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271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包括主阀和第一、第二压力感应阀;主阀包括阀体、主阀芯、复位弹簧和活塞腔;阀体的一侧设有储气罐接口和连接于大气的排气口,其另一侧设有气泵接口;主阀芯位于阀体内,其一端与阀体之间形成活塞腔,其另一端与阀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主阀上还设有取压通道、排气通道和活塞进气通道。上述车用气压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压力感应阀和第二压力感应阀控制储气罐接口与活塞腔的通断,从而控制主阀芯的位置,使气泵在储气罐压力过小时带载工作,向储气罐充气,在储气罐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卸载,进入节能状态,如此循环工作,达到节能之目的。
【专利说明】—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用气泵提供气源的车用刹车系统是一种成熟技术,广泛的在大型车辆上得到应用,它由气泵、气罐、刹车气缸,和一些附件及管路组成。然而,现有技术中气泵与气罐之间没有控制装置,气泵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十分耗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位于气泵与气罐之间的车用气压控制装置,使安装在汽车上的气泵工作在合理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包括位于气泵与储气罐之间的主阀,以及第一、第二压力感应阀;所述主阀包括阀体、主阀芯、复位弹簧和活塞腔;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储气罐接口和连接于大气的排气口,其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气泵的气泵接口 ;所述主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其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所述活塞腔,其另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具有第一进气端及第二出气端,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具有第二进气端及第二出气端,所述主阀上设有取压通道、排气通道和活塞进气通道,所述取压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罐接口,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进气端,所述活塞进气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腔,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出气端;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进气通道,其另一端连通于大气;所述储气罐的压力值为?,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的设定压力为八,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的设定压力为8 ;
[0005]当?〈八时,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打开,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活塞腔连通于所述排气口,所述主阀芯位于一端的初始位置,所述气泵接口连通于所述储气罐接口 ;
[0006]当八? ?〈8时,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主阀芯仍位于初始位置,所述气泵接口连通于所述排气口 ;
[0007]当? ? 8时,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打开,所述储气罐的气体通过所述取压通道和所述活塞进气通道后,进入所述活塞腔,驱动所述主阀芯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压力移动至另一端,使所述气泵接口与所述储气罐接口断开,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阀芯上设有凹槽,所述气泵接口与所述储气罐接口或排气口皆通过所述凹槽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主阀体,以及固设于所述主阀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主阀芯穿设于所述 主阀体内部,并且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中,所述活塞腔、取压通道和所述活塞进气通道均设于所述前端盖中,所述排气通道穿设于所述前端盖和所述主阀体中。[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第一平衡弹簧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一活塞均设于所述第一阀体内,并且所述第一活塞固设于所述第一阀芯下方,所述第一进气端位于第一活塞下方,所述第一出气端位于第一阀体的侧面,所述第一平衡弹簧设于所述第一阀芯的上端与第一阀体之间;当?〈八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断开,当? ?八时,所述第一活塞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阀芯克服所述第一平衡弹簧的压力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平衡弹簧;所述第二阀芯设于所述第二阀体内,所述第二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二阀体下方,所述第二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二阀体侧面,所述第二平衡弹簧设于所述第二阀芯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当?〈8时,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端断开,当? ? 8时,所述第二阀芯克服所述第二平衡弹簧的压力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端连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用气压控制装置通过第一压力感应阀和第二压力感应阀控制储气罐接口与活塞腔的通断,从而控制主阀芯的位置,使气泵在储气罐压力过小时带载工作,向储气罐充气,在储气罐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卸载,进入节能状态,如此循环工作,达到节能之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车用气压控制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沿图1中六-八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沿图1的中8-8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处于另一工作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如图1和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该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包括位于气泵与储气罐之间主阀100,以及位于主阀100上的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和第二压力感应阀300。
[0019]主阀100包括阀体110、主阀芯120、复位弹簧130和活塞腔140。阀体110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储气罐的储气罐接口 111和连接于大气的排气口 112,其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气泵的气泵接口 113。主阀芯120位于阀体110内,其表面设有凹槽121,其一端与阀体110之间形成活塞腔140,其另一端与阀体11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0。
[0020]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具有第一进气端及第一出气端(图中未标示),第二压力感应阀具有第二进气端及第二出气端(图中未标示主阀100内部设有取压通道114、活塞进气通道115和排气通道116。取压通道114的一端连接于储气罐接口 111,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和第二压力感应阀300的第一进气端和第二进气端。活塞进气通道115的一端连接于活塞腔140,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和第二压力感应阀300的第一出气端和第二出气端。排气通道116位于第一、第二压力感应阀200、300之前,其一端连接于活塞进气通道115,其另一端连通于大气。
[0021]具体地,阀体110包括主阀体1102,以及分别固设于主阀体1102两端的前端盖1101和后端盖1103。主阀芯120穿设于主阀体1102内部,并且其两端分别位于前端盖1101和后端盖1103中。活塞腔140、取压通道114和活塞进气通道115均设于前端盖1101中,排气通道116穿设于前端盖1101和主阀体1102中。[0022]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包括第一阀体210、第一阀芯220、第一平衡弹簧230、和第一活塞240。第一阀芯220和第一活塞240均设于第一阀体210内,并且第一活塞240固设于第一阀芯220下方。第一进气端位于第一活塞240下方,第一出气端位于第一阀体210的侧面。第一平衡弹簧230设于第一阀芯220的上端与第一阀体210之间。储气罐的压力为?;当?〈八时,第一活塞240上方的气体压力小于第一平衡弹簧230的弹力,第一阀芯220位于下方的初始位置,第一进气端与第一出气端连通,其中,八为第一压力感应阀200的设定压力;当? ?八时,第一活塞240上方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平衡弹簧230的弹力,第一阀芯220向上运动,使第一进气端与第一出气端断开。本实施例中,压力值八为0.6^^。
[0023]第二压力感应阀300包括第二阀体310、第二阀芯320和第二平衡弹簧330。第二阀芯320设于第二阀体310内,第二进气端位于第二阀体310下方,第二出气端位于第二阀体310侧面。第二平衡弹簧330设于第二阀芯320的上端与第二阀体310之间。当储气罐的压力值?〈8时,第二阀芯320下方气体压力小于第二平衡弹簧330的弹力,第二阀芯320位于初始位置,第二进气端与第二出气端断开,其中,8为第二压力感应阀300的设定压力;当P≥8时,第二阀芯320下方气体压力大于第二平衡弹簧330的弹力,第二阀芯320克服第二平衡弹簧330的压力向上运动,使第二进气端与第二出气端连通。本实施例中,压力值8为0.8腿
[0024]如图3所示,当储气罐的压力?〈八时,第一压力感应阀200打开,第二压力感应阀300关闭,活塞腔140连通于排气口 112,此时活塞腔140内无压力;主阀芯120在复位弹簧130的作用下运动到一端(本实施例中是图3中所示的左端)的初始位置,凹槽121连通气泵接口 113和储气罐接口 111,气泵向储气罐充气,此时气泵带载工作。
[0025]当八? ?〈8时,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和第二压力感应阀300均关闭,主阀芯120仍位于一端(本实施例中是图3中所示的左端)的初始位置,气泵接口 113连通于储气罐接口111,活塞腔140与排气口 112断开,但此时由于活塞腔140内无压力主阀芯仍位于初始位置,气泵继续向储气罐充气,此时气泵带载工作。
[0026]如图4所示,当?≥8时,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关闭,第二压力感应阀300打开,储气罐的气体通过取压通道114和活塞进气通道115后,进入活塞腔140,驱动主阀芯120克服复位弹簧130的压力移动至另一端(本实施例中是图3中所示的右端),凹槽121连通气泵接口 113和排气口 112,使气泵接口 113与储气罐接口 111断开,让气泵卸载工作,进入节能状态。
[0027]当汽车开启刹车用气时,储气罐压力?降低,当低到?〈八时,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再次打开,第二压力感应阀300再次关闭,活塞腔140连通于排气口 112泄压,主阀芯120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向左运动,使气泵与排气口 112断开,并连通于储气罐,再次向储气罐充气,此时气泵又带载工作(如图3所示)。
[0028]当AS P〈B时,活塞腔140与排气口 112断开,气泵继续向储气罐充气,气泵仍然带载工作(如图3所示)。
[0029]当P≥B时,气泵再次卸载工作,进入节能状态(如图4所示)。
[0030]这样,通过第一压力感应阀200和第二压力感应阀300控制储气罐接口 111与活塞腔140的通断,从而控制主阀芯120的位置,使气泵在储气罐压力过小时带载工作,在储气罐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卸载,进入节能状态,如此循环工作,即达到节能之目的。
[0031 ]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气泵与储气罐之间的主阀,以及第一、第二压力感应阀;所述主阀包括阀体、主阀芯、复位弹簧和活塞腔;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储气罐接口和连接于大气的排气口,其另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气泵的气泵接口 ;所述主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其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所述活塞腔,其另一端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具有第一进气端及第二出气端,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具有第二进气端及第二出气端,所述主阀上设有取压通道、排气通道和活塞进气通道,所述取压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气罐接口,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进气端,所述活塞进气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腔,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第二出气端;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进气通道,其另一端连通于大气;所述储气罐的压力值为?,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的设定压力为八,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的设定压力为8 ; 当?〈八时,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打开,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活塞腔连通于所述排气口,所述主阀芯位于一端的初始位置,所述气泵接口连通于所述储气罐接口 ; 当八? ?〈8时,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主阀芯仍位于初始位置,所述气泵接口连通于所述排气口 ; 当? ? 8时,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关闭,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打开,所述储气罐的气体通过所述取压通道和所述活塞进气通道后,进入所述活塞腔,驱动所述主阀芯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压力移动至另一端,使所述气泵接口与所述储气罐接口断开,并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上设有凹槽,所述气泵接口与所述储气罐接口或排气口皆通过所述凹槽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主阀体,以及固设于所述主阀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主阀芯穿设于所述主阀体内部,并且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中,所述活塞腔、取压通道和所述活塞进气通道均设于所述前端盖中,所述排气通道穿设于所述前端盖和所述主阀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阀包括第一阀体、第一阀芯、第一平衡弹簧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一活塞均设于所述第一阀体内,并且所述第一活塞固设于所述第一阀芯下方,所述第一进气端位于第一活塞下方,所述第一出气端位于第一阀体的侧面,所述第一平衡弹簧设于所述第一阀芯的上端与第一阀体之间;当?〈八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断开,当? ?八时,所述第一活塞向上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阀芯克服所述第一平衡弹簧的压力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气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阀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和第二平衡弹簧;所述第二阀芯设于所述第二阀体内,所述第二进气端位于所述第二阀体下方,所述第二出气端位于所述第二阀体侧面,所述第二平衡弹簧设于所述第二阀芯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当?〈8时,所述第二阀芯位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端断开,当? ? 8时,所述第二阀芯克服所述第二平衡弹簧的压力向上运动,使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端连通。
【文档编号】B60T17/02GK103832427SQ20141010087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李治南, 李和平 申请人:深圳嘉贸气动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