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106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存积制动液的储液功能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件1所述的技术中,配置成使防抱死制动装置等所使用的制动装置内的储液用活塞的中心轴与配置在活塞上方的调压阀的中心轴一致。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39375M号公报然而,由于调压阀由很多部件构成且沿轴向进行行程移动,故轴向长度变长。因此,为了避免与配置在储液箱附近的泵部产生干涉而需要将储液箱自身从泵部离开地配置,从而导致壳体整体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壳体的紧凑化的制动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具有壳体;组装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对有底孔内的活塞;对各所述活塞向所述有底孔的底部方向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开设于各所述有底孔的底部且直径比所述有底孔的孔径小的油路;配置于各所述油路且具有阀体、阀杆和第二弹性部件的调压阀;以及经由所述调压阀进行制动液的吸入的旋转齿轮泵,所述阀杆配置在所述活塞的冠面和所述阀体之间并使所述阀体从该阀体抵接的阀座部分离,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侧抵接在所述阀体上并向所述阀座部的方向施力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弱的弹性力,将所述旋转齿轮泵配置在被一对所述调压阀夹着的区域,使各所述油路形成在自所述活塞的中心彼此离开的方向上。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谋求提高旋转齿轮泵的布局性,与此同时能够谋求壳体的紧凑化。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图2 (a)、(b)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液压控制单元的壳体的框架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储液箱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调压阀结构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件的详细结构的图,6(a)是仰视图、6(b)是C-C剖面图、6 (c)是B-B剖面图;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A-A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7 调压阀;10 液体流路;IOa 液体流路;IOb 液体流路;11 液体流路;13液体流路;15 储液箱;31 壳体;31a 有底孔;31b 小径筒部;31c 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l 缩径部;32 制动液压控制装置;71阀座部件;71a 阀座部;72 球部件;73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4阀杆;75过滤部件;151固定部件;152螺旋弹簧;153活塞本体;155板部件;M/C主缸;P泵单元;W/C制动轮缸。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制动液压回路的结构]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制动液压控制装置32的液压回路图。该液压回路形成于主缸M/C与制动轮缸W/C之间所设置的液压控制单元30内,液压控制单元30具有由铝块切削而成的大致长方体的壳体31,在该壳体31内开设有多条油路等,并且具有后述的各阀门和泵单元及电动机。该制动液压控制装置32根据来自控制器的车辆动态控制(VDC =VehicleDynamics Control)、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nti_lock Brake System)的需求液压进行液压控制。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32中,形成有由P系统的制动液压回路21P与S系统的制动液压回路21S这两个系统构成的X配管结构。在P系统中连接有左前轮的制动轮缸W/C(FL)、右后轮的制动轮缸W/C(RR);在S系统中连接有右前轮的制动轮缸W/C(FR)、左后轮的制动轮缸W/C (RL)。制动液压控制装置32和各制动轮缸W/C与开设在壳体31顶面的制动轮缸端口 19RL,19FR,19FL,19RR连接。而且,泵单元P是双联齿轮泵,其通过一个电动机M驱动由分别设置于P系统、S系统的外啮合齿轮对形成的旋转齿轮式齿轮泵PP和齿轮泵PS。主缸M/C与液压控制单元30经由在壳体31的端口连接面所开设的主缸端口 20P,20S,在液体流路18P,18S上连接在一起。该液体流路18与泵单元P的吸入侧通过液体流路10P,IOS连接。在液体流路18P上,在主缸端口 20P与液体流路18P和液体流路IOP连接的连接部之间,设有主缸压力传感器22。泵单元P的排出侧与各制动轮缸W/C通过液体流路IIP,IlS连接。在上述各液体流路11上,设有与各制动轮缸W/C对应的属于常开型电磁阀的增压阀3FL,3RR,3FR,3RL。而且在各液体流路11上,在各增压阀3与泵单元P之间设有单向阀6P,6S。各单向阀6容许制动液压从泵单元P向增压阀3方向流动,但禁止相反方向的流动。另外,在各液体流路11上,在各增压阀3与泵单元P之间设有排出压力传感器23P,23S。并且,在各液体流路11上,设有绕过各增压阀3的液体流路16FL,16RR,16FR,16RL,在液体流路16上设有单向阀9FL,9RR,9FR,9RL。各单向阀9容许制动液压从制动轮缸W/C向泵单元P方向流动,但禁止相反方向的流动。主缸M/C与液体流路11通过液体流路12P,12S连接,液体流路11与液体流路12在泵单元P与增压阀3之间汇合。在上述各液体流路12上,设有属于常开型电磁阀的闸阀(y—卜7々卜/Of)2P,2S。而且在各液体流路12上,设有绕过各闸阀2的液体流路17P,17S,在该液体流路17上设有单向阀8P,8S。各单向阀8容许制动液压从主缸M/C侧向制动轮缸W/C方向流动,但禁止相反方向的流动。主缸M/C与储液箱15P,15S通过液体流路10aP,IOaS连接,在储液箱15与主缸M/C之间设有具有单向阀功能的调压阀7P,7S。在泵单元P的吸入侧设有储液箱15P,15S,该储液箱15与泵单元P通过液体流路
510bP,IObS 连接。制动轮缸W/C与液体流路10通过液体流路13P,13S连接,液体流路13与液体流路10在调压阀7与储液箱15之间汇合。在上述各液体流路13上分别设有属于常闭型电磁阀的减压阀4FL,4RR,4FR,4RL。在此,说明与储液箱15邻接而设置的调压阀7的作用。在正常制动时,即各阀门和泵等不工作时,如果在主缸M/C产生制动液压,则关闭调压阀7,切断主缸M/C与储液箱15之间的流路。然后,经由液体流路18,向各制动轮缸W/C提供制动液。接着,当ABS工作时,如果作为初始动作而关闭增压阀3、打开减压阀4,则制动轮缸W/C内的制动液经由液体流路13流入储液箱15。此时,通过泵单元P的工作,已流入储液箱15的制动液经由液体流路11被吸起,并回流到主缸M/C。当VDC工作时,关闭闸阀2,打开与所希望的车轮对应的增压阀3,使泵单元P工作。此时,即使调压阀7已经关闭,也能通过泵单元P的吸取动作,使储液箱15内减压,从而推开调压阀7。由此,从主缸M/C吸起制动液,向所需的制动轮缸W/C提供被增压的制动液。[壳体的结构]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液压控制单元的壳体的框架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储液箱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附图,其示出将各阀门、控制单元、电动机M拆下后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2中,将主缸端口 20开口的面记载为前表面311,将前表面311的背面记载为后表面312,将制动轮缸端口 19开口的面记载为顶面313,将顶面313的背面记载为底面314,相对于前表面311将左侧的侧面记载为左侧面315,相对于前表面311将右侧的侧面记载为右侧面316。图2 (a)是从背面312看壳体31的图,图2(b)是从左侧面315看壳体31的图。壳体31是大致长方体,在前表面311侧安装有电动机M,在后表面312侧安装有闸阀2、增压阀3、减压阀4的各电磁阀组、以及用于驱动这些电磁阀组的电气单元。电气单元指的是具有根据安装于车辆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的输入信号进行规定运算的基板的单元,其向安装于电磁阀的螺线管、电动机M输出规定的电信号。该电气单元收纳于单元盒内。在壳体31形成有将前表面311和后表面312贯通的电源孔M,通过将电动机M的电极插入该电源孔对,从而将电气单元和电动机M连接。在壳体31上形成有通过压入或夹持固定来安装各电磁阀组的阀安装用孔;将各端口和各电磁阀组之间连接的多条液体流路;与各缸体(制动轮缸W/C、主缸M/C)连接的端口(制动轮缸端口 19、主缸端口 20);配置储液箱15的空腔等。上述各孔、液体流路孔等通过自壳体31的外侧对各个面进行钻孔加工等而开设。在前表面311的顶面313侧形成有主缸端口 20。泵单元P收纳在从壳体31的前表面311贯通到后表面312的大致圆柱状的收纳部41中。该收纳部41利用端板将后表面312侧的开口部封闭。另外,自壳体31的左侧面315至右侧面316以与收纳部41大致正交的方式形成有排出部收纳孔47P、47S。在该排出部收纳孔47P、47S中插入有与泵单元P的排出液体流路连接的单向阀6P、6S。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储液箱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该局部放大剖面图表示P系统侧的储液箱15,但在S系统中也同样地,以包含泵单元P的旋转中心轴且平行于壳体侧面的上下方向的面为中心来配置对象,关于附图标记,未特别标注S、P,以这种方式进行说明。在壳体31的下方,自底面314朝向上方开设有圆筒状有底孔31a。在有底孔31a的壳体下方开口处形成有固定保持面31a2,该固定保持面31a2通过夹持固定部(力〉J固定)31a3保持固定部件151。固定部件151具有外周缘被夹持固定部31a3夹持的凸缘部151a、从凸缘部151a向下方弯曲而形成的圆筒部151b、以及形成有将螺旋弹簧152(第一弹性部件)一端保持的保持面151c的闭塞部,在该闭塞部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空气孔151d。由此构成为,大气压总是作用于活塞本体153的下方。有底孔31a具有与活塞本体153的活塞面15 抵接的活塞抵接面31al ;以及与活塞抵接面31al相比孔径小且形成于有底孔31a的中央处的小径筒部31b。与减压阀4连通的液体流路13、及与泵单元P的吸入侧连通的液体流路10b,与小径筒部31b连接。在小径筒部31b的更上方形成有圆筒状的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该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在自有底孔31a的中心轴即活塞本体153的中心轴OP向图中左侧偏移的位置具有中心轴OR。在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的上方连接有作为小径油路的液体流路10a,该液体流路IOa的孔径比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小且经由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的底部即缩径部31cl串联形成。该液体流路IOa与主缸M/C连通。在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内收纳并安装有除去从液体流路IOa流入的制动液内的杂质的过滤部件75、及与过滤部件75嵌合且构成调压阀7的阀座部件71。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调压阀的结构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过滤部件的详细结构的图。图4所示的调压阀7表示阀杆74位于最下端的状态。过滤部件75具有呈网状的圆筒状过滤器75a、作为球部件72的挡块起作用的阻挡部75b、作为过滤部件75的骨架部件且在内侧安装有过滤器75a的柱部75c、在柱部75c的下方形成为圆环状且与柱部75c连接的筒状部75d、形成于过滤部件75的面向液体流路IOa侧的冠面且用于确保液体流路IOa和过滤器7 之间的流路的突起75e。突起7 根据需要抵接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的底部即缩径部31cl以确保流路。另外,过滤部件75的外径比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小,以确保过滤部件75外周和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之间的流路。阻挡部7 具有延伸至过滤部件75底面75 的圆柱状的中央阻挡部7^a、在中央阻挡部75 的外周均等地配置在四个部位且具有锥面的加强部751Λ。在加强部751Λ和相邻的加强部751Λ之间具有纵向槽75bc。纵向槽75bc具有保持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的弹簧保持面75bl,该弹簧保持面75bl相比底面75 而位于更上方。另外,在筒状部75d内周侧下端的周向四个部位,形成有朝内周侧鼓起的卡合凸部75dl。该过滤部件75由树脂形成。在由阀座部件71的上端与过滤部件75包围的区域内,安装有球部件72 (阀体)、及对该球部件72朝阀座部件71侧施力的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 (第二弹性部件)。另外,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的弹性力被设定为比螺旋弹簧152的弹性力弱,在没有制动液压作用的状态下,利用螺旋弹簧152的弹性力、经由阀杆74向上推起球部件72。阀座部件71是具有多个台阶部的圆筒状部件,具有形成为与过滤部件75嵌合的上部圆筒部71g、相比上部圆筒部71g孔径扩大且具有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大致相同的孔径的中间圆筒部71h、相比中间圆筒部71h孔径稍微扩大的下部圆筒部71 j。在上部圆筒部71g和中间圆筒部71h之间形成有卡合槽71e,另外,在中间圆筒部71h与下部圆筒部71 j之间形成有将调压阀7压入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内时用于嵌入壳体材料的嵌入槽71f。对于过滤部件75和阀座部件71而言,在将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及球部件72放入过滤部件75内部的状态下,将收纳有阀杆74的阀座部件71的上部圆筒部71g插入过滤部件75的筒状部75d内。于是,通过使过滤部件75的卡合凸部75dl与阀座部件71的卡合槽71e嵌合,从而形成一体结构,由此构成调压阀7。阀座部件71在轴向中央处具有通孔71b、保持孔71d及流通孔71c,其中,该通孔71b收纳与球部件72抵接的阀杆74,并且在其与阀杆74外周之间形成制动液通路;该保持孔71d的孔径小于通孔71b,并且将阀杆74保持在径向上;该流通孔71c在包围保持孔71d的位置从阀座部件71的下方开设有多个,并且与通孔71b的下端部分局部地连通。在通孔71b的球部件72侧形成有研钵状阀座部71a。当球部件72安装于阀座部71a时,在液体流路IOa与小径筒部31b之间没有制动液流动。另一方面,如果利用阀杆74,球部件72抵抗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的弹力而被推起,则自液体流路IOa提供的制动液通过过滤部件75的过滤器7 后,通过通孔71b与阀杆74外周之间的间隙,从流通孔71c向小径筒部31b流出。另外,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的自由长度设定为能够总是对球部件72朝阀座部件71侧施力的长度。如上所述,过滤部件75和阀座部件71通过将卡合凸部75dl与卡合槽71e嵌合而构成一体结构,而且,为了吸收组装误差,在过滤部件75的上端(突起75e的上端)和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的底部之间稍微设置有间隙。此时,假设过滤部件75和阀座部件71的嵌合脱开而导致过滤部件75脱落,即便过滤部件75抵接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的底部,也能够利用突起7 确保液体流路IOa和过滤部件7 之间的流路,进而,球部件72可以利用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压在阀座部件71a上。阀杆74是棒状的金属制部件,具有阀杆前端部74a、阀杆中间部74b及阀杆下端部74c,其中,该阀杆前端部74a的直径比保持孔71d的孔径大且与球部件72抵接,该阀杆中间部74b的直径与保持孔71d的孔径大致相同且形成为比阀杆前端部7 长,该阀杆下端部7 为从阀杆中间部74b开始直径逐渐缩小的锥状且与后述的板部件155的顶面15 抵接。另外,阀杆74作为与活塞本体153不同的其他部件而构成,当活塞本体153的行程量为阀杆中间部74b的长度以上时,阀杆下端部7 与板部件的顶面15 分离。换言之,阀杆前端部7 通过与保持孔71d上端抵接而作为挡块起作用。另外,阀杆74的中心轴OR如前所述,自活塞本体153的中心轴OP(旋转中心)偏移配置。活塞本体153为树脂成型的部件,形成为具有底部153al的有底筒状。活塞本体153的圆筒外周上具有上部外周部153f、环状槽15;3e、密封部件保持部153d、缩径部153c及接合线形成部15北。其中,该上部外周部153f形成为直径比有底孔31a的内周孔径稍小;该环状槽15 形成于上部外周部153f的下方且收纳并安装有环状密封部件154 ;该密封部件保持部153d以与有底孔31a的内周孔径大致相同的直径形成并保持环状密封部件154 ;该缩径部153c形成于密封部件保持部153d的下方,其直径小于有底孔31a的内周孔径且与上部外周部153f的直径大致相同;该接合线形成部15 形成于缩径部153c的下方且具有与有底孔31a的内周孔径大致相同的直径。环状密封部件IM将其上方划分为液压室、将其下方划分为空气室。在此,接合线是指在树脂成型(嵌件成型)时,在离开浇口位置(向型腔内注入熔融树脂时的注入口)的位置,向型腔内流入的树脂与通过其他路径流入的树脂汇合而凝固时,作为树脂彼此的接合痕迹而残留的部分。通常,形成有接合线的部分存在精度变低的趋势。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环状密封部件1 下方、即作为空气室而被划分的位置具有接合线形成部15北。即,以在对与液密性等相关的精度要求不那么高的位置形成接合线的方式来构成活塞本体153,换言之,不在精度要求高的位置形成接合线。活塞本体153的圆筒部内周153a形成为比螺旋弹簧152稍大的大径,并且在底部153al上保持螺旋弹簧152的另一端。在形成于活塞本体153顶面的活塞面15 的中央区域(即冠面153j),通过嵌件成型而组装有作为质地比活塞本体153的树脂硬的硬质体的金属制板部件155。板部件155为圆盘状的不锈钢制部件,其外径DP大于螺旋弹簧152的外径DS。即如果利用树脂制的活塞本体153的底部153al保持螺旋弹簧152,则在该位置总是作用有螺旋弹簧152的弹性力。假设使金属制板部件155的外径小于螺旋弹簧152的外径,则从轴向看时,螺旋弹簧152的抵接位置与板部件155在径向上分离,导致剪切力作用于冠面153j与活塞底部153al之间,从而有可能降低活塞本体153的耐久性。另一方面,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如果板部件巧5的外径DP大于螺旋弹簧152的外径DS,则从轴向看时,螺旋弹簧152的抵接位置与板部件155未在径向上分离而重叠。因此,在冠面153j上只作用有压缩力,从而能够抑制耐久性降低。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A-A剖面图。收纳并安装有P系统的储液箱15P的有底孔31aP配置在图7中的左侧,收纳并安装有S系统的储液箱15S的有底孔31aS配置在图7中的右侧。而且,与有底孔31aP连通的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P的中心轴OR相对于有底孔31aP的中心轴OP向图7中左侧偏移而配置。同样地,与有底孔31aS连通的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S的中心轴OR相对于有底孔31aS的中心轴OP向图7中右侧偏移而配置。换言之,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a连通的两液体流路IOa形成在自活塞本体153的中心轴OP相互离开的方向上。如上所述,通过将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彼此离开地偏移配置,从而可以使被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夹着的区域宽广。就在储液箱15的上方形成有用于收纳旋转齿轮泵的收纳部41,该空间根据所要求的泵排出功率等来大致确定。于是,通过使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以朝着彼此离开的方向偏移,从而可以谋求提高旋转齿轮泵的布局性,并且能够抑制壳体整体的大型化。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能够取得下述列举的作用效果。(1)制动装置具有壳体31 ;组装在形成于壳体31的一对有底孔31aP、31aS内的活塞本体153 ;对活塞本体153向有底孔31a的底部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152(第一弹性部件);开设于各有底孔31aP、31aS的底部且孔径比有底孔31a的孔径小的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 ;配置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内且具有球部件72 (阀体)、阀杆74和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 (第二弹性部件)的调压阀7 ;以及经由调压阀7进行制动液的吸入的旋转齿轮泵P,将旋转齿轮泵P配置在被一对调压阀7夹着的区域,并使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形成在自活塞本体153的中心彼此离开的方向上,所述阀杆74配置在活塞本体153的冠面153j和所述球部件72之间并使所述球部件72从该球部件抵接的阀座部71a分离,所述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的一端侧抵接在球部件72上并向阀座部71a的方向施力且具有比螺旋弹簧152弱的弹性力。
因此,可以确保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之间的空间,可以谋求提高旋转齿轮泵P的布局性并抑制壳体整体的大型化。(2)上述制动装置具有直径比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的孔径小且经由缩径部31cl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串联形成的液体流路IOa (小径油路);固定于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内且构成阀座部71a的阀座部件71 ;固定于阀座部件71且支承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的另一端的有底筒状过滤部件75 ;在过滤部件75的冠面形成的与缩径部31cl卡合且用于确保制动液自液体流路IOa向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流动的多个突起7 (突起部)。因此,即便过滤部件75从阀座部件71脱落,也可以确保制动液从液体流路IOa向储液箱15侧流动。(3)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是螺旋弹簧,其长度被设定为在调压阀收纳安装孔31c内能够总是对球部件72朝向阀座部71a施力的自由长度。因此,即便过滤部件75从阀座部件71脱落,也可以利用调压阀用复位弹簧73将球部件72压在阀座部71a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组装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对有底孔内的活塞;对各所述活塞向所述有底孔的底部方向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开设于各所述有底孔的底部且直径比所述有底孔的孔径小的油路;配置于各所述油路且具有阀体、阀杆和第二弹性部件的调压阀;以及经由所述调压阀进行制动液的吸入的旋转齿轮泵,所述阀杆配置在所述活塞的冠面和所述阀体之间并使所述阀体从该阀体抵接的阀座部分离,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侧抵接在所述阀体上并向所述阀座部的方向施力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弱的弹性力,将所述旋转齿轮泵配置在被一对所述调压阀夹着的区域,使各所述油路形成在自所述活塞的中心彼此离开的方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齿轮泵配置在被各所述油路夹着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直径比所述油路小且经由缩径部与所述油路串联形成的小径油路、固定在所述油路内且构成所述阀座部的阀座部件、固定于所述阀座部件且支承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的有底筒状的过滤部件,在所述过滤部件的冠面形成有与所述缩径部卡合且用于确保制动液自所述小径油路向所述油路流动的多个突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长度被设定为在所述油路内能够总是对所述阀体朝向所述阀座部施力的自由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具有对所述阀杆的一端侧进行支承以使其能够沿轴向滑动的支承孔;在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侧具有比所述支承孔的内径大的内径的阀杆外周通路部;以及将所述阀杆外周通路部与所述有底孔内部连通的连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孔、所述阀杆外周通路部及所述连通孔形成于所述阀座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周通路部和所述连通部在半径方向上重叠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树脂成型所述活塞,并且在所述活塞的冠面设置质地比所述树脂硬的硬质体,隔着所述硬质体使所述活塞和所述阀杆抵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体是板部件,该硬质体一体成型于所述活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件呈圆盘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所述活塞形成为有底筒状,所述螺旋弹簧支承所述底部,所述板部件的直径比所述螺旋弹簧的外径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壳体的紧凑化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具有组装在形成于壳体的有底孔内的活塞及具有使阀体从阀座部分离的阀杆的调压阀。使设置有调压阀的油路形成在自活塞的中心彼此离开的方向上。
文档编号B60T11/224GK102556027SQ20111039814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寺岛和哉, 沼仓幸二, 鹤冈克磨 申请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