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组件、后置组件和控制单元,前置组件包括前置板和前置驱动机构,后置组件包括后置板和后置驱动机构,前置驱动机构和后置驱动机构均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前置板的前端与设置在天窗内沿前端的前置驱动机构相连,前置板的后端可在前置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上下翻转;前置板的后端可与后置板的前端端面紧贴,后置板的后端端面可与天窗内边后端沿紧贴;后置板与后置驱动机构相连,后置驱动机构可带动后置板翻转和前后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驱动装置包括导轨、电机驱动的转轴和滑块,所述导轨布置在天窗内边沿两侧,导轨与设置在后置板两侧边沿的滑块相适配,后置板可沿导轨滑动;在滑块内置有转轴,转轴与后置板相连,电机驱动转轴转动时,后置板可绕转轴上下翻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的前端端面外伸有连杆,连杆的悬臂端与前置驱动机构的电机轴键连接,前置板可绕电机轴上下翻转;前置板的前端端面外伸有辅助杆,辅助杆与开设在天窗内沿前端的轴孔配合并用卡环固定,辅助前置板翻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的前端面下部为与天窗前侧内沿配合的第一弧面,第一弧面半径为前置板厚度的一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的后端面下部为与后置板的前端端面相配合的第二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前置板的后端边缘开设非贯通的锯齿槽或波浪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后置板两侧的转轴上分别安装卷簧,当后置驱动装置驱动转轴旋转时,卷簧随之拉伸或收缩,从而带动后置板沿导轨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端部安设有挡块。
9.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天窗降噪组件最佳开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单元设定前置板开度α的n个变化水平,如α1,α2,α3,...,αn,以及后置板开度β的m个变化水平β1,β2,β3,…,βm,前置板开度α与后置板开度β一共存在n×m种组合;
步骤二、选取车辆驾驶室内的某一点为监测点,对每种组合进行实验或者仿真计算,获取监测点处的声压曲线或压力脉动级曲线;
步骤三、对比不同组合情况下监测点处的声压曲线或压力脉动级曲线第一峰值大小,选定峰值最小的α和β组合,该组合即为前置板和后置板瞬态最佳开度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窗降噪组件最佳开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具体仿真计算的过程为:
1)采用Fluent软件建立具体车型的流场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设置边界条件;
2)设置湍流模型为realizablek-e模型,并选取驾驶室内某一点为监测点,监测该点的静压值,并进行稳态计算,待监测点静压值稳定后停止稳态计算;
3)设置时间步长为0.0001s,进行瞬态计算,待监测点声压出现周期性变化或者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对监测点的声压进行采集,采集的总时长为0.5s,得到该监测点处声压曲线或压力脉动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