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3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机动车或电动车,如小功率的摩托车和电瓶车,大多采用齿轮或皮带轮直接供给其动力,由于这种车辆的输出功率不是很大,输出的动力不足,往往造成上坡或稍微负载一点货物,就显得机车非常吃力,甚至走不动。为了改进此类机动车负载能力,有人提出用杠杆增力的方式来增加输出的动力,现有的杠杆增力装置是利用两个曲轴,其中一个曲轴连接主动轴,另一个曲轴连接被动轴,在两个曲轴之间连接一个杠杆,来达到增力的目的,现有的杠杆增力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体积比较庞大,不适合于在小型机车上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于在小型机车上使用的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包括设有主力臂、支点和阻力臂的杠杆,作为主动轮的凸轮和作为输出轴的曲轴,在所述凸轮的凸端侧面上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与凸轮的凸端侧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主力臂的端头活动连接;杠杆的阻力臂的端头通过连杆与曲轴活动连接。[000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凸轮为盘形凸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筒与凸轮的凸端侧面是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杠杆的主力臂的端头为球头,能在所述连接筒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于在小型机车上使用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请参见图1,图1所揭示的是一种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包括设有主力臂11、支点12和阻力臂13的杠杆1,作为主动轮的盘形凸轮2和作为输出轴的曲轴3,在所述盘形凸轮2的凸端21侧面上设有连接筒22,所述连接筒22与盘形凸轮2的凸端21侧面是通过万向连接器23活动连接的,连接筒22的另一端与所述杠杆1的主力臂11的端头活动连接,所述杠杆1的主力臂11的端头为球头111,该球头111可以在所述连接筒22内滑动,从而可以实现盘形凸轮2在转动时可以满足杠杆1的不同长度;杠杆1的阻力臂13的端头131通过连杆14与曲轴3活动连接。 上述结构的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其盘形凸轮2与机动车的动力源连接,当盘形凸轮2的作旋转运动时,所述盘形凸轮2通过杠杆1使连杆14作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曲轴3旋转,曲轴3则带动从动轮(未画出)旋转,达到增力输出动力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杠杆,所以,所输出的动力是主力臂X原动力/阻力臂,与原动力相比,经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后的动力输出增大了许多,从而达到增力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轮为盘形凸轮2,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本装置的体积,从而使本装置可以广泛地适合于在小型机动车上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主力臂、支点和阻力臂的杠杆,作为主动轮的凸轮和作为输出轴的曲轴,在所述凸轮的凸端侧面上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与凸轮的凸端侧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主力臂的端头活动连接;杠杆的阻力臂的端头通过连杆与曲轴活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为盘形凸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与凸 轮的凸端侧面是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主力臂的 端头为球头,在所述连接筒内滑动。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杠杆式增力装置,包括设有主力臂、支点和阻力臂的杠杆,作为主动轮的凸轮和作为输出轴的曲轴,在所述凸轮的凸端侧面上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一端与凸轮的凸端侧面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主力臂的端头活动连接;杠杆的阻力臂的端头通过连杆与曲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于在小型机车上使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K17/28GK201525283SQ20092026025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肖天军 申请人:肖天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