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706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内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等使用的内胎,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内胎。
背景技术
现在的摩托车或电动车等,所使用的轮胎大多是外胎包裹着内胎的形式,使用时 对内胎进行充气。然而,这种轮胎很容易被异物扎破导致迅速漏气,驾驶者此时如果不能及 时找到修车店进行内胎修补,不仅会耽误时间,还可能导致轮胎的报废,种种坏处自不必细
说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内胎。其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层内胎,包括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第一内胎将第二内胎包裹,在第一内胎 与第二内胎的充气口处设置有充气装置。上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与套管,第一进气管道固定在套 管上,第二进气管道套置于第一进气管道中,在第二进气管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阻气顶 针,第二阻气顶针与第二进气管道之间安装有第二定位螺帽并通过第二定位螺帽保持固 定,第二定位螺帽固定在套管上;在第二阻气顶针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阻气顶针,第一阻气顶 针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螺帽并通过第一定位螺帽固定在套管上。上述第一进气管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并通过第一环形槽固定在第一 内胎充气口处;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并通过第二环形槽固定 在第二内胎充气口处。上述第一阻气顶针的后端设置有弹性橡皮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内胎相当于一个现用内胎与一个备用内胎,平时仅现用内胎工 作,当现用内胎被异物扎破时,备用内胎仍然完好,此时,只要用一个便携的打气筒就可以 给备用内胎充气,代替现用内胎工作,等到使用者方便的时候再将损坏的内胎补好即可。本 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充气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第一进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阻气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定位螺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双层内胎,包括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第一内胎将第二内胎包裹, 第一内胎的充气口与第二内胎的充气口朝向相同,在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的充气口处设置 有充气装置。上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道1、第二进气管道2与套管3,第一进气管道1固 定在套管3上,第二进气管道2套置于第一进气管道1中,在第二进气管道2的内腔中设置 有第二阻气顶针4,第二阻气顶针4上设置有开口 401,第二阻气顶针4与第二进气管道2 之间安装有第二定位螺帽5并通过第二定位螺帽5保持固定,第二定位螺帽5固定在套管 3上。在第二阻气顶针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阻气顶针6,第一阻气顶针6的后端设置有第一 定位螺帽7并通过第一定位螺帽7固定在套管3上。在第一阻气顶针的后端设置有弹性橡 皮管,用以充气后封堵。在第一进气管道1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01,并通过第一环形槽101固定 在第一内胎充气口处;在第二进气管道2的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槽201,并通过第二环 形槽201固定在第二内胎充气口处。上述第一进气管道1与第二进气管道2的结构近似,第一阻气顶针6与第二阻气 顶针4的结构相同,第一定位螺帽7与第二定位螺帽5的结构相同,第一环形槽101与第二 环形槽201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用打气筒在第一阻气顶针的后端打气,气体顺延第一进 气管道进入第一内胎,实现对第一内胎的充气。第一内胎损坏后,转动第一定位螺帽,去掉 第一阻气顶针及其相关部件,然后用打气筒在第二阻气顶针的后端打气,气体顺延第二进 气管道进入第二内胎,实现对第二内胎的充气,此时,第二内胎可取代第一内胎进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 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双层内胎,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第一内胎将第二内胎包裹,在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的充气口处设置有充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 道、第二进气管道与套管,第一进气管道固定在套管上,第二进气管道套置于第一进气管道 中,在第二进气管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阻气顶针,第二阻气顶针与第二进气管道之间安 装有第二定位螺帽并通过第二定位螺帽保持固定,第二定位螺帽固定在套管上;在第二阻 气顶针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阻气顶针,第一阻气顶针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螺帽并通过第一 定位螺帽固定在套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进气口处 设置有第一环形槽,并通过第一环形槽固定在第一内胎充气口处;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进 气口处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并通过第二环形槽固定在第二内胎充气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层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气顶针的后端 设置有弹性橡皮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内胎,包括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第一内胎将第二内胎包裹,在第一内胎与第二内胎的充气口处设置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与套管,第一进气管道固定在套管上,第二进气管道套置于第一进气管道中,在第二进气管道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阻气顶针,第二阻气顶针与第二进气管道之间安装有第二定位螺帽并通过第二定位螺帽保持固定,第二定位螺帽固定在套管上;在第二阻气顶针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阻气顶针,第一阻气顶针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定位螺帽并通过第一定位螺帽固定在套管上。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构思巧妙,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文档编号B60C29/04GK201761307SQ20102052067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周宇, 周康江, 徐希潇, 李先鹏, 韩玉昆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