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72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免充气轮胎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的免充气轮胎。
技术背景[0002]自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大量的工业产品,工业原料乃至生活必需品都通过网络化的高速公路运输。支持像当今如此庞大的物流规模的重要保证就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轮胎的安全与高效。[0003]现公路里程的不断扩展,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0000公里,国道、省道总里程已达十余万公里。在所有国道上行驶的汽车,都使用着传统的充气轮胎;即内胎为空心,需要向里面充气。由于车速的不断提高,行驶里程的距离不断加大,在整个行驶里程中,所经过的地区温度变化巨大,其极易在高速道上发生事故。据不完全统计,60%——75%的事故原因是由于汽车轮胎的不稳定引起的。为此,目前市场上迫切地需要一种安全、稳定、高效、能连续、 高速运转而不会发生故障的轮胎产品。实用新型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和舒适性高,且成本低廉、能够提高机车行驶速度的免充气轮胎。[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免充气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所述内胎为实心胎体,在所述实心胎体内部沿所述实心胎体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16个以上的空腔, 任意两个所述空腔3之间均不流体导通,每个所述空腔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体积的百分之一,所述空腔的总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体积的二分之一。[0006]上述免充气轮胎,所述空腔为蜂窝状空腔。[0007]上述免充气轮胎,所述外胎由环形外胎软质带和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两侧的环形外胎硬质带组成,所述环形外胎硬质带的硬度大于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的硬度。[0008]上述免充气轮胎,所述环形外胎硬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花纹。[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性好由于内胎内部的空腔内无高压,不会漏气,即使多个空腔被穿透依然不影响整个胎体的安全性。外胎分为软硬不同胎带,保证其在机车弯转过程中,限制侧向滑动阻力在一定范围内,确保机车不会因为过大的应力作用而发生侧翻。2、舒适性高由于外胎分为软硬不同胎带,可将轮胎的加速力和弯转侧滑阻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驾驶者更加容易控制,驾驶舒适。3、经济性好由于内胎的内部具有多个空腔,能有效的控制内胎内的热平衡,增大内胎使用寿命。同时外胎胎体软质带本身硬度低,摩擦系数高,可保证机车加速性时的加速效率高,可降低油耗。4、提高机车行驶速度外胎胎体软质带本身硬度低,摩擦系数高,外胎硬质带硬度高,在高速行驶状态下,机车行驶加速的摩擦力提供将由中间软质带向硬质带过度,可提高机车的最大行驶速度。3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安装于轮毂上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外胎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的内胎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4为图1所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中1-内胎,2-外胎,21-环形外胎硬质带,22-环形外胎软质带,3_空腔,4_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包括内胎1和外胎2。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胎1为实心胎体,在所述实心胎体内部沿所述实心胎体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16个以上的空腔3,任意两个所述空腔3之间均不流体导通,每个所述空腔3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1体积的百分之一,所述空腔3的总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1体积的二分之一;使得所述内胎1既抗压又富有弹性,且不用充气。[001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胎2由环形外胎软质带22和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22两侧的环形外胎硬质带21组成,所述环形外胎硬质带21的硬度大于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22的硬度;使得所述外胎2的表面有不同的硬度,中间软,增大摩擦力,边侧硬,抗摩擦,抗磨损。所述环形外胎硬质带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花纹。[0018]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在与轮毂4 (其如图4所示)装配时,可以通过加热与轮毂 4无间隙装配(如图1所示)。[0019]本实施例的免充气轮胎具有免爆胎、免充气、防侧翻,相较于普通充气式轮胎,具有更高耐用性、抗老化、节能的产品特征。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的机车中,尤其适用于对车体安全性要求严格的环境。如军事用机车,高负载的重型卡车等。
权利要求1.免充气轮胎,包括内胎(1)和外胎(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1)为实心胎体,在所述实心胎体内部沿所述实心胎体的圆周方向均勻分布有16个以上的空腔(3),任意两个所述空腔(3)之间均不流体导通,每个所述空腔(3)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1)体积的百分之一,所述空腔(3)的总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1)体积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为蜂窝状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2)由环形外胎软质带(22 )和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22 )两侧的环形外胎硬质带(21)组成,所述环形外胎硬质带(21)的硬度大于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22)的硬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胎硬质带(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环形外胎软质带(2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花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免充气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所述内胎为实心胎体,在所述实心胎体内部沿所述实心胎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6个以上的空腔,任意两个所述空腔之间均不流体导通,每个所述空腔的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体积的百分之一,所述空腔的总体积小于等于所述内胎体积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免充气轮胎具有安全性和舒适性高,且成本低廉、能够提高机车行驶速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C7/00GK202271785SQ20112034367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增民, 李宝成 申请人:佳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