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670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汽车中重要的控制部件,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运行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是驾驶人员和汽车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的轻型客车中,由于整车重心高、轴距较长,客车装载质量变化较大,设计的 最高时速较低,一般通过配置防抱死刹车系统(Anti-lock BrakingSystem, ABS)来满足制 动力的需要。图1为现有技术中配置有单通道ABS的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现有汽车制动系统中,ABS系统主要包括电控单元11和液压调节阀总成12,其中,后 桥13上的制动器的后轮的制动力即是通过电控单元11来控制液压调节阀总成12进行调 整后得到。可以看出,现有汽车制动系统通过配置ABS,可有效防止后桥上后轮先抱死,保证 后桥上后轮制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汽车制动系统中配置ABS成本较 高,制动系统结构复杂,特别是对于轴距较短、装载质量变化较小的轻型客车而言,制动系 统成本过高,使得整个客车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在保证汽车安全性能的同时,可有效简化制 动系统的结构,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以及用于调整 分配到后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的混合比例阀,所述混合比例阀设置在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 动分泵之间。其中,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之间可设置有后制动管路,所述混合比例阀设 置在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动管路之间。上述汽车制动系统还可包括前制动分泵,所述前制动分泵与所述制动总泵之间设 置有前制动管路。且所述前制动管路可与所述混合比例阀连接。所述前制动管路通过所述 混合比例阀与所述制动总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制动系统,通过设置混合比例阀调整分配到后制动分泵的 制动压力,可有效防止汽车制动时发生后轮先抱死的现象,提高汽车制动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较低,可有效降低整个客车的 生产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中配置有单通道ABS的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比例阀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比例阀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1-电控单元;1-制动总泵;4-后桥;7-前制动分泵
12-液压调节阀总成 2_后制动分泵; 5-后制动管路; 8-前制动管路。
13-后桥; 3-混合比例阀 6-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鉴于现有技术中,配置ABS时汽车的制动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制动系统,通过在现有制动系统中增加一个混合比例阀,来 调整分配到后制动泵的制动压力,可有效避免汽车制动时后轮先抱死的现象,在保证汽车 制动性能的同时,简化了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降低制动系统的成本以及整个客车的制造 成本。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中混合比例阀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混合比例阀的俯视图。如图2、图3和 图4所示,本实施例系统包括制动总泵1、后制动分泵2和混合比例阀3,其中,后制动分泵 2与汽车的后桥4上的后制动器连接,用于为后制动器提供制动压力,从而使得后制动器可 为后桥4上的车轮提供制动力;混合比例阀3设置在制动总泵1和后制动分泵2之间,用于 调整分配到后制动分泵2的制动压力,以便汽车制动时,为后桥4上的后轮制动提供一定大 小的制动力。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制动总泵1和后制动分泵2之间设置有后制动管 路5,该混合比例阀3设置在制动总泵1和后制动管路5之间,使得制动总泵1提高的制动 压力,可在混合比例阀3的调整下,以一定的比例提供给后制动管路5。可以看出,制动总泵 1提供的制动压力可在混合比例阀3调整后,通过后制动管路5提供给后制动分泵,其中,混 合比例阀3的压力调整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预先设定。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制动系统还包括前制动分泵7,该前制动分泵 7与设置在汽车的前轴6上的前制动器连接,用于为前制动器提供制动力,从而使得前制动 器可为前轴6上的车轮提供制动力。此外,该前制动分泵7与制动总泵1之间设置有前制 动管路8,使得制动总泵1的制动压力可以通过该前制动管路8将制动压力提供给前制动分泵7。本实施例中,前制动管路8也可与混合比例阀3连接,以便制动总泵1的制动压力 可通过混合比例阀3分配给前制动管路8,保证分配给前制动管路8和后制动管路5的压力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得分配给前制动分泵7和后制动分泵2的制动压力可在设定的比例,
4避免后轮先抱死的现象,保证汽车制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定混合比例阀3的输入输出曲线,该输入输出 曲线即是以混合比例阀的输入压力为横坐标,输出压力为纵坐标形成的曲线,且该输入输 出曲线可包括两个拐点,以便使前轴上的前制动器和后桥上的后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更加 符合理论制动力分配曲线,达到满足空、满载制动的需要,提高后桥车轮制动利用率的目 的。具体地,混合比例阀的输入输出压力在该输入输出曲线的第一个拐点之前增速相同,前 制动管路和后制动管路的压力比例为1 1 ;当混合比例阀的输入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混合 比例阀将发生作用,限制输出压力的增长速度,使之得到特定比例的输入输出压力。随着输 入压力继续增大,达到第二个拐点后,输入输出压力又变为相同增速。根据该输入输出曲线 对前后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可有效保证汽车制动时后轮先饱死的现象,提高了 汽车制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的制动力可以是通过液压来实现的,其 中,制动总泵可通过输入一定压力的液压给混合比例阀,并通过混合比例阀输出一定压力 的液压给后制动分泵,或前制动分泵,从而达到控制后桥上的车轮,或者前轴上的车轮的制 动力。本实施例中汽车制动系统可适用于具有较短轴距、以及装载质量变化较小的客车 中,由于客车的空、满载状态下,客车的前轴和后桥之间的制动力分配变化较小,因此,本实 施例制动系统通过混合比例阀即可满足客车的制动需要,可在多数附着系数路面、各种载 荷和各种车速下进行汽车的制动,可有效防止汽车制动时发生后轮先抱死的现象,大幅提 高了汽车在各种路面制动的稳定性,提高了汽车的形成安全;同时,本实施例汽车制动系统 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有效降低整个客车的生产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以及用于调整分配到后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的混合比例阀,所述混合比例阀设置在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之 间设置有后制动管路,所述混合比例阀设置在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动管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制动分泵,所述前制动 分泵与所述制动总泵之间设置有前制动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管路通过所述混合 比例阀与所述制动总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以及用于调整分配到后制动分泵的制动压力的混合比例阀,所述混合比例阀设置在所述制动总泵和后制动分泵之间。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保证汽车制动性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整个汽车的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0T11/16GK201685805SQ20102019027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万妮, 齐子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