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11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包括前置锁位机构、后置锁位机构、控制轴和移动座,移动座受朝向底座后端方向的作用力驱动,移动座内设置有限位槽,控制轴位于限位槽内,限位槽包括一体设置水平槽和倾斜槽,倾斜槽由水平槽的终端作为起始端呈斜向上延伸,后置锁位机构通过拉杆与移动座连接;前置锁位机构上设置有联动开关,前置锁位机构控制联动开关的打开或关闭,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轴的位置被锁定,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控制轴可向上移动;优点是避免使用者因疏忽而误操作的状况。
【专利说明】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锁位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如今儿童安全座椅已经被熟知,一般市场上有分体式儿童安全座椅和整体式儿童安全座椅,分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由于底背可以分离,单独产品重量较轻,便于安装操作等优点目前越来越流行。目前,现有的分体式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背和底座,椅背的底部设置有前固定轴和后固定轴,底座上设置有位于底座后侧的限位槽、位于底座前侧的锁位机构和锁位红绿指示片,锁位机构和锁位红绿指示片连接,锁位红绿指示片包括红色指示端和绿色指示端,进行锁位操作时,必须先将椅背的后固定轴卡入限位槽中,再将前固定轴锁入锁位机构中,完成锁位操作后,锁位红绿指示片的绿片指示端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完成,当前固定轴未卡入锁位机构时,红色指示端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未完成。
[0003]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该结构中后固定轴卡入限位槽中,前固定轴卡入锁位机构中,限位槽和锁位机构之间不存在联系,只有当前固定轴卡入锁位机构时,指示窗口才会显示锁位完成,当后固定轴未卡入限位槽中,前固定轴卡入锁位机构时,指示窗口也会显示锁位完成,使用者操作时,可能会发生后固定轴未卡入限位槽中,前固定轴卡入锁位机构的情况,此时指示窗口显示锁位完成,使得使用者误以为锁位完成,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使用者误操作的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在该连接锁位系统中,当后固定轴未被锁定时,使用者无法对前固定轴进行锁定,且只有当后固定轴和后固定轴同时被锁定时,指示窗口才会显示锁位完成,从而避免了因疏忽而有固定轴未被锁死的状况。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安全座椅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包括前置锁位机构、后置锁位机构、控制轴和移动座,所述的移动座受朝向底座后端方向的作用力驱动,所述的移动座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控制轴位于所述的限位槽内,所述的限位槽包括一体设置水平槽和倾斜槽,所述的倾斜槽由水平槽的终端作为起始端呈斜向上延伸,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通过拉杆与所述的移动座连接;
[0006]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上设置有联动开关,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控制联动开关的打开或关闭,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轴的位置被锁定,所述的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控制轴可向上移动;
[0007]起始状态:当所述的后直锁位机构未将座椅椅背上的后固定轴锁定时,所述的移动座保持不动,所述的控制轴位于所述的水平槽的起始端;
[0008]第一步骤:当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将座椅椅背上的后固定轴锁定时,所述的移动座连同所述的拉杆向后移动,所述的控制轴位于到所述的水平槽的终端;
[0009]第二步骤:当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将座椅椅背上的前固定轴锁定时,所述的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移动座继续向后移动,所述的控制轴位于所述的倾斜槽的后端。
[0010]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包括后支架、连接杆、第一锁位转片和第一联动转片,所述的后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具有第一受压端和第一锁位端,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和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分别轴接在所述的后支架上,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连接,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通过拉杆与所述的移动座连接;
[0011]当所述的后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受压端与所述的凹槽对齐;
[0012]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受压端受压驱动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旋转,所述的第一锁位端旋转至所述的凹槽的上方并将所述的后固定轴锁定,所述的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旋转,所述的移动座连同所述的拉杆向后移动;
[0013]通过所述的后固定轴挤压第一锁位转片上的第一受压端的操作,使得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旋转,第一锁位转片上的第一锁位端将所述的后固定轴锁定,所述的连接杆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旋转,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将所述的拉杆释放,所述的拉杆和所述的移动座向后移动。
[0014]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还具有阻挡端和限位端,当所述的后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的阻挡端接触,所述的连接杆受到朝向向上的作用力驱动,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阻挡端离开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的限位端与所述的后支架形成上升通道,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移动至所述的上升通道内;
[0015]该结构未锁位时,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顶在所述的阻挡端上,与之连接的第一联动转片无法旋转,所述的拉杆和所述的移动座被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阻挡住,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后,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旋转,所述的连接杆上升并顶在所述的限位端上,同时驱动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旋转一个角度,所述的拉杆和所述的移动座被释放并向后移动一段距离,该结构达到了将所述的后固定轴锁定的同时使得所述的移动座向后侧移动的效果。
[0016]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的后支架连接,当所述的后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旋转一个角度,所述的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0017]该结构使得当完成所述的后固定轴的锁位时,所述的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同时由于所述的限位端和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的锁定效果,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被锁定,当该结构解锁时,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被释放并在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解锁状态。
[0018]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向内侧延伸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伸入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中,该结构实现了所述的连接杆与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的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向上移动时带动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旋转。[0019]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包括前支架和通过销轴轴接在前支架上的第二锁位转片,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的底座连接,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具有第二锁位端和长条斜槽,所述的前支架竖直设置有长条直槽,所述的控制轴穿过所述的长条直槽和所述的长条斜槽;
[0020]当所述的联动开关关闭时,所述的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和所述的控制轴被锁定;
[0021]当所述的联动开关打开时,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在所述的第二弹簧的驱动下旋转,所述的第二锁位端旋转至所述的前支架的上方并将所述的前固定轴锁定,所述的长条斜槽旋转至与所述的长条直槽对齐,所述的控制轴在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的驱动下向上方移动;
[0022]通过该结构完成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对所述的前固定轴的锁定,同时控制所述的控制轴向上移动,所述的移动座被释放并向后移动。
[0023]所述的联动开关包括第二联动转片和限位轴,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通过所述的销轴与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连接,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具有第二受压端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具有限位缺口,所述的限位轴穿过所述的第二导向槽;
[0024]当所述的前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限位轴位于所述的限位缺口内,所述的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0025]当所述的前固定轴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第二受压端受压驱动第二联动转片旋转,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推动所述的限位轴离开所述的限位缺口,所述的联动开关打开;
[0026]该结构中,所述的前固定轴挤压第二联动转片上的第二受压端的操作可以控制所述的联动开关打开,同时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旋转并驱动所述的控制轴向上移动,所述的控制轴将移动座释放,所述的移动座向后移动。
[0027]所述的第二导向槽为纵向槽,所述的前支架具有横向槽,所述的限位轴同时位于所述的纵向槽和所述的横向槽内;
[0028]当所述的前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限位轴位于所述的纵向槽的底端和所述的横向槽的起始端;
[0029]当所述的前固定轴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推动所述的限位轴,所述的限位轴移动至所述的横向槽的终端并位于所述的纵向槽的顶端;
[0030]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旋转时,所述的限位轴向所述的限位缺口的外侧位移,同时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相对于所述的限位轴向下移动,所述的限位轴最终位于所述的纵向槽的顶端,所述的纵向槽对所述的限位轴具有限位作用,所述的横向槽对所述的限位轴具有导向作用。
[0031]所述的移动座上设置有解锁拉手,所述的解锁拉手可以将已锁定的前置锁位机构和后置锁位机构解锁。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后置锁位机构将后固定轴锁定时,移动座向后侧移动,控制轴移动至水平槽的终端,此时前置锁位机构再将前固定轴锁定,联动开关打开,控制轴向上移动,移动座继续向后移动,控制轴移动至倾斜槽的后端,从而完成椅背与底座的锁位连接;[0033]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当后置锁位机构和前置锁位机构都未将固定轴锁定时,红片指示端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未完成;
[0034]当后置锁位机构将后固定轴锁定,前置锁位机构未将前固定轴锁定时,红片指示端和绿片指示端同时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完成一半;
[0035]当后置锁位机构将后固定轴锁定,前置锁位机构将前固定轴锁定时,绿片指示端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完成;
[0036]进行前置锁位机构的锁位操作之前必须先完成后置锁位机构的锁位操作,若后置锁位机构未将后固定轴锁定,则控制轴位于水平槽内,控制轴无法向上移动,因而无法完成前置锁位机构将前固定轴锁定的操作,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因疏忽而未将后固定轴锁死的状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3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顶视图;
[0040]图4为后置锁位机构的立体图;
[0041]图5为后置锁位机构未将后固定轴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为后置锁位机构将后固定轴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7为前置锁位机构的爆炸图;
[0044]图8为前置锁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6]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儿童安全座椅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包括前置锁位机构1、后置锁位机构2、控制轴3和移动座4,移动座4受朝向底座后端方向的作用力驱动,移动座4内设置有限位槽5,控制轴3位于限位槽5内,限位槽5包括一体设置水平槽和倾斜槽,倾斜槽由水平槽的终端作为起始端呈斜向上延伸,后置锁位机构2通过拉杆6与移动座4连接;
[0047]前置锁位机构I上设置有联动开关,前置锁位机构I控制联动开关的打开或关闭,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轴3的位置被锁定,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控制轴3可向上移动;
[0048]起始状态:当后直锁位机构2未将座椅椅背上的后固定轴锁定时,移动座4保持不动,控制轴3位于水平槽的起始端;
[0049]第一步骤:当后置锁位机构2将座椅椅背上的后固定轴锁定时,移动座4连同拉杆6向后移动,控制轴3位于到水平槽的终端;
[0050]第二步骤:当前置锁位机构I将座椅椅背上的前固定轴锁定时,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移动座4继续向后移动,控制轴3位于倾斜槽的后端。
[0051]本实施例中,后置锁位机构2包括后支架7、连接杆8、第一锁位转片9和第一联动转片10,后支架7的上端设置有凹槽11,第一锁位转片9具有第一受压端12和第一锁位端13,第一锁位转片9和第一联动转片10分别轴接在后支架7上,连接杆8的上端与第一锁位转片9连接,连接杆的8下端与第一联动转片10连接,第一联动转片10通过拉杆6与移动座4连接;
[0052]当后固定轴未卡入凹槽11内时,第一受压端12与凹槽11对齐;
[0053]当后固定轴卡入凹槽11内时,第一受压端12受压驱动第一锁位转片9旋转,第一锁位端13旋转至凹槽11的上方并将后固定轴锁定,连接杆8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联动转片10旋转,移动座4连同拉杆6向后移动;
[0054]通过后固定轴挤压第一锁位转片9上的第一受压端12的操作,使得第一锁位转片9旋转,第一锁位转片9上的第一锁位端13将后固定轴锁定,连接杆8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联动转片10旋转,第一联动转片10将拉杆6释放,拉杆6和移动座4向后移动。
[0055]本实施例中,第一锁位转片9还具有阻挡端14和限位端15,当后固定轴未卡入凹槽11内时,连接杆8的上端与阻挡端14接触,连接杆8受到朝向向上的作用力驱动,当后固定轴卡入凹槽11内时,阻挡端14离开连接杆8的上端,限位端15与后支架7形成上升通道,连接杆8的上端移动至上升通道内;
[0056]该结构未锁位时,连接杆8的上端顶在阻挡端14上,与之连接的第一联动转片10无法旋转,拉杆6和移动座4被第一联动转片10阻挡住,当后固定轴卡入凹槽11后,第一锁位转片9旋转,连接杆8上升并顶在限位端15上,同时驱动第一联动转片10旋转一个角度,拉杆6和移动座4被释放并向后移动一段距离,该结构达到了将后固定轴锁定的同时使得移动座4向后侧移动的效果。
[0057]本实施例中,第一锁位转片9通过第一弹簧16与后支架7连接,当后固定轴未卡入凹槽11内时,第一弹簧16处于正常状态,当后固定轴卡入凹槽11内时,第一锁位转片9旋转一个角度,第一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
[0058]该结构使得当完成后固定轴的锁位时,第一弹簧16处于拉伸状态,同时由于限位端15和连接杆8的上端的锁定效果,第一锁位转片9被锁定,当该结构解锁时,第一锁位转片9被释放并在第一弹簧16的作用下恢复至解锁状态。
[0059]本实施例中,连接杆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7,第一联动转片10向内侧延伸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伸入第一导向槽17中,该结构实现了连接杆8与第一联动转片10的连接,连接杆8向上移动时带动第一联动转片10旋转。
[0060]本实施例中,前置锁位机构I包括前支架18和通过销轴19轴接在前支架18上的第二锁位转片20,第二锁位转片20通过第二弹簧21与底座连接,第二锁位转片20具有第二锁位端22和长条斜槽23,前支架18竖直设置有长条直槽24,控制轴3穿过长条直槽24和长条斜槽23 ;
[0061]当联动开关关闭时,第二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第二锁位转片20和控制轴3被锁定;
[0062]当联动开关打开时,第二锁位转片20在第二弹簧21的驱动下旋转,第二锁位端22旋转至前支架18的上方并将前固定轴锁定,长条斜槽23旋转至与长条直槽24对齐,控制轴3在第二锁位转片20的驱动下向上方移动;
[0063]通过该结构完成前置锁位机构I对前固定轴的锁定,同时控制控制轴3向上移动,移动座4被释放并向后移动。[0064]本实施例中,联动开关包括第二联动转片25和限位轴26,第二联动转片25通过销轴19与第二锁位转片20连接,第二联动转片25具有第二受压端27和第二导向槽28,第二锁位转片20具有限位缺口 29,限位轴26穿过第二导向槽28 ;
[0065]当前固定轴未卡入第二锁位端22内时,限位轴26位于限位缺口 29内,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0066]当前固定轴卡入第二锁位端内时,第二受压端27受压驱动第二联动转片25旋转,第二联动转片25带动限位轴26离开限位缺口 29,联动开关打开;
[0067]该结构中,前固定轴挤压第二联动转片25上的第二受压端27的操作可以控制联动开关打开,同时第二锁位转片20旋转并驱动控制轴3向上移动,控制轴3将移动座4释放,移动座4向后移动。
[0068]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槽28为纵向槽,前支架18具有横向槽30,限位轴26同时位于纵向槽和横向槽31内;
[0069]当前固定轴未卡入第二锁位端22内时,限位轴26位于纵向槽的底端和横向槽30的起始端;
[0070]当前固定轴卡入第二锁位端22内时,第二联动转片25带动限位轴26,限位轴26移动至横向槽30的终端并位于纵向槽的顶端;
[0071]第二联动转片25旋转时,限位轴26向限位缺口 29的外侧位移,同时第二联动转片25相对于限位轴26向下移动,限位轴26最终位于纵向槽的顶端,纵向槽对限位轴26具有限位作用,横向槽30对限位轴26具有导向作用。
[0072]本实施例中,移动座4上设置有解锁拉手31,解锁拉手31可以将已锁定的前置锁位机构I和后置锁位机构2解锁。
[0073]使用时,后置锁位机构2将后固定轴锁定,移动座4向后侧移动,控制轴3移动至水平槽的终端,此时前置锁位机构I再将前固定轴锁定,联动开关打开,控制轴3向上移动,移动座4继续向后移动,控制轴3移动至倾斜槽的后端,从而完成椅背与底座的锁位连接;
[0074]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当后置锁位机构2和前置锁位机构I都未将固定轴锁定时,红片指示端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未完成;
[0075]当后置锁位机构2将后固定轴锁定,前置锁位机构I未将前固定轴锁定时,红片指示端和绿片指示端同时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完成一半;
[0076]当后置锁位机构2将后固定轴锁定,前置锁位机构I将前固定轴锁定时,绿片指示端位于指示窗口下方,指示窗口显示锁位完成;
[0077]进行前置锁位机构I的锁位操作之前必须先完成后置锁位机构2的锁位操作,若后置锁位机构I未将后固定轴锁定,则控制轴3位于水平槽内,控制轴3无法向上移动,因而无法完成前置锁位机构I将前固定轴锁定的操作,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因疏忽而未将后固定轴锁死的状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锁位机构、后置锁位机构、控制轴和移动座,所述的移动座受朝向底座后端方向的作用力驱动,所述的移动座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控制轴位于所述的限位槽内,所述的限位槽包括一体设置水平槽和倾斜槽,所述的倾斜槽由水平槽的终端作为起始端呈斜向上延伸,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通过拉杆与所述的移动座连接; 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上设置有联动开关,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控制联动开关的打开或关闭,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轴的位置被锁定,所述的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控制轴可向上移动; 起始状态:当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未将座椅椅背上的后固定轴锁定时,所述的移动座保持不动,所述的控制轴位于所述的水平槽的起始端; 第一步骤:当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将座椅椅背上的后固定轴锁定时,所述的移动座连同所述的拉杆向后移动,所述的控制轴位于到所述的水平槽的终端; 第二步骤:当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将座椅椅背上的前固定轴锁定时,所述的联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移动座继续向后移动,所述的控制轴位于所述的倾斜槽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置锁位机构包括后支架、连接杆、第一锁位转片和第一联动转片,所述的后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具有第一受压端和第一锁位端,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和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分别轴接在所述的后支架上,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连接,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连接,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通过拉杆与所述的移动座连接; 当所述的后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受压端与所述的凹槽对齐; 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受压端受压驱动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旋转,所述的第一锁位端旋转至所述的凹槽的上方并将所述的后固定轴锁定,所述的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旋转,所述的移动座连同所述的拉杆向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还具有阻挡端和限位端,当所述的后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的阻挡端接触,所述的连接杆受到朝向向上的作用力驱动,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阻挡端离开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所述的限位端与所述的后支架形成上升通道,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移动至所述的上升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的后支架连接,当所述的后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当所述的后固定轴卡入所述的凹槽内时,所述的第一锁位转片旋转一个角度,所述的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的第一联动转片向内侧延伸设置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伸入所述的第一导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锁位机构包括前支架和通过销轴轴接在前支架上的第二锁位转片,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的底座连接,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具有第二锁位端和长条斜槽,所述的前支架竖直设置有长条直槽,所述的控制轴穿过所述的长条直槽和所述的长条斜槽; 当所述的联动开关关闭时,所述的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和所述的控制轴被锁定; 当所述的联动开关打开时,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在所述的第二弹簧的驱动下旋转,所述的第二锁位端旋转至所述的前支架的上方并将所述的前固定轴锁定,所述的长条斜槽旋转至与所述的长条直槽对齐,所述的控制轴在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的驱动下向上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开关包括第二联动转片和限位轴,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通过所述的销轴与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连接,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具有第二受压端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的第二锁位转片具有限位缺口,所述的限位轴穿过所述的第二导向槽; 当所述的前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限位轴位于所述的限位缺口内,所述的联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当所述的前固定轴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第二受压端受压驱动第二联动转片旋转,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推动所述的限位轴离开所述的限位缺口,所述的联动开关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向槽为纵向槽,所述的前支架具有横向槽,所述的限位轴同时位于所述的纵向槽和所述的横向 槽内; 当所述的前固定轴未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限位轴位于所述的纵向槽的底端和所述的横向槽的起始端; 当所述的前固定轴卡入所述的第二锁位端内时,所述的第二联动转片推动所述的限位轴,所述的限位轴移动至所述的横向槽的终端并位于所述的纵向槽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椅背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锁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座上设置有解锁拉手。
【文档编号】B60N2/28GK203727211SQ201420040096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崔东辉, 林艳, 中林克司, 山本正树 申请人:宁波环球娃娃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