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以及这种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349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以及这种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车轮支架之间 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支架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 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并且各板材成型件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 轴承的旋转轴线的圆形孔,它们彼此间隔开设置。本发明还涉及这种 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已知多种结构形式非常不同的在滚动轴承与车轮支架 之间的连接装置。
例如由DE 44 36 789A1已知,将双列的深沟球轴承的轴承外圏以 压配合方式固定于车轮支架的一个通孔中。通过一弹性卡圏来确保轴 承外圏的轴向定位,其伴随着增加的重量和提高的制造费用。
DE 103 59 649 Al和DE 196 13 441 Al公开了 一种车轮轴承装置, 包括一轮毂,在其上套装至少一个内圏,它与滚动体和一单件的外圏 共同构成车轮轴承。通过一个依靠塑性冷变形借助于滚铆产生的在各 轮毂端上的径向凸起而实现各内圏在轮毂上的轴向固定和压紧。
此外由DE 199 15 633 Al已知一种用于前驱动汽车的前轴的回转 轴承,包括一基体,它具有可相互连接的板材成型件或者说一内壳和 一外壳,在其上固定用于车轮悬挂和车轮导向以及车轮制动的构件。 该文献建议,借助于深冲过程来制造各板材成型件,它们然后经由焊 接相互拼接而构成一空心体,包括多个用于上述各构件的连接面。在 基体的一个孔中,可装入一管形的车轮轴承支座,也称为座圏,并可 通过焊接将其与基体固定连接。传统上是将车轮轴承压入所述车轮轴承支座或座圏中。该方案还 要求有完整的轴向定位,为的是也能阻止轴承外圏发生导致不符合要 求的噪音的轴向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
由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的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装置,例如由DE 199 15 633A1已知的那样,其一方面可以简单而低成本地制造,另一方面 避免了单独的、因此是附加的以及因此很费事的用于轴承外圏轴向定 位的措施。
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连接装置的适用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一种按照主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连接装置和通过一种按
照并列的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由各相应的各从属权利要求可得出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和
设计形式。
因此本发明首先从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车轮车 架之间的连接装置出发,其中,所述车轮支架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 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
按有利的进一步设计,在这里可以规定,横向于滚动轴承的旋转 轴线设置各板材成型件。关于各薄壳件的可连接性,按进一步设计, 建议它们可通过一种借助于熔焊、粘接、钎焊、冲铆、铆合、咬合 (Clinchen)或螺4丁的连接相连。
此外,按照本发明各板材成型件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 旋转轴线的孔,它们彼此有间距地设置。
此外,在该连接装置中规定所述间距由一定距环占据,该定距 环在内侧轴向支承在各板材成型件的限定两圆形孔的边缘上,从而构 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的管形的轴承支座,并且,各板材成 型件与定距环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连 接。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在一端 具有一径向突起的环形法兰,借助于它,轴承外圏在组装的状态下轴
向支承在构成的管形的轴承支座的相应的外端面上。
按照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轴承外圏在对置的一端具有一个轴向 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它通过变形可成形为一凸缘并且轴向可 固定在管形的轴承支座的另一外端面上。
对此,可以借助于冷变形例如塑性冷变形通过滚铆或者也借助于 热变形例如通过感应加热和翻4斤造成所述变形。
轴承外圏的这种轴向固定或支承可以通过一个已存在的凸缘在一 端和/或一个待形成的凸缘在另一端来实施(这连同包含了通过本发明 进行组合的情况),但也可以只在一侧通过一个所述的凸缘或者也可镜 像对称地在两侧各通过一个所述的凸缘来实施。
外圏的轴向固定或支承也可以这样来实现,即,轴承支座相应于 外圏具有成阶梯形的或锥形的横截面。
相应地, 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是,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的轴 向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为了制造连接装置可通过滚铆方法变 形,特别是可冷变形。
另外还建议将定距环构造成柔性的,使得由各板材成型件、定 距环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组成的复合体可通过所述突出于轴承支座 的环形部段本身的变形被夹紧。为此,定距环在一居中的环形部段可 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收缩部。同样定距环也可以构造为圆柱形成形件,
带有在两端径向指向内部的径向板条和一个必要时应设置的收腰部或 径向收缩部。
定距环也可以构造为波形环。
还建议定距环的对接边缘彼此通过焊接、咬合和/或类似的方法 相连。
例如本发明还可以规定,各板材成型件的两个限定圆形孔的边缘 具有一环绕的加厚部,它可以通过相应的边缘的翻折或镦粗构成。 并且可以规定,形式上为定距环和各板材成型件的各个邻接的构件采用的材料在其硬度上是不同的,从而,通过轴承外图的轴向突出 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的上述变形,同时造成具有较软材料的构件的 连接轮廓的变形并使其吻合到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上。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可以构造有一成 型部,从而,通过具有较软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的变形以及其在具 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上的吻合,在邻接的各构件的连接轮廓 之间造成一种形状锁合连接。
而形状锁合也可以通过预成形的几何形状例如侧凹部来产生,此 时,在组装时在各接触点没有显著变形。
用于制造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与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 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轮支架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 薄壳状板材成型件构成,并且各板材成型件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 轴承的旋转轴线的圆形孔,它们彼此间隔开设置,其特征在于有下列
要依次实施的方法步骤
a )在各板材成型件的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圆形孔之间,将一个在内 侧轴向支承在各板材成型件的两个限定各孔的边缘上的间隔环这样定 位,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的管形的轴承支座;
b) 将两个板材成型件相互固定连接;
c) 将一个在一端构造有在组装状态下轴向突出于所构成的环形轴
承支座的环形部段的轴承外圏插进轴承支座中;
d) 将轴承外圏的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通过变形成形
为一凸缘。
关于方法步骤a),可以使板材成型件的两个限定圆形孔的边缘分 别预先设有一环绕的加厚部。加厚部本身可以通过相应的边缘的翻折 或镦粗来构成。
关于方法步骤b),建议两个板材成型件相互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粘接、钎焊、冲铆、咬合或螺钉连接也是可能 的。
还建议,关于方法步骤d),将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的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按照滚铆方法变形,特别是冷变形。
此外建议,关于方法步骤d),利用它造成轴承外圏的轴向固定和 /或轴承外圏的轴向支承(在一端),也可以规定,在轴承外圏的另一 端上已存在一凸缘或通过变形特别是按照方法步骤d)构成一个这样 的凸缘。
外圏的轴向固定或支承也可以这样来实现,即,使轴承支座相应 于轴承外圏具有成阶梯形的或锥形的横截面。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进一步设计,采用这样一种定距环,它 构造成柔性的,使得由各板材成型件、定距环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 组成的复合体通过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本身的变形被夹紧。
此时可以例如采用这样 一种定距环,它在一居中的环形部段具有 一个或多个收缩部。对此也可以采用 一种作为圆柱形成形件的定距环, 其带有在两端指向径向内部的径向板条和必要时应设置的径向收腰部 或收缩部。
也可以采用一种成波形的定距环。
另一措施规定对于形式上为定距环和板材成型件的各个邻接的 构件采用在其硬度上不同的材料,从而,通过轴承外圏的突出于轴承 支座的环形部段的变形,同时造成具有较软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的
变形并使其吻合到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上。
最后,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构造有一成型部,从而, 通过具有较软材料的构件的连接轮廓的变形以及其在具有较硬材料的 构件的连接轮廓上的吻合,在各邻接的构件的连接轮廓之间造成一种 形状锁合的连接。
与按现有技术相比,所提出的连接装置或者所提出的用于制造这 种连接装置的方法具有多项优点。
首先,它可以特别简单而低成本地制造,因为,除两个板材成型 件彼此通过例如焊接相连接之外,由通过各板材成型件构成的空心型 材和定距环以及轴承外圏组成的复合体只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来 实现接合。在组装过程中,只是将轴承外圏的一个自由端或轴承外圏的突出于轴承支座的环形部段按照变形方法成形为 一 凸缘,并使其支 承在轴承支座的相应外端面上。
额外的材料接合的措施,如其按现有技术是以例如座團与板材成 型件焊接的形式设置的,现在则是不必要的了。
其次,通过定距环的特别设置和固定方式而获得了增大的夹紧力, 这是因为,定距环几乎可以说是作为压簧起作用的,并且在复合体的
可能的安装特性(Setzverhalten)方面据此提供了更高的储备 (Reserven )。


以下借助附图针对几个实施形式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l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纵剖面图,在其组装开始时; 图2按图1的连接装置,在其组装过程中一个进展的时刻; 图3按图l和图2的连接装置,在完成组装的状态; 图4a至4d 定距环的各种可能的有利设计; 图5a和5b限定板材成型件的圆形孔的边缘的第一种有利的结 构设计,在组装之前和之后;
图6a和6b 边缘的其他有利的结构设计;以及 图7a至7c 定距环的一种可能的有利结构设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纵剖视图中示意示出的和由开头所述DE 199 15 633 Al已 知的那样,车轮支架1包括两个薄壳状板材成型件2和3,亦即一外 板材成型件和一内板材成型件,它们本身横向于在细节方面未详细示 出的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4设置。
两个板材成型件2和3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并且为此优选 在未详细示出的各连接面的区域内相互焊接。两个板材成型件2和3 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4的圆形孔5或6,它们在 轴向彼此保持间距。在两孔5与6之间的该间距由一个钢或其他适当材料的定距环7所占据,方式是,在车轮支架1组装时将其置入板材 成型件2、 3的限定圆形孔5和6的两边缘8、 9之间。这一点这样实 现,即,定距环7轴向支承在板材成型件2和3的对置的边缘8、 9 上,从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11的管形的轴承支座10。
轴承外圏ll,其外轮廓基本上是构造成圓柱形的,在一端具有径 向突起的环形法兰12,借助于它,轴承外圏在组装的状态下,亦即在 其轴向插入管形的轴承支座10中以后,轴向支承在轴承支座10的一 个相应的轴向外端面上(图2)。
轴承外圏11在另一端具有一个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 段13。该环形部段13如图3中所示通过变形一例如在这种情况下通 过冷变形一可成形为一凸缘14,然后再轴向固定在管形的轴承支座10 的另一端面上。为了产生上述凸缘14,特别推荐本来已知的滚铆方法。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由环形部段13借助于铆合构成了在外端面 上固定的凸缘14,使得连接成一个空心型材的板材成型件2和3不仅 与定距环7而且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11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地固定 连接。其他的固定措施,如其按现有技术规定的那样,例如焊接,现 在则是不必要的了。
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将定距环7制成有限柔性的。这样可以使 其在组装过程中特别是通过轴承外圏11的环形部段13的变形在有限 程度内弹性变形,借此使得由两板材成型件2和3、定距环7和轴承 外圏ll组成的复合体夹紧成一固定的组合部件。在此,定距环7作为 压簧起作用并且提供了更高的夹紧力以及在所构成的复合体的安装特 性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储备。
图4a示出了这样构成的具有一种圆柱形基本形状的定距环7的轴 向剖视图,其在一居中的环形部段中具有一从定距环7的内轮廓和外 轮廓开始径向向内部或外部的收缩部15。
当然,在内侧和/或外侧上或者说在内轮廓或外轮廓上轴向接连设 置多个收缩部15也是可能的,因此一起嚢括于本发明。同样如图4b 中所示,收缩部15可以只限于定距环7的外轮廓上或也可以限于其内
12轮廓上。
收缩部15在所述居中的环形部段中保证所要求的柔性,而在边缘 区域内则支承较高的凸缘。
而图4c示出了一个作为圆柱形板材成形件的定距环7,带有在轴 向端指向内部的径向板条16以及一收腰部17。通过定距环7的这种 特别设计也可达到其要求的柔性,亦即如图4d中示意示出的那样,由 于轴承外圏11的环形部段13的变形或铆合力通过施加力而使定距环 7的自由端或径向板条偏移,因此有利地便于实现针对车轮1的板材 成型件2和3的形状锁合。
为了进一步有利地促进铆合连接中的摩擦锁合,已证明符合目的 的是,板材成型件2或3的限定圆形孔5和6的两边缘8和9预先设 有一环绕的加厚部18。可以通过相应边缘8或9的翻折(图1至3, 5a、 5b)或通过其端部的镦粗(图6a、 6b )构成所述加厚部18。
如果板材成型件2和3或所述的加厚部18所采用的材料软于连接 着的定距环7的材料,并且定距环7例如在其连接轮廓的区域内具有 一成型部19,则由于通过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的变 形作用的轴向力而同时造成板材成型件2 、 3的边缘8和9的连接轮廓 的变形,此时它们吻合到当前构造有一成型部19的定距环7的由较硬 材料组成的连接轮廓上并且与其到达形状锁合(特别是比较图5a和 5b)。
图6a和6b示出了一种与此相反的构件设计,即,板材成型件2 或3的镦粗的边缘8和9由比定距环7更硬的材料构成,因此使定距 环7的连接轮廓的材料塑性地吻合到板材成型件2、3的连接轮廓或其 边缘8、 9上,当前边缘8、 9的液滴状横截面共同由轴承外圏11的环 形部段13的变形的凸缘14至少部分地包围。
如果轴承外圏11如上所述固定安装在车轮支架1上,则可将其以 本来已知的方式和方法与所有其他的需要的轴承元件和附加元件如轴 承内圈、滚动体、车轮轮毂等配备成套(未详细示出)。
同样可设想,将一个具有突出的环形部段13的业已完整的轴承置入轴承支座10中并通过环形部段13的变形来安装轴承。
图7a至7c示出定距环7的另一种可能的有利结构设计,亦即构 造为波形环的定距环7。通过这样设计的定距环7,可以在支承面尽可 能宽以降低应力峰值的同时使重量得以减省。
其中,图7a示出了该波形定距环的横截面。或者,对于定距环7 的波形结构设计,也可以选择将其按照尖锐的曲折形式构造。
图7b示出了图7a中用"X"标记的区域的细节;图7c示出了针 对于对接边缘的 一种可能实施形式的波形定距环7剖视图。
如图7c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构成了一种焊接的对接部。代替焊接, 也可以选择通过咬合来实现连接。附图标记清单
1 车轮支架
2 外板材成型件
3 内板材成型件
4 旋转轴线
5 板材成型件2中的孔
6 板材成型件3中的孔
7 定距环
8 孑L5的边缘
9 孔6的边缘
10 轴承支座
11 轴承外圏
12 环形法兰
13 轴承外圏ll的环形部段
14 凸缘
15 定距环7中的收缩部
16 定距环7中的径向板条
17 定距环7中的收腰部
18 加厚部
19 成型部
权利要求
1. 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与车轮支架(1)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支架(1)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2、3)构成,并且板材成型件(2、3)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4)的圆形孔(5、6),它们彼此有间距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由一定距环(7)占据,该定距环在内侧轴向支承在板材成型件(2、3)的限定两个圆形孔(5、6)的边缘(8、9)上,从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的管形的轴承支座(10),并且,所述板材成型件(2、3)与定距环(7)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动轴承的轴 承外圏(11)至少在一端具有一个径向突起的环形法兰(12),借助于 该环形法兰,轴承外圏(11)在组装的状态下轴向支承在所构成的管 形的轴承支座(10)的一个相应的端面上,和/或至少在另一端具有一 个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该环形部段通过变形 可成形为一凸缘(14)并且轴向可固定在所述管形的轴承支座(10) 的另一个外端面上。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动轴承的轴 承外圏(11)的突出于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可按照滚铆 方法变形,特别是可冷变形。
4. 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至少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距环(7)构造成柔性的,使得由板材成型件(2、 3)、定距环(7 )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11)组成的复合体可通过突出于轴承支 座(10)的环形部段(13)本身的变形被夹紧。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环(7 ) 在一居中的轴向环形部段中具有一个或多个收缩部(15),特别是在径 向内部或外部设置的收缩部。
6.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环(7)构造为圆柱形成形件,带有在两端指向内部的径向板条(16)和可能 的收腰部(17),和/或所述定距环(7)构造为波形环。
7. 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至少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材成型件(2、 3)相互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和/或所述板材成型 件(2、 3)横向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设置。
8. 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至少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材成型件(2、 3)的限定圆形孔(5、 6)的两个边缘(8、 9) 具有一环绕的加厚部(18)。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部(18 ) 是通过相应边缘(8、 9)的翻折或镦粗构成的。
10. 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至少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 于,形式上为定距环(7)和板材成型件(2、 3)的各个邻接的构件所 采用的材料在其硬度上是不同的,从而,通过轴承外圏(11)的轴向 突出于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的变形,同时可造成具有较连接轮廓上。
11.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较硬材 料的构件(7)的连接轮廓构造有一成型部(19),从而,通过具有较 软材料的构件(2、 3)的连接轮廓的变形以及其在具有较硬材料的构 件(7)的连接轮廓上的吻合,在邻接的各构件(7, 2、 3)的连接轮 廓之间可造成一种形状锁合的连接。
12.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至少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轴承支座(10)相应于轴承外圏(11)具有成阶梯形的或锥形的横截 面。
13. 用于制造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11)与车轮支架 (1)之间的连接装置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轮支架(1)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2、 3)构成,并且板材成 型件(2、 3)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的圆形孔(5、 6),它们彼此间隔开设置,其特征在于有下列要依次实施的方法步骤a) 在板材成型件(2、 3)的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圆形孔(5、 6)之 间,将一个在内侧轴向支承在板材成型件(2、 3)的两个限定孔(5、 6)的边缘(8、 9)上的定距环(7)这样定位,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 轴承的轴承外圏(11)的管形的轴承支座(10);b) 将两个板材成型件(2、 3)相互固定连接;c) 将一个在一端构造有在组装状态下轴向突出于所构成的环形轴 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的轴承外圏(11)插进轴承支座(10) 中;d )将轴承外圏(11)的轴向突出于轴承支座(10 )的环形部段(13 ) 通过变形成形为一凸缘(14)。
14. 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方法步骤a), 板材成型件(2、 3)的两个限定圆形孔(5、 6)的边缘(8、 9)分别 预先设有一个环绕的加厚部(18)。
1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板材成型件 (2、 3)的相应边缘(8、 9)的翻折或镦粗而构成所述加厚部(18)。
16. 按照权利要求13至15之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方法步骤b),两个板材成型件(2、 3)相互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
17. 按照权利要求13至16之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方法步骤d ),使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11 )的突出于轴承支座(10) 的环形部段(13)按照滚铆方法变形,特别是冷变形。
18. 按照权利要求13至17之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轴承外圏的另一端已存在一凸缘或者特别是按照方法步骤d)通过 变形构成一个这样的凸缘。
19. 按照权利要求13至18之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这样一种定距环(7),它构造有限柔性的,使得由各板材成型件(2、 3)、定距环(7)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圏(11)组成的复合体通 过突出于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本身的变形被夹紧。
20. 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这样一种定 距环(7),它在一居中的轴向环形部段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径向收缩部(15),特别是在径向内部或外部设置的收缩部(15)。
21. 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构造为 圆柱形板材成形件的定距环(7),其带有在两个轴向端指向内部的径 向板条(16)和可能的一个收腰部(17)。
22. 按照权利要求13至21之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形式上为定距环(7)和板材成型件(2、 3)的各个邻接的构件采 用在其硬度上不同的材料,从而,通过轴承外圏(11)的轴向突出于 轴承支座(10)的环形部段(13)的变形,同时造成具有较软材料的上。、、 、…、 、'、 、、,
23. 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较硬材料的 构件(7)的连接轮廓构造有一成型部(19),从而,通过具有较软材 料的构件(2、 3 )的连接轮廓的变形以及其在具有较硬材料的构件(7 ) 的连接轮廓上的吻合,在邻接的各构件(7, 2、 3)的连接轮廓之间造 成一种形状锁合的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上在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与车轮支架(1)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车轮支架(1)由两个可固定连接成一空心型材的薄壳状板材成型件(2、3)构成,并且板材成型件(2、3)分别具有一个同心于滚动轴承的旋转轴线(4)的圆形孔(5、6),它们彼此有间距地设置。在此提出,所述间距由一定距环(7)占据,该定距环在内侧轴向支承在板材成型件(2、3)的限定两圆形孔(5、6)的边缘(8、9)上,从而构成一个用于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的管形的轴承支座(10),并且,所述板材成型件(2、3)与定距环(7)和滚动轴承的轴承外圈(11)通过形状锁合和摩擦锁合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0B27/00GK101448651SQ20078001835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C·黑克尔, D·德卢盖, P·尼布林, R·洪德, R·菲舍尔 申请人:谢夫勒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