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06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属于汽车供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石油价格日益高涨,以及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电动汽车取代内燃机汽车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据申请人了解,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蓄电池的体积、重量、蓄电量和价格等。如果在满足单次充电行走距离长的情况下,还要求满足电动汽车的制热、制冷和照明灯辅助功能,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加大电池的储电量。现有技术条件下,电池储电量的加大必然导致电池体积、重量以及价格的增加。因此,电动汽车受其电池蓄电量的限制,在保证其续航能力的情况下,不能满足传统的汽车供暖装置对电能的大量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有效地减少现有汽车电能消耗量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一组布置在车厢上的供暖单元,所述供暖单元与控制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执行机构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暖单元包括鼓风机和设置在鼓风机吹风方向的发热体。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在所述车厢上位于发热体一侧设有导风罩。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鼓风机和发热体均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池连接,所述发热体为PTC陶瓷发热体。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发热体的表面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与设置在车厢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供暖系统分割为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单元,并取消了汽车原有的输风通道,减少了传递过程中输风通道对热能和风能的衰减,从而降低了现有的电动汽车供暖装置对电能的消耗,使之将节约的电能用于动力消耗的需求,从而保证了电动汽车速度快、单次充电的行走距离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供暖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其结构如
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组布置在车厢上的供暖单元,供暖单元通过控制接口 4与控制执行机构6连接,控制执行机构6通过线路与控制器5连接,使得控制器5能够控制各个供暖单元独立工作,供暖单元包括鼓风机I和设置在鼓风机I吹风方向的发热体2,发热体为蜂窝状PTC陶瓷发热体,其可以为一或多个,在车厢上位于发热体2 —侧设有导风罩3。另外,鼓风机I和发热体2均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池连接,发热体2的表面设有与控制器5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器5还与设置在车厢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本实施例的供暖装置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传感器将信号输入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微电脑和人机界面,主要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指令到控制执行机构,执行控制器的指令。冬天温度低时,第二温度传感器将环境温度信号输入控制器5,驾驶员通过人机界面操作,选择一个或几个供暖单元工作,控制器5发出指令到控制执行机构6,执行机构6执行指令,使得鼓风机I和发热体2开始工作,发热体2提供热能将空气加热,鼓风机I再把热风吹入车厢内,最后废气通过导风罩3排出车外。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可将发热体表面温度信号输入到控制器5,当该温度过高时,控制各单元提供主动/被动保护。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组布置在车厢上的供暖单元,所述供暖单元与控制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执行机构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暖单元包括鼓风机和设置在鼓风机吹风方向的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车厢上位于发热体一侧设有导风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鼓风机和发热体均通过线路与车载电池连接,所述发热体为PTC陶瓷发热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热体的表面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与设置在车厢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供暖装置,包括一组布置在车厢上的供暖单元,所述供暖单元与控制执行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执行机构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暖单元包括鼓风机和设置在鼓风机吹风方向的发热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供暖系统分割为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单元,并取消了汽车原有的输风通道,减少了传递过程中输风通道对热能和风能的衰减,从而降低了现有的电动汽车供暖装置对电能的消耗,使之将节约的电能用于动力消耗的需求,从而保证了电动汽车速度快、单次充电的行走距离长。
文档编号B60H1/22GK202827049SQ2012202601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朱民 申请人: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