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和教练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3881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和教练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制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和教练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普及到普通家庭,开始学习驾照的人日益增多。教练车是驾校专供教学使用的车辆,主要用于驾驶学员的驾培。为了保证驾驶学员道路练习时的安全,教练车通常会在副驾驶侧进行改装,以便增加副制动装置。当驾驶学员在实际道路练习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教练可通过副制动装置紧急制动,从而使教练车减速或停止,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目前,教练车上的主制动踏板和副制动踏板通常通过传动轴进行连接,该传动轴从车体中央通道穿过以连接主制动踏板和副制动踏板。该设置方式需对车体进行改装,特别是在中央通道上打孔会破坏钣金镀锌及密封性,容易造成生锈、漏气等问题。尽管现有技术存在通过在中央通道上设置用于对传动轴进行定位支撑的支架来克服上述问题,然而仍然存在传动轴不灵敏、不能同轴传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和教练车,该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安装方便,操纵简单灵敏,并且能够实现同轴传动,从而提高了教练员操作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踏板、副制动踏板、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连接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轴和支撑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副制动踏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传动轴和支撑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制动踏板连接,

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部还包括第一定位套,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套,并且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套上;所述第二传动部还包括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套,并且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均为不锈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支撑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支撑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连杆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教练车副制动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进行支撑的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端支撑所述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在车体中央通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矩形支架和V型支架,所述矩形支架的上端支撑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中部,所述V型支架的一端支撑所述第一传动部的端部,所述V型支架的另一端支撑所述第二传动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教练车,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连接部连接主制动踏板和副制动踏板,特别是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并且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通过连接部进行连接,从而易于实现同轴传动,并且传动的灵敏性好;当教练员踩踏副制动踏板时,第一传动轴将踩踏动作传送给连接部,连接部在接收到踩踏动作后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主制动踏板,从而驱动汽车制动系统工作,以实现教练车的减速或紧急制动,从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制动踏板;2:副制动踏板;3:第一传动部;31:第一传动轴;32:第一轴承;33:第一定位套;4:第二传动部;41:第二传动轴;42:第二轴承;43:第三定位套;5:连接部;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6:矩形支架;7:V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踏板1、副制动踏板2、第一传动部3、第二传动部4和连接部5,第一传动部3包括第一传动轴31和支撑第一传动轴31的第一轴承32,第一传动轴31的一端与副制动踏板2连接,第二传动部4包括第二传动轴41和支撑第二传动轴41的第二轴承42,第二传动轴41的一端与主制动踏板1连接,连接部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部3、第二传动部4和连接部5连接主制动踏板1和副制动踏板2,特别是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分别通过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42支撑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并且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通过连接部5进行连接,从而易于实现同轴传动,并且传动的灵敏性好;当教练员踩踏副制动踏板2时,第一传动轴31将踩踏动作传送给连接部5,连接部5在接收到踩踏动作后通过第二传动轴41带动主制动踏板1,从而驱动汽车制动系统工作,以实现汽车的减速或紧急制动,从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第一传动轴31、第二传动轴41、第一轴承32、第二轴承42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其中,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例如可以为不锈钢圆杆等。并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分别穿设于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42,从而支承相应的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含有两个传动部(即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和一个连接部(即连接部5),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两个以上传动部以及一个以上用于连接传动部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3还可以包括第一定位套33,第一传动轴31穿设于第一定位套33,并且第一轴承32固定在第一定位套33上;第二传动部4还可以包括第二定位套43,第二传动轴41穿设于第二定位套43,并且第二轴承42固定在第二定位套43上。

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定位套33和第二定位套43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为不锈钢管等圆筒形结构;此时,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可以分别与第一定位套33和第二定位套43同轴设置,并且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42可以分别固定在第一定位套33和第二定位套43的内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保证第一定位套33、第二定位套43与第一传动轴31、第二传动轴41之间的定位连接关系,还能够良好地实现同轴传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42分别用于支撑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转动,对第一轴承32和第二轴承42的设置方式和设置个数不作严格限制。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部3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轴承32,两个第一轴承32分别支撑第一传动轴31的两端;第二传动部4可以包括两个第二轴承42,两个第二轴承42分别支撑第二传动轴41的两端。该设置方式能够较好地保证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的转动,此外有利于实现同轴传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5用于连接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41,从而将第一传动轴31的相应动作传递给第二传动轴41。本实用新型对连接部5的具体结构不作严格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可以为连杆组件;可以理解的是,连杆组件包括两个以上连杆,并且各连杆之间铰接。

本实用新型对连杆组件中的连杆数量不作严格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例如,连杆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和第三连杆53,第一连杆5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轴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连杆53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4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51和第三连杆53的另一端铰接;本实用新型对各连杆之间的铰接方式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轴销等常规部件实现连杆之间的铰接。上述连杆组件结构简单、操纵方便、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进行支撑的支架。本实用新型对支架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不作严格限制,只要支架能够对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进行稳定有效地定位及支撑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设置。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的上端可以支撑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支架的下端可以固定在车体中央通道上。该设置方式无需在车体中央通道上打孔,从而能够避免因破坏钣金镀锌及密封性而造成的生锈、漏气等问题。

进一步地,支架可以包括矩形支架6和V型支架7,矩形支架6的上端支撑第一传动部3的中部,V型支架7的一端支撑第一传动部3的端部,V型支架7的另一端支撑第二传动部4。更具体地,矩形支架6的上端可以焊接在第一定位套33的中部,V型支架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定位套33的端部和第二定位套43上。该设置方式通过结构布置优化,实现了对第一传动部3和第二传动部4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副制动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纵便利、实用性强,其不仅能够实现同轴传动,并且传动的灵敏性好,此外其能够避免对车体造成伤害和减少空行程,并且对原车改动的零部件少,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有利于市场化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包括上述教练车副制动装置。教练车副制动装置可以常规方式安装在教练车上,特别是,可以通过矩形支架6和V型支架7固定在车体中央通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教练车,通过设置上述教练车副制动装置,从而能够实现同轴传动,传动的灵敏性好,提高了教练员操作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