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0803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车门防水结构,门护板下沿设有防水檐,所述的防水檐一侧固定有车门密封条,将门护板与车身密封,另一侧与车门总成间存在流水间隙。该车门结构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避免水量和车身姿态等因素导致的车门漏水问题,保证在“堵”和“诱导”失效情况下,可以将水导出车外的结构,提升汽车品质。
【专利说明】一种车门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设计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到汽车车门的防水结构。【背景技术】
[0002]当前汽车车门防水的方式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集中的“堵”上,就是防止水进入车内,主要是从挡水条或其它密封件上着手;另外一种是集中在“诱导”上,主要是在水进入车门后,将水诱导不进入防水膜以内。
[0003]目前的专利技术有:中国专利号为CN200910104527.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车门挡水密封条,主要是从“堵”的方面着手,通过增加干涉量或者增加防水棉等方法来减少进入车门的水量。但因制造公差等原因,会产生部分漏水或者干涉较大的问题。
[0004]中国专利号为CN200410068205.X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带防水隔音板的门结构,也是从“堵”的方面着手。该带防水隔音板的门结构是上设有至少堵住该车门内板的作业孔的堵件,以确保防水性和隔音性。防水隔音板的外周端部固定连接着大致环状的透明薄膜,然后将整个隔音板通过密封材料粘接在车门内板上,保证防水效果。该种方法隔音和防水效果很好,但成本较大。
[0005]中国专利号为CN200510051292.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升降玻璃的水滴诱导机构。主要是从“诱导”的方面着手解决漏水问题。其主要特征是不改变升降玻璃的拉入量就能适宜地诱导顺着升降玻璃浸入到车门内部的水。升降玻璃的水滴诱导结构包括:导水槽、带状嵌条和凸部。导水槽沿着安装在车窗上的升降玻璃的两侧边缘部安装并向上下延伸。带状嵌条其底端安装在车窗的车厢外侧的下框上,其顶端与升降玻璃摩擦接触。凸部形成于靠近升降玻璃的下边缘的两端,并向应使从升降玻璃流下的水滴滴落的下方延伸。但该结构受水量的大小和车子姿态等因素影响较大,导水效果不好保证
[0006]上述各专利技术虽然在技术有其特点,但各有其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结构精简、制作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的车门结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门防水结构,门护板下沿设有防水檐,所述的防水檐一侧固定有车门密封条,将门护板与车身密封,另一侧与车门总成间存在流水间隙。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车门结构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避免水量和车身姿态等因素导致的车门漏水问题,保证在“堵”和“诱导”失效(即水穿过保护膜)情况下,可以将水导出车外的结构,提升汽车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0011]图1为车门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为装配后的整车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0014]图4为未安装防水檐结构的水流示意图;
[0015]图3、4中虚线箭头为水流方向示意图;
[0016]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门护板;2、防水檐;3、车门总成;4、车门密封条;5、车身。【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3可知,本实用新型防水结构即在门护板I下沿设有防水檐2,防水檐2一侧固定有车门密封条4,将门护板I与车身5密封,另一侧与车门总成3间存在流水间。如图3所示,若水从玻璃处渗入,在极端情况下,如保护膜黏贴不到位,保护膜有孔未堵等造成水流穿过保护膜,进入车门总成3和门护板I中的空腔,顺车门总成3向下流动,在到达门护板I的防水檐2时,由于车门密封条4是压在防水檐上,且防水檐2与车门总成3中间有间隙,所以水流可以顺防水檐2,穿过车门密封条4向下流动,最终流出车外,从而有效避免如图4所示,水渗入车内的现象。
[0018]防水檐2居于门护板I下端人站立视角的盲区。防水檐2与门内板之间留有流水通道。车门密封条4压在门护板I的防水檐2上。
[001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门护板(I)下沿设有防水檐(2),所述的防水檐(2)一侧固定有车门密封条(4),将门护板(I)与车身(5 )密封,另一侧与车门总成(3 )间存在流水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檐(2)居于门护板(I)下端人站立视角的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檐(2)与门内板之间留有流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门密封条(4)压在门护板(I)的防水檐(2)上。
【文档编号】B60J10/08GK203401929SQ20132032939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7日
【发明者】王太进, 马保林, 席艳秋, 周伟, 刘书展, 逄波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