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75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空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空调,其中,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外壳、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环外壳、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外壳、压缩机和节流降压装置,压缩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串联第一热交换器、节流降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驱动单元外壳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驱动单元外壳与外循环外壳连通;通过采用这种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节省所车体内部空间,提高了安装以及维护效率,并且通过第二回风窗口将车体内具有一定冷量或者热量的废气引入驱动单元内,对压缩机等进行冷却或者预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以及客车的运营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客车空调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客车空调。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提升乘客的舒适性,需要通过空调设备对客车内部环境温湿度以及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以及调整,从而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现有技术中,客车空调一般采用外置一体式结构,不便于空调的安装维护,并且在车厢内循环后的带有冷量或者热量的废气一般会直接排出车外,废气带有的冷量或者热量都被浪费掉了,能源利用率较低,能耗较高,增加了汽车发动机的负荷以及运营成本。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客车空调,使其能够回收利用废气带出的冷量或者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以及客车的运营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空调,以达到使其能够回收利用废气带出的冷量或者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以及客车的运营成本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客车空调,包括:
[0007]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外壳、设置在所述内循环外壳内的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所述内循环外壳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一回风窗口以及送风窗口,所述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以及所述送风窗口之间;
[0008]外循环单兀,包括外循环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循环外壳内的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所述外循环外壳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第一排风窗口 ;
[0009]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外壳、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外壳内的压缩机和节流降压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串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节流降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
[0010]所述驱动单元外壳设置有与所述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所述驱动单元外壳与所述外循环外壳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第二左热交换器以及第二右热交换器,所述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左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第二右热交换器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左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右热交换器的间距从靠近客车车头的一侧到靠近客车车尾的一侧逐渐扩大。
[0013]优选的,所述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包括多个沿客车长度方向布置的风机,每个所述风机远离客车车头的一侧均向上抬起。
[0014]优选的,所述外循环外壳上靠近客车车头的一端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二左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第二右热交换器的位置上开设有进风口。
[0015]优选的,所述外循环外壳设置有与所述车体连通的第三回风窗口。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风窗口位于所述外循环外壳内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串联在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间。
[0017]优选的,所述内循环外壳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新风窗口。
[0018]优选的,所述内循环单元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面,所述新风窗口开设在所述内循环外壳的侧壁上,所述内循环外壳对着所述新风窗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排风窗口,所述第二排风窗口与所述外循环单元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排风窗口依次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外循环单元连通。
[0019]优选的,所述送风窗口包括第一送风窗口以及第二送风窗口,所述第一送风窗口以及所述第二送风窗口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的两侧,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左热交换器以及第一右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左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与所述第一送风窗口之间,所述第一右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与所述第二送风窗口之间,所述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送风窗口以及所述第二送风窗口位于所述内循环外壳内的一侧。
[0020]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空调,包括内循环单元、外循环单元、驱动单元以及控制器,其中,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外壳、设置在内循环外壳内的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内循环外壳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一回风窗口以及送风窗口,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回风窗口以及送风窗口之间;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环外壳、设置在外循环外壳内的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外循环外壳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第一排风窗口 ;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外壳、设置在驱动单元外壳内的压缩机和节流降压装置,压缩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串联第一热交换器、节流降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驱动单元外壳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驱动单元外壳与外循环外壳连通。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空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空调分成了内循环单元、外循环单元以及驱动单元,不但能够将空调安装在车体外部,节省车体内部空间,同时,可以分模块对空调进行安装维护,提高了安装以及维护效率,并且通过在驱动单元外壳上开设与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将车体内循环后还具有一定冷量或者热量的废气从第二回风窗口引入驱动单元内,对驱动单元内的压缩机等部件进行冷却或者预热,将废气中的部分冷量或者热量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以及客车的运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外循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外循环单元的俯视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外循环单元的侧视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内循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空调,以达到使其能够较小对于所述车体内部空间的占用,降低成本,能够应对不同的所述车体作出调整,便于安装的目的。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客车空调,包括内循环单元1、外循环单元3以及驱动单元2。
[0032]其中,内循环单元包括内循环外壳、设置在内循环外壳内的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内循环外壳与所述车体接触的壳壁上设置有第一回风窗口以及送风窗口,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一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回风窗口以及送风窗口之间;外循环单元包括外循环外壳、设置在外循环外壳内的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外循环外壳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第一排风窗口 ;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外壳、设置在驱动单元外壳内的压缩机和节流降压装置,压缩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串联第一热交换器、节流降压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器;驱动单元外壳8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驱动单元外壳8与所述外循环外壳12连通。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客车空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空调分成了内循环单元、外循环单元以及驱动单元,不但能够将空调安装在车体外部,节省车体内部空间,同时,可以分模块对空调进行安装维护,应对不同的所述车体作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了安装以及维护效率,并且通过在驱动单元外壳上开设与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将车体内循环后还具有一定冷量或者热量的废气从第二回风窗口引入驱动单元内,对驱动单元内的压缩机等部件进行冷却或者预热,将废气中的部分冷量或者热量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以及客车的运营成本。
[0034]请参阅图2-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外循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外循环单元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外循环单元的侧视图,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热交换器10包括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以及第二右热交换器101,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设置在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以及第二右热交换器101之间。
[0035]为了充分利用客车运行时迎面吹来的风,使其与第二热交换器10进行换热以及带走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排出的气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与第二右热交换器101的间距从靠近客车车头的一侧到靠近客车车尾的一侧逐渐扩大,在车辆前行时,能够使风以较高的速度流过第二热交换器10,快速换热。
[0036]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包括多个沿客车长度方向布置的风机,每个风机远离客车车头的一侧均向上抬起,采用风机作为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同时,风机远离客车车头的一侧均向上抬起,能够避免客车在如彳丁过程中风机排出的废气能够被迎面吹来的风带走,避免产生风压影响出风。
[0037]为了进一步的增强空气的流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循环外壳12上靠近客车车头的一端的两侧对应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以及第二右热交换器101的位置上开设有进风口 17,这样,在客车前行过程中,风会从进风口 17进入,不但能够加强第二热交换器10的换热,还能够迅速带走风机排出的废气,增强空气流通。
[0038]为了加快车内空气流通,保证车内空气质量,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外循环外壳12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三回风窗口,通过开设第三回风窗口,当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开启时,辅助抽取车体内的空气,增大废气排气量,当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关闭时,通过内部正压排放废气,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排气量,使车体内的废气能够快速的流动出去,改善车体空气质量。
[0039]进一步的,为了充分利用所述车体排出的废冷或者废热空气,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外循环单元3还包括中间换热器,中间换热器串联在压缩机9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0之间,在制冷模式中,控制环境内排出的废冷空气经过中间换热器先对压缩机9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进行部分冷却后进入第二热交换器10,此时第二热交换器10为冷凝器,降低压缩机9功耗,回收废气中的冷量;在制热模式中,控制环境内的废热空气经过中间换热器先对从第二热交换器10流出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压缩机9,此时,第二热交换器10为蒸发器,提高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回收废气中的热量。
[0040]中间换热器需要在制冷状态下保证其出口的制冷剂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在热泵状态要保证其出口有一定的干度。
[0041]中间换热器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间换热器为空气热交换器或者显热换热器。
[0042]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空调中内循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使车体内的空气与外界环境空气进行流通,保证空气质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循环外壳5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新风窗口 13,通过新风窗口 13将外界新鲜空气引入,对被控环境内的空气进行循环补充,保证被控环境的空气清新。
[0043]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内循环单元I设置在车体的顶面,新风窗口 13开设在内循环外壳5的侧壁上,内循环外壳5对着新风窗口 1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排风窗口16,第二排风窗口 16与外循环单元3连通,或者第二排风窗口 16依次与驱动单元2、外循环单元3连通,利用开设的第二排风窗口 16,通过正压将车体内的废气被动的排出到外界。
[0044]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一热交换器4与车体内空气的交换效率,缩短制冷或制热时间,降低能耗,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风窗口 14包括第一送风窗口 14以及第二送风窗口 14,第一送风窗口 14以及第二送风窗口 14对称地设置在第一回风窗口 15的两侧,第一热交换器4包括第一左热交换器42以及第一右热交换器41,第一左热交换器42设置在第一回风窗口 15与第一送风窗口 14之间,第一右热交换器41设置在第一回风窗口 15与第二送风窗口 14之间,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6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送风窗口 14以及第二送风窗口 14位于内循环外壳5内的一侧,这样,从第一回风窗口 15进入的车体内空气被分成两股,分别与第一左热交换器42以及第一右热交换器41进行热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缩短了换热时间,降低了能耗。进一步的,第一左热交换器42以及第一右热交换器41靠近第一回风窗口 15的一侧向远离车体的方向翘起。
[0045]内循环单元还包括环境空气品质检测模块,驱动单元2内设置有控制器7,环境空气品质检测模块与控制器7相连,控制器7用于控制压缩机9、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6以及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
[004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空调,特征在于,包括: 内循环单兀(I),包括内循环外壳(5)、设置在所述内循环外壳(5)内的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6)以及第一热交换器(4),所述内循环外壳(5)设置有与车体连通的第一回风窗口(15)以及送风窗口(14),所述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以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15)以及所述送风窗口(14)之间; 外循环单兀(3),包括外循环外壳(12)、设置在所述外循环外壳(12)内的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0),所述外循环外壳(12)上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第一排风窗口; 驱动单元(2),包括驱动单元外壳(8)、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外壳(8)内的压缩机(9)和节流降压装置,所述压缩机(9)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串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所述节流降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 所述驱动单元外壳(8)设置有与所述车体连通的第二回风窗口,所述驱动单元外壳(8)与所述外循环外壳(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包括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以及第二右热交换器(101),所述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设置在所述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以及所述第二右热交换器(1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与所述第二右热交换器(101)的间距从靠近客车车头的一侧到靠近客车车尾的一侧逐渐扩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气体排送装置(11)包括多个沿客车长度方向布置的风机,每个所述风机远离客车车头的一侧均向上抬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外壳(12)上靠近客车车头的一端的两侧对应所述第二左热交换器(102)以及所述第二右热交换器(101)的位置上开设有进风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外壳(12)设置有与所述车体连通的第三回风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窗口位于所述外循环外壳(12)内的一侧设置有中间换热器,所述中间换热器串联在所述压缩机(9)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外壳(5)设置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新风窗口(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单元(I)设置在所述车体的顶面,所述新风窗口(13)开设在所述内循环外壳(5)的侧壁上,所述内循环外壳(5)对着所述新风窗口(1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排风窗口(16),所述第二排风窗口(16)与所述外循环单元(3)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排风窗口(16)依次与所述驱动单元(2)和所述外循环单元(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窗口(14)包括第一送风窗口(14)以及第二送风窗口(14),所述第一送风窗口(14)以及所述第二送风窗口(14)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15)的两侧,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包括第一左热交换器(42)以及第一右热交换器(41),所述第一左热交换器(42)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15)与所述第一送风窗口(14)之间,所述第一右热交换器(41)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窗口(15)与所述第二送风窗口(14)之间,所述内循环气体排送装置(6)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送风窗口(14)以及所述第二送风窗口(14)位于所述内循环外壳(5)内的一侧。
【文档编号】B60H1/00GK204202240SQ20142036402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韦立川, 凌波, 冯德树 申请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