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49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的轮圈构造,尤其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
背景技术
现有以轮毂电机为动力的电动车,其轮毂电机配用的轮胎有两种,一种是两片式轮圈配用有内胎的轮胎(Tube type tire),是以多个螺栓将轮毂电机与两片式轮圈结合; 另一种是一片式轮圈配用无内胎气胎(Tubeless tire),是以多个螺栓将轮毂电机与一片式轮圈结合。配用两片式轮圈构造的有内胎轮胎,在钉刺漏气要修补轮胎时,必须松开结合轮圈与轮毂电机之间的所有螺栓,再松开外侧无轮毂电机电源线的轮圈,接着取出内胎修补, 由于过程中不涉及轮毂电机电路的插拔,因此一般的维修店尚可维修。然而由于有内胎的轮胎被钉刺后有漏气以及失控的危险,因此现在几乎所有的机动车辆都以无内胎气胎取代有内胎的轮胎,但是一般的两片式轮圈缺乏气密的设计,又不能安装使用无内胎气胎。配用一片式轮圈构造的无内胎气胎,当需要换胎时,需要松开所有结合轮圈与轮毂电机之间的螺栓,并拔开两组共八条连接轮毂电机的电源线路,接着再将轮胎连同轮圈、 轮毂电机向外拆出进行更换,然而一方面由于轮毂电机中轴较长,现有机械式拆、装胎机固定轮圈的夹架高度不够,无法使用,必须以人力方式拆、装轮胎,易损伤轮圈,造成维修店家与用车人的困扰与纠纷,二方面由于换胎时需要拆装电源线路,因此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才能进行,一般的维修店若担心拆下装回后短路,致使车辆无法再启动需要赔偿,就会不愿意进行换胎,如此用车人只能将电动车送回原厂进行轮胎的更换,产生极大的困扰以及时间、金钱的浪费。
发明内容由于现有的轮毂电机使用一片式轮圈配用无内胎气胎者,具有拆换轮胎的困难, 其使用两片式轮圈配用有内胎轮胎者,具有拆换轮胎及补胎的困难,造成使用人难以更换或者修补电动车的轮胎。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以两片式的轮圈构造配合气密的设计,达到可使用无内胎气胎并且更换轮胎不需插拔电路的方便更换轮胎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设有左、右相对结合的一内半体轮圈、一外半体轮圈以及一设于内、外半体轮圈之间的弹性0形环,其中该内半体轮圈设有一内周环,该内周环是竖直设置的圆环片,在该内周环的内周缘朝右延伸一内胎唇座,该内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胎唇座的右端缘朝内凸伸一环状的内凸环,在该内凸环的内缘朝右延伸一内结合环,该内结合环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凸环的右侧面沿内结合环的外周面向左凹设一内环槽,所述弹性0形环嵌设在内环槽定位,在内结合环右端的内周面朝内延伸一轮毂电机结合环,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的周围环绕且等间隔穿设数个结合螺孔,又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周围的一侧穿设一定位螺孔;该外半体轮圈设有一外周环,该外周环是竖直设置且内、外径大小与该内周环相同的圆环片,在该外周环的内周缘朝左延伸一外胎唇座,该外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外胎唇座的左端部形成一外结合环,以该外结合环套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周面, 该外结合环的左端并抵压该弹性0形环,在该外结合环与该内结合环之间设有一旋转定位构造,又在该外胎唇座的内周面对应外结合环右端的位置朝内伸设一定位环,该定位环对应该定位螺孔的位置穿设一定位穿孔,设有一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穿过该定位穿孔螺锁在该定位螺孔定位。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一侧的导勾斜槽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定位销,其中该导勾斜槽是在内结合环右端面周缘的一侧朝左凹设一直槽,在该直槽的左端沿内结合环外周面的环绕方向朝左斜向延伸设有一斜向槽,又在该斜向槽的末端朝右凸设一倒勾凹槽;该定位销是由该外结合环对应该倒勾凹槽的位置朝内凸设,通过该定位销插设在该导勾斜槽的倒勾凹槽内定位。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定位构造也可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的外螺纹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内螺纹,该外结合环以内螺纹螺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外螺纹定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设有左、右相对结合的一内半体轮圈、一外半体轮圈以及一设于内、外半体轮圈之间的弹性0 形环,其中该内半体轮圈设有一内周环,该内周环是竖直设置的圆环片,在该内周环的内周缘朝右延伸一内胎唇座,该内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胎唇座的右端缘朝内凸伸一环状的内凸环,在该内凸环的内缘朝右延伸一内结合环,该内结合环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结合环的外周面环绕凹设一内环槽,所述弹性0形环嵌设在内环槽定位,在内结合环右端的内周面朝内延伸一轮毂电机结合环,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的周围环绕且等间隔穿设数个结合螺孔,又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周围的一侧穿设一定位螺孔;该外半体轮圈设有一外周环,该外周环是竖直设置且内、外径大小与该内周环相同的圆环片,在该外周环的内周缘朝左延伸一外胎唇座,该外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外胎唇座的左端部形成一外结合环,以该外结合环套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周面, 该弹性0形环的外侧并抵靠在该外结合环的内面,在该外结合环与该内结合环之间设有一旋转定位构造,又在该外胎唇座的内周面对应外结合环右端的位置朝内伸设一定位环,该定位环对应该定位螺孔的位置穿设一定位穿孔,设有一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穿过该定位穿孔螺锁在该定位螺孔定位。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一侧的导勾斜槽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定位销,其中该导勾斜槽是在内结合环右端面周缘的一侧朝左凹设一直槽,在该直槽的左端沿内结合环外周面的环绕方向朝左斜向延伸设有一斜向槽,又在该斜向槽的末端朝右凸设一倒勾凹槽;该定位销是由该外结合环对应该倒勾凹槽的位置朝内凸设,通过该定位销插设在该导勾斜槽的倒勾凹槽内定位,所述内环槽位在该导勾斜槽的左侧。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的外螺纹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内螺纹,该外结合环以内螺纹螺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外螺纹定位,所述内环槽设在该外螺纹的左端,该外结合环内周面左端对应该内环槽的位置留有未形成内螺纹的平面,所述弹性0形环的外侧抵靠在该外结合环内周面左端的平面。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将轮毂电机结合在内、外半体轮圈内,该轮毂电机的周围设有搭接环片,以搭接环片抵靠在轮毂电机结合环的左面,又以数个结合螺栓穿过搭接环片螺锁在各结合螺孔定位,又将无内胎气胎套设在内半体轮圈与外半体轮圈的周围,即可完成安装的作业。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由于外结合环抵靠弹性0形环具有气密效果,因此内、外胎唇座之间不会产生漏气的问题,使得无内胎气胎可安装在内、外半体轮圈的内、外胎唇座不泄气,达到可使用无内胎气胎作为轮胎的功效,当无内胎气胎被刺破时,能以穿刺胶条进行无内胎气胎的补胎,使用十分的方便又能节省金钱。此外,当需要更换无内胎气胎时,将定位螺栓松脱接着旋转外半体轮圈后,即可将外半体轮圈朝右拔出,进行更换新的无内胎气胎的作业,由于操作过程中不涉及轮毂电机内侧电源线路的插拔,因此更换轮胎过程无须专业技术十分简单,可方便使用者进行更换轮胎的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放大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放大的剖面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放大的剖面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放大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内半体轮圈;11内周环;12内胎唇座;13内凸环;131内环槽; 14内结合环;141导勾斜槽;1411直槽;1412斜向槽;1413倒勾凹槽;15轮毂电机结合环; 151结合螺孔;152定位螺孔;20外半体轮圈;21外周环;22外胎唇座;23外结合环;231定位销J4定位环;241定位穿孔;25定位螺栓;30弹性0形环;141A外螺纹;231A内螺纹; 142内环槽;142A内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如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两片式轮圈包括左、右相对结合的一内半体轮圈10、一外半体轮圈20以及一设于内、 外半体轮圈10,20之间的弹性0形环30,其中该内半体轮圈10设有一内周环11,该内周环11是竖直设置的圆环片,在内周环 11的内周缘朝右延伸一内胎唇座12,该内胎唇座12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内胎唇座12的右端缘朝内凸伸一环状的内凸环13,在内凸环13的内缘朝右延伸一内结合环 14,该内结合环14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凸环13的右侧面沿内结合环14的外周面向左凹设一内环槽131,该内环槽131为圆环形的凹槽,所述弹性0形环30嵌设在内环槽131定位;在内结合环14外周面的一侧设有一导勾斜槽141,该导勾斜槽141是在内结合环 14右端面周缘的一侧朝左凹设一直槽1411,在直槽1411的左端沿内结合环14外周面的环绕方向朝左斜向延伸设有一斜向槽1412,又在斜向槽1412的末端朝右凸设一倒勾凹槽 1413,通过直槽1411、斜向槽1412以及倒勾凹槽1413构成所述的导勾斜槽141,又在内结合环14右端的内周面朝内延伸一轮毂电机结合环15,该轮毂电机结合环15是竖直设置的圆环片,在轮毂电机结合环15的周围环绕且等间隔穿设数个结合螺孔151,又在轮毂电机结合环15周围的一侧穿设一定位螺孔152。该外半体轮圈20设有一外周环21,该外周环21是竖直设置且内、外径大小与内周环11相同的圆环片,在外周环21的内周缘朝左延伸一外胎唇座22,该外胎唇座22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外胎唇座22的左端部配合内结合环14形成一外结合环23,以外结合环23套合在内结合环14的周面,该外结合环23的左端并抵压该弹性0形环30而具有气密效果,在该外结合环23的内周面对应该倒勾凹槽1413的位置朝内凸设一定位销 231,该定位销231插设在导勾斜槽141的倒勾凹槽1413内定位,通过导勾斜槽141以及定位销231的配合,在内结合环14与外结合环23之间形成一种旋转定位构造;又在外胎唇座22的内周面对应外结合环23右端的位置朝内伸设一定位环24,该定位环M是与轮毂电机结合环15左、右相对的竖直环片,该定位环M对应该定位螺孔152 的位置穿设一定位穿孔对1,设有一定位螺栓25,该定位螺栓25穿过定位穿孔241螺锁在定位螺孔152定位,避免外半体轮圈20相对内半体轮圈10旋转松脱,完成轮毂电机可使用无内胎气胎的轮圈构造。本实用新型除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在内半体轮圈10的内结合环14外周面设有一导勾斜槽141以外,也可在内结合环14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导勾斜槽141, 并在外半体轮圈20的外结合环23内周面环绕等间隔设有多个配合导勾斜槽141的定位销 231,以各定位销231插入各导勾斜槽141的倒勾凹槽1413定位,如此在内结合环14与外结合环23之间设有多个旋转定位构造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1至图4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是将轮毂电机40与本实用新型结合,该轮毂电机40的周围设有搭接环片41,在搭接环片41环绕且等间隔穿设数个结合穿孔411,当轮毂电机40结合在本实用新型时,是以搭接环片41抵靠在内半体轮圈 10的轮毂电机结合环15左面,又以数个结合螺栓42分别穿过各结合穿孔411并螺锁在各结合螺孔151定位,完成将轮毂电机40组装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又将无内胎气胎50套设在内半体轮圈10与外半体轮圈20的周围定位,由于外结合环23的左端抵靠弹性0形环30 具有气密效果,因此内胎唇座12与外胎唇座22之间不会产生漏气的问题,使得无内胎气胎 50的内部充气后不会泄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具有气密的效果,因此可使用无内胎气胎50作为轮胎,当无内胎气胎50被刺破时,能以穿刺胶条进行无内胎气胎50的补胎,使用十分的方便又能节省金钱。当需要更换无内胎气胎50时,如图4、图5所示,是将定位螺栓25松脱,使外半体轮圈20可相对内半体轮圈10旋转,首先朝左压入外半体轮圈20并将外半体轮圈20旋转, 使定位销231由倒勾凹槽1413向左落入斜向槽1412后旋转移动至直槽1411的左端,接着只要将外半体轮圈20朝右拔出即可完成拆卸外半体轮圈20的操作,取出坏损的无内胎气胎50,此时即可将新的无内胎气胎50更换至内半体轮圈10的内胎唇座12周围。接着再将外半体轮圈20的外结合环23朝内半体轮圈10的内结合环14套合,将定位销231由直槽1411的右端移入直槽1411的左端,接着旋转外半体轮圈20,使定位销 231沿斜向槽1412旋转并朝左略为移动,使外结合环23的左端在旋转的过程中紧压弹性0 形环30,最后当定位销231进入倒勾凹槽1413时,弹性0形环30将外结合环23向右推动, 使定位销231最后落入倒勾凹槽1413定位,接着再将定位螺栓25由定位穿孔241锁入内半体轮圈10的定位螺孔152即可完成轮圈构造的组装。本实用新型除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通过导勾斜槽141以及定位销231的配合, 在内结合环14与外结合环23之间形成一种旋转定位构造以外,也可以外螺纹配合内螺纹的构造,在内半体轮圈10的内结合环14与外半体轮圈20的外结合环23之间形成一种旋转定位构造,如图6至图9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旋转定位构造是在所述内半体轮圈10的内结合环14周围形成一外螺纹141A,又在所述外半体轮圈20的外结合环23的内面形成一内螺纹231A ;外半体轮圈20以外结合环23套合在内结合环14的周围,又以内螺纹231A螺锁在外螺纹 141A,此时外胎唇座22的左端同样抵压在弹性0形环30具有气密的效果;当要定位内半体轮圈10与外半体轮圈20的位置时,同样是以所述的定位螺栓25穿过定位穿孔241螺锁在结合螺孔151定位,如此能避免外半体轮圈20旋转而由内半体轮圈10松脱。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余的构造以及结合轮毂电机40、无内胎气胎50的方式并构造所能达成的功效,由于都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赘述。本实用新型除前述第一、第二较佳实施例,是在内凸环13的右侧面凹设内环槽 131,通过内环槽131供弹性0形环30定位,再以外结合环23的左端抵靠弹性0形环30而具有气密效果以外,也可不设有内环槽131,将内凸环13的右侧面设为平面,再将弹性0形环30改设在内半体轮圈10的内结合环14与外半体轮圈20的外结合环23之间,同样达到气密的效果。前述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0形环30改设在内、外结合环14、23之间的构造如图10至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是在所述内结合环14外周面较所述导勾斜槽141左侧的位置环绕凹设一内环槽142,所述的弹性0形环30嵌设在内环槽142定位, 该弹性0形环30的外侧抵靠在该外结合环23的内面而达到气密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余的构造、使用的方式以及所能达到的功效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赘述。前述将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弹性0形环30改设在内、外结合环14、23之间的构造如图13至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是在所述内结合环14外周面的左侧环绕凹设一内环槽142A,该内环槽142A位于所述外螺纹141A的左端,所述的弹性0形环30嵌设在内环槽142A定位,该外结合环23内周面左端对应内环槽142A的位置留有未设有所述内螺纹231A的平面,该弹性0形环30的外侧抵靠在该外结合环23内周面左端的平面达到气密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余的构造、使用的方式以及所能达到的功效与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赘述。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设有左、右相对结合的一内半体轮圈、一外半体轮圈以及一设于内、外半体轮圈之间的弹性0形环,其中该内半体轮圈设有一内周环,该内周环是竖直设置的圆环片,在该内周环的内周缘朝右延伸一内胎唇座,该内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胎唇座的右端缘朝内凸伸一环状的内凸环,在该内凸环的内缘朝右延伸一内结合环,该内结合环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凸环的右侧面沿内结合环的外周面向左凹设一内环槽,所述弹性0 形环嵌设在内环槽定位,在内结合环右端的内周面朝内延伸一轮毂电机结合环,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的周围环绕且等间隔穿设数个结合螺孔,又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周围的一侧穿设一定位螺孔;该外半体轮圈设有一外周环,该外周环是竖直设置且内、外径大小与该内周环相同的圆环片,在该外周环的内周缘朝左延伸一外胎唇座,该外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外胎唇座的左端部形成一外结合环,以该外结合环套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周面,该外结合环的左端并抵压该弹性0形环,在该外结合环与该内结合环之间设有一旋转定位构造,又在该外胎唇座的内周面对应外结合环右端的位置朝内伸设一定位环,该定位环对应该定位螺孔的位置穿设一定位穿孔,设有一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穿过该定位穿孔螺锁在该定位螺孔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一侧的导勾斜槽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定位销, 其中该导勾斜槽是在内结合环右端面周缘的一侧朝左凹设一直槽,在该直槽的左端沿内结合环外周面的环绕方向朝左斜向延伸设有一斜向槽,又在该斜向槽的末端朝右凸设一倒勾凹槽;该定位销是由该外结合环对应该倒勾凹槽的位置朝内凸设,通过该定位销插设在该导勾斜槽的倒勾凹槽内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的外螺纹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内螺纹,该外结合环以内螺纹螺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外螺纹定位。
4.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设有左、右相对结合的一内半体轮圈、一外半体轮圈以及一设于内、外半体轮圈之间的弹性0形环,其中该内半体轮圈设有一内周环,该内周环是竖直设置的圆环片,在该内周环的内周缘朝右延伸一内胎唇座,该内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胎唇座的右端缘朝内凸伸一环状的内凸环,在该内凸环的内缘朝右延伸一内结合环,该内结合环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内结合环的外周面环绕凹设一内环槽,所述弹性0形环嵌设在内环槽定位,在内结合环右端的内周面朝内延伸一轮毂电机结合环,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的周围环绕且等间隔穿设数个结合螺孔,又在该轮毂电机结合环周围的一侧穿设一定位螺孔;该外半体轮圈设有一外周环,该外周环是竖直设置且内、外径大小与该内周环相同的圆环片,在该外周环的内周缘朝左延伸一外胎唇座,该外胎唇座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管体,在该外胎唇座的左端部形成一外结合环,以该外结合环套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周面,该弹性0形环的外侧并抵靠在该外结合环的内面,在该外结合环与该内结合环之间设有一旋转定位构造,又在该外胎唇座的内周面对应外结合环右端的位置朝内伸设一定位环,该定位环对应该定位螺孔的位置穿设一定位穿孔,设有一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穿过该定位穿孔螺锁在该定位螺孔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一侧的导勾斜槽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定位销, 其中该导勾斜槽是在内结合环右端面周缘的一侧朝左凹设一直槽,在该直槽的左端沿内结合环外周面的环绕方向朝左斜向延伸设有一斜向槽,又在该斜向槽的末端朝右凸设一倒勾凹槽;该定位销是由该外结合环对应该倒勾凹槽的位置朝内凸设,通过该定位销插设在该导勾斜槽的倒勾凹槽内定位,所述内环槽位在该导勾斜槽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构造包括一设在所述内结合环外周面的外螺纹以及一设在所述外结合环内周面的内螺纹,该外结合环以内螺纹螺合在该内结合环的外螺纹定位,所述内环槽设在该外螺纹的左端,该外结合环内周面左端对应该内环槽的位置留有未形成内螺纹的平面,所述弹性0形环的外侧抵靠在该外结合环内周面左端的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轮毂电机的两片式轮圈,设有左、右结合的内、外半体轮圈以及一紧夹在内、外半体轮圈之间的弹性O形环,在内凸环的内缘朝右延伸一内结合环,在内结合环朝内伸设提供轮毂电机结合的轮毂电机结合环,又在外半体轮圈的左端部设有由外套合内结合环的外结合环,在内、外结合环之间设有旋转定位构造,又在外半体轮圈与轮毂电机结合环之间结合一定位螺栓;本实用新型由于弹性O形环可达到气密效果,因此可使用无内胎气胎作为轮胎,具有补胎方便的功效,加上拆换无内胎气胎时只要单独拆卸外半体轮圈即可更换,如此能够避免换胎过程中需拔除轮毂电机内侧电子线路的问题,操作无需专业技术,可达到更换轮胎容易、方便的功效。
文档编号B60B25/22GK202213436SQ20112029073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廖和宥, 廖宸玮 申请人:廖和宥, 廖宸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