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084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机动车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1),该装载地板设置在车辆的侧板(3)、后座靠背(2)和后横梁(4)之间,其中,该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1)包括前底板、中间底板和后底板(18、19、20),这些底板互相可枢转地连接,其中,在前底板和后底板(18、19)的下侧上设置有贴靠在侧板(3)上的固定装置(26)。该固定装置由设置在前底板(18)的下侧上的壳体(27)、设置在中间底板(19)的下侧上的止动的操纵指(29)和设置在侧板(3)上的可翻开的支座(6)形成。在固定装置(26)各个部分的互相配合作用下,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1)能够从一个下面的位置调节到一个上面的位置中,在所述下面的位置中该装载地板位于行李厢的基底上,在所述上面的位置中该装载地板以与锁盖板(9)面齐平的方式位于后横梁(4)上,其中,中间底板以及后底板(19、20)在所述两个位置中能调节到稳定的分割行李厢的位置中。
【专利说明】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尤其是一种机动车的行李厢的高度和空间可调的装载地板。

【背景技术】
[0002]在机动车中行李厢的结构形式这样设计,S卩,行李厢在前面由后座靠背限制,在侧面由侧板限制并且在后面由行李厢后盖板或者第五门限制。出于强度原因,尾部通常这样构造,即,侧板与后面的过梁相连接,第五门或者行李厢盖板盖合在该过梁上。由此,在此产生升高的装载边,该装载边在卸载或加载重物时可能是产生障碍的。为了形成与装载边面齐平的地板,在行李厢中放入升高的装载地板,这些装载地板也能实现行李厢的分割。其它的可能性在于采用可变的地板,其中,这些地板从下面的位置到上面的位置中是可调节高度的并且因此与装载边形成平的面。
[0003]这样的解决方案例如由专利文献EP1511654 BI已知,在该专利文献中描述了一种行李厢,该行李厢在前面的区域中具有杠杆机构,借助该杠杆机构可以将底板从下面的位置调节到上面的位置中,在上面的位置中底板在前面由杠杆机构支撑并且在后面放在装载边上。类似的实施方式在专利文献EP2151348中也有描述。
[0004]在专利文献FR2821035中描述了一种多部分的地板,该地板的板在水平的位置中由装有弹簧的可翻开的支座支撑。地板支撑在两个板的铰链的区域中,地板的解锁手动地通过压开杠杆来实现。
[0005]专利文献FR2877624描述一种行李厢的设置在支座上的隔板,该隔板可以从盖合的位置翻开到翻开的位置,在所述盖合的位置中隔板是与侧板面平齐的,在所述翻开的位置中行李厢的隔壁支撑在隔板的上面的面上。
[0006]由专利文献CZ2009-590已知一种多部分的可移动的装载地板,该装载地板可在引导装置中移动并且可能实现行李厢的分割,其中装载地板具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止动底板以防止不希望的送进。
[0007]所列出的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变化性相对小,因为空间分割的已知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具有较大行李厢的车辆中使用)不能实现装载底板的高度调节。已知的具有高度可调的底板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具有较小行李厢的车辆中使用)不能实现行李厢的分割。装载地板在各个功能位置中的固定也是有问题的。


【发明内容】

[0008]本目的由一种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实现,该装载地板设置在车辆的侧板、后座靠背、具有锁盖板的后横梁之间,其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包括前底板、中间底板和后底板,这些底板互相可枢转地相连接并且前底板与设置在侧板上的可枢转的杠杆机构相连接,侧板具有带有支撑面的可翻开的支座,其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在前底板和后底板的贴靠在侧板上的接触区域中具有固定装置。
[0009]本发明的实现手段在于,构成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的平面的中间底板和后底板能够从下面的位置调节到上面的位置中,在所述下面的位置中这些底板位于行李厢的基底上,在所述上面的位置中这些底板以与锁盖板面齐平的方式位于后横梁上,其中,中间底板以及后底板在所述下面的和上面的位置中能调节到稳定的分割行李厢的位置中。
[0010]在上面的位置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以固定装置紧固,固定装置由设置在前底板的下侧上的壳体、设置在中间底板的下侧上的止动的操纵指和设置在侧板上的可翻开的支座形成。壳体具有可枢转地设置的固定杠杆并且在贴靠在侧板上的侧面上具有支座的控制面,此外具有带有凹部的固定凹槽,其中,T形的固定杠杆包括固定栓和杠杆。固定装置还包括具有杠杆的控制面的止动的操纵指(该控制面与止动的操纵指的杠杆协同作用)和四边形的可翻开的支座。该支座在支撑面上具有固定凸起,该固定凸起与壳体的下侧上的固定凹槽和凹部配合嵌接,并且此外该支座具有带有倾斜面的钩,该钩与壳体的支座的控制面配合嵌接,并且特别是该支座具有边框,该边框在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上面的位置中嵌入构造在中间底板上的限动凹槽中。当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在上面的位置中用于分割行李厢的空间时,该装载地板进一步由构造在侧板中的固定开口(固定栓嵌入该固定开口中)和固定凹口紧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结合按照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其中,图1示出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的透视图,图2示出具有在下面的位置中的装载地板的行李厢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以虚线示出将行李厢横向分割的位置,图3示出具有在上面的位置中的装载地板的行李厢的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以虚线示出将行李厢横向分割的位置,图4示出具有可翻开的支座的侧板的透视图,图5示出具有固定杠杆的壳体的透视图,图6示出在将装载地板从下面的位置调节到上面的位置时固定装置的透视性的仰视图,图7示出侧板的剖视图和具有支承地板的可翻开的支座,图8示出在上面的扁平的位置中的装载地板的透视性的仰视图,图9示出在分割行李厢的上面的位置中的装载地板的轴向的仰视图,和图10示出在从上部的位置调节到下面的位置的阶段中的装载地板的轴向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可由图1、2和3得知的那样,机动车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设置在行李厢中,该装载地板在前面由后座靠背2限制,在侧面由侧板3限制并且在后面由后横梁4限制。在行李厢的前面区域中设置有一个不再进一步说明的可枢转的杠杆机构5,该杠杆机构确保在各个调节阶段中引导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车辆的侧板3具有可翻开的支座6、固定开口 7和固定凹口 8。后横梁4具有一个锁盖板9。图4示出可翻开的支座6,该支座设置成可围绕一条与车辆纵轴线平行的轴线枢转。该支座可以占据一个折拢的位置或者一个翻开的工作位置,在所述折拢的位置中支座位于侧板3的平面中,在所述翻开的位置中支座翻开到行李厢内部中。一个弹簧元件10确保支座的翻开,该弹簧元件设置在侧板3和可翻开的支座6之间。在可翻开的支座6的上部分中有具有边框12的一个支撑面11和一个具有倾斜面14的钩13。可翻开的支座6在前面的区域中具有一个固定凸起15。可翻开的支座6还包括间隔开口 16,与车辆侧板相连的间隔螺栓17穿过这些间隔开口。
[0013]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基本上由三个底板、更确切地说由一个前底板18、一个中间底板19和一个后底板20形成,这些底板被罩上毯子21并且由此互相可枢转地相连,更确切地说,使得中间底板19设置成可以相对于前底板18沿逆时针方向枢转,而后底板20设置成可以相对于中间底板19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毯子21因此形成一个前铰链22以及一个后铰链23。在装载地板是平的时,前底板18和中间底板19在前铰链22的区域中互相在正面贴靠。在后铰链23的区域中,中间底板19具有一个支座24并且后底板20具有一个支架25,支座和支架互相嵌入并且在装载地板受载时互相支撑。
[0014]在前铰链22的区域中,底板18、19在它们的下侧上具有固定装置26,该固定装置包括具有可枢转地设置的固定杠杆28的壳体27 (见图5)和止动的操纵指29 (见图6)。壳体27设置在前底板18上,并且壳体具有支座的控制面30和带有凹部32的固定凹槽31。此外,壳体包括弹簧33,该弹簧向行李厢外部压到固定杠杆28上。固定杠杆28包括固定栓34和杠杆35。止动的操纵指29以搭接的方式固定在中间底板19上并且具有杠杆的控制面36。中间底板19在其下侧沿着两个侧边缘具有限动凹槽37。
[0015]在这些图形上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的实施方式。如可由图2得知的那样,当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位于行李厢的基底上并且行李厢在其内部容积方面被最大化使用时,该装载地板可以在下面的位置中处于侧板6之间。如果要分割行李厢,那么将中间底板19和后底板20冋时提升,并且在围绕后绞链23枢转之后,后底板20的端部被推入固定凹口 8中,从而保证各个底板的稳定的位置。该横向分割在装载地板I的上面的位置中也是可能的,在该上面的位置中,装载地板是与装载边或者锁盖板9面齐平的,如可由图3所得知的那样。
[0016]如果要将装载地板I调节到上面的位置中,那么将该装载地板以倾斜位置如此程度地提升,直至可翻开的支座6通过弹簧元件10的作用从侧板3翻开。在支座翻开之后,装载地板I略微下降,由此固定凸起15嵌入壳体27上的固定凹槽31中。壳体在这个位置形成整个装载地板的支架,见图6。通过向后拉并且同时围绕固定凸起15枢转,装载地板I借助可枢转的杠杆机构5配置到上面的位置中,见图7。
[0017]在该位置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在前面以可枢转的杠杆机构5紧固,该杠杆机构处于其端部位置。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在后面靠放在锁盖板9上,并且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在中间的部段中以可翻开的支座6支撑在前铰链22的区域中,其中,边框12嵌入中间底板19的下侧上的限动凹槽37中,见图7和图8,从而阻止无意地或意外地合上可翻开的支座6并且也因此阻止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塌下。在将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配置到上面的位置之后,止动的操纵指29也插入可翻开的支座6的支撑面11上的钩13中,见图8。由此阻止在载荷力作用在后底板20上时中间底板19升起。如图2已经示出的那样,行李厢也可以在该位置中通过中间地板19与后地板20的抬起和互相枢转而被横向分割。在该位置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被双重紧固以防意外地塌下。首先通过固定凸起15和在壳体27中的固定凹槽31。以防可能的移动和后续的塌下的第二个紧固手段是固定装置26。这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在中间底板19和后地板20以大于20°的角度枢转之后,具有杠杆的控制面36的止动的操纵指29移开。由此能实现固定杠杆28通过杠杆35的枢转,该杠杆通过弹簧33的作用向行李厢外部移动并且随后固定栓34嵌入侧板3中的固定开口 7中,见图9。在最后阶段中,中间底板20以及后底板21枢转,它们被推入侧板3中的固定凹口 8中,见图1和图2。
[0018]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从上面的位置到下面的位置中的配置如下来实现。中间底板19和后底板20被抬起并且以小于20°的角度枢转,在该角度时止动的操纵指29的杠杆控制面36压到杠杆35上,其中,固定栓34被推入壳体27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由此解锁并且可以移动。通过随后将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向后拉,壳体的控制面30开始作用到可翻开的支座6的钩13的倾斜面14上(图10中沿着箭头A的方向),从而侧板3沿该方向被压开(图10中箭头B的方向)。同时,固定凸起15在壳体27的凹槽中沿着朝向固定凹槽31的凹部32的方向移动,从而在开始压开可翻开的支座6时固定凸起15可以穿过凹部32 (图10中见箭头C)。一旦可翻开的支座6被一直压到侧板3的平面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就下落到下面的位置中。
[0019]附图标记列表
[0020]I 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
[0021]2 后座靠背
[0022]3 侧板
[0023]4 后横梁
[0024]5 可枢转的杠杆机构
[0025]6 可翻开的支座
[0026]7 固定开口
[0027]8 固定凹口
[0028]9 锁盖板
[0029]10弹簧元件
[0030]11支撑面
[0031]12 边框
[0032]13 钩
[0033]14倾斜面
[0034]15固定凸起
[0035]16间隔开口
[0036]17间隔螺栓
[0037]18前底板
[0038]19中间底板
[0039]20后底板
[0040]21 毯子
[0041]22前铰链
[0042]23后铰链
[0043]24 支座
[0044]25 支架
[0045]26固定装置
[0046]27 壳体
[0047]28固定杠杆
[0048]29止动的操纵指
[0049]30支座的控制面
[0050]31固定凹槽
[0051]32凹部
[0052]33弹簧
[0053]34固定栓
[0054]35杠杆
[0055]36杠杆的控制面
[0056]37限动凹槽
【权利要求】
1.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该装载地板设置在车辆的侧板、后座靠背和带有锁盖板的后横梁之间,其中,该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包括前底板、中间底板和后底板,这些底板互相能枢转地连接并且前底板与设置在侧板上的能枢转的杠杆机构相连接,这些侧板具有带有支撑面的可翻开的支座,其中,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在前底板和后底板的贴靠在侧板上的接触区域中具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的平面的前底板、中间底板和后底板(18、19、20)能够从下面的位置调节到上面的位置中,在所述下面的位置中这些底板位于行李厢的基底上,在所述上面的位置中这些底板以与锁盖板(9)面齐平的方式位于后横梁(4)上,其中,中间底板以及后底板(19、20)在所述下面的和上面的位置中能调节到稳定的分割行李厢的位置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6)通过设置在前底板(18)的下侧上的壳体(27)、设置在中间底板(19)的下侧上的止动的操纵指(29)和设置在侧板(3)上的可翻开的支座(6)形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7)包括能枢转地设置的固定杠杆(28)并且在贴靠在侧板(3)上的侧面上包括支座的控制面(30),并且还包括具有凹部(32)的固定凹槽(3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的固定杠杆(28)包括固定栓(34)和杠杆(35)。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的操纵指(29)具有杠杆的控制面(36),该控制面与止动的操纵指(29)的杠杆(35)协同作用。
6.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四边形的可翻开的支座(6)在支撑面(11)上具有固定凸起(15),该固定凸起与壳体(27)的下侧上的固定凹槽(31)和凹部(32)配合嵌接,并且此外所述支座具有带有倾斜面(14)的钩(13),该钩与壳体(27)的支座的控制面(30)配合嵌接,并且特别是所述支座具有边框(12),该边框在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的上面的位置中嵌入构造在中间底板(19)上的限动凹槽(37)中。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具有固定开口(7),当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I)在上面的位置中用于对行李厢进行空间分割时,固定栓(34)嵌入该固定开口中。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厢的多功能可调的装载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具有固定凹口(8)。
【文档编号】B60R5/04GK104364126SQ20138002823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Z·科勒特 申请人:斯柯达汽车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