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防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961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车辆后防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尾部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后防护。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车辆数量的上升,车祸发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车祸中,有相当一部分车祸来源自追尾小型轿车往往为了被动安全,车辆前部会有溃缩区域,既是通过车辆前部在在追尾过程中,通过车辆前部进行溃缩,降低车辆撞击过程中的能量,但是有一种追尾是轿车追尾货车,由于轿车低矮,货车后防护考虑到离去角的问题,部分车辆后防护较高,轿车溃缩区往往撞不到后防护,与货车后防护错开甚至会直接撞到驾驶室,严重威胁轿车安全。

如图1所示,货车2a的后防护21a如果可以刚刚碰到小轿车1a前部,货车2a的车辆离去角A较小,不能保证货车2a的通过性。

如图2所示,此种情况货车的车辆离去角A较大,满足通过性而在追尾过程中,往往会后部小轿车1a的前部会与后防护21a错开,车辆的溃缩区不能与后防护撞击,导致小轿车容易受到较大的伤害。如果后防护撞击在小轿车上部,后防护会给小轿车一个向下的力,小轿车会翘起,并钻入到货车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后防护,以期在保证货车通过性的同时,保证后车在追尾过程中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防护,其安装在纵梁尾部,包括安装在纵梁底部的副板簧;还包括:后保险杠;扭杆弹簧,所述扭杆弹簧的中部通过基座固定在两纵梁间,所述扭杆弹簧的两端为伸出纵梁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可在纵梁上转动;摆臂,其设在所述副板簧外侧,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扭杆弹簧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保险杠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摆臂朝向所述板簧的一侧设有一凸起的压紧柱;所述压紧柱搭接在所述副板簧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安装板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中部的固定套;所述安装板横向固定在两纵梁间,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扭杆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保险杠朝向所述纵梁的一侧底部沿后保险杠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滚轮,所述滚轮的底端作用面向下伸出所述后保险杠。

优选地,所述摆臂与所述滚轮转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摆臂朝向所述后保险杠的一端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为向所述后保险杠一侧弯折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后保险杠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摆臂为一体成型制成。

优选地,所述扭杆弹簧为正六边形扭杆弹簧。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利用扭杆弹簧,保证车辆后保险杠离地间隙较小的同时,可以保证离去角足够大,保证车辆通过性以及缓冲效果。其次;利用扭杆弹簧,和车辆本身的副板簧弹性(副板簧是车辆载重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起作用的板簧),不用额外增加弹性元件抵消车辆撞击产生的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离去角较小时货车后防护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离去角较大时货车后防护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后防护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摆臂未转动时其装配后的一侧侧视图。

图6为摆臂未转动时其装配后的另一侧侧视图。

图7为摆臂向上摆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被追尾时摆臂向下运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图中:1a-小轿车 2a-货车 21a-后防护 22a-车轮 A-车辆离去角

本发明图中:1-纵梁 2-副板簧 3-后保险杠 4-扭杆弹簧 5-摆臂 51-压紧柱 52-支撑板 6-基座 61-安装板 62-固定套 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3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防护,其安装在纵梁1尾部,包括后保险杠3,其起到保护车辆尾部的作用,以及安装在纵梁1底部的副板簧2。

扭杆弹簧4,扭杆弹簧4的中部通过基座6固定在两纵梁1间,扭杆弹簧4的两端为伸出纵梁的伸出端,伸出端可在纵梁上转动,扭杆弹簧的中部固定,两端为其活动端,活动端可进行一定扭转,从而扭转簧给予两活动端相应的弹力。

摆臂5,其设在副板簧2外侧,摆臂5的一端与扭杆弹簧4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摆臂5的另一端与所述后保险杠固定相连。

也就是说,后保险杠3连接在摆臂5上,摆臂5可以绕扭杆弹簧4旋转,实现后保险杠上下运动,同时扭杆弹簧4提供弹力。后保险杠3可以通过扭杆弹簧4端部的转动抬高,从而保证通过性,保证通过障碍的时候可以避让。同时,扭杆弹簧4在车辆尾部追尾时,缓冲撞击力,提高了追尾过程中的安全。当撞击到障碍物时,后保险杠3绕扭杆弹簧向上运动,从而提高其离去角,提高其通过性;当后车追尾时,后保险杠通过摆臂绕扭杆弹簧向下运动,从而缓冲撞击时的力;后保险杠运动完毕后,通过扭杆弹簧的弹性力回位。

进一步,结合图4和图6所示,本方案中摆臂5朝向副板簧2的一侧设有一凸起的压紧柱51;压紧柱51搭接在所述副板簧2的顶面。当后部有车辆轻微撞击时,后保险杠3下移,后保险杠3绕扭杆弹簧4旋转,在向下旋转时压紧柱51与车辆原有的副板簧2接触,利用副板簧2的弹性抵消后部车辆撞击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扭杆弹簧4为正六边形扭杆弹簧,便于加工制造以及方便限位;如图4所示,基座6包括安装板61和固定在安装板61中部的固定套62;安装板61横向固定在两纵梁间,可采用焊接形式与纵梁相连接,固定套62与扭杆弹簧固定连接,可在固定套62内开有与六边形限位孔,其配合扭杆弹簧中部对扭杆弹簧固定限位。当然,摆臂5的端部也可采用六边形限位孔实现其与扭杆弹簧4的连接。

为了确保后保险杠与障碍物接触时,其能向上抬起,在后保险杠朝向纵梁的一侧底部沿后保险杠长度方向固定有一滚轮7,如图3-8所示,滚轮为常用结构,其可通过滚轮支架固定在后保险杠3上,滚轮7的底端作用面向下伸出所述后保险杠3。也即,当后保险杠3与障碍物接触时,后保险杠通过滚轮的作用面与障碍物接触,由于此时车辆向前行驶,从而使得滚轮沿障碍物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后保险杠上移。

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将摆臂5与滚轮7转动相连,也就相当于将滚轮7与摆臂5设置成一体,方便了滚轮7的安装。

本方案中,摆臂安装在后保险杠的背部,其中,在摆臂5朝向后保险杠3的一端设有一支撑板52,支撑板52的端部为向后保险杠3一侧弯折连接端,连接端与后保险杠3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可采用常规的焊接方式实现,加工时,摆臂5优选地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扭杆弹簧,保证车辆后保险杠离地间隙较小的同时,可以保证离去角足够大,保证车辆通过性以及缓冲效果。其次;利用扭杆弹簧,和车辆本身的副板簧弹性(副板簧是车辆载重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起作用的板簧),不用额外增加弹性元件抵消车辆撞击产生的能量。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