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前照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333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的前照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前照灯壳体(30)设置有从前照灯壳体(30)的后壁朝向车辆的后部突出并且其纵向截面以朝向车辆前部敞口的U形状形成的冲击吸收部分(33)。冲击吸收部分(33)设置有从后壁(33c)朝向车辆后部突出并且具有装接到车体(2)的灯安装支脚。
【专利说明】用于汽车的前照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汽车中的前照灯装置。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行人等与行驶中的汽车碰撞时减轻行人等接收的冲击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地,已经使得构成汽车前部的发动机罩在与行人的头部碰撞时在某种程度上变形并且吸收冲击载荷,由此抑制对于行人头部的损伤。近年来,已经引入了定义发动机罩的冲击减轻性能的、用于行人头部保护的技术标准。要求发动机罩满足这些标准。即,要求在预定评价范围内的发动机罩的HIC (头部损伤准则)值是预定值或者更低。
[0003]根据近来在汽车设计方面的改变,前照灯装置呈现出尺寸增大的趋势,并且具有与发动机罩连续的表面形状的前照灯装置正在增多。即,前照灯装置的表面与发动机罩一起地已经基本构成汽车前部的上表面。因此,某些前照灯需要象发动机罩那样满足用于行人头部保护的技术标准。
[0004]在另一方面,已经提出了例如使得前照灯装置由具有冲击吸收部分的前照灯壳体构成的提议,该冲击吸收部分具有朝向车辆后部敞口的截面形状,并且具有设置在内侧的多个肋(见专利文献I)。
[0005]通过如上地构造前照灯装置,通过冲击吸收部分的变形来吸收在汽车与行人等碰撞时所施加的冲击作用力,并且作用于行人上的冲击作用力能够得到减轻。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I JP-A-2004-207061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0]近年来,已经强烈地需求多功能前照灯装置,并且它们的重量已经倾向于增力口。因此,用于在车体上安装前照灯装置的安装部分(前照灯壳体)应该优选地确保高的刚度。在另一方面,通过其变形来吸收冲击作用力的冲击吸收部分应该优选地具有相对低的刚度。如在这里指出地,对于安装部分所要求的刚度和对于冲击吸收部分所要求的刚度存在相互矛盾的关系。利用其中如在专利文献I中在冲击吸收部分上设置安装部分的结构,难以设定满足这两个要求的适当的刚度。详细地,专利文献I在冲击吸收部分内侧安设肋从而确保安装部分的刚度。如果肋的刚度太高,则肋自身很可能抑制冲击吸收部分的变形。相反,如果肋的刚度太低,则安装部分的刚度不能确保。因此,难以实现平衡的刚度。设置肋还将使得结构复杂化,从而引起成本增加。
[0011]各种结构可用于前照灯装置。为所有的前照灯采用在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前照灯的结构已经是困难的,并且这种结构存在改进的空间。
[0012]已经鉴于上述情况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照灯装置,该前照灯装置能够以降低的成本利用简单的结构在确保安装部分的充分的刚度的同时有效地减轻在碰撞时施加在行人等上的冲击作用力。
[0013]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案
[0014]旨在解决以上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车辆的前照灯装置,该前照灯装置配备有前照灯壳体,包括灯泡的灯发光部固定于所述前照灯壳体,其中所述前照灯壳体设置有冲击吸收部分,该冲击吸收部分从所述前照灯壳体的后壁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突出,并且该冲击吸收部分的纵向截面以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敞口的U形状形成,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有灯安装支脚,该灯安装支脚从所述冲击吸收部分的后壁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突出,并且具有装接到车体的前端。
[0015]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根据第一方面的前照灯装置,其中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灯发光部上方。
[0016]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根据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前照灯装置,其中所述冲击吸收部分以包括彼此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将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连接在一起的后壁的这种方式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在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中具有逐渐减小部,在该逐渐减小部中,所述顶壁的前后宽度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后壁的高度朝向所述车辆的下侧逐渐减小,并且在构成所述逐渐减小部的所述后壁和所述顶壁之间的边界区域由曲面形成。
[0017]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根据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项的前照灯装置,其中冲击吸收部分和灯安装支脚由相同的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
[0018]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根据第一到第四方面中的任何一项的前照灯装置,其中所述灯安装支脚设置于所述前照灯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用作用于在所述车体上安装的基准。
[0019]本发明的效果
[0020]利用如上构造的本发明的前照灯装置,在充分地确保对应于冲击吸收部分设置的灯安装支脚的刚度的同时,冲击吸收部分的刚度能够保持是相对低的。因此,前照灯装置能够牢固地固定到车体,并且能够通过冲击吸收部分的变形有效地减轻在碰撞时施加在行人等上的冲击作用力。而且,冲击吸收部分以其中前照灯壳体的后壁的一部分具有以U形状形成的纵向截面的简单构造形成。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的车辆的前部结构的概略视图。
[002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当从后表面观察时的前照灯壳体的视图。
[0023][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的截面视图。
[0024][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的变形状态的截面视图。
[0025]字母或者数字的解释
[0026]I 车辆
[0027]2 车体[0028]3发动机罩
[0029]10前照灯装置
[0030]20灯发光部
[0031]30前照灯壳体
[0032]31开口
[0033]32接合凹槽
[0034]33冲击吸收部分
[0035]33a 底壁
[0036]33b顶壁
[0037]33c后壁
[0038]34灯安装支脚
[0039]35增强肋
[0040]36逐渐减小部
[0041]40盖部件
[0042]50延伸部·
[0043]60外部透镜
[0044]100行人保护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将通过参考附图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46]如在图1中所示,诸如汽车的车辆I具有被安装在车辆车体的前部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右侧和左侧这两侧上的前照灯装置10 (10A、10B)。根据本实施例的前照灯装置10具有相对大的尺寸,并且该前照灯装置10的一部分位于由图中的斜线所示意的行人保护区域100内。行人保护区域100指的是这样一种区域:该区域是将由行人头部保护性能测试所评价的对象。
[0047]利用本发明,必须对于前照灯装置10的、位于行人保护区域100中的那部分满足行人头部保护性能测试的标准。根据本实施例,将如下面上描述地构造所述前照灯装置10,由此在行人保护区域100内的HIC值被设定为基准值或者更低。
[0048]如在图1到3中所示,前照灯装置10配备有:由树脂制成的前照灯壳体30,其构成前照灯装置10的外部框架的;灯发光部20,其设置在前照灯壳体30内并且包括作为光源的灯泡、反射板等;和外部透镜60,其设置在前照灯壳体30的前表面上并且允许来自光源的光通过那里的。灯发光部20被托架等固定到前照灯壳体30。在本实施例中,前照灯装置10设置有两个灯发光部20,一个用于低光束并且另一个用于高光束。这两个灯发光部2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平行地布置并且固定在前照灯壳体30内。因为灯发光部20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所以在这里省略它的详细解释。
[0049]前照灯壳体30与每一个灯发光部20相对应地设置有用于更换灯泡的开口 31。每一个开口 31被例如橡胶帽等的盖部件40关闭。
[0050]前照灯装置10还配备有用于调节光轴的对准机构(光轴调节机构),但是这未被示意。对准机构分别对应于该两个灯发光部20地设置,并且能够各自地执行光轴调节。对准机构被配置为能够例如通过致动器的驱动而调节反射板的方向从而向上/向下或者向右/向左。对准机构在被装载在汽车上的状态下调节光轴。
[0051]在灯发光部20前侧进一步将延伸部50和外部透镜60固定到前照灯壳体30。延伸部50以将灯发光部20和前照灯壳体30之间的间隙关闭的方式置放。带有优良的光透性的透明外部透镜60置放在延伸部50外侧,并且该外部透镜60的外周缘被前照灯壳体30保持。
[0052]具体地,前照灯壳体30设置有与外部透镜60的外周边相接合的接合凹槽32。例如,在沿着图3所示的线A-A’截取的截面中,前照灯壳体30在它的上前端处具有接合凹槽32a,并且在它的下前端处具有接合凹槽32b。外部透镜60的上前端60a与前照灯壳体30的接合凹槽32a接合,而外部透镜60的下前端60b与前照灯壳体30的接合凹槽32b接合,由此外部透镜60受到前照灯壳体30支撑并且被固定于此。
[0053]在前照灯壳体30的后壁表面上,冲击吸收部分33设置在灯发光部20上方(B卩,图3中的短划点线上方)。冲击吸收部分33以朝向车辆的前部敞口的近似U形状形成,并且当与行人等碰撞时变形,由此在碰撞时吸收冲击作用力。冲击吸收部分33形成为使其一部分,即,前照灯壳体30的后壁表面的一部分,朝向车辆的后部突出。具体地,冲击吸收部分33由彼此相对的底壁33a和顶壁33b与将该底壁33a和顶壁33b连接在一起的后壁33c以近似U形状构成。
[0054]与外部透镜60的上前端60a相接合的前述接合凹槽32a设置在冲击吸收部分33的顶壁33b的前端处。
[0055]冲击吸收部分33沿着前照灯壳体30的上边缘的外部形状以预定长度形成(见图2)。以此方式,冲击吸收部分33存在于前照灯壳体30的、至少位于行人保护区域100内的部分中。
[0056]如在图2和3中所示,前照灯壳体30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灯安装支脚34a到34d,并且该前照灯壳体30在灯安装支脚34a到34d的前端处被安装在车体(骨架部件诸如框架)2上。
[0057]上下的灯安装支脚34a和34c位于前照灯壳体3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且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内侧的灯安装支脚34b具有比灯安装支脚34d更高的刚度。基本上,在这三个位置处的灯安装支脚34a、34b和34c适于支撑前照灯装置10。灯安装支脚34a、34c被固定到车体2的上框架(或者安装在上框架上的护板面板),以用作用于安装前照灯装置10的总体基准。在另一方面,灯安装支脚34b能够以灯安装支脚34a作为基准沿着水平方向细微地调节,并且被固定到车体2的散热器支撑件等。
[0058]灯安装支脚34d被设置成抑制前照灯装置10向前或者向后倾倒。
[0059]如在图2,即,前照灯壳体30的后视图中所示,灯安装支脚34a设置在与冲击吸收部分33相对的部分处。如在图3中所不,灯安装支脚34a被设置成从冲击吸收部分33的后壁33c朝向车辆的后部突出。即,冲击吸收部分33形成于设置在前照灯壳体30的上部中以用作前照灯装置10的安装基准的灯安装支脚34a的根部处。冲击吸收部分33从前照灯壳体30的后壁朝向车辆的后部突出,并且构成灯安装支脚34a的一部分。S卩,冲击吸收部分33的向后突起呈现出这样的构造:其中灯安装支脚34a的长度缩短以使得该灯安装支脚34a的刚度最小地降低。利用这个特征,在灯安装支脚34a的刚度得以维持的情况下,来自上方的冲击能够被冲击吸收部分33有效率地吸收。与冲击吸收部分33的后壁33c连续的增强肋35在灯安装支脚34a上竖立以增强该灯安装支脚34a的刚度,但是根据冲击吸收部分33的设置,增强肋35的尺寸受到限制。
[0060]如上所指出地,具有近似U形截面的冲击吸收部分33在灯安装支脚34a的根部处形成。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这样的配置:在充分地确保充当前照灯装置10的安装基准的灯安装支脚34a的刚度的同时,使得能够响应于来自上方的冲击而容易地发生变形。S卩,即便行人等与具有相对高的刚度的、靠近灯安装支脚34a的区域碰撞,冲击吸收部分33仍然会变形并且能够将冲击限制为低值。
[0061]因此,前照灯壳体30能够经由灯安装支脚34a到34d牢固地安装在车体2上。换言之,前照灯装置10能够牢固地安装在车体2上。在另一方面,冲击吸收部分33的刚度保持是相对低的。因此,在碰撞中行人等经受的冲击作用力能够有效地被冲击吸收部分33减轻。
[0062]当例如行驶中的车辆与行人等碰撞,并且作为响应,如由图4中的箭头P示意地,行人等几乎直接地从上方撞击前照灯装置10时,此时,外部透镜60连同构成车体2的发动机罩3 —起地向下变形。伴随这种变形,在前照灯壳体30中带有相对低的刚度的冲击吸收部分33向下变形(屈曲)。因此,碰撞能量被有效率地吸收。因此,能够可靠地并且容易地减轻行人等从前照灯装置10接收的冲击,从而行人等能够有效地受到保护。
[0063]如之前述及地,冲击吸收部分33设置在诸如灯发光部20的这样一种结构上方。因此,当行人等与前照灯装置10碰撞时,充分地确保了其中外部透镜60或者冲击吸收部分33能够变形的空间。
[0064]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2中所示,冲击吸收部分33的端部区域被配置成其中后壁33c的高度h朝向车辆的下侧逐渐减小并且顶壁33b的前后宽度W (见图3)朝向车辆的前部逐渐减小的逐渐减小部36。此外,在构成逐渐减小部36的顶壁33b和后壁33c之间的边界区域由曲面形成。换言之,由顶壁33b和后壁33c形成的脊线部分逐渐地改变直径。利用这个措施,冲击吸收部分33的端部区域的刚度也保持为如中央区域的刚度那样的相对低的刚度。因此,由于碰撞引起的能量被冲击吸收部分33更加有效率地吸收,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行人等。
[0065]冲击吸收部分33和灯安装支脚34a每一者都构成前照灯壳体30的一部分,并且它们这两者由相同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此外,冲击吸收部分33具有简单的配置:其中前照灯壳体30的后壁33c的一部分的形状具有向后突出的近似U形截面。根据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构造,能够利用简单配置为冲击吸收部分33和灯安装支脚34a提供所期刚度,而无需对于树脂材料的类型作出任何改变。因此,能够通过模制相对容易地并且以低成本生产前照灯壳体30。
[0066]而且,利用本发明,能够相对容易地调节灯安装支脚34a的刚度和冲击吸收部分33的刚度。因此,从接合凹槽32a到灯安装支脚34a和车体2被固定到一起的位置点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延长。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前照灯装置。
[0067]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但是显然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或者修改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前照灯装置,该前照灯装置配备有前照灯壳体,包括灯泡的灯发光部固定于该前照灯壳体,其中 所述前照灯壳体设置有冲击吸收部分,该冲击吸收部分从所述前照灯壳体的后壁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突出,并且该冲击吸收部分的纵向截面以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敞口的U形状形成,并且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有灯安装支脚,该灯安装支脚从所述冲击吸收部分的后壁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突出,并且具有装接到车体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设置在所述灯发光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前照灯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以包括彼此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将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连接在一起的后壁的这种方式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在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区域中具有逐渐减小部;在该逐渐减小部中,所述顶壁的前后宽度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后壁的高度朝向所述车辆的下侧逐渐减小,并且 在构成所述逐渐减小部的所述后壁和所述顶壁之间的边界区域由曲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前照灯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和所述灯安装支脚由相同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前照灯装置,其中 所述灯安装支脚设置于所述前照灯壳体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以用作用于在所述车体上安装的基准。
【文档编号】B60Q1/04GK103857559SQ201280048932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4日
【发明者】稻村俊树, 鸟谷贵信, 高阶克彦, 安井正, 佐伯泰史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