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177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开发有通过安全带及安全气囊,使在车辆与障碍物等碰撞时的乘员的约束位置适当的装置及系统。但是在使用中往往只能限制乘员的上体,而下体在实际碰撞中因为没有很好的保护装置容易受伤,为了汽车行驶中的人生安全,现有的保护装置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和固定架,所述保护装置本体的两侧固定有销轴,且销轴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本体,所述保护装置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部,且内壳的两端与外壳贴合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与内壳的外壁通过减震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内壳均为铝镁合金制成的基体,且外壳和内壳均为扇型。

优选的,所述内壳的直径为外壳直径的三分之一,且内壳的内测间隔粘贴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等角度至少设有五组。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外套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伸入外套杆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底部与外套杆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的底部中间部位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外侧套有气囊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气泵本体带动支架移动可以有效的在汽车碰撞时使保护装置本体对乘员膝盖进行保护,安全稳定,减震装置可以提高保护装置本体的抗变形能力,增加保护效果,气囊本体在保护装置本体受到挤压时鼓起,进一步对乘员膝盖进行保护,功能多样,保护效果好,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保护装置本体、2 销轴、3 固定架、4 气泵本体、5 外壳、6 减震装置、61 外套杆、62 连接杆、63 活塞板、64 减震弹簧、65 气囊本体、7 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本体1和固定架3,所述保护装置本体1的两侧固定有销轴2,且销轴2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本体4,所述保护装置本体1包括外壳5和内壳7,所述内壳7设置在外壳5内部,且内壳7的两端与外壳5贴合连接,所述外壳5的内壁与内壳7的外壁通过减震装置6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5和内壳7均为铝镁合金制成的基体,且外壳5和内壳7均为扇型,所述内壳7的直径为外壳5直径的三分之一,且内壳7的内测间隔粘贴有橡胶垫片。可以有效的保护膝盖的同时提高保护装置本体1的硬度和抗变形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6等角度至少设有五组,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外套杆61和连接杆62,所述连接杆62的一端伸入外套杆61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板63,所述活塞板63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64,且减震弹簧64的底部与外套杆6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61的底部中间部位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外侧套有气囊本体65。可以提高保护效果,增加保护的方式。

该避免汽车碰撞的膝盖保护装置,使用时,气泵本体4固定设置在汽车仪表板内部,并与汽车内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当汽车受到碰撞原有保护气囊打开的同时,气泵本体4推动固定架3使保护装置本体1卡在乘员膝盖处,对乘员膝盖进行保护,在乘员下体移动对保护装置本体1中的内壳7进行挤压的时候,减震装置6收缩,连接杆62推动活塞板63在外套杆61内带动减震弹簧64下压,下压的同时外套杆61内的空气进入气囊本体65内,使气囊本体65鼓起进一步对乘员膝盖进行保护,提高保护效果,当内壳7上的压力去除之后减震弹簧64复原把活塞板63推起,气囊本体65内的空气在进入外套杆61内部,气囊本体65还原,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稳定,便于调节,保护效果好,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