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门防撞杆总成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86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前门防撞杆总成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的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门防撞杆总成的 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对汽车消费观念正逐渐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注重外观和价格,
在今天的21世纪,安全性摆到了购车标准的首位。在正碰、侧碰和偏 置碰中,车门的严重变形将直接危及乘员的安全。
通常,汽车在前门内板上设置防撞杆或防撞板来起来增强侧碰能力, 因此防撞杆或防撞板的正确布置成为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目前, 一些微型轿车由于成本的原因,通常选用防撞管梁结构,防 撞杆斜焊于前门内板上,长度较短,并且没有考虑到与后方中立柱的位 置关系,特别是防撞杆的后端位置不合理,与中立柱的重叠区域小或者 根本没有重叠。而在侧撞时,车体结构是整个承受抗击力的基础和关键, 若是车门的防撞结构没有与中立柱配合,就会大大影响车体的侧碰性 能,危及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该防撞杆布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 ,提 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前门防撞杆总成布置结构,以提高前门的防侧碰能 力,保护乘员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前门防撞杆总成布置结构,所述防撞杆总成由防撞杆、防撞杆 前外连接板、防撞杆前内连接板和防撞杆后连接板组成;所述防撞杆前 外连接板防撞杆前内连接板一起焊接在前门内板靠近前门铰链一侧,防 撞杆的前端焊接在防撞杆前外连接板的半圆形槽中,防撞杆的后端与防 撞杆后连接板的半圆形槽焊接,防撞杆后连接板焊接在前门内板靠近前 门门锁一侧,并且防撞杆的后端部一直延伸到接近前门内板的边界位 置,与中立柱的位置重叠。
本发明由于将防撞杆的位置从前门铰链侧连接至靠近前门门锁侧, 防撞的位置布置更全面,特别是将防撞杆的后端一直延伸到接近内板的 分缝线位置,使防撞杆与中立柱的重叠区域增加,防撞杆能充分发挥作 用,有效抵御侧碰和传递力,从而更好的保护乘员的安全。


图l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其中,1-防撞杆前外连接板,2-防撞杆,3-防撞杆后连接板,4-防撞 杆前内连接板,5-前门内板,6-中立柱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参见图1和图2,前门防撞杆总成由防撞杆2、防撞杆前外连接板1、 防撞杆后连接板3和防撞杆前内连接板4组成,防撞杆前外连接板1和 防撞杆前内连接板4三层点焊在前门内板5前端靠近前门铰链一侧,防 撞杆后连接板3两层点焊在前门内板5后端靠近前门门锁一侧,防撞杆2为圆管,通过二层保焊焊在两端防撞杆前外连接板1和防撞杆后连接
板3的半圆形结构中,并且防撞杆2后端一直延伸到接近前门内板5的 分缝线位置,与中立柱6形成较大的重叠区域B,这样,防撞杆2就可 以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抵御侧碰和传递力,从而更好的保护乘员的安全。
权利要求
1、汽车前门防撞杆总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总成由防撞杆(2)、防撞杆前外连接板(1)、防撞杆前内连接板(4)和防撞杆后连接板(3)组成;所述防撞杆前外连接板(1)和防撞杆前内连接板(4)一起焊接在前门内板(5)靠近前门铰链一侧,防撞杆(2)的前端焊接在防撞杆前外连接板(1)的半圆形槽中,防撞杆(2)的后端与防撞杆后连接板(3)的半圆形槽焊接,防撞杆后连接板(3)焊接在前门内板(5)靠近前门门锁一侧,并且防撞杆(2)的后端部一直延伸到接近前门内板(5)的边界位置,与中立柱(6)的位置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前门防撞杆总成的布置结构,防撞杆总成由防撞杆、防撞杆前外连接板、防撞杆前内连接板和防撞杆后连接板组成。防撞杆前外连接板防撞杆前内连接板一起焊接在前门内板靠近前门铰链一侧,防撞杆的前端焊接在防撞杆前外连接板的半圆形槽中,防撞杆的后端与防撞杆后连接板的半圆形槽焊接,防撞杆后连接板焊接在前门内板靠近前门门锁一侧,并且防撞杆的后端部一直延伸到接近前门内板的边界位置,与中立柱的位置重叠。本发明的防撞杆的位置布置更全面,防撞杆与中立柱的重叠区域增加,使防撞杆能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抵御侧碰和传递力,从而更好的保护乘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60R19/42GK101665103SQ200910190988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张碧波, 李波灏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