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腹形高速受电弓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284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鱼腹形高速受电弓滑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铁路的最佳动力方式是电力牵引,搞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必须要有一套接触网,机车上要有配套的受电弓,以接受接触网的电能。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接触,要求受电弓越轻越好。尤其是受电弓的弓头滑板,它与接触网的接触导线直接接触,更是要求重量轻,空气动力性能好。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容是受电弓的关键部件一受电弓滑板。
背景技术
提高受电弓滑板的技术性能主要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制约1.重量要轻;2.强度要高,耐冲击;3.耐磨耗,使用期限尽可能地长;4.空气动力性能好,尤其是高速受电弓。重量轻,要求受电弓滑板越细越好。强度高、耐磨,要求滑板越厚实越好。厚实的滑板横截面难以做成流线形的。非流线形滑板的空气动力性能不好,不利于高速条件下的运行。目前,无论是普通电力机车还是动车组,其上的受电弓滑板横截面一般都是矩形的。有的将滑板前后做成菱形,对受流速度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滑板厚度太大,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滑板的中部,为了耐磨,更是比两端增厚不少。因此,这样的滑板,其空气动力性能都不佳,难以适应高速受流的发展需求。不仅如此,受电弓滑板磨耗通常是局部的,都集中在滑板中部400mm-600mm的范围内。深度磨耗后中部凹陷,两边上翘。高速运行时会增大受电弓的弓头摆动量,增大离线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降低受电弓滑板强度,耐磨等需求的条件下,将受电弓滑板的中部增宽,把横截面做成流线形的。其流线形的横截面形状为,滑板的上下两个面为直线形,左右两个面的形状为抛物线形或圆弧形。所述的滑板由滑块和托板组成。滑块通常由碳粉烧结而成,或由粉末冶金加工而成。托板通常由铝型材加工而成。滑块与托板固结在一起。传统的受电弓滑板中部增厚的原因是,接触导线主要磨损的区域是滑板中部,增厚滑板中部可以提高滑板磨损极限,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采用加宽滑板中部,以增大滑板中部的磨损面的方法,使得滑板的寿命不受影响,强度也不受影响。增大滑板宽度更有利于把滑板横截面做成流线形的,从而提高了空气动力性能。特别是当今的高速受电弓世界出现了一种单滑板的受电弓。这种受电弓滑板,可以在不增加滑板总体重量,保证强度的情况下把滑板的横截面做得更宽。对这种单条的受电弓滑板,使用本技术,其流线形横截面可以做的更流畅,空气动力性能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不降低受电弓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条件下改进了滑板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有利于提闻受:电弓的受流速度。二、结构简单,工艺上容易实现。
三、滑板中部增宽使得滑板与接触导线接触时,接触面增大。增大了接触导线与受电弓滑板的导电面积,提高了受电弓的导电功率。四、增大接触导线与滑板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增大接触导线对滑板的抗扭转力矩,提高受电弓滑板的力学稳定性。五、即使深度磨耗,也不会使滑板中部过大地凹陷,对高速受流有利。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高速受电弓滑板。对于高速受电弓的性能改进将起到积极作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指导思想是将原滑板中部增厚部分转换为滑板中部的宽度增加,然后再在滑板横截面的左右两端做流线形处理。根据这一原则先烧制好滑块1,再制作好托板2,然后将二者固结。固结的方法可以用特制的胶水粘接,也可以用螺钉紧固。这样生产出来的滑板其水平强度显然是增强了。其垂向强度,特别是抗弯强度需要计算分析,必要时应当进行力学实验。合格的鱼腹形高速受电弓滑板应当是,力学性能不低于原受电弓滑板,空气动力性能也很理想。
权利要求
1.一种鱼腹形高速受电弓滑板,由滑块(1)和托板(2)组成,滑块(1)固结在托板(2) 上,其特征在于整个滑板的中部比两端宽,其横截面是流线形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腹形高速受电弓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线形横截面形状为,上下两个面是直线形,左右两个面为抛物线形或圆弧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腹形高速受电弓滑板。它由滑块(1)和托板(2)组成。滑块(1)固结在托板(2)上。其特征是滑板的中部比两端宽,其横截面是流线形的。传统的受电弓滑板基本上是矩形的,尤其是双滑板受电弓更是这样。由于高速受电弓要求滑板越轻越好,而滑板又必须有一定的厚度,以增加耐磨性能,保证滑板有足够的使用时间。所以,传统受电弓的滑板,不能增大宽度,其横截面很难做成流线形的。这对高速情况下空气动力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本发明将滑板设计成鱼腹形,有效地降低了滑板的厚度。既保证了足够的耐磨性能,又可以将横截面做成流线形的,会有效地提高弓网在高速条件下的受流性能。特别是对于单滑板受电弓效果更是显著。
文档编号B60L5/20GK103042931SQ2013100308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李丰良, 常丽 申请人:李丰良, 常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