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429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对落座乘员的上臂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不论侧面碰撞的形式如何均能够通过侧面安全气囊来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良好约束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肩气囊部(36)从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侧方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并被配置于主气囊部(26)的上方。该肩气囊部(36)与主气囊部(26)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从而主气囊部(26)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上臂部(A)通过与该面的滑动接触而被上推。而且,即使在落座乘员(P)向车辆斜前方进行了惯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肩气囊部(36)而对肩部(S)进行约束。
【专利说明】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安全气囊具备后侧管气囊部和前侧管气囊部,所述后侧管气囊部在膨胀展开时,在与落座乘员的胸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于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前侧管气囊部位于与该后侧管气囊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且与落座乘员的胸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并于上下方向上延伸。后侧管气囊部的上部被设为肩约束部,所述肩约束部位于落座乘员的肩部侧方并对肩部进行约束,前侧管气囊的上边缘被设为臂支承部,所述臂支承部处于与肩约束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且低于落座乘员的腋部的位置、并且供落座乘员的上臂部搁放。
[0003]S卩,在该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通过利用肩约束部来对耐性较高的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另一方面使落座乘员的上臂部放置于臂支承部上,从而对上臂部介于耐性较低的落座乘员的胸部和气囊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然而,在侧面碰撞的形式为所谓斜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落座乘员有时会向车辆斜前方进行惯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即,落座乘员的肩部从肩约束部上脱离,从而落座乘员的肩部的约束未持续至碰撞后半程。
[0009]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对落座乘员的上臂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不论侧面碰撞的形式如何均能够通过侧面安全气囊而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良好地约束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1]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充气装置,其被设置于车辆用座椅上,并在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侧面安全气囊,其被设置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侧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使所述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内部从而在落座乘员与车身侧部之间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从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侧方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肩气囊部与位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的侧方的主气囊部,通过使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从而使所述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
[0012]另外,在第一方式中,落座乘员与侧面安全气囊的位置关系例如根据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World Side Impact Dummy:WorldSID)与侧面安全气囊的位置关系而被设定。
[0013]在第一方式中,当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充气装置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并且气体被供给到侧面安全气囊的内部。由此,侧面安全气囊在落座乘员与车身侧部之间膨胀展开。该侧面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从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侧方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肩气囊部、和位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的侧方的主气囊部,并且,肩气囊部与主气囊部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膨胀厚度)被设定得较小。由此,在上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
[0014]因此,由于侧面安全气囊和落座乘员之间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接近,从而使上述倾斜或弯曲的面与落座乘员的上臂部产生滑动接触,进而产生将上臂部向上方上推的力。其结果为,上臂部被向主气囊部的上方上推,从而通过肩气囊部而被约束。由此,能够对上臂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
[0015]而且,肩气囊部如前文所述那样地以从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侧方朝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方式膨胀展开。因此,即使在例如侧面碰撞的形式为斜侧面碰撞并且落座乘员向车辆斜前方进行了惯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落座乘员的肩部不从肩气囊部上脱离。由此,不论侧面碰撞的形式如何,均能够通过侧面安全气囊而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良好地约束。
[0016]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主气囊部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
[0017]在第二方式中,能够通过主气囊部所具备的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而以沿着该弯曲从前后进行覆盖的方式对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的侧面进行约束。由此,能够使胸部以及腹部与侧面安全气囊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稳定。
[0018]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系绳或缝制部而被划分,并且,所述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形成为,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的边界位于与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中心相比靠下方侧、且与落座乘员的腋部相比靠上方侧的位置。
[0019]另外,上述“肩部的中心”的位置被设为,例如在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的肩部上所设置的螺栓的中心(轴心)的位置。此外,上述“腋部”的位置被设为,例如在使落座于车辆用座椅的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的上臂部水平地向车辆前方延伸时的、上臂部的后端部(肩部)的下端的位置。
[0020]在第三方式中,由于在肩气囊部与主气囊部的边界上设定有对肩气囊部与主气囊部进行划分的系绳或缝制部,因此在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在上述边界附近处侧面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由此,能够使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较大程度地倾斜或弯曲。而且,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述边界位于与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中心相比靠下方侧、且与落座乘员的腋部相比靠上方侧的位置。因此,由于侧面安全气囊与落座乘员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接近,从而使肩部的侧面的下侧部分与上述倾斜或弯曲的面滑动接触,进而产生将肩部向上方上推的力。由此,由于能够将肩部上推,因此能够促进上臂部的上推。
[0021]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三方式中,所述前气囊部与所述后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系绳或缝制部而被划分,并且,所述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形成为,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前气囊部和所述后气囊部的边界与落座乘员的胸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对置。
[0022]在第四方式中,由于在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的边界上设定有将主气囊部划分为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的系绳或缝制部,因此在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在上述边界附近处侧面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因此,通过使胸部的侧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即,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最突出的部分。前后方向中央部或前后方向中央部付近)嵌入到该凹陷中,从而能够使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良好地稳定,并且能够减少向胸部(肋骨等)施加的负荷。
[0023]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二或第四方式中,所述后气囊部与所述前气囊部相比,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
[0024]在第五方式中,能够通过与前气囊部相比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膨胀厚度)较大的后气囊部而对耐性较高的胸部以及腹部的后侧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前气囊部而对耐性较低的胸部以及腹部的前侧进行约束。由此,能够在落座乘员的身体上减少向耐性较低的部位施加的负荷,并且能够有效地对耐性较高的部位进行约束。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由侧面安全气囊实现的乘员约束性。
[0025]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至第五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在被构成为,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肩气囊部的内压与所述主气囊部的内压相比而较高。
[0026]在第六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下,对耐性较高的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的肩气囊部的内压与对耐性较低的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进行约束的主气囊部的内压相比而较高。由此,能够在落座乘员的身体上减少向耐性较低的部位施加的负荷,并且能够有效地对耐性较高的部位进行约束。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由侧面安全气囊实现的乘员约束性。
[0027]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至第六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肩气囊部以及所述主气囊部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将被供给至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
[0028]在第七方式中,通过单独地设定改变分别被形成于肩气囊部以及主气囊部上的通风孔的大小,从而能够独立且很容易地对各个气囊部的内压进行调节。
[0029]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具有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后气囊部的车辆后方侧的内管部,在该内管部内设置有所述充气装置,所述内管部的上部被设为向所述肩气囊部内部进行气体导入的气体导入部,且在该内管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处形成有向所述后气囊部内部进行气体供给的气体供给口,并且所述前气囊部内部与所述后气囊部内部在双方的上端侧以及下端侧处被连通。
[0030]在第八方式中,由于在与肩气囊部内部以及后气囊部内部连通的内管内部设置有充气装置,因此能够使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顺利地供给至肩气囊部内部以及后气囊部内部。由此,能够使肩气囊部以及后气囊部提前膨胀展开,从而能够提前对耐性较高的落座乘员的肩部与胸部以及腹部的后侧进行约束。而且,由于前气囊部内部与后气囊部内部在双方的上端侧以及下端侧处被连通,因此能够使被供给至后气囊部内部的气体顺利地向前气囊部内部进行供给,从而能够促进前气囊部的膨胀展开。
[0031]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八方式中,所述前气囊部与所述后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系绳而被划分,在所述系绳的上端部与所述肩气囊部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前气囊部的上端侧与所述后气囊部的上端侧连通的上侧连通部,且在所述系绳的下端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前气囊部的下端侧与所述后气囊部的下端侧连通的下侧连通部,并且,所述上侧连通部与所述下侧连通部相比,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开口面积被设定得较大。
[0032]在第九方式中,在系绳的上端部与肩气囊部之间使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连通的上侧连通部与在系绳的下端部与主气囊部的下端部之间使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连通的下侧连通部相比,在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开口面积被设定得较大。由此,能够使主气囊部的系绳的上方的部分的膨胀厚度增加,并且能够促进该部分的展开。由此,例如能够通过该部分而对落座乘员的上臂部的腋下附近进行约束,并能够促进上臂部的上推动作。
[0033]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八或第九方式中,所述前气囊部与所述后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系绳而被划分,所述充气装置被收纳于设置在所述内管部内部的扩散器内,所述气体供给口、被形成于所述扩散器上的气体喷出口、被形成于所述系绳上的开口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前气囊部中的车辆前方侧的端缘部处,于与所述开口相比而向下方偏移了的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前气囊部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
[0034]在第十方式中,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经由被形成于扩散器上的气体喷出口以及被形成于内管部上的气体供给口而被供给至后气囊部内部,并且经由被形成于对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进行划分的系绳上的开口而被供给至前气囊部内部。在此,由于上述的气体喷出口、气体供给口以及开口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排列在同一直线(假想直线)上,因此能够将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经由后气囊部内部而顺利地向前气囊部内部进行供给。由此,能够提高充气装置的动作初期的前气囊部的展开性能。
[0035]此外,虽然在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前气囊部中的车辆前方侧的端缘部处形成有用于将前气囊部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但该通风孔被形成于如下位置上,即,与被形成于系绳上的开口相比而向下方偏移了的位置上。由此,由于能够防止被供给至前气囊部的气体经由被形成于系绳上的开口而从通风孔直接(直线地)被排出到外部,因此能够使前气囊部的初期展开性能提高,并且能够防止前气囊部的内压变得过高。
[0036]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八至第十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肩气囊部从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内管部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并且交叉状的交叉部在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内管部之间膨胀展开。
[0037]在第十一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气体从被设置于内管部内的充气装置中优先被供给至从内管部的上端部朝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肩气囊部中。由此,当肩气囊部的内压与前气囊部的内压相比而上升时,存在如下可能性,即,肩气囊部的前部侧向下方侧下推前气囊部从而向下方侧进行位移。其结果为,虽然当肩气囊部与内管部的连接部分弯曲时,难以使侧面安全气囊向与设定相符的展开位置展开,但在本发明中,交叉状的交叉部在肩气囊部与内管部之间膨胀展开。由此,由于能够防止或有效地抑制上述连接部分的弯曲,因此能够使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位置稳定。
[0038]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十一方式中,所述扩散器被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所具备的座椅靠背框架上,并且所述扩散器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在与所述交叉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侧处对所述内管部的后端缘进行支承。
[0039]在第十二方式中,被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上的扩散器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在与交叉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侧处对内管部的后端缘进行支承。由此,在肩气囊部的前部侧欲向下方侧进行位移时,能够防止或有效地抑制在交叉部的下端与内管部的连接部附近处内管部弯曲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更加良好地使侧面安全气囊的展开位置稳定。
[0040]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二方式中,在所述后气囊部上,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使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上下两端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折回并被缝制,从而形成了上下一对的折缝部。
[0041]在第十三方式中,由于在后气囊部中形成有折缝部,因此能够在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后气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或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的边界的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使后气囊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膨胀厚度)增大。
[0042]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至第十三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肩气囊部被设定为,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上下宽度尺寸越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越减小。
[0043]在第十四方式中,由于肩气囊部在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即在未使肩气囊部膨胀而使其向座椅靠背的前方侧展开的状态下的上下宽度尺寸以上述方式被设定,因此所述肩气囊部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而变细的方式膨胀展开。由此,能够提高肩气囊部的向落座乘员的肩部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展开的展开性能(穿插性)。此外,由于在落座乘员的上臂部通过与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滑动接触而被上推时,上臂部不会不慎与肩气囊部的前部侧发生干涉,因此能够将上臂部顺利地上推。
[0044]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至第十四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在所述座椅靠背位于基准设定位置且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以所述主气囊部的上端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被形成。
[0045]另外,上述的“基准设定位置”为,目前日本、欧洲所采用的侧面碰撞试验法(ECER95)、以及美国所采用的侧面碰撞试验法(FMVSS214)中所规定的座椅靠背的位置(倾倒角度),且为被设置于倚靠在座椅靠背上的WoRldSID的胸部的肋条(肋骨)成为大致水平的位置。
[0046]在第十五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主气囊部的上端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由此,能够将通过与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即,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的面)的滑动接触而作用于落座乘员的上臂部上的上推力的作用点,设定于更靠车辆前方侧。其结果为,由于能够使作用于上臂部上的上推方向的力矩增大,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将上臂部上推。
[0047]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充气装置,其被设置于车辆用座椅上,并在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侧面安全气囊,其被设置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所述安全气囊通过使所述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内部从而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侧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向所述座椅的上部的车辆前方延伸的肩气囊部、与位于该肩气囊部的下侧的主气囊部,通过使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从而使所述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
[0048]另外,上述“座椅靠背的上部”为,将座椅靠背三等分为上部、上下方向中间部以及下部时的上部。
[0049]在第十六方式中,当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充气装置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并且将该气体供给到侧面安全气囊内部。由此,侧面安全气囊从座椅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向车辆前方侧膨胀展开。该侧面安全气囊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向座椅靠背的上部的车辆前方延伸的肩气囊部、与位于该肩气囊部的下侧的主气囊部。因此,能够通过肩气囊部来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并且能够通过主气囊部来对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进行约束。
[0050]在此,在该侧面安全气囊中,肩气囊部与主气囊部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膨胀厚度)被设定得较小。由此,在上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因此,在侧面安全气囊与落座乘员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接近时,通过上述倾斜或弯曲的面与落座乘员的上臂部滑动接触,从而能够产生将上臂部向上方上推的力。其结果为,由于能够将上臂部向主气囊部的上方上推从而通过肩气囊部对所述上臂部进行约束,因此能够对上臂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
[0051]而且,由于肩气囊部以前文所述的向座椅气囊的上部的车辆前方延伸的方式膨胀展开,因此该肩气囊部能够向与落座乘员的肩部相比靠车辆前方的方向延伸。由此,由于即使在例如侧面碰撞的形式为斜侧面碰撞、且落座乘员向车辆斜前方进行了惯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落座乘员的肩部不从肩气囊部上脱离,因此不论侧面碰撞的形式如何,均能够良好地通过侧面安全气囊来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进行约束。
[0052]发明效果
[0053]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能够对落座乘员的上臂部介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与侧面安全气囊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并且不论侧面碰撞的形式如何均能够通过侧面安全气囊而对落座乘员的肩部良好地进行约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4]图1为搭载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且为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了的状态的图。
[0055]图2为放大表示该侧面安全气囊的放大侧视图。
[0056]图3为放大表示该侧面安全气囊的放大立体图。
[0057]图4为表示沿着图2的F4-F4线的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58]图5为表示沿着图2的F5-F5线的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59]图6为表示该侧面安全气囊所具备的主气囊部的基布的平面展开图。
[0060]图7为表示该侧面安全气囊所具备的副气囊部的基布的平面展开图。
[0061]图8为表示沿着图1的F8-F8线的截面的放大剖视图。
[0062]图9为表示沿着图1的F9-F9线的截面的剖视图。
[0063]图10为表示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使侧面安全气囊在落座乘员与车门内装饰之间被压缩的状态的、对应于图9的剖视图。
[0064]图11为用于对落座乘员的上臂部通过与主气囊部的滑动接触而被上推时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0065]图12为用于对落座乘员的上臂部通过与主气囊部的滑动接触而被上推时的状况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0066]图13为用于对侧面安全气囊的弯曲动作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0067]图14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部件的、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0068]图15为用于对通过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扩散器所具备的延长部而使侧面安全气囊的弯曲动作被抑制的状况进行说明的概念图。
[0069]图16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部件的、侧面安全气囊的非膨胀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0070]图17为表示该侧面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1]〈第一实施方式〉
[0072]根据图1至图12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适当记载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IN,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行进方向)、上方、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以下,在仅使用前后、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时,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
[0073](结构)
[0074]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被搭载于车辆用座椅12中的座椅靠背14的车门侧侧部14A(图9以及图10所示的侧门82侧的侧部)处。该座椅靠背14以能够倾倒的方式被连结于座椅坐垫16的后端部上,并且在上端部上连结有头部保护装置18。
[007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12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一致。此外,在图1中,在车辆用座椅12上代替实际的乘员而落座有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World Side ImpactDummy:WorldSID)P。该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P的落座姿态为,目前在日本、欧洲所采用的侧面碰撞试验法(ECE R95)、或美国所采用的侧面碰撞试验法(FMVSS214)中所规定的姿态。此外,座椅靠背14相对于座椅坐垫16的倾斜角度(倾倒角度)被设定为对应于上述落座姿态的基准设定位置。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P称为“落座乘员P”。
[0076]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具备侧面安全气囊20、和在该侧面安全气囊20内产生气体的作为产生单元的充气装置22。侧面安全气囊20在被折叠并与充气装置22等一起被单元化的状态下被配置于车门侧侧部14A的内部,并且所述侧面安全气囊20在充气装置22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下于落座乘员P与车身侧部之间膨胀展开(图1图示状态)。在该膨胀展开时成为如下结构,即,被配置于车门侧侧部14A中的座椅靠背衬垫24(参照图8)以及覆盖了该座椅靠背衬垫24的未图示的座椅表皮的缝制部,受到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力而开裂。另外,以下说明中所记载的侧面安全气囊20的前后上下的方向为侧面安全气囊20在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的方向,且与车辆的前后上下的方向大致一致。
[0077]如图1至图5所示那样,侧面安全气囊20通过主气囊部26与副气囊部28而被构成。主气囊部26将例如裁剪尼龙类或聚酯类的布材而形成的一块基布30 (参照图6)沿着折线LI实施相对折叠,并且通过在缝制部Tl、T2处将边缘部缝制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端侧(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上端侧)被开放的袋状。
[0078]副气囊部28将由与上述基布30相同的布料形成的一块基布32 (参照图7)沿着折线L2实施相对折叠,并且通过在缝制部T3、T4、T5处将边缘部缝制在一起,从而形成为大致倒L字形的袋状。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该副气囊部28通过在膨胀展开状态下向座椅靠背高度方向(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内管部34、从该内管部34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肩气囊部(上气囊部)36、和在内管部34与肩气囊部36之间呈交叉状膨胀展开的交叉部38而被构成。
[0079]肩气囊部36内部被设为肩腔室40,并且内管部34的下部侧被设为用于收纳充气装置22的充气装置收纳部34Α。此外,内管部34的上部侧被设为向肩腔室40进行气体导入的气体导入部34Β。该气体导入部34Β通过设置有交叉部38而被形成为越趋向于上端侧前后方向尺寸越变大,并且充气装置收纳部34Α内部与肩腔室40经由该气体导入部34Β而被连通。此外,上述的交叉部38被设为如下结构,即,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端38Α与下端38Β相比位于车辆前方侧。
[0080]在上述的副气囊部28中,内管部34以及交叉部38被插入至主气囊部26内部的后端侧,肩气囊部36的下端部在缝制部Τ6处与主气囊部26的上端缘缝制在一起。由此,主气囊部26与副气囊部被一体结合,并且主气囊部26的上端开口部通过副气囊部28而被堵塞。
[0081]主气囊部26内部与副气囊部28内部通过副气囊部28的缝制部Τ4、Τ5而被划分。但是,在内管部34的上下方向中央部附近处形成有气体供给口(开口)42,并且内管部34内部与主气囊部26内部(后述的后腔室54)经由该气体供给口 42而被连通。该气体供给口 42通过在缝制部Τ4与缝制部Τ5之间设置非缝制部而被形成。
[0082]在主气囊部26的内部设置有系绳(狭带条:隔离布)46。该系绳46例如通过与基布30、32相同的布料而被形成为长条矩形形状,如图5以及图8所示,一个长边缘部在缝制部Τ7处与基布30的一侧部分30Α(参照图6)缝制在一起,另一个长边缘部在缝制部Τ8处与基布30的另一侧部分30Β(参照图6)缝制在一起。该系绳46在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以向座椅气囊高度方向(大致为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主气囊部26通过该系绳46而被划分为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前气囊部48内部被设为前腔室52、后气囊部50内部被设为后腔室54。而且,前腔室52与后腔室54通过系绳46而被前后隔开。
[0083]但是,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系绳46的下端部与主气囊部26的下端部之间形成有下侧连通部(间隙)56,并且前腔室52与后腔室54经由该下侧连通部56而被连通。同样地,在系绳46的上端部与肩气囊部36之间形成有上侧连通部(间隙)58,并且前腔室52与后腔室54经由该上侧连通部58而被连通。
[0084]而且,在系绳46上形成有于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在此为两个)圆形的开口(通气口)60、62,并且前腔室52与后腔室54经由这些开口 60、62而被连通。如图2所示,上侧的开口 60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以与前文所述的气体供给口 42位于同一直线(假想线)V上的方式而被设置。
[0085]此外,在肩气囊部36的前端缘的下部侧形成有使肩腔室40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部连通的通风孔(肩腔室排气口)64。该通风孔64通过在缝制部T3与缝制部T4之间设置非缝制部而形成。
[0086]同样地,在前气囊部48的前端缘的下部侧形成有使前腔室52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外部连通的通风孔(前腔室排气口)66。该通风孔66通过在缝制部Tl与缝制部T2之间设置非缝制部而形成。该通风孔66在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如下位置,即,与被形成于系绳46上的下侧的开口 62相比向下方偏移且与下侧连通部56相比向上方偏移了的位置。
[0087]另一方面,充气装置22为所谓圆筒型的充气装置,且被形成为圆柱状。该充气装置22以与被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扩散器68同轴的方式而被收纳于该扩散器68内侧,并且通过铆接扩散器68的一部分从而被固定于扩散器68上。如图1所示,充气装置22以及扩散器68在轴线方向沿着座椅靠背14的高度方向且扩散器68的开口部朝向上侧的状态下,被收纳于前文所述的充气装置收纳部34A内部。
[0088]从扩散器68的外周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有上下一对的双头螺栓70 (参照图8)。这些双头螺栓70贯穿基布30、32以及座椅靠背框架15的侧框架15A,并且顶端侧有螺母72螺合。由此,扩散器68与侧面安全气囊20 —起被结合固定于侧框架15A上。在该扩散器68中,于与上端部以及所述气体供给口 42对置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气体喷出口 74、76。与气体供给口 42对置的气体喷出口 76被形成为,在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前文所述的直线V上。
[0089]如图2所示,在上述的充气装置22上电连接有被搭载于车辆上的侧面碰撞E⑶78。在该侧面碰撞E⑶78上电连接有对侧面碰撞进行检测的侧面碰撞传感器80。并且被设为如下结构,即,侧面碰撞E⑶78在根据来自侧面碰撞传感器80的信号而检测出了侧面碰撞(不可避免)时,使充气装置22工作。另外,在侧面碰撞ECU78上电连接有对侧面碰撞进行预测(预料)的预碰撞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根据来自预碰撞传感器的信号而在预测出了侧面碰撞时使充气装置22工作。
[0090]当充气装置22工作时,从设置于充气装置22的未图示的气体喷出孔中被喷出的气体将从扩散器68的气体喷出口 74、76中被喷出。从扩散器68的气体喷出口 74中被喷出的气体Gl穿过内管部34的气体导入部34B而被供给至肩腔室40。由此,肩气囊部36急速地膨胀展开。
[0091]另一方面,从扩散器68的气体喷出口 76中被喷出的气体G2穿过内管部34的气体供给口 42而被供给至后腔室54。由此,后气囊部50急速地膨胀展开。而且,被供给至后腔室54的气体G2穿过在上侧连通部58、下侧连通部56以及系绳46上所形成的上下的开口 60、62而被供给至前腔室52 (参照图2中的箭头标记G21、G22、G23、G24)。由此,前气囊部48膨胀展开。以下,对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20进行详细说明。
[0092]如图9所示,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侧面安全气囊20介于落座乘员P与侧门82的车门内装饰84(车身侧部)之间。在该状态下,如图1以及图2所示,肩气囊部36以从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侧方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方式而膨胀展开,并且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以在肩气囊部36的下侧于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膨胀展开。在该状态下,肩气囊部36成为从座椅靠背14的上部(将座椅靠背14三等分为上部、上下方向中间部以及下部时的上部)起向车辆前方延伸的状态。此外,前气囊部48向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侧的侧方膨胀展开,后气囊部50向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侧的侧方膨胀展开。此外,内管部34以在后气囊部50的后侧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延伸的方式膨胀展开,交叉部38在前气囊部48的后端侧与内管部34的上端侧之间呈交叉状地膨胀展开。
[0093]如图9所示,肩气囊部36的膨胀厚度(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以下相同)W1被设定为与前气囊部48的膨胀厚度W2相比而较小。此外,如图8所示,后气囊部50的膨胀厚度W3被设定为与前气囊部48的膨胀厚度W2相比而较大。即,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厚度被设定为W3 > W2 > Wl的关系。另外,在图10中,图示了侧面安全气囊20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在落座乘员P与车门内装饰84之间被压缩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厚度中的上述尺寸关系,通过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肩气囊部36的上下宽度尺寸、以及向主气囊部26进行缝制的系绳46的缝制位置而被设定。
[0094]而且,如上所述,通过使肩气囊部36的膨胀厚度Wl被设定为与前气囊部48的膨胀厚度W2相比而较小,从而如图11所示前气囊部48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被设为上臂部上推面86,所述上臂部上推面86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弯曲。另外,上臂部上推面86也可以采用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的结构。
[0095]此外,该侧面安全气囊20被形成为,肩气囊部36与主气囊部26的边界、即缝制部T6(参照图2:图1中省略图示)位于与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中心O相比靠下方侧、且与落座乘员P的腋部U相比靠上方侧的位置。具体而言,所述缝制部Τ6被设于如下位置,S卩,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被设置于落座乘员P、即国际统一侧面碰撞假人P的肩部S上的未图示的芯材的下端并排的位置。
[0096]而且,上述的缝制部Τ6在座椅靠背14位于前文所述的基准设定位置上的状态下,如图2以及图12所示,以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被形成。另外,图2所示的Θ表示缝制部Τ6的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此外,肩气囊部36被设定为,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上下宽度尺寸越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越减小,并且如图12所示那样,所述肩气囊部36膨胀展开为轴线X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大致圆锥台形状。
[0097]此外,如图1以及图8所示,侧面安全气囊20被形成为,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边界、即系绳46与落座乘员P的胸部C的侧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前后方向中央部或前后方向中央部附近)对置。在该系绳46—侧,在如图8所示的俯视观察时,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而形成凹部90。该凹部90与胸部C的侧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即,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最为突出的部分)对置。
[0098]而且,该侧面安全气囊20构成为,通过使肩气囊部36的容积被设定得与主气囊部26的容积相比而足够小,并且使从充气装置22被喷出的气体优先供给至肩腔室40,从而使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肩气囊部36的内压与主气囊部26的内压(前气囊部48以及后气囊部50的各个内压)相比而较高。
[0099]此外,在该侧面安全气囊20中,如图5所示,上侧连通部58与下侧连通部56相比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开口面积被设定得较大。由此,被构成为主气囊部26中的作为系绳46的上方的部分的上臂腋下约束区域92的膨胀厚度W4增加,从而促进了上臂腋下约束区域92的膨胀展开。
[0100](作用以及效果)
[0101]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0102]在上述结构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0中,当侧面碰撞ECU78根据来自侧面碰撞传感器80的信号而检测出侧面碰撞时,通过该侧面碰撞ECU78而使充气装置22工作。于是,从充气装置22被喷出的气体向侧面安全气囊20内部被供给,从而使侧面安全气囊20在落座乘员P与侧门82的车门内装饰84之间膨胀展开。
[0103]该侧面安全气囊20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从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侧方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肩气囊部36、和位于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侧方的主气囊部26,并且肩气囊部36与主气囊部26相比膨胀厚度(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由此,在上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主气囊部26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成为以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弯曲的上臂部上推面86(参照图11)。
[0104]因此,由于侧面安全气囊20与落座乘员P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接近,从而使上臂部上推面86与落座乘员P的上臂部A滑动接触,从而产生将上臂部A向上方上推的力F (参照图11以及图12)。其结果为,上臂部A被向主气囊部26的上方上推,从而通过肩气囊部36而被约束。由此,能够对上臂部A介于落座乘员P的胸部C与侧面安全气囊20之间的情况进行抑制。
[0105]而且,肩气囊部36如前文所述,以从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侧方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方式膨胀展开。因此,即使在例如侧面碰撞的形式为斜侧面碰撞并且落座乘员P向车辆斜前方进行了惯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落座乘员P的肩部S不会从肩气囊部36上脱离。由此,不论侧面碰撞的形式如何,均能够通过侧面安全气囊20而对落座乘员P的肩部S良好地进行约束,并能够使肩部S的拘束持续至碰撞后半程。
[010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气囊部26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由此,能够通过前气囊部48来对耐性较低的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侧进行约束,并能够通过后气囊部50来对耐性较高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侧进行约束。此外,还能够像前文所述那样通过肩气囊部36来对耐性较高的肩部S以及上臂部A进行约束。如此,能够通过根据耐性的高低而被设定的肩气囊部36、前气囊部48以及后气囊部50而对落座乘员P的身体(上半身)适当地进行约束。
[0107]而且,如图8所示,能够通过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而以沿着其弯曲从前后方覆盖的方式来对落座乘员P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侧面进行约束。由此,能够使胸部C以及腹部B与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稳定。
[010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边界上设置有系绳46,因此在该边界附近处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上形成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90。因此,通过使该凹部90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侧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即,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最为突出的部分)对置,从而能够减小对胸部C以及腹部B (肋骨等)施加的负荷。此外,通过让胸部C以及腹部B的侧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嵌入到该凹部90中,从而能够更加良好地使胸部C以及腹部B与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稳定。
[010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肩气囊部36与主气囊部26的边界上设定有对肩气囊部36与主气囊部26进行划分的缝制部T6,因此侧面安全气囊20在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在上述边界附近处侧面安全气囊20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将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由此,能够使上臂部上推面86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较大程度地弯曲。而且,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上述边界位于与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落座乘员P的肩部S的中心相比靠下方、且与腋部U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因此,由于侧面安全气囊20与落座乘员P因侧面碰撞的冲击而相对接近,从而使肩部S的侧面的下侧部分与上臂部上推面86发生滑动接触,由此产生将肩部S向上方上推的力。由此,由于能够将肩部S上推(参照图1中以虚线表示的状态),因此能够促进上臂部A的上推。
[01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安全气囊20被构成为,在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对耐性较高的肩部S进行约束的肩气囊部36的内压与对耐性较低的胸部C以及腹部B进行约束的主气囊部26的内压(前气囊部48以及后气囊部50的各个内压)相比而较高。由此,能够在减小对落座乘员P的身体上的耐性较低的部位施加的负荷的同时,有效地对耐性较高的部位进行约束。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由侧面安全气囊20实现的乘员约束性能。
[01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侧面安全气囊20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膨胀厚度)被设定为如下关系,即,“后气囊部50 >前气囊部48 >肩气囊部36:W3 > W2 > W1”。由此,不仅能够通过侧面安全气囊20的内压的设定来对与落座乘员P的身体的负荷耐性的高低相对应的约束进行控制,而且也能够通过上述膨胀厚度的设定来对与落座乘员P的身体的负荷耐性的高低相对应的约束进行控制。即,能够通过与前气囊部48相比膨胀厚度较大的后气囊部50来对耐性较高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侧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前气囊部48来对耐性较低的胸部C以及腹部B的前侧进行约束。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由侧面安全气囊20实现的乘员约束性。此外,通过与肩气囊部36相比将前气囊部48的膨胀厚度设定得较大,从而能够使前气囊部48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上臂部上推面86)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较大程度地弯曲。由此,能够促进将上臂部A向上方上推的动作。
[0112]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肩气囊部36以及前气囊部48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将被供给至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64、66。因此,通过单独地设定改变通风孔64、66的大小,从而能够独立且容易地对肩气囊部36以及前气囊部48的内压进行调节。此外,由于通风孔64、66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前缘部处以上下分离的方式而被设置,因此能够防止从通风孔64、66被排出的气体集中于一处。由此,能够使落座乘员P不易受到高温气体的影响。
[01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与肩气囊部36内部以及后气囊部50内部连通的内管部34内部设置有充气装置22,因此能够将充气装置22所产生的气体顺利地供给至肩气囊部36内部以及后气囊部50内部。由此,能够使肩气囊部36以及后气囊部50提前膨胀展开,从而能够提前对耐性较高的肩部S与胸部C以及腹部B的后侧进行约束。而且,由于前气囊部48内部与后气囊部50内部经由上侧连通部58以及下侧连通部56而被连通,因此能够将被供给至后气囊部50内部的气体顺利地对前气囊部48内部进行供给,由此能够促进前气囊部48的膨胀展开。
[0114]而且,上侧连通部58与下侧连通部56相比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开口面积被设定得较大。由此,能够使主气囊部26中的系绳46的上方的部分(上臂腋下约束区域92)的膨胀厚度增加,并且能够促进上臂腋下约束区域92的展开。由此,能够例如通过该上臂腋下约束区域92来对落座乘员P的上臂部A的腋下附近进行约束,并能够促进上臂部A的上推动作。
[011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充气装置22所产生的气体经由形成于扩散器68上的气体喷出口 76以及形成于内管部上的气体供给口 42而被供给至后气囊部50内部,并且经由形成于系绳46上的开口 60、62等而被供给至前气囊部48内部。在此,由于上述的气体喷出口 76、气体供给口 42以及开口 60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排列于直线V上,因此能够使充气装置22所产生的气体经由后气囊部50内部而顺利地向前气囊部48内部进行供给。由此,能够提高充气装置22的动作初期(碰撞前半程)的前气囊部48的展开性能。
[0116]此外,虽然在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前气囊部48的车辆前方侧的端缘部上形成有用于使前气囊部48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66,但该通风孔66被形成于与系绳46上所形成的开口 62相比向下方偏移了的位置上。由此,由于能够抑制被供给至前气囊部48中的气体经由系绳46上所形成的开口 62而从通风孔66中直接地(直线地)被排出到外部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前气囊部48的初期展开性能,并且能够防止前气囊部48的内压过闻。
[011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气体从设置于内管部34内部的充气装置22中优先被供给至从内管部34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肩气囊部36中。由此,当肩气囊部36的内压与前气囊部48的内压相比而上升时,存在如下可能性,即,肩气囊部36的前部侧以向下方侧下压前气囊部48的方式而向下方侧进行位移。其结果为,由于当肩气囊部36与内管部34的连接部分发生弯曲时,如图13中实线所示那样,侧面安全气囊20的整体将进行弯躬这样的动作(以充气装置22为中心而向下方侧摆动。参照图13中的箭头标记B),从而难以使侧面安全气囊20向与设定相符的展开位置(在图13中以双点划线图示的位置)展开。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交叉状的交叉部38在肩气囊部36与内管部之间膨胀展开,因此能够通过该交叉部38来防止或有效地抑制上述连接部分的弯曲。由此,能够使侧面安全气囊20的展开位置稳定。
[01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肩气囊部36被设定为,在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上下宽度尺寸越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越小,因此其以越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越细的方式膨胀展开。由此,能够提高向落座乘员P的肩部S与车门内装饰84之间的狭窄间隙展开的肩气囊部36的展开性能,并能够使肩气囊部36良好地介于上述间隙中。此外,由于在落座乘员P的上臂部A通过与上臂部上推面86之间的滑动接触而被上推时,上臂部A不会不慎与肩气囊部36的前部侧发生干涉,因此能够将上臂部A顺利地上推。
[011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座椅靠背14位于基准设定位置且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被设定于主气囊部26的上端上的缝制部T6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由此,能够将通过与主气囊部26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上臂部上推面86)的滑动接触而作用于落座乘员P的上臂部A的上推力F的作用点,设定于更靠车辆前方侧。其结果为,由于能够增大作用于上臂部A的上推方向的力矩,因此能够更加良好地上推上臂部A。
[0120]而且,肩气囊部36膨胀展开为越趋向于侧面安全气囊20的前端侧越细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并且肩气囊部36的轴线X(参照图12)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由此,肩气囊部3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的上部侧的弯曲面沿着轴线X而前高后低地倾斜。因此,在因斜侧面碰撞的冲击而使落座乘员P向车辆斜前方进行了惯性移动的情况下,由于落座乘员P的肩部S将与肩气囊部36的上述弯曲面发生滑动接触,从而肩部S向上方被上推。由此,能够促进上臂部A的上推。
[0121](第一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
[0122]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在座椅靠背14位于基准设定位置且侧面安全气囊20膨胀展开了状态下,主气囊部26的上端(缝制部T6)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主气囊部26的上端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的结构。
[0123]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肩气囊部36的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上下宽度尺寸被设定为越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越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肩气囊部36的上述上下宽度尺寸法被设定为固定的结构。
[0124]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交叉状的交叉部38在肩气囊部36与内管部34之间膨胀展开,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省略了交叉部38的结构。
[0125]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内管部34的气体供给口42、扩散器68的气体喷出口 76和系绳46的开口 60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排列于同一直线V上,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内管部的气体供给口、扩散器的气体喷出口以及系绳的开口的位置能够进行设定变更。这一点对于通风孔的位置而言也同样适用。
[0126]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系绳46的上下方设置有上侧连通部58以及下侧连通部56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省略了上侧连通部以及下侧连通部中的一方或双方的结构。此外,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上侧连通部58以及下侧连通部56的开口面积的关系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0127]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侧面安全气囊20具备内管部34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代替内管部而使用整流布与扩散器等将充气装置的气体向肩气囊部内部以及主气囊部内部进行分配的结构。
[0128]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肩气囊部36以及主气囊部26上分别形成有通风孔64、66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省略通风孔64、66之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结构。
[0129]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肩气囊部36的内压与主气囊部26的内压相比而较高,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各个气囊部的内压能够进行适当设定变更。例如,也可以采用各个气囊部的内压相等的结构。
[0130]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后气囊部50的膨胀厚度W3与前气囊部48的膨胀厚度W2相比而较大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前气囊部的膨胀厚度与后气囊部的膨胀厚度相比而较大的结构。
[0131]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S卩,在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前气囊部48和后气囊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边界(系绳46)与落座乘员P的胸部C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对置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上述边界的位置能够进行适当变更。这一点对于肩气囊部36与主气囊部26的边界的位置而言也同样适用。
[0132]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主气囊部26被划分为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主气囊部26内部未被前后划分的结构。
[0133]以上的补充说明对于下文进行说明的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而言也同样适用。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结构、作用标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134]<第二实施方式>
[0135]在图14中通过侧视图而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部件的、侧面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状态。在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中,扩散器10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扩散器68有所不同。该扩散器100通过被设为与扩散器68相同结构的主体部100A、和从该本体部100A的上端起沿着内管部34的后端缘向上方侧延伸的延长部100B(支承部)而被构成。延长部100B的上端位于与交叉部38的下端38B相比靠上方侧、且与交叉部38的上端38A相比靠下方侧的位置。
[0136]在该实施方式中,其他结构被设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副气囊部28所具备的交叉部38,从而能够防止或有效地抑制侧面安全气囊20的弯曲动作(图13参照)。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被设置于扩散器100上的延长部100B,从而使内管部34的后端缘在与交叉部38的下端38B相比靠上方侧的位置处从车辆前方侧处被支承(参照图15)。由此,在肩气囊部36的前部侧欲向下方侧进行位移时,能够防止或有效地抑制内管部34在交叉部38的下端38B与内管部34的连接部附近发生弯曲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更良好地使侧面安全气囊20的展开位置稳定。
[0137]<第三实施方式>
[0138]在图16中,通过侧视图而图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结构部件的侧面安全气囊102的、非膨胀的展开状态。该侧面安全气囊102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侧面安全气囊20的不同点在于,在后气囊部50上设置有上下一对的折缝部(折回部:绉纹部)104。这些折缝部104通过如下方式而被形成,S卩,在构成后气囊部50的基布30之中,将在后气囊部50的膨胀展开状态下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一部分沿着沿上下方向的折线L3而折叠,并且在缝制部T1、T6处将该被折叠的部分的上下两端部缝制在一起。由此,在一对折缝部104之间形成了余长部106。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折缝部104以及余长部106被形成于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后气囊部5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面上,但也可以采用仅被形成于车辆宽度方向单侧面上的结构。
[0139]此外,在该侧面安全气囊102中,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风孔64、66。取而代之,在肩气囊部36上于膨胀展开状态下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的前端侧形成有圆孔状的通风孔108。同样地,在前气囊部48上于膨胀展开状态下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的前端侧且下端侧形成有圆孔状的通风孔110。另外,虽然在图16中省略了内管部34与交叉部38的图示,但除上述以外的结构均被设为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014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后气囊部50膨胀展开时,如图17所示,通过一对折缝部104之间的余长部106的延伸,从而使后气囊部50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膨胀厚度)增力口。如此,由于通过折缝部104而增加了后气囊部50的膨胀厚度,因此无需为了后气囊部50的膨胀厚度的增加而改变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后气囊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或前气囊部48与后气囊部50的边界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侧面安全气囊102的设计的自由度。
[0141]此外,由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肩气囊部36以及前气囊部48中,于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上形成有通风孔108、110,因此能够使落座乘员P不易受到从通风孔108、110被排出的高温的气体的影响。
[0142]另外,虽然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后气囊部50的上下两端侧形成有折缝部104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仅在后气囊部50的上端侧以及下端侧中的任意一方形成有折缝部的结构。
[0143]另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此外,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并不限定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 充气装置,其被设置于车辆用座椅上,并在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 侧面安全气囊,其被设置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侧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使所述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内部从而在落座乘员与车身侧部之间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从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侧方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肩气囊部与位于落座乘员的胸部以及腹部的侧方的主气囊部,通过使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从而使所述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主气囊部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前气囊部与后气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系绳或缝制部而被划分, 并且,所述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形成为,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的边界位于与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的落座乘员的肩部的中心相比靠下方侧、且与落座乘员的腋部相比靠上方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前气囊部与所述后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系绳或缝制部而被划分, 并且,所述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被形成为,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前气囊部和所述后气囊部的边界与落座乘员的胸部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对置。
5.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后气囊部与所述前气囊部相比,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被构成为,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肩气囊部的内压与所述主气囊部的内压相比而较高。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肩气囊部以及所述主气囊部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将被供给至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具有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位于所述后气囊部的车辆后方侧的内管部,在该内管部内设置有所述充气装置,所述内管部的上部被设为向所述肩气囊部内部进行气体导入的气体导入部,且在该内管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处形成有向所述后气囊部内部进行气体供给的气体供给口,并且所述前气囊部内部与所述后气囊部内部在双方的上端侧以及下端侧处被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前气囊部与所述后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系绳而被划分, 在所述系绳的上端部与所述肩气囊部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前气囊部的上端侧与所述后气囊部的上端侧连通的上侧连通部,且在所述系绳的下端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使所述前气囊部的下端侧与所述后气囊部的下端侧连通的下侧连通部, 并且,所述上侧连通部与所述下侧连通部相比,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开口面积被设定得较大。
10.如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前气囊部与所述后气囊部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系绳而被划分, 所述充气装置被收纳于设置在所述内管部内部的扩散器内,所述气体供给口、被形成于所述扩散器上的气体喷出口、被形成于所述系绳上的开口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并且,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的所述前气囊部中的车辆前方侧的端缘部处,于与所述开口相比而向下方偏移了的位置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前气囊部内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孔。
11.如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所述肩气囊部从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内管部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并且交叉状的交叉部在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内管部之间膨胀展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扩散器被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所具备的座椅靠背框架上,并且所述扩散器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在与所述交叉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侧处对所述内管部的后端缘进行支承。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后气囊部上,通过在所述膨胀展开状态下使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面的上下两端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折回并被缝制,从而形成了上下一对的折缝部。
1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肩气囊部被设定为,非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上下宽度尺寸越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越减小。
1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在所述座椅靠背位于基准设定位置且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了的状态下,以所述主气囊部的上端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而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被形成。
16.一种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 充气装置,其被设置于车辆用座椅上,并在检测或预测出车辆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产生气体; 侧面安全气囊,其被设置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部,所述安全气囊通过使所述充气装置所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内部从而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侧膨胀展开,并且在膨胀展开状态下被划分为向所述座椅的上部的车辆前方延伸的肩气囊部、与位于该肩气囊部的下侧的主气囊部,通过使所述肩气囊部与所述主气囊部相比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得较小,从而使所述主气囊部的上端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上升的方式倾斜或弯曲。
【文档编号】B60R21/207GK104349945SQ20128007378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林重希, 福岛聪, 田中忍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