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驻车拉索装置及具有拉索装置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544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驻车拉索装置及具有拉索装置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拉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驻车拉索装置及具有拉索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驻车拉索用于传递人或电子控制单元对驻车机构作用的力和位移。车辆依靠驻车制动器的作用使之静止停车或可靠停在坡道上,人作用到手刹或驻车踏板上的力和位移,通过驻车拉索传递到后制动器上。如图I所示,为传统的驻车拉索,由一根带有平衡器的前驻车拉索(或拉杆)与后面两根驻车拉索连接,前驻车拉索I的一端与手刹8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平衡器2与右后驻车拉索3连接,左后驻车拉索4与平衡器2的一端连接,前拉索I通过固定架7安装在车身上,·左后驻车拉索4和右后驻车拉索3上分别设有连接套6,前驻车拉索的长度较短,使得平衡器位于手刹附近,使得平衡器到后左右制动器的距离较长,这就需要后驻车拉索较长。安装时由于车身地板下面有制动油管、燃油管、排气管、油箱等布置空间限制的原因,从而出现布置困难,也导致了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由于后驻车拉索需要从车身地板穿出,需要将相应车身孔密封以隔绝噪声、水、灰尘等,为此后驻车拉索是采用橡胶密封套设计。由于橡胶密封套较软,对安装力和在车身孔中的保持力比较敏感,易于出现密封套安装困难或密封不好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驻车拉索,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驻车拉索影响车身地板下面的布局,制作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驻车拉索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平衡器、右后驻车拉索和左后驻车拉索,所述前驻车拉索的一端穿过平衡器与右后驻车拉索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与平衡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优选地,所述前驻车拉索通过连接器与右后驻车拉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拉索装置的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手刹、驻车拉索装置和汽车后桥,所述驻车拉索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平衡器、右后驻车拉索和左后驻车拉索,所述前驻车拉索的一端与手刹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平衡器与右后驻车拉索相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与平衡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所述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附近。优选地,所述前驻车拉索通过异型护管接头安装在车身地板上。优选地,所述异型护管接头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上。优选地,所述异型护管接头和车身地板之间设有密封圈。[0013]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泡棉制成。优选地,所述异型护管接头为锌合金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使得前驻车拉索的长度较长,两个后驻车拉索的长度较短,安装时就使得连接前驻车拉索的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附近,通过一根较长的前驻车拉索来连接两根较短的后驻车拉索,从而节省了用于固定前驻车拉索的车身支架和前拉索的橡胶密封套。

图I是现有的一种汽车拉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汽车拉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汽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异型护管接头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异型护管接头安装到汽车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拉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I、平衡器2、右后驻车拉索3、左后驻车拉索4和连接器5,所述前驻车拉索I穿过平衡器2与右后驻车拉索4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4与平衡器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I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D为车辆的固定值,根据车辆自身的需要来设计)。前驻车拉索I的长度L与距离D相适应表示的意思为长度L在距离D的±10%的范围之内,在该范围之内就表示两者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使得前驻车拉索的长度较长,两个后驻车拉索的长度较短,安装时就使得连接前驻车拉索的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附近,通过一根较长的前驻车拉索来连接两根较短的后驻车拉索,从而节省了用于固定前驻车拉索的车身支架和前拉索的橡胶密封套。再次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前驻车拉索I的一端穿过平衡器2与连接器5相连,右后驻车拉索4同时与连接器5相连,左后驻车拉索4通过螺杆与平衡器2的一端相连接,该装置通过平衡器2来实现左右后驻车拉索受力平衡,这样手刹力通过前驻车拉索I、平衡器2分别传递到两根后拉索,通过两根后驻车拉索对后制动器的拉力作用,使其产生驻车扭矩。平衡器2为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汽车包括手刹、驻车拉索装置、汽车后桥11,所述驻车拉索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I、平衡器2、右后驻车拉索3和左后驻车拉索4,所述前驻车拉索I穿过平衡器2与右后驻车拉索3相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4与平衡器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I与手刹相连接,所述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11附近。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驻车拉索装置的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附近,通过一根较长的前驻车拉索来连接两根较短的后驻车拉索,从而节省了用于固定前驻车拉索的车身支架和前拉索的橡胶密封套。该装置的两根后驻车拉索较短,只有一根长的前拉索通过车身地板下部的空间,有利于地板下部空间的布置,从而节约了设计空间,节省了材料。[0025]再次参阅图3,该右后驻车拉索3与汽车的右制动器10相连接,左后驻车拉索4与汽车的左制动器9相连接,通过与左右制动器相连接实现其制动。该汽车在进行制动时,前驻车拉索I提供拉力F1,分别拉动右后驻车拉索3和左后驻车拉索4,从而产生拉力F2和F3,实现了汽车的制动,通过两根后驻车拉索对后制动器的拉力作用,使其产生驻车扭矩,从而对车辆进行制动。本实用新型的前驻车拉索I较长,穿过车身地板经过下部空间到达汽车后桥附近,从而与汽车后桥附近的平衡器2相连接,由平衡器2对左右后驻车拉索进行受力平衡。平衡器的位置在后桥中部位置;平衡器的作用主要是将前拉索的力对称分布到左右两个后制动器;平衡器为冲压件,一端由前拉索穿过,连接一侧后拉索;另一端有螺母,供另一侧后拉索上的螺杆连接用。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异型护管接头的示意图,由于前驻车拉索I较长,需要固定在车身地板上,优选地,前驻车拉索I通过异型护管接头12固定到车身地板上。异型护管接头12可以为各种适合的形状和材质,适合车身地板和安装孔的任何形状,但应考虑装配空间和成本,从而便于和车身地板相连接。该实施例的异型护管接头为椭圆形,异型护管接头可以为各种适合的材质,异型护管接头的材质优选地为锌合金。 为了进一步增强异型接头和车身地板的密封性,优选地,在异型接头和地板之间设有密封圈13,以便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异型护管接头安装到汽车上的示意图,为了便于异型护管接头与地板的安装牢固,优选地,异型护管接头12通过螺栓14固定在车身地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材料仅需要泡棉或一般橡胶垫就可以,通过异型护管接头,利用紧固螺栓紧紧固定在车身内部;而现有拉索密封套材料一般需要比较高性能的橡胶材料,像EPDM,对橡胶的老化、耐久寿命要求较高,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将起不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尽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其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不同的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驻车拉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平衡器、右后驻车拉索和左后驻车拉索,所述前驻车拉索的一端穿过平衡器与右后驻车拉索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与平衡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驻车拉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驻车拉索通过连接器与右后驻车拉索相连接。
3.一种具有拉索装置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汽车包括手刹、驻车拉索装置和汽车后桥,所述驻车拉索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平衡器、右后驻车拉索和左后驻车拉索,所述前驻车拉索的一端与手刹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平衡器与右后驻车拉索相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与平衡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前驻车拉索通过异型护管接头安装在车身地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异型护管接头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异型护管接头和车身地板之间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为泡棉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是所述异型护管接头为锌合金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驻车拉索装置及具有拉索装置的汽车,所述装置包括前驻车拉索、平衡器、右后驻车拉索和左后驻车拉索,所述前驻车拉索的一端穿过平衡器与右后驻车拉索连接,所述左后驻车拉索与平衡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前驻车拉索的长度与手刹和汽车后桥之间的距离相适应。所述汽车包括手刹、驻车拉索装置、汽车后桥,所述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附近。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驻车拉索装置的平衡器位于汽车后桥附近,通过一根较长的前驻车拉索通过平衡器来连接两根较短的后驻车拉索,从而节省了用于固定前驻车拉索的车身支架和前拉索的橡胶密封套。
文档编号B60T7/10GK202728195SQ20122031358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李义顺, 徐伟华, 尹雯雯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