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载货汽车结构布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340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微型电动载货汽车结构布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载货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微型电动载货汽车的结构布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和能源问题,汽车行业逐步向电动车方向发展,但是载货汽车的电动车开发在国内还刚刚起步。现有的电动载货汽车开发,基本上都是对原有的载货汽车进行电动车改造,去掉原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增加整车控制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组等。申请号201520204472.9的发明专利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动物流车结构布置,但是在该专利中,电机位于车辆中部,高压配电盒和电机控制器位于车辆尾部,高压配电盒和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之间的距离远,容易形成高压互锁,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高的微信电动载货汽车结构布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型电动载货汽车结构布置,利用原有的微型箱式货车进行改造,去掉发动机和燃油系统,增加电机、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盒、DC/DC转换器、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组,所述电机、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均位于原有的发动机仓内,其中电机固定连接在车架下方,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变速器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后桥传动;所述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左右并排布置在电机上方,所述整车控制器位于驾驶室左下方,所述DC/DC转换器位于高压配电盒右下方,所述电池组固定在驾驶室后方,在电池组前侧下方布置有充电插座,在电池组下方布置有电子真空泵。

采用上述结构,将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并排设置在电机上方,避免了高压配电盒和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之间距离远造成的高压互锁,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电机、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直接布置在原有的发动机仓内,电池组布置在驾驶室后方,极大地利用了原有发动机仓的空间,并且各部件布置更加集中,空间利用更加合理,避免了对车身进行大量的改动,有利于成本控制。

所述电机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车架下方,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竖向布置的板状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边的左右两端向后弯折形成两个支耳,两个所述支耳分别与车架的左右纵梁固定相连,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本体的后侧。电机安装结构简单、牢固。

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空调压缩机。第一支架一件多用,进一步有利于空间利用和成本控制。

所述第一本体的下边、左右两边、以及上边的中部均向前弯折形成翻边。强度高,并且可以利用本体翻边固定相应的线束。

在所述车架的左右纵梁之间搭接有水平板状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后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左右并排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的安装结构简单、牢固。

所述充电插座通过第三支架布置在电池组前侧下方,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矩形管状的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右端封闭有端板,在所述端板上开有圆形的过孔,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右端还安装有左端敞口的矩形盒状盖体,所述盖体的底部与第二本体铰接、顶部与第二本体扣接,盖体将端板完全遮蔽,所述第二本体前后侧板的左端均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车架右边纵梁的外侧面贴合并固定,所述充电插座固定在第二本体内。充电插座的结构简单,设置盖体,便于防护。

在所述盖体的底面开有前后并排的三个圆形漏水孔,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底板上开有前后并排的两个长条形漏水孔。可以有效地避免第二支架内积水。

所述电子真空泵通过第四支架布置在电池组下方,所述第四支架包括呈台阶面布置的上板和下板,在上板与下板之间连接有竖板,所述上板贴合固定在车架右边的纵梁底面,所述电子真空泵固定在下板上。电子真空泵的安装结构简单、牢固。

在所述车架中部左右两边的下方布置有左右对称的两根侧防护栏,每一所述侧防护栏均通过前后两个侧连接架与车架纵梁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后下方布置有后防护栏,在所述后防护栏的前侧固定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后连接架,两个所述后连接架的前端分别与车架左右两个纵梁的后端固定。将侧防护栏直接固定在车架纵梁上,避免了在货箱上预留防护栏的安装位置,使防护栏的安装更加灵活、方便.

所述侧连接架由槽钢拼接成“L”形,左右两边的侧连接架背向布置,所述侧连接架的竖向段固定在车架对应纵梁的外侧,所述侧连接架横向段的外端与侧防护栏的内侧固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电机控制器和高压配电盒并排设置在电机上方,避免了高压配电盒和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之间距离远造成的高压互锁,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改造容易和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仰视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8为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三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三支架的内部俯视图。

图13为第三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侧防护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电池组1、第三支架2、第二本体2a、长条形漏水孔2a’、盖体2b、圆形漏水孔2b’、连接板2c、端板2d、过孔2d’、DC/DC转换器3、高压配电盒4、电机控制器5、第二支架6、车架7、变速器8、电机9、第一支架10、第一本体10a、支耳10b、翻边10c、电空调压缩机11、第四支架12、上板12a、竖板12b、下板12c、整车控制器13、侧防护栏14、后防护栏15、后连接架16、侧连接架17。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描述中的方位均以实际使用中,驾驶员的方位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以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种微型电动载货汽车结构布置,利用原有的微型箱式货车进行改造,去掉发动机和燃油系统,增加电机9、电机控制器5、高压配电盒4、DC/DC转换器3、整车控制器13和电池组1。所述电机9、电机控制器5和高压配电盒4均位于原有的发动机仓内,其中电机9固定连接在车架7下方,电机9的输出轴与变速器8输入轴相连,变速器8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后桥传动。所述电机控制器5和高压配电盒4左右并排布置在电机9上方,所述整车控制器13位于驾驶室左下方,所述DC/DC转换器3位于高压配电盒4右下方,所述电池组1固定在驾驶室后方,在电池组1前侧下方布置有充电插座,在电池组1下方布置有电子真空泵。

所述电机9通过第一支架10固定连接在车架7下方,所述第一支架10包括竖向布置的板状第一本体10a,所述第一本体10a上边的左右两端向后弯折形成两个支耳10b,两个所述支耳10b分别与车架7的左右纵梁固定相连,所述电机9固定连接在第一本体10a的后侧。在所述第一本体10a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空调压缩机11。所述第一本体10a的下边、左右两边、以及上边的中部均向前弯折形成翻边10c。

在所述车架7的左右纵梁之间搭接有水平板状的第二支架6,所述第二支架6位于第一支架10的后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5和高压配电盒4左右并排固定在第二支架6上。所述电子真空泵通过第四支架12布置在电池组1下方,所述第四支架12包括呈台阶面布置的上板12a和下板12c,在上板12a与下板12c之间连接有竖板12b,所述上板12a贴合固定在车架7右边的纵梁底面,所述电子真空泵固定在下板12c上。

所述充电插座通过第三支架2布置在电池组1前侧下方,所述第三支架2包括矩形管状的第二本体2a,在所述第二本体2a的右端封闭有端板2d,在所述端板2d上开有圆形的过孔2d’。在所述第二本体2a的右端还安装有左端敞口的矩形盒状盖体2b,所述盖体2b的底部与第二本体2a铰接、顶部与第二本体2a扣接,盖体2b将端板2d完全遮蔽。所述第二本体2a前后侧板的左端均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板2c,所述连接板2c与车架7右边纵梁的外侧面贴合并固定,所述充电插座固定在第二本体2a内。在所述盖体2b的底面开有前后并排的三个圆形漏水孔2b’,在所述第二本体2a的底板上开有前后并排的两个长条形漏水孔2a’。

在所述车架7中部左右两边的下方布置有左右对称的两根侧防护栏14,每一所述侧防护栏14均通过前后两个侧连接架17与车架7纵梁固定。所述侧连接架17由槽钢拼接成“L”形,左右两边的侧连接架17背向布置,所述侧连接架17的竖向段固定在车架7对应纵梁的外侧,所述侧连接架17横向段的外端与侧防护栏14的内侧固定。在所述车架7的后下方布置有后防护栏15,在所述后防护栏15的前侧固定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后连接架16,两个所述后连接架16的前端分别与车架7左右两个纵梁的后端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