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装置及旋转方法

文档序号:385285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装置及旋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车辆中使用的显示器旋转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为了显示搭载于车辆中的导航装置的地像等,而将具备触摸面板等的显示器设置在车辆内的技术。该显示器的使用者(主要是车辆的驾驶员)能够参照显示出的地图来掌握当前所在地,或者操作触摸面板来进行目的地的输入等。并且,该显示器通常为横向的长方形,因此无论所显示的内容如何,都与该形状一致地处理图像。因此,提出有如下技术:使显示器自身能够旋转,通过使显示器向纵向或横向旋转,而朝着适合于需要显示的图像的朝向配置显示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0-143401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通过一个固定的旋转轴使显示器旋转,因此在旋转的前后,显示器外框的位置、尤其是外框上边的位置不一致。因此,在使车辆内的显示器旋转的情况下,若使用者要继 续参照显示出的图像,则必须在旋转的前后大幅地移动视线,从而未必能够容易地参照显示器图像。并且,例如在使横向的显示器旋转至纵向的情况下,可能会堵塞空气调节器的吹出口或使司机的视野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显示器旋转而配置在使用者容易参照的朝向上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车载装置,其搭载于车辆,其具备显示图像的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显示器、使所述显示器在所述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以使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显示器的上边大致一致的方式使所述显示器旋转。并且,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显示器的左右中心大致一致。并且,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显示器在成为该显示器的长边及短边这两方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具备中心轴,该中心轴成为所述显示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旋转的旋转中心,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中心轴向上下方向移动。并且,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显示器具备:中心轴,其成为所述显示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旋转的旋转中心;从所述中心轴离开规定距离的辅助轴,所述旋转机构通过使所述中心轴向上下方向移动来使所述显示器旋转,所述辅助轴被沿着与所述中心轴移动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引导。并且,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显示器的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所述中心轴的移动距离为(Ll-L2)/2,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辅助轴的距离为((L1-L2) /4) /cos45 [deg]。并且,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第四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车载装置还具备: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移动到规定的位置,且在端部具有切口的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显示器上的固定轴,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切口与所述固定轴嵌合。并且,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第六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车载装置还具备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检测其与所述移动构件的接触,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移动构件接触。并且,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旋转机构在使所述显示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旋转的情况和使所述显示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旋转的情况下,使旋转力不同。并且,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车载装置还具备使所述显示器向所述车辆的车室内突出的突出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显示器突出成规定距离以上之后使所述显示器旋转。并且,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第九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突出机构并行地使所述显示器移动。并且,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第一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车载装置还具备检测物体向所述显示器的接近的接近检测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接近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物体的接近时使所述显示器旋转。并且,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第一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车载装置还具备使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显示控制机构,所述显示控制机构使与所述显示 器的位置对应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并且,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第十二方面涉及的车载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显示控制机构对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的所述显示器的旋转的开始进行响应,使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完成后的位置对应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并且,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为旋转方法,其使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的显示器旋转,其包括:检测物体向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所述显示器的接近的工序;对所述物体的接近的检测进行响应而使所述显示器从所述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向所述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旋转,且使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显示器的上边大致一致的工序。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由于使显示器在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与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之间以使显示器的上边大致一致的方式旋转,因此能够将显示器配置在使用者容易参照的位置处。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使显示器的左右中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大致一致,因此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都能够将显示器配置在使用者容易操作的位置处。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在成为显示器的长边及短边这两方的大致中央的位置设置中心轴,该中心轴成为所述显示器通过旋转机构进行旋转的旋转中心,因此能够容易使显示器的左右中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一致。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通过中心轴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来使显示器旋转,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显示器旋转。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能够容易配置用于使显示器旋转的中心轴和辅助轴。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由于移动构件的切口与固定轴嵌合,因此能够将显示器在第一位置处固定。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能够容易检测到显示器位于第一位置这一情况。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于使显示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时使旋转力不同,因此能够调整两方向的旋转中的显示器的旋转速度。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由于在显示器突出成规定距离以上之后使显示器旋转,因此显示器在旋转中不会与附近的物体发生接触。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由于并行地进行显示器的旋转和突出,因此能够提前完成显示器的配 置的变更。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使用者通过将手伸到接近检测机构上就能够使显示器旋转。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能够显示与显示器的位置对应的适当的图像。并且,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使用者能够对显示器的旋转的开始进行响应而视觉辨认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完成后的位置对应的图像。


图1是表示设置有车载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设置有车载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图4是纵向配置的显示器及旋转机构的后视图。图5是纵向配置的显示器及旋转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旋转中途的显示器及旋转机构的后视图。图7是横向配置的显示器及旋转机构的后视图。图8是纵向配置的显示器及旋转机构的后视图。图9是突出机构的俯视图。图10是倾斜机构的侧视图。图11是倾斜机构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使显示器旋转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使显示器旋转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符号说明I显示器
2主体部3车载装置21旋转机构22位置检测机构23突出机构24倾斜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1-1.概要 >图1是表示设置有车载装置3的车辆的车室100的内部的立体图。通过在车辆的车室100的副仪表板或其附近设置具备显示器I的车载装置3,由此使用者能够在车辆内参照显示器I来获得所期望的信息。并且,在显示器I具备触摸面板等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对这样的触摸面板进行操作而向车载装置3输入信息。例如,在显示器I上显示道路地图来执行路径引导等导航功能时,使用者能够对显示器I进行操作来输入目的地等信息,并能够参照从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路径。并且,在利用触摸面板来进行车辆装备的操作时,通过在显示器I上显示操作用按钮,由此例如使用者能够进行空气调节器的温度或风量的调节。车载装置3的主体部2相对于车辆固定。并且,显示器I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该车载装置3的主体部2旋转。S卩,如图1所示,在将由长方形的形状构成的显示器I纵向设置的情况下,能够使显示器旋转而成为横向(参照图3)。由此,能够根据需要显示的信息来改变显示器I的朝向,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显示器I的显示区域。对使显示器I旋转的机构在后面详细叙述。以下,使用图中所示的三维的XYZ正交坐标系来适当地表示方向或朝向。X轴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并且,从副仪表板观察时,使用者所就坐的一侧(使用者侧)、即车辆的后方侧为+X侧,铅垂上侧为+Z侧,车辆的右侧为+Y侧。因此,车辆的前方侧成为-X侧,铅垂下侧成为-Z侧,车辆的左侧成为-Y侧。显示器I是具备图像显示用的液晶画面和接触传感器(将与接触位置坐标对应的信号输出的静电电容式或电阻式的触摸面板设备)的触摸面板。显示器I的画面成为使用者的操作面。在该画面中显示导航用的地图或声频用的声音(音乐)信息、触摸面板用的按钮图像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显示器I上设置机械式的开关。车载装置3具有对显示器I进行保持的保持部HM,且车载装置3在这样的保持部HM上安装了显示器I的状态下设置在车辆的车室100的副仪表板或其附近的车室内仪表板内部。优选车载装置3以显示器I的安装面稍朝向上方(+Z侧)的方式设置。其原因在于,这样容易将操作面配置成使安装好的显示器I的操作面容易朝向上方、即容易与使用者的脸面对。需要说明的是,在多数机动车中,从空气调节器操作部等的操作性或设计上的关系出发,副仪表板以其下方位于车辆后方的方式倾斜。为了在该副仪表板的开口部无间隙地设置车载设备,通常采用在副仪表板面上垂直地固定车载设备的结构。其结果是,多数车载用显示器的画面设置成朝向车辆后方且稍朝上,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显示器的画面朝向车辆后方正面的形态进行说明。保持部HM是用于将显示器I安装于主体部2的保持构件、即所谓的托架。保持部HM可以构成为将显示器I能够装拆地安装于主体部2的结构。以下,对在车辆的车室100的内部设置的车载装置3的结构及处理的流程进行详细地说明。<1-2.结构 >对车载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具备显示器I的车载装置3的结构的框图。显示器I除具备前述的液晶画面(未图示)外,还具备操作SW11、接近传感器12及照度传感器13。显示器I的形态是具有长边和短边的长方形。优选显示器I为触摸面板,但并不一定局限于此,只要能够由使用者输入操作信息即可。操作SWll为机械式的开关机构。使用者通过按下操作SWll来将接通或切断信息向主体部2发送。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操作SWll形成为电位计,使用者对滑块进行操作。接近传感器12为对物体的接近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当检测到物体的接近时,接近传感器12向主体部2发送规定的检测信号。接近传感器12所设置的部位为显示器I的画面的外框。尤其在外框角部各设置一处、共计四处。使用者通过将手伸到接近传感器12上,由此主体部2接收到检测信号。主体部2能够根据从接近传感器12发送的检测信号而开始显示器I的位置的旋转。由此,使用者仅通过将手伸到显示器I的画面外框附近,就能够开始显示器I的位置的旋转。因此,接近传感器12以仅检测接近至几厘米的物体的方式调整传感器灵敏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外框上边的各中央设置接近传感器12,对来自接近传感器12的信号进行响应而开始显示器I的倾斜运动或向车室内的突出。并且,接近传感器12除了利用红外线外,还可以利用电波或声波,只要能够检测到物体的接近即可。照度传感器13检测车辆的车室100的内部的照度,并将检测到的照度信息向控制部27发送。根据从照度传感器13发送来的照度信息,控制部27能够推定向显示器I的画面(操作面)照射的光的强度。当向显示器I的画面照射强光时,在光的反射作用下,驾驶员难以辨认在画面中显示的图像。从而,控制部27在推定为向画面照射的强光达到使驾驶员难以辨认在画面中显示的图像的程度时,进行如下控制:变更倾斜角度来抑制反射(改变反射方向);或者调整色调以使驾驶员容易辨认图像。主体部2是安装在显示器I上且设置在车辆的车室100内的框体。主体部2是作为车载设备的规格而适用的所谓的2DIN规格的框体,其尺寸在X、Y、Z轴方向上例如约为190mmX 170mmX94mm。并且,主体部2具备旋转机构21、位置检测机构22、突出机构23、倾斜机构24、显示控制部25、控制部27及存储器28。旋转机构21是使显示器I的朝向从纵向位置向横向位置、或从横向位置向纵向位置旋转的机构。并且,旋转机构21是使显示器I的上边的位置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的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器I相对于车载装置3能够装拆的情况下,旋转机构21作为保持部HM的一部分而构成。并且,旋转机构21具备驱动部21a。对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I的朝向旋转的动作的详情在后进行说明。这里,显示器I的纵向位置是指以长方形的显示器I的长边成为纵向、即短边成为上边的方式配置显示器I的位置,是例如图1所示的显示器I的位置。并且,显示器I的横向是指以长方形的显示器I的长边成为横向、即长边成为上边的方式配置显示器I的位置,是例如在后面说明的图3所示的显示器I的位置。驱动部21a是对旋转机构21赋予用于使显示器I旋转的动力的机构,由电动机及齿轮(gear)构成。驱动部21a由控制部27控制,来调整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及旋转力(转矩)。位置检测机构22是检测显示器I的朝向为纵向或横向中的哪一个的开关机构。位置检测机构22根据旋转机构21的动作,在显示器I的朝向为纵向及横向时将规定的信号向在后面说明的控制部27发送。突出机构23是使显示器I向从副仪表板观察时使用者所就坐的一侧(使用者侧)、即车辆的后方侧(+X侧)突出的机构。突出机构23由电动机、齿轮、及齿条齿轮杆(rack gear lever)构成。并且,突出机构23具备位置传感器23a。对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向车辆的后方侧(+X侧)突出的动作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位置传感器23a检测通过突出机构23突出的显示器I相对于主体部2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向控制部27发送。位置传感器23a可以由可变电阻器、对以规定间隔排列的狭缝进行光学检测的光学传感器、对使显示器I移动的齿轮的转速或旋转时间进行控制的电动机等构成。倾斜机构24是使显示器I的画面倾斜运动来变更倾斜角度的机构。即,倾斜机构24以使显示器I的画面以Y轴方向为轴而向上下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方式动作。并且,倾斜机构24具备角度传感器24a。对倾斜机构24变更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的动作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角度传感器24a检测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并将表示倾斜角度的角度信息向控制部27发送。这样的角度信息表示显示器I以何种程度倾斜,是能够变换为度数法([deg])或弧度法([rad])的值。例如,显示器I的操作面沿着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状态的倾斜角度为O [deg],随着操作面从这样的状态朝向上侧(+Z侧),倾斜角度增加。需要说明的是,角度传感器24a可以由可变电阻器等构成。显示控制部25向显示器I的画面显示规定的图像。这样的图像为地像或触摸面板用的图标等。并且,显示控制部25将显示器I的画面的显示区域进行分割,将各图像向分割后的区域分配而进行显示。并且,在显示器I旋转而画面的朝向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即在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或从横向朝向纵向变更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25将与变更后的朝向对应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I上。控制部27是对车载装置3所具备的机构和传感器等进行统括控制的微型计算机。控制部27具备CPU、RAM及ROM。CPU根据存储在存储器28中的程序28b来进行规定的运算,由此实现机构或传感器等的控制。存储器28是存储电子数据的永久性存储器,例如由闪存器或EEPROM构成。存储器28与控制部27连接,通过控制部27来进行存储的数据的读出或写入。并且,存储器28存储位置数据28a及程序28b。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存储器28构成为存储卡等移动性存储介质,从而能够将存储器28相对于车载装置3装拆。位置数据28a为确定显示器I的位置的数据,包含显示器I的突出位置(X轴方向的位置)及倾斜角度。需要说明的是,位置数据28a也可以包含确定多个位置及角度的数据。上述多个位置及角度相对于多个使用者独立设定,根据乘坐在车辆中的使用者(驾驶员)来选择。位置数据28a由使用者经由显示器I所具备的触摸面板或操作SWll输入,并存储在存储器28中。程序28b是由控制部27读出且控制部27为了控制车载装置3的各机构等而执行的所谓的系统软件。转向SW4是车辆的转向装置所具备的开关机构。使用者通过操作转向SW4而能够将规定的信息向主体部2的控制部27输入。<1-3.显示器I的旋转的例子>接下来,使用附图来说明显示器I的朝向。图3是表示使显示器I旋转至横向时的车辆的车室100的内部的立体图。图3所示的显示器I的朝向是与图1所示的显示器I的纵向相比,绕X轴方向的轴线旋转了大致90[deg]的朝向、即大致正交的朝向。这是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I从纵向旋转而向横向配置来实现的。而且,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I的上边的位置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即,图1的纵向显示器I的上边与图3的横向显示器I的上边的位置大致一致。并且,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I的左右中心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旋转的前后减少用于视觉辨认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的视线的移动。车载装置3能够将显示器旋转而配置在使用者容易参照的位置上。<1-4.旋转机构>接下来,对使显示器I在纵向与横向之间旋转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图6及图7是从车辆前方侧(-X侧)观察到的显示器I及旋转机构21的后视图。各图按时间序列示出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旋转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中将各结构重叠记载。从而,存在比其它结构靠X侧(车辆后方侧)的结构与该其它结构重叠记载的情况。图4是将显示器I纵向配置而从车辆前方侧(-X侧)观察到的显示器I及旋转机构21的后视图。在显示器I的背面设置有旋转机构21。旋转机构21由保持部HM保持,并与主体部2连接。旋转机构21是由基底架BC、转台TT、凸轮杆CL及驱动部21a构成,且对显示器I的朝向从纵向朝向横向、及从横向朝向纵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机构。基底架BC是固定在保持部HM上的板状构件。通过将基底架BC固定在保持部HM上,由此将旋转机构21设置在保持部HM上。即,基底架BC相对于车辆固定。优选该基底架BC由金属材料构成。其原因在于,需要能够支承具有一定重量的显示器I的程度的刚性。在图中,为了明确构件相互的位置关系,使表示基底架BC的线比表示其它构件的线粗。并且,在基底架BC上形成有作为狭缝状的开口部的中心轴引导槽CG、辅助轴引导槽DG、旋转引导槽(纵)TG1、旋转引导槽(横)TG2、旋转引导槽TG3、凸轮杆引导槽LG1、凸轮杆引导槽LG2及凸轮杆引导槽LG3。各引导槽在引导槽内与轴嵌合,将该轴沿着其形状来引导。
中心轴引导槽CG在基底架BC的大致中央部沿着上下方向(Z轴方向)形成。中心轴引导槽CG与设置在转台TT上且成为显示器I的旋转的中心的旋转中心轴CA嵌合,对这样的旋转中心轴CA的移动进行引导。辅助轴引导槽DG在中心轴引导槽CG的上下中央的位置的附近沿与中心轴引导槽CG大致正交的水平方向(Y轴方向)延伸而形成。辅助轴引导槽DG对在转台TT上从旋转中心轴CA离开规定距离而设置的辅助轴DA进行引导。旋转引导槽(纵)TG1、旋转引导槽(横)TG2及旋转引导槽TG3以沿着显示器I的特定部分的旋转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各引导槽对设置在转台TT上且支承显示器I的三个旋转锁定轴TAl、TA2、TA3进行引导。三个凸轮杆引导槽LG1、LG2、LG3分别沿着水平方向(Y轴方向)形成。凸轮杆引导槽LG1、LG2、LG3分别对设置在凸轮杆CL上的三个引导轴LA1、LA2、LA3进行引导。由此,凸轮杆引导槽LG1、LG2、LG3将凸轮杆CL的移动(Y轴方向)规定为水平方向。并且,在基底架BC上设有位置检测机构22。位置检测机构22由纵位置检测开关VS及横位置检测开关HS构成。两开关由压下式的开关机构构成,对显示器I旋转至纵向或横向的情况进行检测。并且,两开关与设置在凸轮杆CL的一端的凸部接触而被压下。因此,纵位置检测开关VS配置在显示器I成为纵向时的凸轮杆CL的凸部的位置,横位置检测开关HS配置在显示器I成为横向时的凸轮杆CL的凸部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两开关除了压下式的开关机构以外,还可以由光学式的传感器或滑动式的可变电阻构成。转台TT是固定在显示器I上的板状构件,将旋转机构21的旋转动力向显示器I传递。并且,通过将转台TT固定在显示器I上,由此将旋转机构21设置在显示器I上。优选该转台TT由金属材料构成。其原因在于,需要能够支承具有一定重量的显示器I的程度的刚性。在转台TT上设有与上述各引导槽嵌合的旋转中心轴CA、辅助轴DA、旋转锁定轴(纵)TAl、旋转锁定轴(横)TA2及旋转锁定轴TA3。旋转中心轴CA是成为通过旋转机构21进行旋转的显示器I的旋转中心的轴。旋转中心轴CA位于成为显示器I的长边及短边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即位于显示器I的对角线上的中心,且被嵌入到中心轴引导槽CG中。并且,旋转中心轴CA也嵌入到在凸轮杆CL上形成的中心轴升降凸轮HC中。当凸轮杆CL移动时,旋转中心轴CA成为被沿着中心轴升降凸轮HC的倾斜部引导,而在中心轴引导槽CG内向上下方向(X轴方向)移动的移动轴。辅助轴DA是对通过旋转机构21进行的显示器I的旋转进行辅助的轴。也可以说辅助轴DA是成为显示器I的旋转的中心的第二轴。辅助轴DA是嵌入到辅助轴引导槽DG中并沿着辅助轴引导槽DG移动的移动轴。辅助轴DA所配置的位置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A所配置的位置离开规定的距离。即使在辅助轴DA和旋转中心轴CA这两方沿着规定的引导件移动的情况下,两者的相对距离也保持为固定。旋转锁定轴(纵)TAl、旋转锁定轴(横)TA2及旋转锁定轴TA3分别嵌入到在基底架BC上形成的旋转引导槽(纵)TGl、旋转引导槽(横)TG2及旋转引导槽TG3中。各锁定轴TA1、TA2、TA3经由转台TT而固定在显示器I上,沿着各引导槽TG1、TG2、TG3移动而对显示器I的旋转的动作进行支承。凸轮杆CL是能够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基底架BC上的板状构件。在图中,为了明确构件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用阴影表示凸轮杆CL。凸轮杆CL上形成有齿条齿轮杆RG、中心轴升降凸轮HC、锁定槽(纵)GGl及锁定槽(横)GG2,且具备引导轴LAUI导轴LA2及引导轴LA3。齿条齿轮杆RG与在后面说明的驱动部21a的齿轮GEO啮合,且形成在凸轮杆CL的上部端(+Z侧端)。通过经由齿条齿轮杆RG传递驱动部21a的动力,从而凸轮杆CL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齿条齿轮杆RG可以形成在下部端(-Z侧端)。中心轴升降凸轮HC是形成在凸轮杆CL上的狭缝状的凸轮。中心轴升降凸轮HC具备高度不同的两个终端部和将这两个终端部相连的倾斜部。中心轴升降凸轮HC的+Y侧(图中左侧)的终端部的位置形成得比-Y侧(图中右侧)的终端部的位置低(-Z侧)。中心轴升降凸轮HC的两个终端部的形状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延伸而形成。在中心轴升降凸轮HC嵌入有旋转中心轴CA。从而,通过中心轴升降凸轮HC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使嵌入的旋转中心轴CA通过倾斜部而向上下方向(Z轴方向)移动。锁定槽(纵)GGl及锁定槽(横)GG2是分别形成在凸轮杆CL的-Y侧端(图中右侧)及+Y侧端(图中左侧)的切口。-Y侧端(图中右侧)的锁定槽(纵)GGl构成为在凸轮杆CL移动至成为显示器I的纵向的位置(图中右侧)时将旋转锁定轴(纵)TAl嵌入。旋转锁定轴(纵)TAl固定于在显示器I上固定的转台TT。因此,通过将旋转锁定轴(纵)TAl嵌入到锁定槽(纵)GGl中,由此显示器I在纵向的状态下相对于凸轮杆CL固定。因此,旋转锁定轴(纵)TAl固定在基底架BC的旋转引导槽(纵)TGl的上端部。因此显示器I相对于基底架BC固定并以纵向状态维持。由此,防止显示器I的纵向状态下的所谓的摇晃。并且,+Y端侧的锁定槽(横)GG2构成为在凸轮杆CL移动至成为显示器I的横向的位置(图中左侧)时将旋转锁定轴(横)TA2嵌入(参照图7)。由此,锁定槽(横)GG2与锁定槽(纵)GGl同样地发挥功能,防止显示器I的横向状态下的摇晃。引导轴LAl、引导轴LA2及引导轴LA3分别嵌入到在基底架BC上形成的引导槽LG1、引导槽LG2及引导槽LG3中。各引导轴LA1、LA2、LA3沿着在水平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的各引导槽LG1、LG2、LG3而与凸轮杆CL 一起移动,对凸轮杆CL的移动进行支承。驱动部21a是对旋转机构21赋予使显示器I旋转的动力的动力源。驱动部21a由驱动电动机MO及齿轮GEO构成。驱动电动机MO是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且具备沿着水平方向(Y轴方向)的电动机轴的电动的电动机。在电动机轴上固定有与齿轮GEO啮合的蜗轮。并且,驱动电动机MO通过控制部27来控制旋转方向、旋转速度及旋转力。齿轮GEO与驱动电动机MO的蜗轮及凸轮杆CL的齿条齿轮杆RG啮合,将驱动电动机MO的动力向凸轮杆CL传递。接下来,对从侧面观察显示器I及旋转机构21的情况下的各结构的配置进行说明。图5是从-Y方向观察到的旋转机构21及纵向配置的显示器I的剖视图,是选取需要说明的结构而记载的图。在图中,转台TT固定设置在显示器I上。在转台TT的车辆前方(-X侧)配置基底架BC,在其更靠车辆前方(-X侧)配置凸轮杆CL。旋转中心轴CA嵌入到在基底架BC上形成的中心轴引导槽CG及在凸轮杆CL上形成的中心轴升降凸轮HC中,并固定在转台TT上。
凸轮杆CL在上端部(+Z侧端)与通过驱动电动机MO而进行旋转的齿轮GEO相接,在下端部(-Z侧端)与纵位置检测开关VS相接。这样,在旋转机构21中,转台TT、基底架BC及凸轮杆CL等各结构在X轴方向上重
叠配置。接下来,对旋转机构21使图4所示那样纵向配置的显示器I旋转成图7所示那样横向配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用者将手伸到接近传感器12上等,控制部27使驱动电动机MO进行驱动而开始旋转动作。在图4中,当驱动电动机MO驱动而齿轮GEO开始旋转时,凸轮杆CL向+Y侧(图中左侧)移动。随着凸轮杆CL的移动,旋转中心轴CA通过形成在凸轮杆CL上的中心轴升降凸轮HC的倾斜部而沿着中心轴引导槽向上侧(+Z侧)移动。此时的旋转机构21的各构件的位置关系例如图6所示。在图6中,旋转中心轴CA从图4的状态向上侧(+Z侧)移动了显示器I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之差的1/4,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引导槽DG的距离保持为固定。在该状态下,显示器I以X轴方向为轴旋转了 45 [deg]。随着凸轮杆CL的移动,纵位置检测开关VS的由凸轮杆CL的压下被解除,控制部27检测到显示器I位于旋转中途这一情况,并继续驱动电动机MO的旋转。当在驱动电动机MO的驱动的作用下,凸轮杆CL进一步向+Y侧(图中左侧)移动时,旋转中心轴CA到达从图4的状态向上侧(+Z侧)移动了显示器I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之差的1/2的位置处。由此,显示器I沿横向、即与纵向大致正交的朝向配置,且显示器I的上边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地配置(图7)。此时,横位置检测开关HS被凸轮杆CL压下,控制部27检测到显示器I成为横向这一情况而停止驱动电动机MO的旋转。这样,通过形成有中心轴升降凸轮HC的凸轮杆CL在驱动部21a的作用下向水平方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在保持固定的距离的同时移动规定的距离,从而能够使显示器I旋转。即,在保持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并同时沿水平方向(Y轴方向)引导辅助轴DA的状态下,旋转中心轴CA从中心轴引导槽CG的下端部(-Z侧)的位置向上端部(+Z侧)的位置移动。由此,辅助轴DA与旋转中心轴CA的相对位置改变(旋转中心轴CA成为辅助轴DA的上侧),由此,显示器I以这两个轴DA、CA为轴进行旋转。其结果是,能够将纵向配置的显示器I朝向横向旋转而进行配置。并且,旋转中心轴CA向上侧(+Z侧)移动显示器I的长边与短边的长度之差的1/2的距离。由此,能够使显示器I的上边在显示器I的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而且,由于位于显示器I的对角线上的旋转中心轴CA仅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显示器I的左右中心在显示器I的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说明中,对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旋转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从横向朝向纵向旋转的情况通过与上述相反的顺序来说明。即,控制部27使驱动电动机MO向与上述例子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使凸轮杆CL向-Y侧(图中右侧)移动。由此,旋转中心轴CA向下侧移动,显示器I及旋转机构21的各结构从图7成为按照图6、图4的顺序所示的配置,显示器I从横向朝向纵向配置。并且,优选在使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旋转的情况和从横向朝向纵向旋转的情况下,使驱动电动机MO的旋转力不同。在使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旋转并使显示器I的上边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需要使显示器I向上方(+Z方向)移动规定距离。当使显示器I向上方移动时,由于显示器I的自重而驱动电动机MO的旋转力降低。由于驱动电动机MO的旋转力的降低,显示器I的从纵向朝向横向的旋转速度比从横向朝向纵向的旋转速度减小。从而,与使显示器I从横向朝向纵向旋转的情况相比,在使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旋转时,需要将驱动电动机MO的旋转力增大规定量。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力的控制只要对施加在驱动电动机MO上的电压值进行控制即可。并且,旋转力的增大量可以根据驱动电动机MO的特性及显示器I的重量来确定。由此,即使在使显示器I向任意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显示器I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旋转。通过使两方向的旋转速度大致相同,由此能够在不对使用者产生不适感的情况下使显示器I旋转。接下来,对旋转机构21中的旋转中心轴CA的移动距离及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进行说明。显示器I通过旋转中心轴CA和辅助轴DA移动来进行旋转的动作。从而,通过将旋转中心轴CA及辅助轴DA移动及配置成适当的距离,由此能够使显示器I向大致正交的朝向旋转,且使显示器I的上边及左右中心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显示器I的长边的长度为LI且短边的长度为L2来进行说明。并且,构成为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始终固定,且从辅助轴DA至旋转中心轴CA的上端位置的直线与从辅助轴DA至旋转中心轴CA的下端位置的直线所成的角为90[deg]。从而,旋转中心轴CA的上下端位置及辅助轴DA形成以旋转中心轴CA的上下端位置为底边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图8是将显示器I纵向配置而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显示器I的后视图。并且,虚线所示的图是将显示器I横向配置而从车辆前方侧观察到的显示器I的后视图。首先,对旋转中心轴CA所移动的距离Dl进行说明。旋转中心轴CA的位置为显示器I的对角线上的中心。而且,显示器I纵向配置时的旋转中心轴CA位于中心轴引导槽CG的下端部(-Z侧端部)。并且,显示器I横向配置时的旋转中心轴CA位于中心轴引导槽CG的上端部(+Z侧端部)。即,旋转中心轴CA随着显示器I的从纵向朝向横向或从横向朝向纵向的旋转,而在中心轴引导槽CG的下侧及上侧的端部之间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这样的旋转中心轴CA所移动的距离Dl用下式(I)表示。Dl = (Ll-L2)/2...(I)这样,通过使旋转中心轴CA在中心轴引导槽CG中移动的距离为式(I)所示的距离,由此能够使显示器I的上边在显示器I的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从而,中心轴引导槽CG的长度可以按照该距离Dl来确定。接下来,对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D2进行说明。显示器I通过旋转中心轴CA及在辅助轴引导槽DG中移动的辅助轴DA的移动来进行旋转的动作。并且,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相对位置配置成在显示器I的旋转动作中保持为固定。该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D2用下式⑵表示。D2 = ((Ll-L2)/4)/cos45[deg]...(2)这样,通过使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为式⑵所示的距离,由此使旋转中心轴CA在中心轴引导槽CG中移动式(I)所示的距离Dl就能够使显示器I向大致正交的位置旋转。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通过使旋转中心轴CA的移动距离D1、及旋转中心轴CA与辅助轴DA的距离D2分别为式(I)及式(2)所示的距离,由此能够使显示器I向大致正交的朝向旋转,且使显示器I的上边及左右中心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1-5.突出机构〉接下来,对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向从副仪表板观察时使用者所就坐的一侧(使用者侧)、即车辆的后方侧(+X侧)突出的动作进行说明。若在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突出规定距离以上后,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旋转,则能够使显示器I在不与附近的物体接触的情况下进行旋转动作。图9是从+Z侧(上侧)观察到的突出机构23的俯视图。突出机构23具备电动机MT、齿轮GE1、齿轮GE2、齿轮GE3、齿轮GE4及齿条齿轮杆RG,且配置在主体部2内。电动机MT是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且具备沿着Y轴方向的电动机轴的电动的电动机。在电动机轴上固定有与齿轮GEl啮合的蜗轮。并且,通过控制部27来控制电动机MT的驱动。齿轮GEl是与电动机MT的蜗轮啮合且具备与齿轮GE2相同的轴的齿轮。齿轮GE2是与齿轮GE3啮合且具备与齿轮GEl相同的轴的齿轮。齿轮GEl与齿轮GE2被弹簧施力而结合成传递电动机MT的动力这种程度。齿轮GE3是与齿轮GE2及齿轮GE4啮合的齿轮。齿轮GE4是与齿轮GE3及齿条齿轮杆RG啮合的齿轮。齿条齿轮杆RG与齿轮GE4啮合,且与保持显示器I的保持部HM接合,齿条齿轮杆RG通过齿轮GE4的转动而沿X轴方向移动。在这样的结构中,在没有使显示器I突出的状态、即将显示器I与车载装置3密接配置的状态下,若使电动机轴绕其轴线转动,则其旋转驱动力依次向蜗轮、齿轮GEl、齿轮GE2、齿轮GE3、齿轮GE4传递,使齿条齿轮杆RG向车辆后方侧移动。根据齿条齿轮杆RG的动作,显示器I向使用者侧(+X侧)移动、即突出。通过控制部27使电动机MT的电动机轴转动而开始通过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突出的动作,且通过控制部27停止电动机MT的电动机轴的转动而结束通过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突出的动作。控制部27根据来自操作SW11、接近传感器12、或显示器I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信号,开始电动机MT的电动机轴的转动。由此,通过使用者对操作SWll等进行操作,能够使显示器I突出。并且,控制部27从存储器28读出位置数据28a,并根据位置数据28a来停止电动机MT的电动机轴的转动。即,控制部27根据位置数据28a中包含的经过的转动时间来停止电动机轴的转动,因此能够将显示器I突出适当的规定距离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从使显示器I突出的位置向显示器I与车载装置3密接配置的位置配置的动作按照与上述相反的顺序来说明。即,通过从显示器I向车辆的后方侧突出的位置使电动机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旋转来进行。<1-6.倾斜机构>接下来,对变更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及图11是从+Y侧(车辆右侧)观察到的显示器1、主体部2及倾斜机构24等的侧视图。在图中,显示器I通过倾斜机构24及保持销頂安装在保持部HM上。倾斜机构24是使显示器I以沿着Y轴方向的保持销IM为轴而向上下方向转动的机构,即,使显示器I倾斜的机构。倾斜机构24具备对显示器I的下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棒24b。支承棒24b的一端能够转动地与显示器I的下部连接。支承棒24b的另一端与和未图示的主体部2内的电动机连结的轴连接,且能够沿着滑动轨道24c向上下方向移动。通过使该支承棒24b的另一端沿着滑动轨道24c移动,能够使显示器I的下部以保持销頂为轴向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使显不器I倾斜。支承棒24b的另一端能够在未图不的电动机的作用下移动。倾斜机构24以保持销IM为轴而能够变更的显示器I的最大的倾斜角度例如为 20[deg]ο保持销頂是将显示器I的安装配件与保持部HM连接的轴。图10是表示倾斜机构24未变更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的状态(默认状态)的图。在图中,显示器I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其操作面的正面比水平方向(X轴方向)朝向上侧。从这样的默认状态开始显示器I的角度变更。倾斜机构24开始变更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的条件是照度传感器13检测到了一定的照度的情况。当照度传感器13检测到一定的照度时,存在显示器I的画面(操作面)被照射光而使用者难以确认画面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倾斜机构24通过变更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而能够抑制光向画面的照射。此时,优选倾斜机构24使显示器I的下部绕着沿Y轴方向的轴线向-X侧转动,以使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式(以使显示器I接近铅垂方向的方式)进行变更。照度传感器13检测到一定的照度主要是因为基于从前玻璃射入的日光而产生的。即,通过使显示器I的下部绕着沿Y轴方向的轴线向-X侧转动,由此能够防止从位于显示器I的上部的前玻璃射入的日光在显示器I的画面上反射而朝向使用者照射的情况。图11是表示倾斜机构24变更了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的状态的图。在图中,显示器I大致沿着铅垂方向(Z轴方向),其操作面的正面朝向大致水平方向(X轴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由角度传感器24a来检测变更后的倾斜角度,并将角度信息向控制部27输入。倾斜机构24也可以根据使用者对操作SWll或转向SW4的操作来变更显示器I的倾斜角度。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根据使用者对操作SWll或转向SW4操作的次数或时间来设定变更的倾斜角度。例如,每当使用者对操作SWll或转向SW4操作一次或一秒时,将倾斜角度变更5 [deg]。<1-7.处理工序〉接下来,对使显示器I旋转的处理工序进行说明。图12及图13是表示使显示器I旋转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图12中记载的流程图是将显示器I从纵向且未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向横向且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配置的处理。并且,图13中记载的流程图是将显示器I从横向且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向纵向且未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配置的处理。图12及图13的处理基于来自操作SW11、转向SW4、接近传感器12、或显示器I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信号而开始。由此,通过使用者对操作SWll等进行操作,能够开始显示器I的旋转。首先,对图12中记载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当开始处理时,控制部27根据从角度传感器24a发送的显示器I的角度信息,来判断显示器I是否为倾斜了的状态(步骤Sll)。当使显示器I旋转或突出时,向显示器I的画面照射的光的角度发生变化,因此在显示器I旋转后或突出后,已经无需使显示器I倾斜。从而,控制部27在显示器I旋转后或突出后使倾斜状态变成默认状态,因此进行步骤Sll中的判断。
在判断为显示器I处于倾斜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ll中为是),控制部27控制倾斜机构24,以使显示器I的倾斜状态返回到默认状态(步骤S12)。在执行了步骤S12的情况及控制部27判断为显示器I没有处于倾斜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ll中为否),处理向步骤S13及步骤S14进行。步骤S13及步骤S14中,通过旋转机构21及突出机构23分别独立地进行驱动来并行地执行处理。即,显示器I通过旋转机构21旋转且通过突出机构23向车室内突出。由于旋转机构21和突出机构23独立地具备动力源,因此能够独立地进行驱动。通过并行地执行两步骤,与在时间上一前一后地执行两步骤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提前完成显示器I的配置。需要说明的是,除步骤S13及步骤S14之外,还可以并行地执行步骤S12。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前完成显示器I的配置。然而,通过如(a)的流程图所记载的那样独立地执行步骤S12,能够避免复杂的同时处理多个重复的情况,从而实现处理的简化。在步骤S13中,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I从纵向朝向横向、即朝向大致正交的朝向旋转,且使显示器I的上边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此时,在步骤S14中,在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突出规定距离以上之后,旋转机构21开始显示器I的旋转。显示器I在与车载装置3密接配置的状态下,通常收容于在副仪表板上设置的装饰板框的内侧。因此,若旋转机构21在显示器I未突出的情况下开始了显示器I的旋转,则显示器I在旋转中可能与装饰板框接触。因此,通过在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突出超过装饰板框的程度之后,旋转机构21开始显示器I的旋转,由此能够防止这样的接触。当显示器I的旋转完成时,控制部27根据来自位置检测机构22的信号而检测到显不器I的朝向从纵向向横向旋转了的这一,清况。在步骤S14中,突出机构23使显示器I向车室内突出。此时,控制部27使显示器I向基于位置数据28a而得到的位置突出。并且,当开始步骤S13中的由旋转机构21进行的显示器I的旋转时,控制部27控制显示控制部25,使横向用图像显示在显示器I上(步骤S15)。显示控制部25对显示器I的旋转开始进行响应、即与旋转开始同时或紧接着旋转开始之后将显示从纵向用图像向横向用图像切换,在旋转完成前进行横向用图像的显示。由此,使用者能够在与显示器I的旋转开始同时或紧接着旋转开始之后视觉辨认到切换图像这一情况,并且,能够在刚旋转完成后参照横向用图像。若执行了步骤S13、S14及S15,则将显示器I从纵向且未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向横向且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配置的处理结束。接下来,对图13中记载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当开始处理时,控制部27根据从角度传感器24a发送的显示器I的角度信息,来判断显示器I是否处于倾斜的状态(步骤S21)。当使显示器I旋转或突出时,向显示器I的画面照射的光的角度发送变化,因此在显示器I旋转后或突出后,已经无需使显示器I倾斜。从而,控制部27在显示器I的旋转后或突出后使倾斜状态变成默认状态,因此进行步骤S21中的判断。在判断为显示器I处于倾斜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ll中为是),同时执行步骤S22及步骤S23。步骤S22及步骤S23通过倾斜机构24及旋转机构21同时驱动来同时执行处理。由于倾斜机构24和旋转机构21独立地具备动力源,因此能够同时地驱动。通过同时地执行两步骤,由此与在时间上一前一后地执行两步骤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提前完成显示器I的配置。在步骤S22中,控制倾斜机构24,以使显示器I的倾斜状态返回到默认状态。在步骤S23中,旋转机构21使显示器I从横向朝向纵向、即朝向大致正交的朝向旋转,且使显示器I的上边在旋转的前后大致一致。此时,控制部27根据来自位置检测机构22的信号而检测到显不器I的朝向从横向向纵向旋转了的这一清况。并且,当开始步骤S23中的由旋转机构21进行的显示器I的旋转时,控制部27控制显示控制部25,使纵向用图像显示在显示器I上(步骤S24)。显示控制部25对显示器I的旋转开始进行响应、即与旋转开始同时或紧接着旋转开始之后将显示从横向用图像向纵向用图像切换,在旋转完成前进行纵向用图像的显示。由此,使用者能够在与显示器I的旋转开始同时或紧接着旋转开始之后视觉辨认到切换图像这一情况,并且,能够在刚旋转完成后参照横向用图像。若执行了步骤S22、S23及S24,则处理向步骤S25进行。在步骤S25中,进行突出机构23使向车室内突出的显示器I向与车载装置3密接的位置返回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使显示器I旋转的步骤S23后执行使显示器I的突出返回的步骤S25,即,通过在使突出返回的控制之前执行显示器I的旋转,能够防止显示器I在与车载装置3密接的位置处进行旋转的情况。由此,旋转中的显示器I不会与在车载装置3的附近存在的物体发生接触。若执行了步骤S25,则将显示器I从横向且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向纵向且未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配置的处理结束。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载装置3使显示图像的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显示器I在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与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之间以使显示器I的上边大致一致的方式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减少使用者的视线移动,能够将显示器I配置在使用者容易参照的位置处。〈2.变形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可以适当地组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显示器I的朝向在未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下为纵向且在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下为横向而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使显示器I的朝向在未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下为横向且在向车室内突出的状态下为纵向。突出前后的显示器I的朝向可以是纵向也可以是横向。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基于程序的CPU的运算来实现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电硬件电路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装置,其搭载于车辆,所述车载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图像的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显示器; 使所述显示器在所述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的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以使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显示器的上边大致一致的方式使所述显示器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显示器的左右中心大致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在成为该显示器的长边及短边这两方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具备中心轴,该中心轴成为所述显示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旋转的旋转中心, 所述旋转机构使所述中心轴向上下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器具备: 中心轴,其成为所述显示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旋转的旋转中心; 从所述中心轴离开规定距离的辅助轴, 所述旋转机构通过使所述中心轴`向上下方向移动来使所述显示器旋转, 所述辅助轴被沿着与所述中心轴移动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器的长边和短边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 所述中心轴的移动距离为(Ll-L2)/2, 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辅助轴的距离为((L1-L2) /4) /cos45 [de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移动到规定的位置,且在端部具有切口的移动构件; 固定在所述显示器上的固定轴, 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切口与所述固定轴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检测其与所述移动构件的接触, 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移动构件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在使所述显示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旋转的情况和使所述显示器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旋转的情况下,使旋转力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所述显示器向所述车辆的车室内突出的突出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显示器突出成规定距离以上之后使所述显示器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突出机构并行地使所述显示器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检测物体向所述显示器的接近的接近检测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在所述接近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物体的接近时使所述显示器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使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的显示控制机构, 所述显示控制机构使与所述显示器的位置对应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机构对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进行的所述显示器的旋转的开始进行响应,使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完成后的位置对应的图像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14.一种旋转方法,其使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的显示器旋转,所述旋转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物体向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所述显示器的接近的工序; 对所述物体的接近的检测进行响应而使所述显示器从所述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向所述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旋转,且使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显示器的上边大致一致的工 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装置及旋转方法。在车辆(100)中,将显示器(1)配置在使用者容易操作的位置。搭载于车辆的车载装置使显示图像的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显示器在长边成为上边的第一位置与短边成为上边的第二位置之间以使显示器的上边大致一致的方式旋转。由此,能够减少使用者的视线移动,且将显示器配置在使用者容易参照的位置处。
文档编号B60R11/02GK103158632SQ20121027607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古石朋久, 肥田昌志 申请人:富士通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