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449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前侧面至少部分为斜朝下的斜面,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浮块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且能供使用者脚部穿接。它具有如下优点:浮块前侧面设有斜面,驱动片位于前侧面,便于水上步行,阻力小,稳定性高;所有驱动片都不会影响陆地行走,且还设有支撑脚,便于陆地行走,收纳空间小,便于运输、收藏、携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 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部份的水上的鞋具都是用于娱乐,且该工具体积大\携带不方便,更不 能在水面上直立行走,尤其在具有风浪的水平面上;使人们在水上的活动受到限制,虽然 有水上划水板和冲浪艇,但在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的进行做水上运动或作业。针对上述不 足,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2889893Y,水上步行器,它虽能在水 上行走但无法在陆地上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以克服了其【背景技术】中无法在陆地上 行走的不足。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 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前侧面至少 部分为斜朝下的斜面,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浮块的前侧 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 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且能供使用者脚部穿接。
[0006] -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具有顶部段及位于顶部段之下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之 前侧面设为上述的斜面;所述驱动片个数为三个,所述一个驱动片轴接在顶部段前侧面,所 述另外两个驱动片轴接在斜面。
[0007]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底面活动连接有挡块,通过挡块相对浮块活动能选择将 位于底部的驱动片收纳在收纳腔内。
[0008] -实施例之中:所述多个支撑脚分为两排,所述两排支撑脚分布在浮块底面之左 右两侧,所述支撑脚高度大于驱动片的宽度,且所述收纳腔形成在两排支撑脚间。
[0009]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脚容纳部包括一设在浮块顶面的脚底部分、至少一连接环以 及至少一脚部固定带,所述脚部固定带一端固接在脚底部分之一侧,所述连接环设在脚底 部分之另一侧,所述脚部固定带另一端能穿过连接环且连接在脚部固定带自身上。
[0010]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脚部固定带为第一魔术带。
[0011]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脚底部分的后部固设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后跟的固定片,所 述固定片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连接有至少一第二魔术带。
[0012]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一固杆及一固接在固杆下端的密封圈。
[0013]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密封圈和固杆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0014]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5] 其一,浮块前侧面设有斜面,驱动片轴接在浮块前侧面且上下布置,位于最下面 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因此能克服【背景技术】所 存在的不足且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浮块前侧面设有斜面,驱动片位于前侧面,便于水上步 行,阻力小,稳定性高;b、最下面的驱动片能收纳在收纳腔内,其它驱动片下垂但不会低于 支撑脚底面,既所有驱动片都不会影响陆地行走,且还设有支撑脚,便于陆地行走,收纳空 间小,便于运输、收藏、携带。
[0016] 其二,浮块具有顶部段及位于顶部段之下的支撑段,支撑段之前侧面设为上述的 斜面,一个驱动片轴接在顶部段前侧面,另外两个驱动片轴接在斜面,稳定性高。
[0017] 其三,多个支撑脚分为两排,两排支撑脚分布在浮块底面之左右两侧,支撑脚高度 大于驱动片的宽度,收纳腔形成在两排支撑脚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0018] 其四,脚容纳部包括一设在浮块顶面的脚底部分、至少一连接环以及至少一脚部 固定带,脚部固定带一端固接在脚底部分之一侧,连接环设在脚底部分之另一侧,脚部固定 带另一端能穿过连接环且连接在脚部固定带自身上,结构简单,穿脱方便快速。
[0019] 其五,脚底部分的后部固设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后跟的固定片,固定片上端活动 连接有一个活动板,活动板连接有至少一第二魔术带,提高穿接的牢固性,便于用户行走。
[0020] 其六,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一固杆及一固接在固杆下端的密封圈,在使用 的时候,尤其是在浪比较大的时候,特别是在出现洪灾的时个也可以当作救生工具.支撑 的浮圈在用于使用人自己休息,或落水人救生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请查阅图1和图2, 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 鞋都包括一承重部10和一脚容纳部20。
[0025] 所述承重部10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11具有顶部段 111及位于顶部段之下的支撑段112,所述支撑段112之前侧面设为斜朝下的斜面的斜面 113,斜面之角度例如为20-60度,所述支撑段之后侧面设为坚直面114。所述浮块是由轻质 材料做成的,例如为PVC等,所述浮块为空心或填充泡沫或充气以产生浮力,如是充气则浮 块设一个充气口及一装接在充气口的充气嘴。根据需要,所述浮块11的前侧面可全部为斜 面,所述三个驱动片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浮块,而且最底部的轴线和底面齐平。所述顶部段前 侧面成轴线在后的弧面,弧面圆心角为180度。
[0026]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115及一收纳腔。例如所述 多个支撑脚115分为两排,所述两排支撑脚115分布在浮块11底面之左右两侧,所述支撑 脚115高度大于驱动片的厚度,且所述收纳腔形成在两排支撑脚间。
[0027] 所述浮块11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12,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 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本实施例之中,所述驱动片 个数为三个,所述一个驱动片轴接在顶部段前侧面,最好位于弧面中线位置(对齐轴线的 位置),所述另外两个驱动片轴接在斜面。根据需要,所述浮块底面活动连接有挡块,通过挡 块相对浮块活动能选择将位于底部的驱动片收纳在收纳腔内,例如所述挡块能转动连接在 浮块底面,通过转动能使得挡块部分伸出收纳腔或未伸入收纳腔,伸入收纳腔则能通过挡 块阻挡驱动片活动,能使其维持收纳其内,未伸入收纳腔,则方便讲驱动片送入收纳腔内。 所述前侧面左右边缘凸设凸台,驱动片的两侧凸设凸轴,凸轴枢接凸台,两凸台间隔间距大 于驱动片宽度,且驱动片的两面为光滑面。
[0028] 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且能供使用者脚部穿接。所述脚容纳部20包括一设 在浮块顶面的脚底部分21、至少一连接环22以及至少一脚部固定带23 ;本实施例之中,所 述脚底部分21可以直接是浮块的顶面部分或者是熔接、粘结等方式固接在浮块顶面的硬 板;所述脚部固定带23 -端固接在脚底部分之一侧,所述连接环22设在脚底部分之另一 侧,所述脚部固定带另一端能穿过连接环且连接在脚部固定带自身上。最好,所述脚部固定 带23个数为多个且前后间隔并排,所述连接环22形成在一连接板上,该连接板为带弹性的 塑料板,该塑料板固接在脚底部分之另一侧。所述脚部固定带为第一魔术带。
[0029] -优选方案中,所述脚底部分21的后部固设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后跟的固定片 24,所述固定片24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板25,所述活动板连接有至少一第二魔术带 26。所述活动连接例如是铰接或上下滑接。所述固定片用一具有弹性的的材料制作而成且 具有一定的硬度以能够紧紧的靠在后脚跟上,例如PVC材料。
[0030] -优选方案中:还包括两支撑部30,支撑部包括一固杆31及一固接在固杆下端的 密封圈32。最好,所述密封圈和固杆(面和线)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0031]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
[0032] -活动连接在浮块的摆杆,该摆杆设轮齿部;
[0033] 该最下侧的驱动片固接有一枢轴,枢轴转动连接浮块,该枢轴之靠近端部的一段 外设轮齿,使得该段为齿轮。
[0034] 该摆杆能相对浮块在啮合位置和非啮合位置之间活动,位于啮合位置时齿部和齿 轮啮合,位于非啮合位置时齿部和齿轮分离,通过摆杆在该两位置之间活动能实现离合功 能。位于啮合位置时,通过摆动活动还能带动齿轮转动,以带动驱动片收纳在收纳腔内。
[0035] 例如,该摆杆设有一固销,该浮块设上下布置的滑槽,该固销适配连接滑槽。该摆 杆末端设齿部构成齿条。转动摆杆,摆杆的固销位于滑槽底部且相对底部转动使摆杆由非 啮合位置转动至啮合位置,接着提拉摆杆,固销相对滑槽向上滑动,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驱 动片转动至收纳腔;然后活动摆杆转动使齿条和齿轮脱离啮合,然后固销沿滑槽向下运动 至原始位置。最好,另设弹性体连接摆杆和浮块,使摆杆受到向非啮合位置活动的弹力。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 括一承重部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 前侧面至少部分为斜朝下的斜面,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 浮块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 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且能供使用者脚部 穿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具有顶部段 及位于顶部段之下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之前侧面设为上述的斜面;所述驱动片个数为三 个,所述一个驱动片轴接在顶部段前侧面,所述另外两个驱动片轴接在斜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底面活动连 接有挡块,通过挡块相对浮块活动能选择将位于底部的驱动片收纳在收纳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脚分为 两排,所述两排支撑脚分布在浮块底面之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脚高度大于驱动片的宽度,且 所述收纳腔形成在两排支撑脚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 容纳部包括一设在浮块顶面的脚底部分、至少一连接环以及至少一脚部固定带,所述脚部 固定带一端固接在脚底部分之一侧,所述连接环设在脚底部分之另一侧,所述脚部固定带 另一端能穿过连接环且连接在脚部固定带自身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带为第 一魔术带。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底部分的后部 固设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后跟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板,所述活 动板连接有至少一第二魔术带。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部,支撑部包括一固杆及一固接在固杆下端的密封圈。
9. 根据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 和固杆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文档编号】B60F3/00GK203844980SQ201420258721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徐庆平, 徐海波 申请人:徐庆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