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32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

背景技术: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汽车上安装动力总成到车身和车架的零部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支撑动力总成,隔离动力总成的振动和噪音传递到乘客舱,降低动力总成的振动和噪音,管理动力总成在各种工况下的作用力和运动位移,提供驾驶员和乘员良好的NVH性能和驾驶性能。目前存在顾客对汽车振动和噪音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和要求汽车企业技术提升和增加成本的矛盾。同时,因市场激烈竞争,对降低成本,轻量化和提升性能有着迫切需求。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电机替代传统发动机,同样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设计开发也需要革新。如今市场上很多电动汽车的悬置还是建立在发动机悬置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很难保证零件的性能、重量和成本具有充分竞争力。因此,市场上电动汽车普遍具有某些工况下车内冲击感强,舒适性差的缺点,其原意是动力总成标定技术和动力总成悬置技术不成熟造成。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布置合理,工艺可行性好,安装装配简单合理,性能优越,节约成本和轻量化等优点,且重量可以减少约20%,成本节约约25%。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右悬置40、左悬置20、后悬置70、横梁30及动力总成80,所述动力总成80连接在横梁30下方,所述横梁30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车身左纵梁10和车身右纵梁50上,所述左悬置20、右悬置40连接在横梁30上,所述左悬置20、右悬置40底端分别通过支架二90连接到动力总成80上,所述后悬置70通过支架一60连接到动力总成80上,所述后悬置70另一端连接在汽车的副车架上。

所述右悬置40、左悬置20均由内芯21、橡胶主簧22和骨架23组成,所述内芯21设置在右悬置40或左悬置20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橡胶主簧22设置于内芯21的外围,所述骨架23设置于橡胶主簧22的外围,所述内芯21通过螺栓三26连接在支架二90上,所述骨架23通过螺栓二25连接在横梁30上。

所述内芯21采用铝合金铸造结构,所述骨架23采用钣金冲压结构,所述橡胶主簧22硫化在内芯21和骨架23上。

所述横梁30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一24连接到车身左纵梁10和车身右纵梁50上。

所述支架一60一端通过螺栓四27连接后悬置70,所述支架一60另一端通过螺栓六29连接动力总成80。

所述左悬置20、右悬置40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二25连接在横梁30上,所述左悬置20、右悬置40的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三26连接在支架二90上,所述支架二90通过螺栓五28连接在动力总成80上。

所述横梁30上方固定有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左悬置和右悬置是通过横梁安装到车身上,由于电机动力总成尺寸较小,用悬置支架将其直接固定在车身纵梁上较困难,其不同于汽油机动力总成,因此本发明专利申请增加横梁以方便动力总成安装到车身上,而若没有横梁,则务必需要增加悬置金属支架的尺寸,且悬置金属支架要求其固有频率大于600Hz和要求其有很高动刚度,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往往需要设计重量巨大的支架,而本专利申请在减少支架的基础上增加横梁,该横梁上方还可以用来固定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等其它部件,从而不需要额外增加支架固定这些部件,因此综合衡量,本专利申请结构更加合理,其对电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零件结构进行了充分优化,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布置合理,工艺可行性好,安装装配简单合理,性能优越,节约成本和轻量化等优点,且重量可以减少约20%,成本节约约25%;此外,本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左悬置和右悬置硬点位置较传统悬置位置更高,能够有效降低电机加速时的冲击力传递到三个悬置上,最终减小冲击和振动传递到车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右悬置的剖视图;

图中:10、车身左纵梁 20、左悬置 21、内芯 22、橡胶主簧 23、骨架 24、螺栓一 25、螺栓二 26、螺栓三 27、螺栓四 28、螺栓五 29、螺栓六 30、横梁 40、右悬置 50、车身右纵梁 60、支架一 70、后悬置 80、动力总成 90、支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右悬置40、左悬置20、后悬置70、横梁30及动力总成80,动力总成80连接在横梁30下方,横梁30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车身左纵梁10和车身右纵梁50上,左悬置20、右悬置40连接在横梁30上,左悬置20、右悬置40底端分别通过支架二90连接到动力总成80上,后悬置70通过支架一60连接到动力总成80上,后悬置70另一端连接在汽车的副车架上;右悬置40、左悬置20均由内芯21、橡胶主簧22和骨架23组成,内芯21设置在右悬置40或左悬置20的中心位置处,橡胶主簧22设置于内芯21的外围,骨架23设置于橡胶主簧22的外围,内芯21通过螺栓三26连接在支架二90上,骨架23通过螺栓二25连接在横梁30上,内芯21采用铝合金铸造结构,骨架23采用钣金冲压结构,橡胶主簧22硫化在内芯21和骨架23上。

本发明中,横梁30上方可固定蓄电池、控制器、充电器等,横梁30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一24连接到车身左纵梁10和车身右纵梁50上,支架一60一端通过螺栓四27连接后悬置70,支架一60另一端通过螺栓六29连接动力总成80,左悬置20、右悬置40的上端分别通过螺栓二25连接在横梁30上,左悬置20、右悬置40的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三26连接在支架二90上,支架二90通过螺栓五28连接在动力总成80上。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该悬置系统由三个悬置组成:右悬置、左悬置和后悬置,右悬置和左悬置通过两个支架二,将动力总成安装到横梁上,横梁通过4颗螺栓一连接到车身左纵梁和车身右纵梁上;后悬置通过支架一、螺栓四和螺栓六连接到动力总成上,后悬置另一端连接到汽车的副车架上。左悬置和右悬置通过两颗螺栓二连接到横梁上。左悬置和右悬置通过一颗螺栓三连接到支架二上,支架二通过三颗螺栓五连接到动力总成上。

本发明中,左悬置和右悬置是一种创新型悬置结构,其结构合理简单,工艺性好,性能优越,重量轻,成本低,具体结构见附图3,其由内芯、橡胶主簧和骨架组成,内芯可采用铝合金铸造结构,骨架可采用钣金冲压结构,橡胶主簧直接硫化在内芯和骨架上。本专利悬置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电机各种工况的冲击力,衰减动力总成的各种振动传递到车内,较传统悬置性能更优越,而且重量可以减少约20%,成本节约约25%。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某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前仓布置,其蓄电池、控制器和充电器等部件通过横梁固定在车身上,其动力总成通过较大尺寸的铝合金支架和悬置固定在车身上。而本发明专利申请将铝合金支架和横梁融合成一个零件,将动力总成通过悬置直接固定在横梁下方,蓄电池、控制器和充电机等部件固定在横梁上方,然后横梁固定到车身上。因此,通过跟本发明专利申请相比较,现有的悬置结构较复杂,重量成本较高,且安装装配工艺也比本专利申请更复杂。

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