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47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胎,特别是ー种多内胎组合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轿车、摩托车等多数使用钢制车轮或铝合金车轮,分为有胆车轮和无胆车轮,这类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爆胎,汽车方向,就会失去控制,容易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爆胎后能继续行驶的多内胎组合轮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由外胎I、车轮13组成, 其特点是在车轮13上套装有多内胎2、3,内胎2、3设有进气气孔8、9、气门10,内胎3 —侧设有气门14,内胎2、3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外胎I套装在车轮13上,外胎内表面7与多内胎组合轮胎2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6。由于本发明是将外胎及橡胶圈内多空腔胎,依次进行安装,故有利于安装、拆修。由于是在车轮13的中心位置安装的多内胎组合轮胎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故保持了原有的轮胎弹性及舒适性。爆胎时又能起到支撑行驶作用,故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时能安全行驶。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剖示图。图2是实施例I的结构剖示意图。图中I——外胎 2——内胎 3——内胎 4——内胎5——内胎 6——空腔7——外胎内表面8——进气孔9——进气孔 10——气门11——孔 12——孔13——车轮 14——气门 15——进气门 16——进气门 17——进气管 18——内胎空腔19——内胎空腔20——内胎空腔21——内胎空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从图I、图2,可见本发明由外胎I多内胎组合轮胎2、3,车轮13、气门10构成,在车轮13上套装有多个内胎2、3,多个内胎2、3设有气门孔8、9、气门10.,内胎3 —侧设有单项气门14,内胎3由气门10充气通过进气管17、进气孔8、进气孔9孔进入内胎2、3内胎空腔18、19,内胎空腔19气压可以通过气门14进入外胎空腔6,内胎2、3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外胎I套装在车轮13上,外胎内表面7与内胎2、3之间形成ー个充气空腔6。实施例2 :从图2。可见多内胎组合轮胎2、3上方还套装有内胎4、5,内胎3 —侧设有单项气门14,由气门10充气通过进气管17、进气孔8、进气孔9孔进入内胎2、3内胎空腔18、19,内胎空腔19气压可以通过气门14进入外胎空腔6,外胎空腔6内的气压通过气门进气门15、16进入内胎4、5内胎空腔20、21。内胎2、3、4、5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外胎I套装在车轮13上,外胎内表面7与多内胎组合轮胎2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6。实施例3 :从图I、图2,可见多内胎组合轮胎是可以有多个内胎组合,在车轮13可以套装多个内胎,多个内胎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 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由外胎(I)、车轮(13)组成,其特征是在车轮(13)上套装有内胎(2、3),内胎3—侧设有气门(14),内胎(2、3)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外胎(I)套装在车轮(13)上,外胎内表面(7)与内胎(2、3)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内胎组合轮胎(2,3)上方还套装有内胎(4、5)多内胎组合轮胎(2、3、4、5)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外胎⑴套装在车轮(13)上,外胎内表面(7)与多内胎组合轮胎(2、3、4、5)之间形成一个充气空腔(6)。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内胎组合轮胎是有多个内胎组合的轮胎。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胎设有气门(14)。
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胎进气门(15)、(16)。
全文摘要
一种多内胎组合轮胎,由于本发明是将外胎及多个内胎依次进行安装,解决了难以安装的难题,故有利于安装、拆修。由于是在车轮13的中心位置安装的多内胎组合轮胎直径大于车轮而小于外胎直径,故保持了原有的轮胎弹性及舒适性。爆胎时又能起到支撑行驶作用,故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爆胎时能安全行驶。
文档编号B60C5/22GK102673316SQ20111006651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杜正林 申请人:杜正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