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组合、多桥车辆及多桥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02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架系统组合、多桥车辆及多桥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悬架系统组合、多桥车辆及多桥底盘的架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原有底盘基础上预留接口增加车桥数的方法实现设计要求, 其基础是一个底盘,其车架部分是不可分割或拆分;相应地,其悬架系统控制还是依据一个底盘来进行设计。然而,随着超大吨位车辆的市场需求,工程车辆的底盘设计依靠原有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设计需求;主要有如下缺陷(1)底盘不能拆分,车辆行驶时拆除桥的后桥负载过大、转弯半径过大等,( 拆除桥无法自成一体独立行驶,降低了车辆转场时的方便性;( 悬架系统控制依靠底盘布置形成,控制相当复杂。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悬架系统组合、多桥车辆及多桥底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架系统组合,包括第一悬架系统、第二悬架系统以及第一切断阀组。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分设于同一多桥车辆的不同底盘。 第一切断阀组串接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以使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悬架系统可包括第一悬架组、第二悬架组以及第二切断阀组,第二切断阀组串接第一悬架组与第二悬架组,以使第一悬架组与第二悬架组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此外,第二悬架系统也可包括第三悬架组、第四悬架组以及第三切断阀组,第三切断阀组串接第三悬架组与第四悬架组,以使第三悬架组与第四悬架组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再者,当第二悬架组与第三悬架组相邻时,上述第一切断阀组则串接第二悬架组与第三悬架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桥车辆,其包括第一多桥底盘、第二多桥底盘以及第一切断阀组。第一多桥底盘包括第一压力油路、第一控制器、多个第一悬架油缸、第一悬架阀组;第一悬架阀组管路连接在上述多个第一悬架油缸与第一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第一控制器。第二多桥底盘包括第二压力油路、第二控制器、多个第二悬架油缸、第二悬架阀组; 第二悬架阀组管路连接在上述多个第二悬架油缸与第二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第二控制器。第一切断阀组串接上述多个第一悬架油缸与上述多个第二悬架油缸并电连接至第一控制器,且第一控制器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多桥底盘还可包括第二切断阀组,上述多个第一悬架油缸例如包括第一悬架油缸组与第二悬架油缸组,第一悬架阀组例如包括第一悬架阀与第二悬架阀,第一悬架阀管路连接在第一悬架油缸组与第一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第一控制器,第二悬架阀管路连接在第二悬架油缸组与第一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第一控制器,第二切断阀组串接第一悬架油缸组与第二悬架油缸组并电连接至第一控制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多桥底盘也还可包括第三切断阀组,上述多个第二悬架油缸例如包括第三悬架油缸组与第四悬架油缸组,第二悬架阀组例如包括第三悬架阀与第四悬架阀,第三悬架阀管路连接在第三悬架油缸组与第二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第二控制器,第四悬架阀管路连接在第四悬架油缸组与第二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第二控制器,第三切断阀组串接第三悬架油缸组与第四悬架油缸组并电连接至第二控制器;并且, 上述第一切断阀组串接相邻设置的第二悬架油缸组与第三悬架油缸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多桥底盘例如还包括第一油泵以及驱动第一油泵的第一发动机,第一油泵及第一发动机电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器,上述第一压力油路与第一油泵管路连接。上述第二多桥底盘例如也还包括第二油泵以及驱动第二油泵的第二发动机,第二油泵及第二发动机电连接至上述第二控制器,上述第二压力油路与第二油泵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压力油路与第二压力油路例如相互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多桥底盘的上述多个第一悬架油缸的数量大于第二多桥底盘的上述多个第二悬架油缸的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桥底盘,适于与第二多桥底盘组合,其包括压力油路、 控制器、第一悬架油缸组、第一悬架阀、第二悬架油缸组、第二悬架阀、第一切断阀组以及第二切断阀组。其中,第一悬架阀电连接至控制器并管路连接在压力油路与第一悬架油缸组之间,以对第一悬架油缸组进行油路控制;第二悬架阀电连接至控制器并管路连接在压力油路与第二悬架油缸组之间,以对第二悬架油缸组进行油路控制;第一切断阀组串接第一悬架油缸组与第二悬架油缸组;以及第二切断阀组用于串接第二悬架油缸组与设置于第二多桥底盘的一个悬架油缸组。再者,上述多桥底盘还可进一步包括油泵以及驱动油泵的发动机,而油泵与发动机电连接至控制器,压力油路与油泵管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是基于合成底盘对悬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相邻悬架组之间通过切断阀组串接而可划分成二个悬架分组或合二为一,如此整车可根据重心或载荷分组方式对各个悬架组进行灵活分组控制,实现了合成底盘的悬架系统分体控制和整体控制,为底盘拆分的悬架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五桥底盘的悬架系统的分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三桥底盘的悬架系统的分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五桥和三桥合成底盘的悬架系统的分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五桥和三桥合成底盘的悬架系统的控制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5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悬架系统组合、多桥车辆及多桥底盘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法、步骤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其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五桥底盘的悬架系统的分组布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五桥底盘,其包括悬架组I、悬架组II以及二切断阀组;其中一个切断阀组串接悬架组I与悬架组II,而另一个切断阀组则连接悬架组II以进一步与外部悬架组连接。 众所周知,底盘上的每一车桥一般对应设置左右两悬架油缸;因此,从图1中可以得知,悬架组I包括对应前三个车桥设置的六个悬架油缸,悬架组II包括对应后两个车桥设置的四个悬架油缸,且每个悬架组可以独立控制。
请参阅图2,其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桥底盘的悬架系统的分组布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三桥底盘,其包括悬架组III、悬架组IV、以及串接悬架组III与悬架组IV的切断阀组。其中,悬架组III包括对应前单个车桥设置的两个悬架油缸,悬架组IV包括对应后两个车桥设置的四个悬架油缸,且每个悬架组可以独立控制。
请参阅图3,其示出五桥和三桥合成底盘(或者说组合底盘)的悬架系统的分组布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合成底盘,其包括图1所示的悬架系统中的悬架组I及悬架组II以及图2所示的悬架系统中的悬架组III及悬架组IV,且每相邻两个悬架组之间串接有切断阀组,以致于相邻两个悬架组可根据重心或载荷分组方式划分为两个分组或者二合为一,如此整车可以对这些悬架组进行灵活分组控制。例如图3所示,可将悬架组I与悬架组II之间的切断阀组设置为切断状态,而悬架组II、悬架组IV与悬架组III之间分别串接的切断阀组均设置为导通状态;如此悬架组I可划分至悬架分组A,悬架组II、III及IV则一并划分至悬架分组B。由此可见,通过对相邻悬架组间的切断阀组的通断状态控制,可实现整车灵活分组控制,满足按照重心或载荷分组的需要。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其中图4示出五桥和三桥合成底盘的悬架系统的控制回路示意图,且图4中的虚线为底盘分割线。具体地,五桥底盘10的悬架系统包括控制器 11、悬架阀13ει,13b、切断阀17ει,17b, 27a, 27b、悬架油缸15ει,15b、发动机18以及油泵 19 ;三桥底盘30的悬架系统包括控制器31、悬架阀33ει,33b、切断阀37ει,37b、悬架油缸 35a, 35b、发动机38以及油泵39 ;并且五桥底盘10与三桥底盘30在虚线处可以快速接头方式进行快速连接。
更具体地,对于五桥底盘10的悬架系统悬架阀13a的P 口管路连接压力油路 PLl、B 口管路连接六个悬架油缸15a的无杆腔、且A 口管路连接六个悬架油缸15a的有杆腔,在此,悬架阀13a与六个悬架油缸1 则构成图3所示的悬架组I。悬架阀13b的P 口管路连接压力油路PL1、B 口管路连接四个悬架油缸1 的无杆腔、且A 口管路连接四个悬架油缸15b的有杆腔,在此,悬架阀1 与四个悬架油缸1 则构成图3所示的悬架组II。 切断阀17a、17b则构成串接悬架组I与悬架组II的切断阀组。油泵19与压力油路PLl管路连接,以致于发动机18可以驱动油泵19进行泵工况将油箱(未示出)中的油液提供至压力油路PL1。再者,悬架阀13ει,13b、切断阀17ει,17b、发动机18以及油泵19电连接至控制器11以便于信息交互。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悬架阀13 1 通常还包括与油箱管路连接的回油口,但并未绘示于图4中。
对于三桥底盘30的悬架系统悬架阀33a的P 口管路连接压力油路PL2、B 口管路连接四个悬架油缸35a的无杆腔、且A 口管路连接四个悬架油缸35a的有杆腔,在此,悬架阀33a与四个悬架油缸3 则构成图3所示的悬架组IV。悬架阀3 的P 口管路连接压力油路PL2、B 口管路连接两个悬架油缸35b的无杆腔、且A 口管路连接两个悬架油缸35b的有杆腔,在此,悬架阀3 与两个悬架油缸3 则构成图3所示的悬架组III。切断阀37a、 37b则构成串接悬架组III与悬架组IV的切断阀组。油泵39与压力油路PL2管路连接, 以致于发动机38可以驱动油泵39进行泵工况将油箱(未示出)中的油液提供至压力油路 PL2。再者,悬架阀33ει,33b、切断阀37ει,37b、发动机38以及油泵39电连接至控制器31 以便于信息交互。并且,控制器31还与控制器11电连接以便于信息交互,通过控制器间的主次逻辑方式实现各悬架系统的需求动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悬架阀33 3 通常还包括与油箱管路连接的回油口,但并未绘示于图4中。
对于设置在五桥底盘10上的切断阀27a及27b 其电连接至控制器11,并构成图 3所示的串接悬架组II与悬架组IV的切断阀组。需要说明的是,切断阀组27 27b也可设置在三桥底盘30上并电连接至控制器31。
另外,从图4中还可看出,压力油路PLl与压力油路PL2在虚线所示的快速连接而相通。当然,由于五桥底盘10与三桥底盘30分别设置有油泵19、39,因此压力油路PLl与压力油路PL2也可设置为相互独立。
在其他实施例中,各个切断阀的切换功能不限于图4所示的电控方式,也可采用液控或气控方式;此外,同一切断阀组中的两个切断阀还可以整合为一个但可实现相同的功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多桥底盘10,、30并不限于五桥底盘及三桥底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弹性设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架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悬架系统;第二悬架系统,与所述第一悬架系统分设于同一多桥车辆的不同底盘;以及第一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一悬架系统与所述第二悬架系统,以使所述第一悬架系统与所述第二悬架系统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架系统包括第一悬架组、第二悬架组以及第二切断阀组,所述第二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一悬架组与所述第二悬架组,以使所述第一悬架组与所述第二悬架组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架系统包括第三悬架组、第四悬架组以及第三切断阀组,所述第三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三悬架组与所述第四悬架组,以使所述第三悬架组与所述第四悬架组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且所述第一切断阀组串接相邻设置的第二悬架组与所述第三悬架组。
4.一种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桥底盘,包括第一压力油路、第一控制器、多个第一悬架油缸、以及第一悬架阀组,所述第一悬架阀组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悬架油缸与所述第一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多桥底盘,包括第二压力油路、第二控制器、多个第二悬架油缸、以及第二悬架阀组,所述第二悬架阀组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悬架油缸与所述第二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器;以及第一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一悬架油缸与所述第二悬架油缸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且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桥底盘还包括第二切断阀组,所述第一悬架油缸包括第一悬架油缸组与第二悬架油缸组,所述第一悬架阀组包括第一悬架阀与第二悬架阀,所述第一悬架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一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悬架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一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一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桥底盘还包括第三切断阀组,所述第二悬架油缸包括第三悬架油缸组与第四悬架油缸组,所述第二悬架阀组包括第三悬架阀与第四悬架阀,所述第三悬架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三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二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四悬架阀管路连接在所述第四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二压力油路之间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三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三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四悬架油缸组并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器;并且,所述第一切断阀组串接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三悬架油缸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桥底盘还包括第一油泵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油泵的第一发动机,所述第一油泵及所述第一发动机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油路与所述第一油泵管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多桥底盘还包括第二油泵以及驱动所述第二油泵的第二发动机,所述第二油泵及所述第二发动机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压力油路与所述第二油泵管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油路与所述第二压力油路相通。
10.如权利要去4所述的多桥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桥底盘的所述第一悬架油缸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多桥底盘的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的数量。
11.一种多桥底盘,其特征在于,该多桥底盘适于与第二多桥底盘组合并包括压力油路、控制器、第一悬架油缸组、第一悬架阀、第二悬架油缸组、第二悬架阀、第一切断阀组以及第二切断阀组;所述第一悬架阀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并管路连接在所述压力油路与所述第一悬架油缸组之间,以对所述第一悬架油缸组进行油路控制;所述第二悬架阀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并管路连接在所述压力油路与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之间,以对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进行油路控制;所述第一切断阀组串接所述第一悬架油缸组与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以及所述第二切断阀组用于串接所述第二悬架油缸组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多桥底盘的一个悬架油缸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桥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泵以及驱动所述油泵的发动机,所述油泵与所述发动机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压力油路与所述油泵管路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系统组合,其包括第一悬架系统、第二悬架系统以及切断阀组,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分设于同一多桥车辆的不同底盘;切断阀组串接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以使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分成两组或合二为一。此外,第一悬架系统与第二悬架系统中的每一个可进一步包括多个悬架组以及串接这些悬架组的切断阀组。因此,通过控制各个切断阀组的通断,整车可根据重心或载荷分组方式对这些悬架组进行灵活分组控制,实现了合成底盘的悬架系统分体控制和整体控制,为底盘拆分的悬架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桥底盘以及采用所述悬架系统组合的多桥车辆。
文档编号B60G17/00GK102529630SQ2012100050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刘权, 张建军, 李义, 李英智, 詹纯新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