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件以及大致刚性的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366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装饰件以及大致刚性的载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装饰件(1;10;20;30)以及大致刚性的载体,尤其是用于车内饰件,所述装饰件包括大致刚性的具有正面和反面(34)的载体(2;12;22;32),还包括置于衬底正面的覆盖物(3;13;23;35)。衬底和覆盖物通过纱线缝合线(4;16;17;25、26;36)互相连接。而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造该种装饰件的方法和用于制造该种装饰件的缝纫机。
【专利说明】装饰件以及大致刚性的载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件,较佳地尤其用于车内,其包括大致刚性的载体和放置在载体正面的覆盖物,其中,载体和覆盖物是互相连接的。
【背景技术】
[0002]装饰件通常包括为其定型的载体或衬底。装饰件本身通常由刚性热塑性材料制成,例如聚丙烯(PP)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微乳(ABS)。其它常见的材料包括天然长纤维和短木纤维。为了给予装饰件以美观,用通常包括由皮革或者聚氯乙烯(PVC)制成的装饰外皮的覆盖层,覆盖衬底或载体。此外,覆盖物可包括位于装饰外皮和载体之间的泡沫层或针织布。
[0003]为了美观,装饰外皮或整个覆盖物包括针脚线或缝合缝。将缝合缝引入到覆盖物内,以从汽车内部可见的那侧可看见针脚。在缝合缝已经引入覆盖物内之后,将包括缝合缝的覆盖物附着于衬底上。
[0004]现已知好多种将覆盖物附着于衬底上的方法。通常覆盖物叠层到载体的正面。其它方法包括将覆盖物焊接到载体上或通过注射造型法将载体形成到覆盖物不可见的反面。尽管后一种方法不能使用诸如皮革那样敏感的材料,但前一种方法没有解决将针脚线精确定位于装饰件设计者期待的位置的问题。将覆盖物和缝线布置在载体上是一项单调乏味并且耗时的工作。即使在覆盖物已经层叠至载体上之后,缝合缝可能会由于层叠错误而改变位置,这将导致装饰件不美观,缝合线看起来松散。
[0005]现有技术示出了上述几种装饰件。通过举例的方式,引用文件JP 2011/206295和US2005/0103247。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根据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主题内容,衬底和覆盖物通过纱线缝合相连。将覆盖物通过缝合直接连接至衬底,或者更特殊地,从覆盖物可见的一侧(或正面)显示出缝合,该缝合线定位良好,即使在覆盖物和载体之间的层叠失误的情形中,缝合线也不会移动。此外,当生产这种装饰件时,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几个步骤。例如,不再需要将覆盖物放在缝纫机上并确保缝合线准确位于理想位置,也不需要用包括缝合线的覆盖物布置在载体上,使得弓丨入到覆盖物内的缝合缝沿着载体很好形成的几何形状走线。在本发明中,将覆盖物放置于几何状的衬底上只做一次,缝合线的准确定位也只确定一次。由此,例如,可以将一大片覆盖物覆盖在衬底上,引入连接覆盖物和衬底的缝合缝,然后将多余的覆盖物剪去以完成衬底和覆盖物的连接。
[0007]上述技术方案也可表示为:一种装饰件,尤其是用于车内饰件,所述装饰件包括大致刚性的载体,所述载体具有正面和反面,以及置于在所述载体正面上的覆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和所述覆盖物是通过纱线缝合线互相连接的,并且所述大致刚性的载体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0008]此外,本申请涉及一种载体,其可被用于生产装饰件,该装饰件具有包括或不包括纱线缝合线的覆盖物。该大致刚性的载体包括正面和反面,其中该载体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在所述载体的一项实施例中,该引导结构位于所述载体的反面。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将在下面的例子和实施例中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大致刚性的载体包括连续表面,优选为该载体的连续正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术语“连续”被理解为一种表面,其轮廓与反面的表面轮廓不相符。例如,正面的压痕不会在反面上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可以被理解为平面的,或是在正面或反面的表面上不具有不连续的边缘。在其他实施例中,载体的正面具有连续表面,并且载体的反面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
[0009]下面描述所主张的主题的几个实施例。
[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缝合线包括双线连锁缝法。双线连锁缝法的上边线沿着覆盖物的可见侧走线,而下边线沿着衬底的背面走线。通过使用双线连锁缝法,可容易地引入缝合缝,并且由于使用双线连锁缝法的缝纫机已较普遍,因此使用到处都有的缝纫机,便可生产装饰件。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纱线可由人造纤维制成或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根据装饰件的应用,可使用由热塑性塑料或天然纤维制成的的纱线。也可也根据装饰件成品需要的外观来选择适当的纱线。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衬底包含一个凹槽,纱线缝合线沿着所述凹槽走线。通过在衬底上纳入一个凹槽,使得衬底的凹槽区域厚度减小,这样缝纫机针可以容易地穿过衬底。凹槽并将没有减弱装饰件的稳定性,因为凹槽在整个装饰件中只占很有限的面积。因此,装饰件的稳定性没有减弱,缝合线在凹槽区域更容易上线。
[0013]凹槽可以置于覆盖物的正面或反面。将凹槽置于载体的正面,在引入针脚线或缝合缝且将覆盖物和载体相连之后,从车内可看见的覆盖物的表面显示有一个小压痕。当将凹槽置于衬底的反面上时,即使载体的正面已经覆盖了覆盖物,也可容易地辨认凹槽,使得载体在机器内更容易对齐,以便插入缝合线。
[0014]制造所主张的装饰件的另一方法,特别是带有凹槽的,该方法包括在插线之前加热加载的区域或载体上的凹槽。特别是当使用热塑性材料载体时,加热软化了载体,由此减小了阻力,使得针更容易穿过载体。
[0015]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用于将缝线引入到装饰件内的缝纫机包括加热装置,如热鼓风机、超声波加热装置或加热灯,使得衬底,尤其是待引入缝线的区域如凹槽,可具有恰当的温度适于将缝线引入装饰件内。在该实施例中,不需使用额外的加热工位,将预热的衬底从加热工位移到缝纫机,然后只需引入缝合线。
[0016]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载体,至少在包围缝合线的区域内,具有的硬度超过45肖氏硬度D。载体应该有适当的硬度和刚度来满足置于现代汽车内的需求。由于载体也可能会承载一些连接到载体正面或反面的装置,所以同样还需要载体有适当的硬度来满足这些额外的需求。
[0017]载体最好由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制成,热塑性聚烯烃材料是均聚物或共聚物,载体包括可选的矿物填料或通过玻璃纤维或天然纤维或苯乙烯材料的加固,例如,ABS-PC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微乳和聚碳酸酯),可供选择地,通过玻璃纤维加固。这些材料具有足够的刚度来完成支撑功能。[0018]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载体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最好是在载体的反面。引导结构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导向机构连接使用,例如,缝纫机中包含一个引导结构,用于挺进衬底,使缝纫机针将缝合线插入在理想位置。引导结构例如可以是导向肋或导槽。在导向肋的情况下,缝纫机相应的引导机构例如可以是包括运输机构的槽。特别地,引导机构可对应于待要引入的缝合缝的几何形状,以便沿着引导结构运输该衬底,该运输迁移和移动载体,而不需要移动缝纫机针。
[0019]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不包括覆盖物的可见装饰层的一部分覆盖物附着于载体,装饰外皮稍后附着于覆盖物的外层。
[0020]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选择缝合纱线的张力,以便于覆盖物可见侧上的压痕得以显示,结果得到覆盖物理想美观的外观。
[0021]覆盖物可以是多层的覆盖物,其例如包含由带有或没有颗粒结构的PVC软外皮制成的装饰层,还包括中间泡沫层或针织布层或凝胶箔。泡沫层、针织布或凝胶箔改善了覆盖物的触摸感,结果得到了美观理想的装饰件。
[0022]装饰层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PVC、皮革、布料、热塑性聚烯烃、木质材料、增
塑溶胶。
[0023]尽管权利要求仅包括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但本发明还包括带有可移动针或不带移动针的缝纫机(此处“可移动”不是指针的上下移动,而是针在与所述上下移动相垂直的平面内的移动),该缝纫机还包括导向机构,如导槽或导向肋,还包括运输机构和位于缝纫机上的加热装置,以便在针穿过所述衬底之前预热衬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将通过几个例子来描述本发明。尽管这些例子包括装饰件、方法或缝纫机的许多细节,但并非图中所示的所有细节都是用来定义本发明所必须的。因此,图中所示分散的细节可以稍后分开并独立声明。
[0025]诸实例显示在图中,其中,
[0026]图1a-1c示意地图示通过装饰件的横截面;
[0027]图2a_2b图示衬底的反面和包括引导结构的装饰件的横截面;
[0028]图3图示缝纫机;以及
[0029]图4图示示范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图1a示意地图示本发明装饰件的分层结构。装饰件I包括聚丙烯载体2,其硬度为55肖氏硬度D。
[0031]由皮革层制成的覆盖物3位于载体2的正面。当装饰件成为所述汽车的一部分时,从车内可看见覆盖物3的可见侧5。
[0032]覆盖物3包括缝合线4,缝合线4不仅穿过覆盖物3还穿过载体2。缝合线4是采用双线连锁缝法的缝合线,包括在覆盖物可见侧上可见的正面纱线和从载体反面可见的反面纱线。上下两纱线互锁,由此形成缝合缝。不是正面纱线穿过衬底,就是反面纱线穿过衬底。缝合线的张力较大,以致于在覆盖物3的可见侧5上没有可见的压痕。通过在较高张力下交织正面和反面纱线,此时张力高于形成图1a所示装饰件时所用的张力,装饰件I的可见侧5上显现出压痕。
[0033]图1b图示具有更为复杂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装饰件10。装饰件10包括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微乳制成的载体12,其厚度近似为5毫米。通常,载体的厚度可在2毫米到几厘米之间。覆盖物13置于载体12的正面上。覆盖物13包括面对载体正面的泡沫层14和由聚氯乙烯制成的装饰外皮15。覆盖物13包括连接两层覆盖物的缝合线16。在覆盖物13包括了缝合线16之后,将覆盖物置于载体12上,缝合线17与18分别穿过覆盖物13和载体12。尽管缝合线16没有穿过载体12,并也可用300级缝合型式制成,但缝合线17和18采用双线连锁缝法形成。缝合线16采用的纱线是合成纱线,而缝合线17和18中至少一根是天然纤维纱线。纱线可以是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粗细。
[0034]图1c图示包括载体22和覆盖物23的装饰件20的进一步的例子。覆盖物23包括由缝合线24连接的两个部分。覆盖物23的两个部分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和/或不同的颜色,和/或可以在视觉或触觉参数上不同。在将覆盖物置于载体上之前,引入缝合线24。当覆盖物23置于载体上时,引入缝合线25和26以连接覆盖物23和载体22。
[0035]在图2中表达了根据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另一个进一步的例子。图2a表达了装饰件30,尤其是载体32,其包括位于反面34上的凹槽33。此外,图中示出导向肋37,其平行于凹槽33,S卩,跟随几何缝合线来缝线。其它导向肋的几何形状,如直线,都是可能的,但是可能需要缝纫机具有横向移动的针。装饰件30是车内门板。其它装饰件,例如汽车仪表板部件,仪器面板,中间控制台或类似的部分,也可用所述的主题内容来制造。
[0036]图2b图示通过包围凹槽33的区域截下的装饰件的横截面。载体32的凹槽33的厚度比凹槽周围区域的厚度低。覆盖物35引入到载体32上,并引入缝合线36,缝合纱线的张力较大,以致于在覆盖物35的可见侧上可看见压痕38。
[0037]在载体32的反面一侧34上,显示出导向肋37。此外,图2b进一步公开了加热机构39,其在引入缝合线之前加热凹槽,例如,用热风加热,使温度高达50-120摄氏度,最好是低于80摄氏度,以便插入缝合线的针可较容易地穿过大致刚性的载体。可选择地,加热装置可以是加热灯泡,或超声波或红外加热机构。
[0038]图3是缝纫机100的示意图,其包括穿上边线的针101和提供下边线的下降机构102,这两条纱线彼此连锁。在两根针之间,展示了示范的装饰件30。导向肋37也可以容易地辨认,导向肋被保持在包括导槽和运输机构(未示出)的导向机构103内,运输机构用来朝向突出面移动装饰件。由于装饰件沿着导向肋37运输,所以针101和102无需横向移动。
[0039]此外,缝纫机可包括加热装置,例如热风鼓风机,用于加热缝合线将要引入到载体内的区域。在装饰件30的例子中,所述区域包括凹槽33,或可以是凹槽33的指定部分。
[0040]图4示意地图示生产装饰件的流程。方法200包括在步骤201将覆盖物置于衬底。可供选择地,衬底的凹槽可加热至将缝合线更容易地穿入衬底内。
[0041 ] 其后,通过在步骤203中引入纱线,使覆盖物和衬底互相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饰件(I ;10 ;20 ;30),尤其是用于车内饰件,所述装饰件包括大致刚性的载体(2;12;22;32),所述载体具有正面和反面(34),以及置于在所述载体正面上的覆盖物(3;13 ;23 ;33),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和所述覆盖物是通过纱线缝合线(4 ;16 ;17 ;25 ;26 ;36)互相连接的,并且所述大致刚性的载体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缝合线采用双线连锁缝法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纱线是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大致刚性的所述载体包括凹槽(33),所述纱线缝合线沿着所述凹槽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大致刚性的所述载体的反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大致刚性的所述载体,至少在缝合区域周围的硬度超过45肖氏硬度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大致刚性的所述载体由热塑性聚烯烃材料或苯乙烯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大致刚性的所述载体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37),其位于所述载体的反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肋或导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缝合线穿过所述覆盖物可见的正面(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物包括至少一个装饰层(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物还包括至少一层中间泡沫层、针织布层(14)或凝胶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布料、皮革、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烯烃(TPO)、增塑溶胶、木质材料。
14.一种大致刚性的载体(2 ;12 ;22 ;32),包括连续的正面和反面(3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面包括至少一个引导结构(37)。
【文档编号】B60R13/02GK203592950SQ201320553788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朱安·梅迪纳-加拉扎 申请人:佛吉亚内饰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