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696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滑动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滑动构造。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在设于外壳的导轨部,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三个突起部,在设于在导轨部上滑动的抽出部的滑块部,在滑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三个凸部。就这三个突起部和三个凸部而言,在抽出部的闭合状态及全开状态下,对应的两个突起部和凸部分别抵接,从而抽出部被支撑(两点支撑)于外壳,因此抑制了在预定位置上的抽出部的晃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714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滑动构造中,在考虑抽出部顺畅地抽出(滑动)和抑制在预定位置上的抽出部的晃动的情况下,对三个突起部和三个凸部的突出量分别要求严格的尺寸精度。因此,存在产品设计及产品工艺的负担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构造,其以简单的构造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而且能够抑制预定位置上的滑块的晃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一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具有导轨和滑块,上述导轨具备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导向壁部,在一方的上述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在上述长边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一抵接部,并且在上述导向壁面,在相对于上述第一抵接部在上述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与上述长边方向和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上述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二抵接部,上述滑块配置于一对上述导向壁部间,并且能够沿着上述长边方向滑动,在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与上述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第一突部,并且在上述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在上述第一突部与上述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第二突部。

在第一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将第二抵接部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导轨的长边方向(以下,适当记载为“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滑块沿着导轨长边方向滑动,当在第一突部与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状态下,第二突部与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时,滑块被导轨以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点支撑,因此抑制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晃动(第一方向的晃动)。

另外,在上述滑动构造中,将第二抵接部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在滑块沿导轨滑动时,避免导轨的第一抵接部与滑块的第二突部的抵接,避免导轨的第二抵接部与滑块的第一突部的抵接。由此,例如相比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着导轨长边方向交替地配置,即使不严格地设定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一突部以及第二突部的各突出量,也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

根据以上,在上述滑动构造中,通过将第二抵接部配置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的简单的构造,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并且能够抑制在预定位置上的滑块地晃动。

就第二方案的滑动构造而言,第一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一对上述导向壁部间的间隔在上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第一区域和在上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上述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二区域不同,上述第一抵接部配置于上述第一区域,上述第二抵接部配置于上述第二区域。

在第二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将一对导向壁部间划分成间隔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将第一抵接部配置于第一区域,将第二抵接部配置于第二区域。因此,在滑块沿导轨滑动时,能够抑制滑块相对于导轨产生横移(第二方向上的偏移),同时使第一突部沿着第一区域移动而与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使第二突部沿着第二区域移动而与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由此,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更顺畅。

就第三方案的滑动构造而言,在第一或第二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上述第一抵接部及上述第二抵接部各自的上述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倾斜。

在第三方案的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使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倾斜。因此,在滑块沿导轨滑动时,第一突部能够顺畅地向第一抵接部的顶部移动,并且第二突部能够顺畅地向第二抵接部的顶部移动。由此,在上述滑动构造中,能够使滑块顺畅地向能够抑制滑块的晃动的预定位置滑动。

就第四方案的滑动构造而言,在第一至第三方案的任一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上述第一抵接部及上述第二抵接部的各突出量比上述第一突部及上述第二突部的各突出量小。

在第四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使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各突出量比第一突部及第二突部的各突出量小。因此,例如相比使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各突出量比第一突部及第二突部地各突出量大的结构,在制造导轨时,容易确保导轨的尺寸精度。

就第五方案的滑动构造而言,在第一至第四方案的任一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一方的上述导向壁部的上述导向壁面与上述第一突部之间的间隙和一方的上述导向壁部的上述导向壁面与上述第二突部之间的间隙不同。

在第五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使一方的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与第一突部之间的间隙和一方的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与第二突部之间的间隙不同。在此,例如在使一方的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与第二突部之间的间隙比一方的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与第一突部之间的间隙小的情况下,滑块沿导轨滑动时的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晃动通过一方的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与第二突部的抵接而有效地被抑制。

就第六方案的滑动构造而言,在第一至第五方案的任一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在上述滑块的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上述第一突部的相反侧设有第三突部,并且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上述第二突部的相反侧设有第四突部。

在第六方案的记载的滑动构造中,在滑块上,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突部的相反侧设有第三突部,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突部的相反侧设有第四突部,因此,滑块沿导轨滑动时的滑块与导轨的滑动面积(接触面积)变小,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进一步变得顺畅。

第七方案的滑动构造具有导轨和滑块,上述导轨具备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三个以上的导向壁部,在互相对置配置的第一上述导向壁部及第二上述导向壁部的一方的导向壁面,在上述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一抵接部,并且在互相对置配置的第二上述导向壁部及第三上述导向壁部的一方的导向壁面,在相对于上述第一抵接部在上述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上述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二抵接部,上述滑块能够沿着上述导轨的上述长边方向滑动,在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突部,并且在上述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突部,上述第一突部配置于第一上述导向壁部及第二上述导向壁部之间,且与上述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上述第二突部配置于第二上述导向壁部及第三上述导向壁部之间,且在上述第一突部与上述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

在第七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将第二抵接部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导轨的长边方向(以下,适当记载为“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滑块沿着导轨长边方向滑动,当在第一突部与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状态下,第二突部与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时,滑块被导轨以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点支撑,因此抑制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晃动(第一方向的晃动)。

另外,在上述滑动构造中,在第一导向壁部与第二导向壁部之间配置有第一抵接部,在第二导向壁部与第三导向壁部之间配置有第二抵接部。即,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别设于第一方向上的不同的区域,因此,在滑块沿导轨滑动时,避免导轨的第一抵接部与滑块的第二突部的抵接,避免导轨的第二抵接部与滑块的第一突部的抵接。由此,例如相比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着导轨长边方向交替地配置,即使不严格地设定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一突部以及第二突部的各突出量,也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

根据以上,在上述滑动构造中,通过使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别配置于第一方向上的不同区域的简答的构造,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并且能够抑制在预定位置上的滑块的晃动。

第八方案的滑动构造具有:一对导轨,它们具备在与长边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导向壁部,且在与上述长边方向和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以及滑块,其配置于一对上述导轨的上述导向壁部之间,并且能够在上述长边方向上滑动,在一对上述导轨中的一方的上述导轨的上述导向壁部的导向壁面,在上述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一抵接部,并且在上述导向壁面,在相对于上述第一抵接部在上述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上述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二抵接部,在上述滑块的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与上述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第一突部,并且在上述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在上述第一突部与上述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第二突部。

在第八方案记载的滑动构造中,将第二抵接部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一方的导轨的长边方向(以下,适当记载为“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滑块沿着导轨长边方向滑动,当在第一突部与第一抵接部的顶部抵接的状态下,第二突部与第二抵接部的顶部抵接时,滑块被一对导轨以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点支撑,因此抑制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晃动(第二方向的晃动)。

另外,在上述滑动构造中,将第二抵接部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在滑块沿一方的导轨滑动时,避免一方的导轨的第一抵接部与滑块的第二突部的抵接,避免一方的导轨的第二抵接部与滑块的第一突部的抵接。由此,例如相比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沿着导轨长边方向交替地配置,即使不严格地设定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一突部以及第二突部的各突出量,也能够使滑块相对于一方的导轨的滑动顺畅。

根据以上,在上述的滑动构造中,通过将第二抵接部配置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的简单的构造,能够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并且能够抑制在预定位置上的滑块的晃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滑动构造,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滑块相对于导轨的滑动顺畅,而且能够抑制预定位置上的滑块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的置物容器的滑盖的立体图,表示滑盖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

图2是图1的置物容器的滑盖的立体图,表示滑盖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

图3是表示将图1的滑盖从滑轨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a)图1的箭头4a-4a线端面图,(b)是图4(a)的箭头4b指示的局部的放大图。

图5(a)是图1的箭头5a-5a线端面图,(b)是图5(a)的箭头5b指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6(a)是图4(a)的箭头6a-6a线端面图,(b)是图6(a)的箭头6b指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7(a)是图5(a)的箭头7a-7a线端面图,(b)图7(a)的箭头7b指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箭头8-8线剖视图。

图9是从斜上方观察图3的滑轨的立体图。

图10是从斜下方观察图3的滑轨的立体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端面图(与图4(b)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图11(a)的第一变形例的其它主要部分的端面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端面图(与图4(b)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b)是图12(a)的第二变形例的其它主要部分的端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端面图(与图4(b)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3的第三变形例的其它主要部分的端面图。

图中:

s、s1、s2、s3—滑动构造,22—滑盖(滑块),24—滑轨(导轨),26—导向壁部(一方的导向壁部),26a—导向壁面,28—导向壁部(另一方的导向壁部),28a—导向壁面,30—第一区域,32—第二区域,34—第一抵接部,34b—顶部,36—第二抵接部,36b—顶部,38—第三抵接部,38b—顶部,40—第四抵接部,40b—顶部,42—第一突部,44—第二突部,46—第三突部,48—第四突部,100—滑轨(一方的导轨),102—滑轨(另一方的导轨),104—第一抵接部,106—第二抵接部,116、122—导向壁部,116a、122a—导向壁面,128—滑盖(滑块),130—第一突部,132—第二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图10,对本发明的滑动构造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应用于车辆的置物容器20。此外,在一部分附图所示的箭头up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的置物容器20的上方,箭头w表示置物容器20的宽度方向,箭头m表示置物容器20的滑盖22的滑动方向(滑行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对置物容器20为车辆的例如在座间储物箱设置的开闭式置物容器。该置物容器20具备:能够收纳小物体等的未图示的容器主体;在容器主体的上方所开放的开口的缘部,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一对滑轨24;以及被该一对滑轨24支撑为能够滑动且对容器主体的上述开口进行开闭的滑盖22。而且,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具有滑轨24和滑盖22。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滑轨24是本发明的导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滑盖22是本发明的滑块的一例。

(滑轨)

如图4(a)及图5(a)所示,滑轨24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具备在与长边方向(以下,适当记载为“导轨长边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导向壁部26、2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轨24的长边方向和滑盖22的滑动方向为相同的方向。另外,在此所谓的“第一方向”是与置物容器20的上下方向相同的方向。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壁部26对置地配置于导向壁部28的上方。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导向壁部26是本发明的一方的导向壁部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导向壁部28是本发明的另一方的导向壁部的一例。此外,在滑轨24中,一对导向壁部26、28是对在两者之间配置的滑盖22的后述的端部22a的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部位。

一对导向壁部26、28间的间隔在第一区域30和第二区域32不同,第一区域30在与导轨长边方向和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区域32在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第一区域30邻接。具体而言,第一区域30中的间隔l1作得比第二区域32中的间隔l2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形成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台阶26b,以该台阶26b为边界划分出第一区域30和第二区域32。另外,在此所谓的“第二方向”是与置物容器20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

在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朝向下方突出的凸状的第一抵接部34(参照图4(b)、图6(b)以及图10)。这些第一抵接部34分别配置于第一区域30。

另外,在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朝向下方突出的凸状的第二抵接部36(参照图5(b)、图7(b)以及图10)。这些第二抵接部36分别配置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34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另外,这些第二抵接部36分别配置于第二区域32。

在导向壁部28的导向壁面28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朝向上方突出的凸状的第三抵接部38(参照图4(b)、图6(b)以及图9)。这些第三抵接部38分别配置于与导向壁部26的第一抵接部34对置的位置。因此,这些第三抵接部38分别配置于第一区域30。

另外,在导向壁部28的导向壁面28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朝向上方突出的凸状的第四抵接部40(参照图5(b)、图7(b)以及图9)。这些第四抵接部40分别配置于与导向壁部26的第二抵接部36对置的位置。因此,这些第四抵接部40相对于第三抵接部38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分别配置于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这些第四抵接部40分别配置于第二区域32。

如图6(b)所示,第一抵接部34及第三抵接部38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倾斜。即,在第一抵接部34及第三抵接部38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倾斜面34a、38a。

如图7(b)所述,第二抵接部36及第四抵接部40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倾斜。即,在第二抵接部36及第四抵接部40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倾斜面36a、40a。

(滑盖)

如图4(a)及图5(a)所示,滑盖22由树脂材料形成,而且宽度方向的端部22a配置于一对导向壁部26、28间,并且能够沿着滑轨24的导轨长边方向滑动。此外,在滑盖22的上面安装用于形成外观面的面板等部件,但是对于这些部件省略了图示。

在滑盖22的板状的端部22a的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突部42。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该第一突部42在第一区域30移动,与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抵接。

在滑盖22的端部22a的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二突部44。该第二突部44配置于相对于第一突部42在滑动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第二突部44在第二区域32移动,与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抵接。另外,第二突部44配置成在第一突部42与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抵接的状态下与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抵接。

在滑盖22的端部22a的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在第一方向上向第一突部42的相反侧即下方突出的第三突部46。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该第三突部46的顶部46a一边在导向壁部28的导向壁面28a上滑动,一边在第一区域30移动,越上第三抵接部38而与顶部38b抵接。

另外,在滑盖22的端部22a的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在第一方向上向第二突部44的相反侧即下方突出的第四突部48。该第四突部48配置于相对于第三突部46在滑动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第四突部48的顶部48a一边在导向壁部28的导向壁面28a上滑动,一边在第二区域32移动,越上第四抵接部40而与顶部40b抵接。另外,第四突部48配置成在第三突部46与第三抵接部38的顶部38b抵接的状态下与第四抵接部40的顶部40b抵接。

另外,在用滑盖22将置物容器20闭合的状态下,第一突部42的顶部42a与远侧(滑动方向一侧)的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抵接,第二突部44的顶部44a与远侧的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抵接,第三突部46的顶部46a与远侧的第三抵接部38的顶部38b抵接,第四突部48的顶部48a与远侧的第四抵接部40的顶部40b抵接。该闭合的状态下,滑盖22的端部22a的与第一突部42及第三突部46对应的部分被远侧的第一抵接部34与远侧的第三抵接部38夹持,并且滑盖22的端部22a的与第二突部44及第四突部48对应的部分被远侧的第二抵接部36和远侧的第四抵接部40夹持。由此,抑制将滑盖22闭合的状态(滑盖22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及图8的实线部分))下的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晃动。

另一方面,在使滑盖22滑动而将置物容器20打开的状态下,第一突部42的顶部42a与跟前侧(滑动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抵接,第二突部44的顶部44a与跟前侧的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抵接,第三突部46的顶部46a与跟前侧的第三抵接部38的顶部38b抵接,第四突部48的顶部48a与跟前侧的第四抵接部40的顶部40b抵接。在该打开的状态下,滑盖22的端部22a的与第一突部42及第三突部46对应的部分被跟前侧的第一抵接部34和跟前侧的第三抵接部38夹持,并且滑盖22的端部22a的与第二突部44及第四突部48对应的部分被跟前侧的第二抵接部36和跟前侧的第四抵接部40夹持。由此,抑制将滑盖22打开的状态(滑盖22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及图8的虚线部分))下的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晃动。

如图4~图7所示,第一抵接部34、第二抵接部36、第三抵接部38以及第四抵接部40的各突出量h1~h4作得比第一突部42、第二突部44、第三突部46以及第四突部48的各突出量t1~t4小。

另外,在滑盖22的滑动途中(例如,滑盖22的半开状态),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与第一突部42的顶部42a之间的第一间隙和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与第二突部44的顶部44a之间的第二间隙不同。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间隙作得比第一间隙小。换言之,第二区域的间隔l2与滑盖22的从顶部44a到顶部48a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p2(参照图7)的差作得比第一区域30的间隔l1与滑盖22的从顶部42a到顶部46a的沿着第一方向的长度p1(参照图6)的差小。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滑动构造s中,将第二抵接部36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34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滑盖22沿着导轨长边方向滑动,当在第一突部42的顶部42a与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抵接的状态下,第二突部44的顶部44a与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抵接时,滑盖22被滑轨24以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点支撑,因此抑制滑盖22相对于在容器主体安装的滑轨24晃动。

另外,在上述滑动构造s中,将第二抵接部36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34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避免滑轨24的第一抵接部34与滑盖22的第二突部44的抵接,避免滑轨24的第二抵接部36与滑盖22的第一突部42的抵接。由此,例如相比将第一抵接部34和第二抵接部36沿着导轨长边方向交替地配置,即使不严格地设定第一抵接部34的突出量h1、第二抵接部36的突出量h2、第一突部42的突出量t1以及第二突部44的突出量t2等,也能够使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滑动顺畅。

根据以上,在上述滑动构造s中,通过将第二抵接部36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34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二方向上分离的位置的简单的构造,能够使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滑动顺畅,并且能够抑制在预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滑盖22的打开位置及闭合位置)上的滑盖22地晃动。

另外,在滑动构造s中,将一对导向壁部26、28间划分成第一区域30和第二区域32,将第一抵接部34配置于第一区域30,将第二抵接部36配置于第二区域32。因此,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能够抑制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产生横移(向第二方向的偏移),并使第一突部42的顶部42a沿着第一区域30移动而与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抵接,使第二突部44的顶部44a沿着第二区域32移动而与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抵接。由此,能够使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滑动更顺畅。

进一步地,在滑动构造s中,使第一抵接部34及第二抵接部36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倾斜,作成倾斜面34a、36a。因此,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第一突部42的顶部42a能够顺畅地向第一抵接部34的顶部34b移动,并且第二突部44能够顺畅地向第二抵接部36的顶部36b移动。

另外,进一步地,在滑动构造s中,使第三抵接部38及第四抵接部40各自的导轨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倾斜,作成倾斜面38a、40a。因此,在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第三突部46的顶部46a顺畅地向第三抵接部38的顶部34b越上,并且第四突部48的顶部48a顺畅地向第四抵接部40的顶部40b越上。由此,在上述滑动构造s中,能够使滑盖22顺畅地向能够抑制滑盖22的晃动的预定位置滑动。

另外,进一步地,在滑动构造s中,使第一抵接部34、第二抵接部36、第三抵接部38、第四抵接部40的各突出量h1、h2、h3、h4比第一突部42、第二突部44、第三突部46、第四突部48的各突出量t1、t2、t3、t4小。因此,例如相比使各突出量h1、h2、h3、h4比各突出量t1、t2、t3、t4大的结构,在制造滑轨24时,容易确保滑轨24的尺寸精度。

另外,在滑动构造s中,使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与第一突部42之间的第一间隙和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与第二突部44之间的第二间隙不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二间隙比第一间隙小,因此,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的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晃动通过导向壁部26的导向壁面26a与第二突部44的抵接而有效地被抑制。

而且,在滑动构造s中,在滑盖22上,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突部42的相反侧设有第三突部46,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突部44的相反侧设有第四突部48,因此滑盖22沿滑轨24滑动时的滑盖22与滑轨24的滑动面积(接触面积)变小,滑盖22相对于滑轨24的滑动进一步变得顺畅。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中,在一对导向壁部26、28之间形成了第一区域30及第二区域32,即构成为在第二方向上并排设置第一区域30和第二区域32,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11(a)及图11(b)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滑动构造s1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方向上并列设置第一区域50及第二区域52。具体而言,滑动构造s1具有导轨60和与该导轨60对应的滑盖62,导轨60具备在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三个以上(在第一变形例中为三个)的导向壁部54、56、58。在该导轨60,在互相对置配置的导向壁部54及导向壁部56的一方的导向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导向壁部56的导向壁面56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一抵接部64。另外,在导轨60中,在互相对置配置的导向壁部56及导向壁部58的一方的导向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导向壁部58的导向壁面58a),在相对于第一抵接部64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二抵接部66。另外,在滑盖62,在滑动方向的一侧设有配置于导向壁部54及导向壁部56之间且与第一抵接部64的顶部64a抵接的第一突部68,并且在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配置于导向壁部56及导向壁部58之间且在第一突部68与第一抵接部64的顶部64a抵接的状态下与第二抵接部66的顶部66a抵接的第二突部70。在该滑动构造s1中,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中,相比第二区域32的间隔l2,使第一区域30的间隔l1更大,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滑动构造s2那样,也可以构成为相比第二区域80的间隔l2,使第一区域82的间隔l1更小。在该滑动构造s2中,滑盖84的第一突部86配置于第一区域82,第二突部88的配置于第二区域80。另外,将第二突部88从滑轨90的导轨长边方向插入第二区域80,从而组装滑盖84和滑轨90。由此,在第二变形例的滑动构造s2中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滑动构造s中,在滑轨24的导向壁部26设有第一抵接部34,在导向壁部28设有第二抵接部36,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如图13及图14所示地第三变形例的滑动构造s3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在与导轨长边方向和第一方向(图13及图14中为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图13及图14中为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一对滑轨100、102中的一方(图13及图14中为左方)的滑轨100设置第一抵接部104及第二抵接部106,在另一方(图13及图14中为右方)的滑轨102设置第三抵接部108及第四抵接部110。具体而言,滑轨100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导向壁部112、114和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结导向壁部112、114的端部彼此的导向壁部116,在导向壁部116的构成内面的台阶形状的导向壁面116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凸状的第一抵接部104,并且在导向壁面116a,在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4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二抵接部106。另一方面,滑轨102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导向壁部118、120和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连结导向壁部118、120的端部彼此的导向壁部122,在导向壁部122的构成内面的台阶形状的导向壁面122a,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凸状的第三抵接部108,并且在导向壁面122a,在相对于第三抵接部108在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且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凸状的第四抵接部110。此外,在滑轨100、102中,对置配置的导向壁部116、122是对在两者间配置的后述的滑盖128的宽度方向的端部128a、128b的第二方向(在图13及图14中为左右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部位。另外,对置配置的导向壁面116a与导向壁面122a之间的间隔在第一方向的一侧(上方侧)的第一区域124和在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下方侧)与第一区域124邻接的第二区域126不同。详细而言,第一区域124的间隔l1比第二区域126的间隔l2大。滑盖128配置于对置配置的导向壁部116、122之间,并且能够在导轨长边方向上滑动。在该滑盖128的作成板状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在图13及图14中为左侧的端部)128a的滑动方向的一侧设置与第一抵接部104的顶部104a抵接的第一突部130,并且在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在第一突部130与第一抵接部104的顶部104a抵接的状态下与第二抵接部106的顶部106a抵接的第二突部132。在滑盖128沿滑轨100滑动时,该第一突部130在第一区域124移动,顶部与第一抵接部104的顶部104a抵接。另一方面,在滑盖128沿滑轨100滑动时,第二突部132在第二区域126移动,侧面与第二抵接部106的顶部106a抵接。另外,在滑盖128的作成板状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在图13及图14中为右侧的端部)128b的滑动方向的一侧设置与第三抵接部108的顶部108a抵接的第三突部134,并且在滑动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在第三突部134与第三抵接部108的顶部108a抵接的状态下与第四抵接部110的顶部110a抵接的第四突部136。在滑盖128沿滑轨102滑动时,该第三突部134在第一区域124移动,顶部与第三抵接部108的顶部108a抵接。另一方面,在滑盖128沿滑轨102滑动时,第四突部136在第二区域126移动,侧面与第四抵接部110的顶部110a抵接。

在上述滑动构造s3中,将第二抵接部104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4在滑轨100的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将第四抵接部110设于相对于第三抵接部108在滑轨102的导轨长边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滑盖128沿着导轨长边方向滑动,当在第一突部130与第一抵接部104的顶部104a抵接的状态下第二突部132与第二抵接部106的顶部106a抵接,并且在第三突部134与第三抵接部108的顶部108a抵接的状态下第四突部136与第四抵接部110的顶部110a抵接时,滑盖128被一对导轨以在导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点支撑,因此抑制滑盖128相对于导轨晃动(第二方向的晃动)。

另外,在滑动构造s3中,将第二抵接部106设于相对于第一抵接部104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将第四抵接部110设于相对于第三抵接部108在第一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因此,在滑盖128沿滑轨100滑动时,避免滑轨100的第一抵接部104与第二突部132的抵接,并且避免第二抵接部106与第一突部130的抵接。同样地,在滑盖128沿滑轨102滑动时,避免滑轨102的第三抵接部108与第四突部136的抵接,并且避免第四抵接部110与第三突部134的抵接。由此,即使不严格地设定第一至第四抵接部104、106、108、110、以及第一至第四突部130、132、134、136的各突出量,也能够使滑盖128相对于滑轨100、102的滑动顺畅。根据以上,在上述滑动构造s3中,通过简单的构造,能够使滑盖128相对于滑轨100、102的滑动顺畅,并且能够抑制在预定位置上的滑盖128的晃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滑动构造s应用于车辆用的置物容器20,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将滑动构造s应用于车辆用以外的置物容器。例如,可以应用于厨房相关的设备、家具、办公设备等的收纳部。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内容,不言而喻,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即使在上述以外,也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