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35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具有该安装加强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将人束缚在座位上,它的缓冲作用会吸收大量的动能,极大减轻乘员受损害程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是安全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安全带的高度,使不同高度的人体更好被安全带束缚住,另一方面作为安全带与车身侧围内板的连接结构,能够将碰撞时安全带上所承受的能量传递给车身侧围内板,起到能量吸收和导向的作用,从而保护乘员安全。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一般安装在B柱(即前门与后门之间的白车身柱体)内板的上半部。在碰撞或紧急刹车时,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所承受的人体冲击力很大。一方面,如果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安装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不够,就会造成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脱离B柱内板,导致安全带功能失效,从而引起乘员的伤亡;另一方面,由于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空间受限,因而如何设计及布置合理的加强结构是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结构设计的关键。现有技术在这两方面存在改进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刚度与强度良好,并且占用空间小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具有该安装加强组件的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车辆B柱内板的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形状与所述车辆B柱内板处的形状相适应。进一步地,从横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均为正凸-反凸-正凸结构,从纵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正凸结构处为“几”字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焊接连接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车身侧围外板和B柱内板,所述车身侧围外板和B柱内板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件,所述B柱内板上部连接有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通过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连接在所述B柱内板上,其中: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B柱内板的第一和第二加强件;[0015]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形状与所述B柱内板处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B柱加强件和B柱内板之间;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具有上端连接螺栓和下端连接螺栓,所述上端连接螺栓和下端连接螺栓穿过所述B柱内板后通过安装螺母分别安装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第一和第二安装孔。进一步地,从横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均为正凸-反凸-正凸结构,从纵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正凸结构处为“几”字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焊接连接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通过两层焊与所述B柱加强件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通过三层焊与所述B柱内板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B柱加强件包括依次连接至所述车身侧围外板的B柱第一加强件和B柱第二加强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强性能,能够保证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强度与刚度,确保安全带的性能发挥;而且结构合理,所占用的空间很小,同时满足了布置及使用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应用环境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应用环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断面图;图4为图2中A-A断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一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二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H-H断面图;图8为图6中G-G断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焊接方式示意图;图10为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E-E断面图;图13为图11中F-F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需要保证其安装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并且其安装空间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刚度与强度良好,并且占用空间小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具有该安装加强组件的汽车。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及位于汽车中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内”、“外”、“上”、“下”等方向均与汽车的内、外、上、下等方向相一致。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如图1至图13所示,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车辆B柱内板6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其中: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51 ;第二加强件5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8,以进行位置控制,可保证该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良好的位置精度;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形状与车辆B柱内板6处的形状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与车辆B柱内板处形状相适应的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车辆B柱内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强性能,能够保证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强度与刚度,确保安全带的性能发挥;而且结构合理,所占用的空间很小,同时满足了布置及使用要求。为与车辆B柱内板处的形状相适应,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优选米用图5至图9所示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查看,图5至图8中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为竖向显示,实际使用时,采用图9所示的横向安装方式。因此,图6中的H-H断面实际为横向断面,G-G断面实际为纵向断面。在图5至图9中,从横向断面上看,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为具有高低差的正反凸结构9,即为正凸-反凸-正凸结构,可增加支架横向抗扭转强度;从纵向断面上看,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正凸结构处为“几”字型10,可大幅度提高其强度特性。为方便实现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与车辆B柱内板的连接,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焊接连接脚42、52,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且,在第二加强件5上,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8优选位于第二安装孔51下方。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如图1至图13所示,具有车身侧围外板I和B柱内板6,车身侧围外板I和B柱内板6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件,B柱内板6上部连接有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13,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13通过上述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连接在B柱内板6上,其中: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1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B柱内板6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 ;[0052]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51 ;第二加强件5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8 ;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形状与B柱内板6处的形状相适应;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连接在B柱加强件和B柱内板6之间;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具有上端连接螺栓14和下端连接螺栓15,上端连接螺栓14和下端连接螺栓15穿过B柱内板6后通过安装螺母7分别安装至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51。本实用新型中,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强性能,能够保证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强度与刚度,确保安全带的性能发挥;而且结构合理,所占用的空间很小,同时满足了布置及使用要求。图1、图2、图3和图4共同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应用环境,体现了其在车身上的安装使用位置和结构特征。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B柱加强件包括依次连接至车身侧围外板I的B柱第一加强件2和B柱第二加强件3。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都布置在B柱第二加强件3和B柱内板6之间,在靠近B柱内板6上端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B柱加强件采用两件组合式(B柱第一加强件2和B柱第二加强件3)结构,它还可以采用一件式或三件组合式结构等,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图5、图6、图7和图8共同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的结构,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如断面H-H所示本支架横向为具有高低差的正反凸结构9,即为正凸-反凸-正凸结构,可增加支架横向抗扭转强度;如断面G-G所示,纵向为“几”字型10,大幅度提高了其强度特性。在第二加强件5上,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8优选位于第二安装孔51下方。图9所示为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焊接方式示意图,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先通过四个两层焊11与B柱第一加强件2焊接,然后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以及B柱第一加强件2通过四个三层焊12与B柱内板6焊接,保证了较好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是通过两端的焊接连接脚42、52焊接连接的,但是它们还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见的其他连接方式,如螺钉螺帽连接、卡接等
坐寸ο图10、图11、图12和图13共同表示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13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结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13通过上、下端连接螺栓14、15,安装螺母7与B柱内板6、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一加强件4,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的第二加强件5连接,达到安装目的。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此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具有良好的刚度与强度;(2)此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具有好的冲压、焊接工艺性;(3)在进行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时,操作工艺性好,节省装配工时;(4)结构优化合理,容易实现,成本低,适合于模具大规模生产;(5)此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性能稳定可靠。[0068]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车辆B柱内板的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 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形状与所述车辆B柱内板处的形状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横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均为正凸-反凸-正凸结构,从纵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正凸结构处为“几”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焊接连接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
5.一种汽车,具有车身侧围外板和B柱内板,所述车身侧围外板和B柱内板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件,所述B柱内板上部连接有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通过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连接在所述B柱内板上,其中: 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所述B柱内板的第一和第二加强件; 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 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形状与所述B柱内板处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B柱加强件和B柱内板之间; 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具有上端连接螺栓和下端连接螺栓,所述上端连接螺栓和下端连接螺栓穿过所述B柱内板后通过安装螺母分别安装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第一和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从横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均为正凸-反凸-正凸结构,从纵向断面上看,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正凸结构处为“几”字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焊接连接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通过两层焊与所述B柱加强件焊接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加强件和B柱加强件通过三层焊与所述B柱内板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件包括依次连接至所述车身侧围外板的B柱第一加强件和B柱第二加强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具有该安装加强组件的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包括用于将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车辆B柱内板的第一和第二加强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定位过孔;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强件的形状与所述车辆B柱内板处的形状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的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加强性能,能够保证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的强度与刚度,确保安全带的性能发挥;而且结构合理,所占用的空间很小,同时满足了布置及使用要求。
文档编号B60R22/20GK202987056SQ2012206564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张焰华, 崔文杰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