时,连接件 40与驱动滑动件30卡合,前部滑动件20与驱动滑动件30的滑动联动地 进行滑动。而且,如图5 (a)所示,在进行顶板4的倾斜动作时,连接件40 与驱动滑动件30的卡合被解除,于是只有驱动滑动件30可在车辆前后 方向上移动。下面详细说明天窗装置1中的止动结构的各结构要素。 如图2和图3 (a)所示,连接件40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部件, 在连接件40的前端部,在车宽方向上贯通有安装孔41。而在前部滑动件 20的后端部,在车宽方向上突出设有旋转轴21,通过将该旋转轴21穿
插在连接件40的安装孔41中,连接件40能够绕旋转轴21自由转动。此外,在连接件40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外侧突出设有第一卡合部 42和第二卡合部43。第一卡合部42配置在连接件40的后方下部,第二 卡合部43配置在后方上部,并且第二卡合部43配置得比第一卡合部42 稍微靠车辆前方侧。第一卡合部42从侧面看大体为菱形,由水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 向车辆后侧倾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形成。此外,在第一卡合部42的后部 上角处形成有切面42a。该第一卡合部42的下部能够与在驱动滑动件30的前端部形成的凹 部31相卡合。另外,驱动滑动件30的凹部31形成为第一卡合部42的 下部能够嵌入配合,凹部31内的底面形成为水平,前侧内表面和后侧内 表面向车辆后侧倾斜。第二卡合部43从前表面到下表面以及从上表面到后表面形成为平 缓的凸曲面,从前表面到下表面形成的曲面成为接触面43a,该接触面 43a与后述的止动部件60的第二凸轮62的凸轮面62a面接触的同时进行 滑动。如图3 (b)所示的止动部件60是在导轨槽5b的前部固定在车辆外 侧的上端部,并从车辆外侧的内侧面向开口部3侧(参照图2)突出的板 状部件。在该止动部件60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凸轮60的凸轮面61,在 上表面形成有第二凸轮62的凸轮面62a。而且,在连接件40滑动到导轨槽5b的前部时,止动部件60插入到 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之间,并且在各凸轮面61a、 62a上分别抵接着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这样,处于第一卡合 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分别与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卡合的状态。如图4 (a)所示,第一凸轮61的凸轮面61a是第一卡合部42抵接 滑动的面,并且凹部61b形成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长的水平面上。该 凹部61b形成在前部滑动件20前进到最前方而停止时连接件40的第一 卡合部42的上部能够插入的位置处,从而成为在凹部61b中嵌入第一卡 合部42的上部而能够卡合的形状(参照图4 (b))。
即,凹部61b内的后侧内表面以与第一卡合部42的后部上角的切面 42a相同的角度倾斜。由此,在第一卡合部42与凹部61b进行卡合或脱 离时,第一卡合部42的切面42a与凹部61b的后侧内表面进行面接触的 同时滑动。此外,从凸轮面61a的车辆后侧的水平区间向凹部61b的后侧内表 面移动的角部是曲面。由此,在第一卡合部42与凹部61b进行卡合脱离 时,第一卡合部42沿着曲面平缓地移动。第二凸轮62的凸轮面62a是第二卡合部43所抵接并滑动的面,如 图3 (b)所示,是随着从车辆前侧向车辆后侧而曲率慢慢下降的曲面。 另外,分别设定曲面的曲率,使得凸轮面62a和第二卡合部43的接触面 43a —边面接触一边滑动。下面,根据顶板4的关闭动作说明顶板4开闭时的止动结构的各部 分的动作。首先,如图3 (a)所示,在向上倾斜了的顶板4配置在车辆后侧的 打开状态下,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卡合在驱动滑动件30的凹部31 中。如图3 (b)所示,当通过缆索C1使驱动滑动件30向车辆前方滑动 时,通过板支撑件50和连接件40而连接在驱动滑动件30上的前部滑动 件20,与驱动滑动件30联动地向车辆前方滑动。然后,当连接件40滑动到导轨槽5b的前部时,止动部件60插入到 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之间,并且第一卡合部42 和第二卡合部43抵接在止动部件60的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的各 凸轮面61a、 62a上,由此,处于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分别卡 合在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上的状态。此外,如图4 (a)所示,当前部滑动件20到达导轨槽5b的前端部 时,前部滑动件20抵接于定位部件70而停止。当驱动滑动件30从该状 态向车辆前方滑动时,卡合在驱动滑动件30的凹部31内的连接件40的 第一卡合部42,沿着凹部31的前侧内表面和后侧内表面被向上方推压。此外,作为连接件40整体,后部侧由于作用于第一卡合部42上的
力而上升地倾斜移动,伴随该连接件40的倾斜移动,第一卡合部42被 从凹部31推出,从而驱动滑动件30和连接件40的卡合被解除。如图4 (b)所示,被从凹部31推出的第一卡合部42的上部插入到 止动部件60的第一凸轮61的凹部61b中,第一卡合部42卡合在凹部61b 中,从而能够抑制连接件4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还能够抑制与连 接件40连接的前部滑动件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此外,连接件40的第二卡合部43随着连接件40的倾斜移动而沿着 止动部件60的第二凸轮62的凸轮面62a上升,由此维持第二卡合部43 与第二凸轮62卡合的状态。这样,第二卡合部43卡合于在止动部件60的上表面形成的第二凸 轮62上,第一卡合部42卡合于在止动部件60的下表面形成的第一凸轮 62上,由此能够通过夹入在第一卡合部42和二卡合部43之间的止动部 件60来抑制连接件4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还能够抑制与连接件40连 接的前部滑动件2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如图5(a)所示,当驱动滑动件30向车辆前方滑动时,如在 倾斜滑动机构的结构中所说明的那样,板支撑件50的后部侧下降,从而 如图5 (b)所示,顶板4向下倾斜而成为全闭状态。 (止动结构的作用效果)通过上述天窗装置1的止动结构,如图5 (a)所示,在进行顶板4 的倾斜动作时,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分别卡合于 在止动部件6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形成的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上, 由此能够抑制连接件40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能够抑制 与该连接件40连接的前部滑动件20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 动,因此,能够防止在进行了顶板4的倾斜动作时前部滑动件20的晃动, 从而能够提高天窗装置l (参照图l)的质量。此外,止动部件60的第一凸轮61的凹部61b的角部和第二凸轮62 的凸轮面62a形成为曲面,从而能够使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 二卡合部43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沿着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的各 凸轮面61a、 62a的曲面平缓地变化,因此能够降低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 卡合部43与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的各凸轮面61a、62a滑动时所产 生的碰撞声音等、在倾斜动作时产生的卡合脱离的声音。而且,通过使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分别与止 动部件60的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的各凸轮面61a、62a进行面接触, 能够使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在各凸轮面61a、 62a上稳定地移 动,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顶板的倾斜滑动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件安装在前部滑动件上的步骤的 说明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作用说明图,示出了倾斜滑动 机构及止动结构的图,(a)是顶板正在向车辆前方滑动的状态的侧视图,(b) 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中插入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态的侧视图,(c) 是在止动部件的凹部中卡合了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的状态的侧视 图。图6所示的连接件140是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件40 (参照图 2和图3 (a))同样的作用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长的部件,并且新附加 有在连接件40的前部滑动件20侧延伸的弹性部141。另夕卜,在以下,由 于除了所附加的弹性部141的结构和作用外,连接件140与前部滑动件 20和驱动滑动件30的连接及联动的关系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 重复的说明。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件140使连接件40的前部滑动件 侧延长,并在该延长部分上形成弹性部141。弹性部141形成有只在一方 的侧面开口的中空部142。由于对弹性部141施加的按压力,中空部142 周围的大致框体形状143向中空部142侧移位,从而弹性部141产生弹 簧效果。如图6所示,在前部滑动件20的后端部的旋转轴21插入到连接件 140的安装孔144中之后,连接件140以长度方向为纵向(双点划线所示 的状态)旋转,使得弹性部141的下表面145与前部滑动件的承受面125 抵接,从而安装在前部滑动件20上。
弹性部141与承受面125抵接的下表面145为波浪形状,施加在弹 性部141上的按压力局部升高,于是提高了弹簧的效果。下面,根据顶板4的关闭动作来说明顶板4开闭时的弹性部141的 动作。首先,如图7 (a)所示,在向上倾斜的顶板4配置在车辆后侧的打 开状态下,连接件140的第一卡合部42卡合在驱动滑动件30的凹部31 中。如图7 (b)所示,当前部滑动件20到达导轨槽5b的前端部时,前 部滑动件20抵接于定位部件70而停止。若驱动滑动件30从该状态向车 辆前方滑动,则卡合在驱动滑动件30的凹部31中的连接件140的第一 卡合部42,沿着凹部31的前侧内表面和后侧内表面被向上方推压。此外,作为连接件140整体,后部侧由于作用在第一卡合部42上的 力而上升地倾斜移动,随着该连接件140的倾斜移动,第一卡合部42被 从凹部31中推出,于是驱动滑动件30与连接件140的卡合被解除。在连接件140的后部侧上升而倾斜移动时,连接件140以旋转轴21 为中心在图中逆时针转动(箭头R方向)。此时,该弹性部141被向前部 滑动件20的承受面125侧按压,由此,在前部滑动件20上作用以旋转 轴21为中心的顺时针的(箭头R的反方向)反作用力,从而能够抑制前 部滑动件2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当驱动滑动件30向车辆前方滑动时(箭头F方向),如图7 (c)所示,被从凹部31推出的第一卡合部42的上部插入到止动部件60 的第一凸轮61的凹部61b中,于是第一卡合部42与凹部61b卡合,由 此能够抑制连接件14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还能够抑制与连接件 140连接的前部滑动件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此时,连接件140的第二卡合部43随着连接件140的倾斜移动而沿 着止动部件60的第二凸轮62的凸轮面62a上升,由此能够维持第二卡 合部43与第二凸轮62卡合的状态。通过第二卡合部43的上升,连接件140以旋转轴21为中心在图中 逆时针转动(箭头R方向)。此时,弹性部件141被向前部滑动件20的
承受面125侧按压,由此,在前部滑动件20上作用以旋转轴21为中心 的顺时针(箭头R的反方向)的反作用力,从而能够抑制前部滑动件20 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将前部滑动件20按压在连 接件140上的弹性部141,能够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抑制连接件所连 接的前部滑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 时防止前部滑动件的晃动,从而能够提高天窗装置的质量。 (变形例)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 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的设计变 更。例如,对图3 (b)所示的止动部件60的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 以及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的形状没有限定,只要 是在进行顶板4的倾斜滑动动作时连接件40能够相对于驱动滑动件30 和止动部件60可靠地卡合脱离的形状即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以及图7所示,根据顶板4 的关闭动作对顶板4的倾斜滑动动作进行了说明,在进行顶板4的打开 动作时,依次进行上述关闭动作的反动作。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框5中,形成有缆索槽5a、 导轨槽5b、排水槽5c、中空闭合截面部5d以及凸缘部5e。但是只要在 导向框5上至少形成有缆索槽5a和导轨槽5b即可,对其他的槽部的有 无和形状并无限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以外滑式天窗装置1为例进 行了说明,但是在顶板4以向下倾斜的状态打开地构成的内滑式天窗装 置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 一种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所述天窗装置具有安装在车辆的固 定车顶的开口部上的顶板和安装在所述顶板上的板支撑件,所述止动结 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板支撑件的前部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前部滑动件;安装在所述板支撑件的后部并通过驱动源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驱动滑动件;安装在所述前部滑动件上并能够与所述驱动滑动件卡合的连接件; 对所述前部滑动件和所述驱动滑动件的滑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框; 安装在所述导向框上并用于使所述驱动滑动件止动的止动部件, 所述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滑动件的凹部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卡合部可脱离地相互卡合,当使所述顶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滑 动件相互卡合,使得所述前部滑动件由于与所述驱动滑动件的滑动联动 地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当使所述顶板倾斜向上和倾斜向下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滑动 件的卡合被解除,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卡合部与形成在所述止动部件 的下表面上的第一凸轮卡合,并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卡合部与形成在 所述止动部件的上表面上的第二凸轮卡合,由此能够抑制所述前部滑动 件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部件的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各凸轮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曲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构成为,与所述止 动部件的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的各凸轮面分别进行面接触。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设有施力装置,所述施力装置使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 二卡合部向所述止动部件的所述第二凸轮施力,或者使所述连接件的所 述第一卡合部向所述止动部件的所述第一凸轮施力。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连接件上并被按压在所述前部滑动件上的弹性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以便能够在进行顶板的倾斜动作时抑制前部滑动件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并能够防止前部滑动件的晃动。本发明是天窗装置中的止动结构,所述天窗装置具有安装在顶板(4)上的前部滑动件(20)和驱动滑动件(30)、安装在前部滑动件(20)上并能够与驱动滑动件(30)卡合的连接件(40)、具有用于使驱动滑动件(30)止动的止动部件(60),在所述天窗装置中,在进行顶板(4)的倾斜动作时,连接件(40)的第一卡合部(42)和第二卡合部(43)卡合在形成于止动部件(60)的上下表面上的第一凸轮(61)和第二凸轮(62)上,由此能够抑制前部滑动件(20)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文档编号B60J7/04GK101121378SQ20071014037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1日
发明者塚本宏行, 大西正治, 杉本一隆, 栗林昭彦, 田村道生, 高山圭介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