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53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重型汽车的稳定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的前稳定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改善汽车侧倾稳定特性,在前、后悬架系统布置横向稳定杆,以加强前、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减小车身的侧倾角。现在大部分重型车均采用实心稳定杆以起到平衡车架、前轴的作用,但是实心稳定杆重量大,不利于牵引车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自重轻、安装集成度高的前稳定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包括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U”形稳定杆主体、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分别形成为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V”形部件;“U”形稳定杆主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间延伸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第一端部、第一弯曲部、中间延伸部、第二弯曲部、第二端部顺次连接,组成所述“U”形稳定杆主体;“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一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一侧;“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二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二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另一侧;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一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一轴承座;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二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骑马螺栓固定于汽车的前轴。优选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分别形成有“U”形部,“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处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的“U”形部中。优选地,“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形成有衬管和衬套;衬管分别形成于并贯穿所述“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螺栓穿过所述衬管将“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将其结合在一起,第二螺栓穿过“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将其结合在一起;所述衬套形成在所述衬管的外侧;所述衬套位于“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内侧。采用上述的前稳定杆装置后,在保证前悬架系统侧倾角刚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使稳定杆的重量降低40%左右,并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整车成本,实现牵引车的轻量化发展需求。

[0008]从对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的“U”形稳定杆主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第一上支架;2 :第一支撑板;3 :“U”形稳定杆主体;4 :第一轴承座;5 :前轴;6 板簧;7 :骑马螺栓;8 :板簧压板;9 :车架;10 :衬套;11 :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包括第一上支架I、第二上支架、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U”形稳定杆主体3、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座;第一上支架I、第二上支架分别形成为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V”形部件;“U”形稳定杆主体3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间延伸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第一端部、第一弯曲部、中间延伸部、第二弯曲部、第二端部顺次连接,组成所述“U”形稳定杆主体
3;“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上支架I的第一端,第一上支架I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9的一侧;“U”形稳定杆主体3的第二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二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另一侧;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一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一轴承座4 ;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二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4、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骑马螺栓7固定于汽车的前轴5。第一轴承座4通过骑马螺栓7穿过板簧压板8和板簧6与前轴5相互固定。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分别形成有“U”形部。“U”形稳定杆主体3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处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的“U”形部中。“U”形稳定杆主体3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形成有衬管11和衬套10 ;衬管11分别形成于并贯穿所述“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螺栓穿过所述衬管将“U”形稳定杆主体3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支撑板2的第一端将其结合在一起,第二螺栓穿过“U”形稳定杆主体3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将其结合在一起;所述衬套10形成在所述衬管的外侧;所述衬套位于“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内侧。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为对称结构,图I中所示为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位于车架的一侧的装配情况,另一侧与该侧的装配情况对称。尽管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设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U”形稳定杆主体、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 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分别形成为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V”形部件; “U”形稳定杆主体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间延伸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由第一端部、第一弯曲部、中间延伸部、第二弯曲部、第二端部顺次连接,组成所述“U”形稳定杆主体; “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一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一侧;“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二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二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另一侧; 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一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一轴承座;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二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骑马螺栓固定于汽车的前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分别形成有“U”形部,“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安装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的“U”形部中。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其特征在于“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形成有衬管和衬套;衬管分别形成于并贯穿所述“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螺栓穿过所述衬管将“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将其结合在一起,第二螺栓穿过“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将其结合在一起;所述衬套形成在所述衬管的外侧;所述衬套位于“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内侧。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重型汽车的前稳定杆装置,包括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U”形稳定杆主体、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一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一侧;“U”形稳定杆主体的第二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上支架的第一端,第二上支架的第二、三端固定于车架的另一侧;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一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一轴承座;中间延伸部靠近第二弯曲部处安装于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通过骑马螺栓固定于汽车的前轴。
文档编号B60G21/055GK202439535SQ2012200471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司震鹏, 杨银辉, 武小卫, 程颐, 苗永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