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609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但是众所周知,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为我们敲响了能源紧缺的警钟。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公司都在致力于新型能源汽车的研究,尤其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上,人们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太阳能汽车的车体玻璃对太阳能的有效吸收利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体的整体性能,太阳能天窗的应用不断深入,相关技术也更加成熟。
一般的混合动力汽车性能超过传统燃油汽车,但其电池蓄电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所以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燃油汽车。但是,近些年对太阳能能量收集转化的技术研究,也有效增强了能源的利用率。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太阳能柔性贴片提高了太阳能吸收效率,其在汽车中也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借助技术的更新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好的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汽车。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请参见附图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含汽车本体、车体能量配置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本体通过太阳能采集系统收集太阳能;收集的太阳能储存在车体能量配置系统中,能量配置系统包含太阳能充电电路,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太阳能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能量配置系统与车载自动控制装置相连,能量配置系统与蓄电池之间设有传感器,能量配置系统分别与外接充电和电动机相连;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的材质是以树脂为载体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天窗的材质是太阳能蜂窝吸光体。作为一种改进,本发明所述能源配置系统将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车轮太阳能板采集到的太阳能统一转化配置,多余的能量将作为存储到蓄电池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能量直接转化为动能、电能、光能、热能等。此系统中,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光强检测单元、太阳能采集单元、能量存储单元、汽车用电单元箱链接,用于实时接收光强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该光的信号控制太阳能采集单元、能量存储单元以及汽车用电单元的具体运行。本发明所述的车轮以及相关部件中,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可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伸缩调节;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保证了车体运行稳定;车轮外置磁浮自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不仅可以为车体挡泥土,有效保护轮胎,还能够采集太阳能,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拱板。此外,磁浮自动盘罩与车轮间配有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与蓄电池连接。当加速器回到未加速位置时,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可将多余的能量整流成蓄电池组所需的能量,经充电电压后将其与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中,此过程充电回收率大于85%。在车体外观形象方面,所述的汽车当汽车转弯时,另一面的车轮可以伸出,使车更大幅度的转弯;而且在车体体积、色泽、流线度、舒适度方面都有利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将更加适合未来消费者的选择水准。此外,在汽车的外观材质的设计上本研究采用了纳米涂料烤漆,为纳米氧化锌粒子或者金纳米粒子;使车身外观色泽更为光亮且更耐蚀耐磨,通过纳米粒子特有的抗菌、除污特性,可使内装饰部分达到清洁,健康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车体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四个部分构成了太阳能采集系统共同采集太阳能,提高了太阳能采集效率;本发明能量
配置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合,根据车体运行状况进行智能调节,增加了操作的简便性和能量使用效率;轮胎外置磁浮制动盘罩,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可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伸缩调节;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保证了车体运行稳定;车轮外置磁浮自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板,不仅可以为车体挡泥土,有效保护轮胎,还能够采集太阳能,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拱板。

图I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示意图;图2 :混合动力汽车轮胎分解图;图3 :混合动力汽车主视图;图4 :混合动力汽车主视图;图5 :混合动力汽车运作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请参见附图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含汽车本体、车体能量配置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本体通过太阳能采集系统收集太阳能;收集的太阳能储存在车体能量配置系统中,能量配置系统包含太阳能充电电路,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太阳能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能量配置系统与车载自动控制装置相连,能量配置系统与蓄电池之间设有传感器,能量配置系统分别与外接充电和电动机相连;其中11为太阳能天窗,其前方配有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13,除了传统天窗作用外,还可以收集太阳能,是太阳能采集系统的重要部分;2为通风口,其下置冷却散热装置,可以辅助散热器散热,有助于保持车体设备使用寿命;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13具有太阳能采集效率高、转配简便等特性,是太阳能采集系统的重要部分。图2为本发明混合动力汽车的左视图,其中4为磁浮制动盘罩,其包括电磁铁芯、线圈、衔铁,动静摩擦片组件,铝合金钳体,制动导杆、球面关节轴承、制动碟形弹簧等部件。采用电磁铁直接驱动衔铁和可动摩擦片组件相连的结构,电磁吸力对衔铁的磁悬浮作用以及制动作用,共同进行松闸间隙的自动调整,摩擦片与各自的组件通过球面关节轴承相连,使摩擦片相对于制动盘的自动随位。制动器的上闸力是通过电磁铁芯内安装的制动碟形弹簧作用于可动摩擦片组件产生的,能保持制动力的恒定;5为轮胎,磁浮制动盘罩与车轮间配有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与蓄电池连接。当加速器回到未加速位置时,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可将多余的能量整流成蓄电池组所需的能量,经充电电压后将其与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中。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可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伸缩调节;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保证了车体运行稳定;车轮外置磁浮制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板,不仅可以为车体挡泥土,有效保护轮胎,还能够采集太阳能,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拱板,是太阳能采集系统的一部分。14为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其过渡层采用氮氧化硅,低辐射层及其相邻层具有足够捕捉氧的能力。其配置灵活,便于控制,具有较高的沉积效率,耐烘弯的特点,可见光透过率可达76%以上、太阳能透过率在48%以下。图3为本发明混合动力汽车主要部分的原理框图。其中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车体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构成了太阳能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太阳能配送到能量配置系统,在车载自动控制装置指示下进行能量配置,根据实际情况发出指令,选择电动机和内燃机的运行组合方式,以此达到实际需求。此外,通过制动能量 回收装置与蓄电池连接,当加速器回到未加速位置时,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可将多余的能量整流成蓄电池组所需的能量,经充电电压后将其与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中。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将车体状况反馈到车载自动控制系统,以此智能发出下一操作指令。当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阵列板的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产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骤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电路接通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从而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而太阳能电动汽车的电能装置来自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电源两种充电方式,而纯电动车不必背负巨大的太阳能光伏陈列电池板。当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与控制装置和储能装置连接后,再由另一端连接负载,负载就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驱动装置)。一般在电动车运行时,被转换的太阳光能通过控制装置直运送到负载,而在停驶或太阳光足时,剩余部分的电能向蓄电池充电并储存起来,当太阳光不足时,由太阳能光伏电池和蓄电池同时向负载供电;当汽车减速或刹车时,还应设计“回授性制动装置”,将电能量通过控制器,将发动机变成发电机,反向进入蓄电池进行储存。用互补式不间断供电技术,改变严重依赖天气的缺陷,完善电动车的性能。太阳能光伏电池所供应的电压与蓄电池组饱和电压基本相同,可以直接耦合,在太阳能功率充足时,多余的能量进入储能的蓄电池,在太阳能光电功率不足时由蓄电池完成电力驱动的任务。这些,必须由控制系统来完成。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充电和放电的过程进行控制和保护,这样才能保证对整个电动源系统的正常充电、放电及其对电动汽车的驱动。在车体外观形象方面,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汽车不仅车轮可360°旋转,而且在车体体积、色泽、流线度、舒适度方面都有利较大的提高,将更加适合未来消费者的选择水准。此外,在汽车的外观材质的设计上采用了纳米涂料烤漆,使车身外观色泽更为光亮且更耐蚀耐磨,通过纳米粒子特有的抗菌、除污特性,可使内装饰部分达到清洁,健康的要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融合,混合动力汽车不仅降低了能源损耗,提高了太阳能利用水平,而且更加的美观人性化,这不仅能有效降低汽车主的养车成本,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节能减排政策,在未来市场中必将为广大客户带来实惠。本发明中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车体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四个部分构成了太阳能采集系统共同采集太阳能,提高了太阳能采集效率;本发明能量配置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合,根据车体运行状况进行智能调节,增加了操作的简便性和能量使用效率;轮胎外置磁浮制动盘罩,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可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伸缩调节;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保证了车体运行稳定;车轮外置磁浮制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不仅可以为车体挡泥土,有效保护轮胎,还能够采集太阳能,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拱板。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太阳能利用 率更高、车辆燃油或气的消耗更少、更环保低碳、车体运行更稳定、轮胎更耐用、外观更时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含汽车本体、车体能量配置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本体通过太阳能采集系统收集太阳能;收集的太阳能储存在车体能量配置系统中,能量配置系统包含太阳能充电电路,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太阳能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能量配置系统与车载自动控制装置相连,能量配置系统与蓄电池之间设有传感器,能量配置系统分别与外接充电和电动机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采集装置主要由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组成。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的材质是以树脂为载体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天窗的材质是太阳能蜂窝吸光体。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轮以及相关部件中,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车轮外置磁浮自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柔性贴片。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磁浮自动盘罩与车轮间配有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与蓄电池连接。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当汽车转弯时,另一面的车轮可以伸出,使车更大幅度的转弯。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汽车的外观材质的设计上本研究采用了纳米涂料烤漆,其为吸光的纳米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含汽车本体、车体能量配置系统、能量回收装置;汽车本体通过太阳能采集系统收集太阳能;收集的太阳能储存在车体能量配置系统中,能量配置系统包含太阳能充电电路,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太阳能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能量配置系统与车载自动控制装置相连,能量配置系统与蓄电池之间设有传感器,能量配置系统分别与外接充电和电动机相连。在汽车的外观材质的设计上利用纳米涂料烤漆,增加了环保性能,并且加大了时尚个性元素的融入。本发明不仅降低了顾客的使用成本,增加了车体智能安全的功效,更有效促进了汽车节能环保的进展。
文档编号B60K6/28GK102815193SQ20111015161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朱淑怡 申请人:朱淑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