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开合的充电口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9645阅读:19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充电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开合的充电口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市场之门逐渐打开,为了让更多的购买者不再焦虑续航里程,众多车企都在竭力研发动力更强、续航更远、科技感更足的电动汽车,但是,电动汽车要真正普及,还是取决于充电是否方便,除了让充电站到处林立,还需要更快捷的充电方式,用创新思维解决充电困扰。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是未来新能源工业的一大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正在致力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现有的充电桩大多都需要人为的将充电插座口接入电动车的充电接口,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流非常大,由于充电口都在车的尾部侧面,很容易被碰掉,此时很有可能出现触电事故,现有的充电装置慢慢趋向于自动化,但是自动充电系统成本非常的昂贵,不利于全面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开合的充电口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开合的充电口门,底盘、和控制器,底盘上设有充电口和两个相对的侧壁,充电口处设有密封圈,侧壁的上部设有滑槽,侧壁的内壁上设有挡块,侧壁之间设有盖门开闭装置,盖门开闭装置的上端通过销轴能够在滑槽中滑动,盖门开闭装置通过盖门驱动装置控制开闭。

所述盖门开闭装置是平行四边形结构,由上连杆、下连杆、前竖直连杆和后竖直连杆组成;上连杆与前竖直连杆通过上销轴连接,上连杆与后竖直连杆通过连杆推拉轴连接,下连杆与前竖直连杆和后竖直连杆均通过下销轴连接;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设有弹簧,下连杆底部设有门盖。

所述的上连杆、下连杆、前竖直连杆和后竖直连杆的两端均设有凸起。

所述上销轴和连杆推拉轴均能够在滑槽中滑动。

所述盖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连接减速器,减速器连接下齿轮,下齿轮连接上齿轮,上齿轮连接丝杠,丝杠上设有连杆推拉轴,连杆推拉轴的两端位于滑槽内。

所述丝杠穿过带座轴承,带座轴承通过联接螺钉固定在横梁上。

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前限位开关和后限位开关。

所述挡块位于前限位开关的正下方。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开合的充电口门,车主将车停到车库后,使用遥控器打开充电系统,充电门接收到充电信号打开,整体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普及,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该结构密封性能好,防水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 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上、下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前、后竖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盖门开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上齿轮、3-减速器、4-电机、5-带座轴承、6-联接螺钉、7-侧壁、8-丝杠、9-连杆推拉轴、10-上连杆、11-弹簧、12-上销轴、13-挡块、14-前限位开关、15-横粱、16、门盖、17-前竖直连杆、18、后竖直连杆、19-下销轴、20-下连杆、21-密封圈、22-减速器法栏、23-下齿轮、24-后限位开关、25-滑槽、2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开合的充电口门,底盘1、和控制器,底盘1上设有充电口和两个相对的侧壁7,充电口处设有密封圈21,侧壁7的上部设有滑槽25,侧壁7的内壁上设有挡块13,侧壁7之间设有盖门开闭装置,盖门开闭装置的上端通过销轴能够在滑槽25中滑动,盖门开闭装置通过盖门驱动装置控制开闭。

所述盖门开闭装置是平行四边形结构,由上连杆10、下连杆20、前竖直连杆17和后竖直连杆18组成;上连杆10与前竖直连杆17通过上销轴12连接,上连杆10与后竖直连杆18通过连杆推拉轴9连接,下连杆20与前竖直连杆17和后竖直连杆18均通过下销轴19连接;上连杆10和下连杆20之间设有弹簧11,下连杆20底部设有门盖16。

所述的上连杆10、下连杆20、前竖直连杆17和后竖直连杆18的两端均设有凸起26。

所述上销轴12和连杆推拉轴9均能够在滑槽25中滑动。

所述盖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4,电机4连接减速器3,减速器3连接下齿轮23,下齿轮23连接上齿轮2,上齿轮2连接丝杆8,丝杆8上设有连杆推拉轴9,连杆推拉轴9的两端位于滑槽25内。

所述丝杆8穿过带座轴承5,带座轴承5通过联接螺钉6固定在横梁15上。

所述滑槽25的两端分别设有前限位开关14和后限位开关24。

所述挡块13,位于前限位开关14的正下方,当门盖16紧闭的时候,挡块13与前竖直连杆17相接触,用于限制前竖直连杆17的位置。

具体工作过程:

开门过程:控制器收到开门信号后电机4正转,电机4带动减速器3,减速器3带动下齿轮23,下齿轮23带动上齿轮2,上齿轮2带动丝杠8正转,丝杠8带动连杆推拉轴9向右运动,连杆推拉轴9带动上连杆10向右运动,与此同时,下连杆20在弹簧11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前竖直连杆17相对挡块13发生向上的滑动,前竖直连杆17与下连杆20之间的夹角减小,门盖16与密封圈21分离。当丝杠8带动连杆推拉轴9向右运动一定距离后,前竖直连杆17上起限位作用的凸起26与下连杆20起限位作用的凸起26相接触,前竖直连杆17与下连杆20之间的夹角不再减小,在弹簧11拉力作用下,盖门开闭装置机构的形状不再发生变化,随后前竖直连杆17与挡块13分离。连杆推拉轴9继续向右运动,带动盖门开闭装置向右运动,下连杆20带动门盖16向右运动,一定距离后,连杆推拉轴9触发滑槽上的后限位开关24,电机4停止转动,充电口门完全打开。

关门过程:控制器收到关门信号后电机4反转,电机4带动减速器3,减速器3带动下齿轮23,下齿轮23带动上齿轮2,上齿轮2带动丝杠8反转,丝杠8带动连杆推拉轴9向左运动,连杆推拉轴9带动上连杆10向左运动。当向左运动一定距离后,前竖直连杆17与挡块13接触,前竖直连杆17相对挡块13向下滑动,带动下连杆20向下运动,前竖直连杆17与上连杆10之间的夹角减小。连杆推拉轴9继续向左运动,直到上销轴12触发前限位开关14,电机4停止转动,门盖16压紧密封圈21,同时,前竖直连杆17上起限位作用的凸起26与上连杆起限位作用的凸起26相接触,前竖直连杆17与上连杆10之间的夹角不再减小,充电口门闭合并锁死。

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