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支撑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151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头枕支撑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能够抑制筒状的支撑件的变形的头枕支撑构造。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一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二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下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三突出部,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第一连结部,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的第二连结部。
【专利说明】头枕支撑构造
[0001]本申请为在先申请(申请日:2009年I月9日,申请号:200980101949.8,发明名称:头枕支撑构造)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支撑头枕的头枕支撑构造。
【背景技术】
[0003]传统上,头枕设在车辆用座椅上,乘员可以将自身的头部靠在头枕上。头枕设在靠背的上端,头枕由支撑构造来支撑。例如,如日本专利第3475320号公报所记载的,筒状的支架(受支撑件3)固定在靠背的框架上,筒状的支撑件2从该支架的上部嵌入支架中,从头枕I向下方延出的支柱Ia进入支撑件2中。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75320号公报。
[0005]然而,当乘员将后头部倚靠在头枕上时,从支柱向支撑件施加荷重,支撑件可能会变形。

【发明内容】

[0006]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为了抑制筒状的支撑件的变形。
[0007]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一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二突出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下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三突出部,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第一连结部,以及介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的第二连结部。
[0008]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下方、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第二突出部,以及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的连结部。
[0009]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中,所述头枕支撑构造还具备: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并且配置在所述连结部的左方的第二连结部,以及介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并且配置在所述连结部的右方的第三连结部。
[0010]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以及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在上下方向排列、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的相邻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小于其它突出部的相邻突出部之间的间隔。
[0011]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以及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在上下方向排列、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它的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
[0012]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以及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在上下方向排列、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它的突出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0013]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4至6中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头枕支撑构造还具备介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多个连结部。
[0014]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中,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它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0015]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2、3、7或8中,在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孔或凹部。
[0016]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1、2、4、7、8或9中,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连结部设置在同一个面上。
[0017]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I至10中的任一项中,在所述突出部的相反侧,在所述筒状部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形成至所述开口的边缘。
[0018]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在技术方案I至11中的任一项中,所述突出部设置为翅片状。
[0019]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以及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相反侧,在所述筒状部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对应。
[0020]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在技术方案13中,所述头枕支撑构造还具备嵌入所述开口中,将所述支柱向前方按压的按压部。
[0021]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在上下方向排列、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多个突出部,以及介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多个连结部,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它的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0022]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通过第一至第三突出部来提高筒状部的刚性。另外,通过第一及第二连结部提高第一至第三突出部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变形。[0023]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通过第一及第二突出部来提高筒状部的刚性。另外,通过连结部来提高第一及第二突出部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0024]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通过在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之间进一步地存在第二及第三连结部,进一步地提高第一及第二突出部的刚性。
[0025]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通过多个突出部来提高筒状部的刚性。特别地,即使在支柱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筒状部的内表面所按压的情况下,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相邻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小于其它突出部的相邻突出部之间的间隔,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0026]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通过多个突出部提高筒状部的刚性。特别地,即使在支柱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筒状部的内表面所按压的情况下,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它突出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0027]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通过多个突出部提高筒状部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变形。特别地,即使在支柱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筒状部的内表面所按压的情况下,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它突出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0028]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多个连结部介于多个突出部之间,因而提高这些突出部的刚性。
[0029]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即使在支柱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筒状部的内表面所按压的情况下,多个连结部中的配置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它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0030]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通过在连结部和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孔或凹部,能够抑制筒状部等的成型原料的增加,谋求轻量化,并且确保筒状部的刚性。
[0031]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突出部和连结部成为一个面而变得平坦,能够将筒状部容易地插入支架中,使组装性良好。
[0032]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即使在筒状部上形成开口,也能够通过突出部来抑制筒状部的刚性下降。
[0033]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由于能够使突出部薄型化,因而可以轻量化。
[0034]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通过突出部提高筒状部的刚性。特别地,即使在筒状部的外周面后侧形成开口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出部补强筒状部。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0035]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能够通过按压部来支撑支柱。
[0036]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通过多个突出部来提高筒状部的刚性。另外,通过多个连结部提高多个突出部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变形。特别地,即使在支柱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筒状部的内表面所按压的情况下,多个连结部中的配置在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它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的变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37]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分解显示同一个实施方式的头枕的支撑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显示同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靠背的上部、头枕及其支撑构造的纵截面
图;
图4是显示同一个实施方式的靠背的框架及安装于其上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5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头枕的支持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7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侧面图;
图8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上表面的端面图;
图9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下表面的端面图;
图10是沿图8所示的X-X的面的向视截面图;
图11是沿图7所示的X1-XI的面的向视截面图;
图12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下表面图;
图13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头枕的支撑构造的立体图;
图14是同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及支架的截面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1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1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20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21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22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及支架的横截面图;
图23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24是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25是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支柱支撑件及支架的纵截面图;
图26是变形例的支柱支撑件及支架的纵截面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用座椅,3:靠背,4:头枕,51:支柱,53:支柱支撑件,55:支架,61:筒状部,62:头部,66:插入孔,68:把持部,69:开口,70、73、74、81:按压件,80:缝隙,101-111:突出部,131-140、131a-140a、131b-140b:连结部,131c、136c:连结部,151:孔部,153a、153b: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但是,尽管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发明而在技术上进行了各种优选的限定,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图示例。
[0040][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车辆用座椅I的立体图。图2是分解显示该车辆用座椅I的头枕支撑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显示车辆用座椅I的靠背3的上部、头枕4及其支撑构造的纵截面图。
[0041]如这些图所示,车辆用座椅I具备座部2,与座部2的后端部连结的靠背3,以及设在靠背3的上部的头枕4。
[0042]座部2通过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及高度调整机构与车辆地板连结,座部2的前后位置由位置调整机构调整,进一步地,座部2的高度由高度调整机构调整。另外,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机构作为这样的位置调整机构和高度调整机构。
[0043]座部2用坐垫覆盖框架,在下方承受乘员的臀部及大腿,从而支撑其臀部及大腿。在座部2的后端部,通过倚靠机构连结有靠背3。倚靠机构相对于座部2调整靠背3的角度,由倚靠机构使靠背3向后倒、向前立起、锁定靠背3来维持其角度。靠背3具备框架31和覆盖框架31的坐垫32。头枕4具有衬垫部41和覆盖衬垫部41的表皮42。该头枕4从乘员的后头部的后方承受乘员的后头部,从而支撑乘员的头部。
[0044]在该车辆用座椅I上设有在靠背3之上支撑头枕4的支撑构造。以下,具体说明头枕4的支撑构造。
[0045]头枕4的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4向下方延出的支柱51,承受支柱51并保持支柱51的支柱支撑件53,以及保持支柱支撑件53的支架55。支柱51、支柱支撑件53及支架55为一组,这些部件的组合在左右为一对。
[0046]图4是主要显示靠背3的框架31及支架55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支架55呈方筒状,从支架55的后表面的上端到下端形成有上下方向的缝隙56。具体而言,通过金属板弯曲加工而卷曲为方筒状而形成支架55,该金属板的两端部57、58分开而形成缝隙56 ο
[0047]另外,金属板的两端部57、58可以前后重叠,在此情况下,两端部57、58不固定,两端部57、58的很小的间隙成为缝隙。另外,金属板的两端部57、58也可以相对合地抵接,在此情况下,两端部57、58不固定。
[0048]该支架55在靠背3的内部的上侧固定在框架31的上部,该支架55在靠背3的内部上下延伸。具体而言,支架55的下部后表面通过焊接等接合到框架31的上部前表面。
[0049]图5是在从支架55上拆下支柱支撑件53的状态以及从支柱支撑件53上拆下支柱51的状态下显示头枕4的支撑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支柱支撑件53的主视图,图7是支柱支撑件53的侧面图,图8是支柱支撑件53的上表面的端面图,图9是支柱支撑件53的下表面的端面图,图10是支柱支撑件53的纵截面图,图11是支柱支撑件53的横截面图。
[0050]支柱支撑件53是将合成树脂成型为筒状而形成的。该支柱支撑件53具有头部62,从头部62垂下的筒状部61,在筒状部的周围从头部62垂下的把持部68,凸设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的突出部101-111,设在这些突出部101-111之间的连结部131-140,以及设在筒状部61的下部侧面的爪67。筒状部61、头部62、突出部101-111、连结部131-140、爪67、把持部68是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
[0051]在支柱支撑件53中形成有跨越其全长的插入孔66。S卩,插入孔66从头部62的上端面贯通至筒状部61的下端。插入孔66的上端开口 66e呈大致圆形状,插入孔66的下端开口 66f呈前后较长的长圆状,插入孔66的前后方向的直径(长径)自上而下渐增,左右方向的直径(短径)从上到下是一样的。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在纵截面上所描绘的线66d (如图10所示)不弯曲,是一条直线状。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在纵截面上描绘的线66d与通过插入孔66的上端开口 66e的中心的中心线66g平行。
[0052]另一方面,插入孔66的前侧壁面66a在纵截面上描绘的线66c (如图10所示)弯曲为弓状,该线66c的曲率中心O比插入孔66更为靠前。另外,也可以是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在纵截面上描绘的线66d弯曲为弓状,其曲率中心比插入孔66更为靠前,在此情况下,其线66d的曲率半径有必要比前侧壁面66a的线66c的曲率半径大。并且,在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的线66d的曲率半径无限大的情况下,其线66d的曲率半径比前侧壁面66a的线66c的曲率半径更大,如上所述,线66d成为直线状。
[0053]图12是显示支柱支撑件53的下表面图。在该图12中,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如图所示,中心线66g图示为相对于纸面不垂直,相对于纸面的垂直方向有稍微的倾斜。如图12所不,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不是成为圆柱面,而是成为平坦面。平坦的后侧壁面66b从插入孔66的上端开口 66e至下端开口 66f为带状。
[0054]如图11、图12所示,把持部68的横截面形状为在前侧开口的U字状或C字状。也就是说,把持部68具有左右一对侧壁部68a、68c,以及与侧壁部68a、68c的后端相连的后壁部68b。另外,如图5、图6、图7、图11所示,壁部68a、68b、68c在上端与头部62相连。壁部68a、68b、68c与筒状部61分离,在筒状部61的外表面和把持部68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79。
[0055]如图5-图7所示,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101-111。这些突出部101-111设为翅片板(薄板状),设置为相对于通过插入孔66的上端开口 66e的中心的中心线66g垂直。突出部101-111设为翅片状,因而,可以谋求突出部101-111的薄型化,并且可以使支柱支撑件53轻量化。
[0056]这些突出部101-111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部的突出部101-104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大。另外,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下部的突出部109-111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大。进一步地,突出部104和突出部105的间隔以及突出部108和突出部109的间隔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大。
[0057]突出部101和突出部102之间存在连结部131,连结部131的上端与突出部101连结,连结部131的上端与突出部101连结。通过连结部131来保持突出部101和突出部102的间隔。
[0058]连结部13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突出部101、10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连结部131在突出部10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与突出部101相连,并且,在突出部10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与突出部102相连。
[0059]连结部131的前端面、突出部101的前端面及突出部102的前端面对其,这些面成为一个面。
[0060]同样地,连结部132介于突出部102和突出部103之间,连结部133介于突出部103和突出部104之间,连结部134介于突出部104和突出部105之间,连结部135介于突出部105和突出部106之间,连结部136介于突出部106和突出部107之间,连结部137介于突出部107和突出部108之间,连结部138介于突出部108和突出部109之间,连结部139介于突出部109和突出部110之间,连结部140介于突出部110和突出部111之间。这些连结部131-140在上下方向上相连而成为带状。连结部131-140、突出部101-111及筒状部61是一体成型的。
[0061]连结部131-13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彼此相等。另外,连结部14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连结部131-13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另外,连结部14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也可以与连结部131-13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等。
[0062]如图7所示,连结部131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分开,在连结部131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孔151。该孔151左右贯通。
[0063]如图7、图11所示,连结部133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分开,在连结部133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隔壁153。由连结部133、突出部133和突出部134所围的部分通过隔壁153来封闭。隔壁153的厚度(左右方向的长度)比连结部13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连结部133和隔壁153的组合呈T字的横截面形状,在隔壁153的左右两侧形成有凹部153a, 153b。隔壁153的两侧为凹部153a、153b,因此,可以抑制在成型支柱支撑件53时的原料(树脂)的增加,谋求轻量化,并且能够确保支柱支撑件53的刚性。
[0064]同样地,隔壁152形成于连结部132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隔壁154形成于连结部134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隔壁155形成于连结部135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隔壁156形成于连结部136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隔壁157形成于连结部137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隔壁158形成于连结部138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隔壁159形成于连结部139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另外,也可以不形成隔壁152,在连结部132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孔。对于隔壁153-159也是如此。这样,隔壁152-159中的各个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孔或凹部,因此能够使支柱支撑件53大幅度地轻量化。
[0065]另外,也可以在连结部131和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隔壁,封闭孔151。
[0066]连结部140不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分开,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上凸状地设置。另外,连结部131-139也可以与连结部140 —样,不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分开,连结部131-139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上凸状地设置。
[0067]如图13、图14所示,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从支架55的上部嵌入支架55中,突出部101-110及连结部131-139与支架55的内表面相对,并且压接在支架55的内表面上。连结部131-140介于突出部101-111之间,因此在使筒状部61进入支架55时,能够防止在突出部101-111上产生大的弯曲。
[0068]连结部131-140的前端面、突出部101-111的前端面对其而成为一个面,因此,突出部101-111及连结部131-140与支架55的平坦的内表面抵接。因此,支柱支撑件53和支架55的组装性良好,能够防止筒状部61相对于支架55晃动。
[0069]头部62的外径比筒状部61的外径大,头部62挂在支架55的上端。在头部62挂在支架55的上端的状态下,突出部101-104位于支架55的上部,突出部109-110位于支架55的下部,突出部105-108位于支架55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
[0070]把持部6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即,壁部68a和壁部68c的间隔比支架55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从而,支架55进入筒状部61和把持部68的间隙79中,支架55从其左右侧面到后表面由把持部68把持,在把持部68的壁部68a、68c之间夹有支架55。因此,即使筒状部61插入支架55中,支架55的直径也不容易变大,并且支架55的缝隙56的宽度也不
容易变宽。
[0071]如图1、图3所示,在筒状部61嵌插在支架55中的状态下,筒状部61配置在靠背3的内部,头部62的上部从靠背3的上端面露出。另外,把持部68从靠背3的上端面进入靠背3的内部。因此,在头部62的周围即使将靠背3的上端面向下压入,把持部68也会露出,支架55不露出。
[0072]如图3所示,支柱51被插入支柱支撑件53的插入孔66中。在支柱51中,插入孔66的前侧壁面66a沿着在纵截面上描绘的线66c而弯曲为弓状,支柱51的曲率中心比支柱51更位于前侧。该支柱51使笔直状的圆形管弯曲而成。另外,支柱51为管状,也可以是无空心的柱状。
[0073]支柱51弯曲,插入孔66形成为如上述的形状,因此,支柱51被三点所支撑。即,如图10所不,在插入孔66的上部,支柱51压接到插入孔66的前侧壁面66a(用α表不的部分),在其下方,支柱51压接到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 (用β表示的部分),进一步地,在更下方,支柱51压接到插入孔66的前侧壁面66a (用Y表不的部分)。
[0074]由于支柱51被三个部位所支撑,因此,支柱51不会晃动,头枕4的位置能够被牢固地固定。特别是,乘员的后头部倚靠在头枕4上时,支柱51被约束,头枕4不会晃动地被固定。因为支柱51不晃动,因此能够将振动产生的噪音抑制为最小。
[0075]支柱51被三个部位所支撑,该三个部位中最下面的部分(用Y表示的部分)相当于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从支柱51作用在筒状部61上的荷重在用Y表示的部分上最大。另一方面,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的其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用Y表不的部分)上形成有突出部105-108以及连结部135-137。从而,在用Y表示的部分上,即使大的荷重作用在筒状部61上,由于筒状部61可以通过突出部105-108及连结部135-137来补强,因此可以抑制筒状部61变形。特别地,突出部105-108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比突出部101-104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或突出部109-111的相邻的突出部之间的间隔窄,突出部105-108密集在用Y表示的部分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筒状部61的变形。
[0076]另外,支柱51被支撑在比用β表示的部分更位于下侧的位置,具体而言,通过以下的构成来支撑支柱51。如图10、图12所示,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的背面形成有开口 69,该开口 69贯通到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开口 69所贯通的位置在支柱支撑件53的背面中的其下端和其上端之间,具体而言在上下方向上的支柱支撑件53的中间部。另夕卜,开口 69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和突出部106、107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对应地相同。即使在筒状部61的后表面上形成开口 69,可以通过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上形成突出部106、107来抑制筒状部61的刚性下降。
[0077]在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的背面设有按压件70。按压件70的下端在开口 69的下方与筒状部61相连。按压件70能够以与筒状部61的连结部71为中心起伏。具体而言,按压件70和筒状部61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按压件70和筒状部61的连结部71是软质的,因此,按压件70以与筒状部61的连结部71为中心可以上下起伏。另外,也可以是按压件70与筒状部61分开成型,该按压件70通过销等在开口 69的下方与筒状部61铰链结

口 ο
[0078]在按压件70向后倒的状态下,按压件70从开口 69中脱离。另一方面,在按压件70升起的状态下,按压件70进入开口 69中,按压件70的一部分突出至插入孔66内。此处,如图3所示,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嵌插入支架55中,按压件70的背面与支架55的后侧内表面抵接,保持按压件70的升起状态。特别地,按压件70的下端在开口 69的下方与筒状部61连结,因此从上方向支架55中插入筒状部61时,如果按压件70与支架55的上端相接,进一步地进入筒状部61的话,按压件70由于支架55而升起,按压件70与筒状部61—起进入支架55中,按压件70插入开口 69中,按压件70向开口 69内突出。
[0079]在这样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插入支架55的状态下,如果支柱51插入插入孔66中,则支柱51通过按压件70而被向前方按压,因此,支柱51在比用β表示的部分(参照图10)更位于下侧的位置被按压件70所支撑。也就是说,按压件70与支架55的后侧内表面抵接,通过其反力,按压件70压接到支柱51上。
[0080]另外,在调整头枕4的上下位置时,通过向上拉头枕4或向下压头枕4,能够简单地使支柱51向脱离方向或进入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只要抓住头枕4使其沿支柱51的弯曲形状移动,就可以用小的力调整头枕4的位置,并且如果确定了头枕4的位置,即使使头枕4脱离,头枕4的位置也牢固地固定。这样,既可以谋求操作性,又可以防止晃动。
[0081]当调整头枕4的上下位置,使支柱51的下端比用Y表示的部分更上时,支柱51不再被三个部位所支撑。因此,支柱51能够不发生晃动地被支撑的最上的位置是支柱51的下端位于用Y表示的部分的情况。
[0082]另外,只需要对支柱51的弯曲形状或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进行微调整,就能够容易地调整支柱51和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的接触的情况,能够防止晃动,并使操作性为最佳状态。
[0083]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柱51由图10的α、β、Y所表示的部分及按压件70所支撑,因此支柱51不晃动,头枕4的位置被牢固地固定。特别地,当乘员的后头部倚靠在头枕4上时,支柱51被约束,头枕4不晃动地被固定。支柱51不晃动,因此,能够将振动产生的噪音抑制为最小。
[0084]另外,通过支柱51被筒状部61所支撑,从支柱51向筒状部61作用荷重。即使这样,由于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101-111,因此,筒状部61的刚性提高,筒状部61不容易变形。因此,能够可靠地支撑支柱51。特别地,在图10的用Y表示的部分,尽管从支柱51向筒状部61作用大的荷重,但在该部分密集了多个突出部105-108,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61的变形。
[0085]另外,除了筒状部61的刚性,突出部101-111的刚性也能够由于连结部131-140而提闻。
[0086]另外,并不是单纯地使筒状部61变厚,通过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侧形成突出部101-111、连结部131-140及隔壁152-159来谋求筒状部61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在成型支柱支撑件53时的原料的增加。
[0087]另外,在调整头枕4的上下位置时,通过向上拉头枕4或向下压头枕4,能够简单地使支柱51向脱离方向或进入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只要抓住头枕4使其沿支柱51的弯曲形状移动,就可以用小的力调整头枕4的位置,并且如果确定了头枕4的位置,即使使头枕4脱离,头枕4的位置也牢固地固定。这样,既可以谋求操作性,又可以防止晃动。
[0088]另外,只需要对支柱51的弯曲形状或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进行微调整,就能够容易地调整支柱51和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的接触的情况,能够防止晃动,并使操作性为最佳状态。
[0089]另外,支架55是弯曲加工而成的,因此支架55的后表面形成有缝隙56。这样的支架55通过把持部68来把持,因此支架55不容易变形成缝隙56打开,支柱支撑件53不会晃动。因此,不以填平缝隙56的方式将金属板的两端部57、58焊接也可以,并且,也可以不采用难以使支架55自身变形的高强度材料。从而,可以谋求降低制造成本和制造工序。
[0090]另外,即使将靠背3的上端面向下压入,把持部68会露出,但金属制的支架55不会露出而看不见,因此车辆用座椅I的设计性也变好了。
[0091]另外,尽管突出部101-111及连结部131-140设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但也可以设在筒状部61的左侧面、右侧面或后表面。在突出部101-111及连结部131-140设在筒状部61的左侧面的情况下,开口 69形成于筒状部61的右侧面,在突出部101-111及连结部131-140设在筒状部61的右侧面的情况下,开口 69形成于筒状部61的左侧面,在突出部101-111及连结部131-140设在筒状部61的后表面的情况下,开口 69形成于筒状部61的前表面。
[0092]以下,对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主要对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添加或变更的部位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对应的构成要素赋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设置的部分省略说明。
[0093][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除了连结部131,在突出部101和突出部102之间还存在连结部131a、131b。
[0094]同样地,连结部132a、132b介于突出部102和突出部103之间,连结部133a、133b介于突出部103和突出部104之间,连结部134a、134b介于突出部104和突出部105之间,连结部135a、135b介于突出部105和突出部106之间,连结部136a、136b介于突出部106和突出部107之间,连结部137a、137b介于突出部107和突出部108之间,连结部138a、138b介于突出部108和突出部109之间,连结部139a、139b介于突出部109和突出部110之间,连结部140a、140b介于突出部110和突出部111之间。连结部131a_140a在上下方向上相连而成为带状。连结部131b-140b在上下方向上相连而成为带状。
[0095]这样,除了连结部131-140,设有连结部131a_140a及连结部131b_140b,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突出部101-111的刚性。
[0096]形成于筒状部61的后表面的开口 69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与突出部106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相同。因此,即使在筒状部61上形成有开口 69,也能够通过突出部106来抑制筒状部的刚性下降。
[0097][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部的突出部101-10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下部的突出部109-11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
[0098]在图10的用Y表示的部分,尽管从支柱51向筒状部61作用大的荷重,但在该部分,突出部105-108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其它的突出部101-104、109-11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长,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61的变形。
[0099][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部的突出部101-104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比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下部的突出部109-111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
[0100]尽管从支柱51向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作用大的荷重,但在该部分,突出部105-108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比其它的突出部101-104、109-111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61的变形。
[0101][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连结部135-137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连结部131-134、138-14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有效地抑制筒状部61的变形。
[0102][第六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突出部101形成于筒状部61的上部,突出部106形成于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突出部110形成于筒状部61的下部,未形成突出部102-105、107-109、111。在突出部101和突出部106之间存在连结部131c,在突出部106和突出部110之间存在连结部136c。该连结部131c、136c在上下方向上相连而成为带状。连结部131c、136c可以凸设在筒状部61的前表面,连结部131c、136c也可以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分开。在连结部131c、136c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分开的情况下,在连结部131c、136c与筒状部61的前表面之间可以形成孔,也可以在其间设有隔壁,在隔壁的左右两侧形成凹部。另外,也可以是连结部131c的前端面、连结部136c的前端面、突出部101的前端面、突出部106的前端面及突出部110的前端面对其,这些面成为一个面。
[0103][第七实施方式]
如图20所示,配置在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105-108形成为从筒状部61的前表面经过左右两侧面至筒状部61的后表面。特别地,突出部106、107形成到开口 69的边缘。即使在筒状部61上形成有开口 69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突出部106、107来补强筒状部61。由此,能够抑制筒状部61的变形。
[0104]另外,如果凸部凸设在筒状部61的内表面或背面,同时如包围开口 69般地沿开口69的边缘形成,则筒状部61的刚性提高,进一步地,如果在该凸部上连结突出部106、107,则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筒状部61的刚性。
[0105]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图15)、第三实施方式(图16)、第四实施方式(图17)、第五实施方式(图18)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20所示,突出部105-108形成于从筒状部61的前表面经过左右两侧面至筒状部61的后表面,突出部106、107形成至开口 69的边缘。
[0106]另外,即使在第六实施方式(图19)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突出部106从筒状部61的前表面经过左右两侧面形成至开口 69的边缘。
[0107][第八实施方式]
如图21所示,突出部101及突出部102形成于筒状部61的上部,突出部106及突出部107形成于筒状部6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突出部110及突出部111形成于筒状部61的下部,未形成突出部103-105、108-109。连结部131介于突出部101和突出部106之间,连结部136介于突出部106和突出部107之间,连结部140介于突出部110和突出部111之间。另一方面,突出部102和突出部106之间以及突出部106和突出部110之间都不存在连结部。
[0108][第九实施方式]
如图22所示,把持部68也可以是方筒状。即,把持部68除了壁部68a、68b、68c之外,还具有与侧壁部68a、68c的前端连接的前壁部68d。这种情况下,把持部68的前后宽度比支架55的前后宽度大,把持部68的左右宽度比支架55的左右宽度大,支架55插入把持部68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支架55也不容易变形成缝隙56打开,并且即使用头部62的前侧向下压靠背3的上端面,支架55的前表面也不露出。
[0109][第十实施方式]
把持部68也可以不具有后壁部68a、前壁部68d,而仅具有侧壁部68a、68c。即,支架55可以通过把持部68被夹持在缝隙56的宽度方向上。
[0110][第^^一实施方式]
也可以在支柱支撑件53 (特别是头部62)上设有使支柱51锁定、解除该锁定的锁定机构。
[0111][第十二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进入开口 69的按压件74也可以是如图23所示的形状。该按压件74具有板状部75、立设在板状部75的一个面`上的一对弹性脚76、设在弹性脚76的顶端部的爪77。该按压件74以弹性脚76的顶端部为前部从支柱支撑件53的后部嵌入开口 69。并且,按压件74的爪77挂在支柱支撑件53的内表面上,板状部75挂在支柱支撑件53的背面,由此,按压件74固定在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上。按压件74的顶端部、即弹性脚76的顶端部向开口 69的内侧突出。支柱51插入支柱支撑件53的插入孔66中,支柱51通过按压件74被向前方按压。此处,按压件74固定在支柱支撑件53上,在此受到反力,按压件74压接在支柱51上。因此,支柱51不晃动。
[0112]另外,在第一至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按压件74作为按压件70的替代来使用。
[0113][第十三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在筒状部61的背面,替代开口 69,形成有左右方向上长的缝隙80。该缝隙80贯通到支柱支撑件53的内表面。另外,在与缝隙80同等高度的位置上,在筒状部61上形成有卡止孔83。另一方面,C字状的按压件81从筒状部61的后面抱持筒状部61,按压件81的两顶端部82挂在卡止孔83中。按压件81的一部分嵌入缝隙80中,向插入孔66内突出。由此,按压件81固定在筒状部61上。如果支柱51插入支柱支撑件53的插入孔66中,则支柱51由按压件81向前方按压。此处,按压件81固定在支柱支撑件53上,在此处受到反力,按压件81的后部压接在支柱51上。因此,支柱51不晃动。
[0114]另外,在第二至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按压件81作为按压件70的替代来使用。
[0115][第十四实施方式]
如图25所示,在筒状部61的背面凸设有作为插入件的突起84。形成突起84的位置在支柱支撑件53的背面中的其下端和其上端之间,具体而言,在上下方向的支柱支撑件53的中间部。特别地,没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筒状部61的背面形成开口 69,在形成开口 69的位置形成有突起84。该突起84是相对于筒状部61的背面垂直地设置的肋。该突起84及筒状部61是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的。另外,也可以是,突起84与筒状部61分别成型,成型后突起84安装到筒状部61上。
[0116]在支柱支撑件53的筒状部61嵌插在支架55中的状态下,突起84压接到支架55的内表面后侧,由该反力,支柱支撑件53的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变形。S卩,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弯曲为向插入孔66的内侧凸出的弓状。从而,支柱51不仅压接在用β表示的部分(参照图10),还在其下方压接在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上。
[0117]如图26所示,除了突起84,还可以在筒状部61上形成作为插入件的突起85。突起85形成于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上。突起85的上下位置与突起84的位置相同,突起85形成于突起84的相反侧。通过设置突起85,由突起84使插入孔66的后侧壁面66b变形的情况下,突起85压接在支柱51上。由此,能够更为有效地防止头枕4的晃动。另外,通过调节突起85的上下的位置,可以微调整在调整头枕4的上下位置时的操作荷重、晃动、噪音。
[0118]另外,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0119]例如,尽管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座椅适用于汽车的车辆用座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适用于其它的乘用物(例如,飞机,船舶等)的座椅。另外,也可将本发明的座椅用于乘用物以外。另外,在上述的任何的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把持部68也是可以的。
[0120]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0121]因此,为了简单地进行头枕的位置调整,并且使头枕的位置也牢固地固定,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4延出的支柱51、具有上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66并设在上述靠背3上的支柱支撑件53,上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66a在纵截面上的线66c以比上述插入孔更前侧为中心弯曲,上述插入孔的后侧壁面在纵截面上的线的曲率半径比上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66b的线66d的曲率半径大。由此,从头枕延出的支柱压接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和后侧壁面上,由此,可以起到能够使支柱固定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抓住头枕,使支柱或头枕沿着支柱的形状或插入孔的前侧壁面的形状移动,即使不施加大的力,也能够简单地进行头枕位置的调整。
[0122]另外,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延出的支柱51,具有上述支柱51所插入的插入孔66并且具有从背面贯通上述插入孔的开口 69、设置在靠背3上的支柱支撑件53,以及嵌入上述开口 69并向上述插入孔内突出的按压件70、73、74、81,上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66a在纵截面上的线66c以比上述插入孔更前侧为中心弯曲,上述插入孔的后侧壁面66b在纵截面上的线66d的曲率半径比上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的线的曲率半径大,上述按压件与上述支柱抵接。由此,从头枕延出的支柱压接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和后侧壁面,由此,起到能够使支柱固定的作用效果。特别地,开口从支柱支撑件的背面贯通插入孔,按压件嵌入贯通孔,该按压件向插入孔内突出,支柱抵接该按压件,能够使头枕的支撑变得稳定。另一方面,抓住头枕使支柱或头枕沿着支柱的形状或插入孔的前侧壁面的形状移动,则即使不施加大的力,也能够简单地进行头枕的位置调整。[0123]另外,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4延出的支柱51,设在靠背3上的支架55,具有上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66并且嵌插在上述支架中的支柱支撑件53,以及夹在上述支柱支撑件的背面和上述支架的内表面之间的插入件84,上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66a在纵截面上的线66c以比上述插入孔更前侧为中心弯曲,上述插入孔的后侧壁面66b在纵截面上的线66d的曲率半径比上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的线的曲率半径大,上述插入件压接在上述支架的内表面上,通过其反力,上述插入孔的后侧壁面压接到上述支柱。由此,从头枕延出的支柱压接到插入孔的前侧壁面和后侧壁面上,由此,起到能够使支柱固定的作用效果。特别地,通过支柱支撑件的背面和上述支架的内表面之间的插入件,插入孔的后侧壁面在宽范围上压接支柱,因此能够使头枕的支撑变得稳定。另一方面,抓住头枕使支柱或头枕沿着支柱的形状或插入孔的前侧壁面的形状移动,则即使不施加大的力,也能够简单地进行头枕的位置调整。
[0124]另外,为了抑制支架的变形,头枕支撑构造具备从头枕4向下方延出的支柱51,将板材卷为筒状而成在靠背的内部上下延伸的支架55,以及支柱支撑件53,上述支柱支撑件具有头部62,从上述头部垂下的筒状部61,以及在上述筒状部的周围从上述头部垂下的把持部58,,从上述头部至上述筒状部形成有插入孔,上述支柱插入上述插入孔中,上述筒状部嵌入上述支架中,上述支架由上述把持部把持。由此,支架由把持部把持,因此,起到了卷为筒状的支架的直径不变大,支柱支撑件不晃动的作用效果。
[0125]包含说明书、专利请求的范围、附图及摘要的2008年I月1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8-004554号的公开内容的整体,只要本国际申请指定的指定国或选择的选定国的国内法令容许,对其原样进行引用而组合在这里。尽管示出并说明了各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从而,本发明的范围仅由请求的范围限定。
[0126]本发明的头枕支撑构造能够利用于具备头枕的座椅上。
【权利要求】
1.头枕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从头枕向下方延出的支柱, 设在靠背上,设置为筒状的上下延伸的支架, 具有所述支柱所插入的插入孔,并且嵌插在所述支架中,上下延伸的筒状部, 凸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上,在上下方向排列,与所述支架的内表面相对的多个突出部, 位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的多个连结部, 所述突出部以及所述连结部是一体成型的, 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突出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其它突出部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结部中的配置在所述筒状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大于其它连结部的左右方向的览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结部和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孔或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连结部设置在同一个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出部的相反侧,在所述筒状部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形成至所述开口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设置为翅片状。
【文档编号】B60N2/48GK103818284SQ20141001146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1日
【发明者】古田将也, 金田卓治, 竹内亮 申请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