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752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汽车行业也日新月异,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在汽车数量的增加同时交通事故发生的数量也在同时上涨,其中由车辆轮胎引起的交通事故更是占整个事故很大的一部分比例。高速行驶车辆爆胎就是其中最为危险的交通事故,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承受整车的重量以及与地面进行摩擦,时间一久胎面就会变薄,耐磨性能就会显著降低,当轮胎胎面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行驶中的车辆及其会发生爆胎,二是: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被异物扎胎,产生爆胎,爆胎易引发交通事故,重则车毁人亡。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车辆轮胎与轮毂连接,连接之后通过气门嘴给轮胎供气,当轮胎内的压力达到一定要求后,该轮胎即可上路行驶,上述轮胎充满气体后只有一个腔体,当轮胎被异物扎通时,整个腔体都会漏气形成爆胎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车胎被异物扎胎,也不会产生爆胎,不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汽车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胎,具有:

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内的空腔被分隔为多个单独的单腔体,各个单腔体互不连通;

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的内环上;

分气门嘴,所述进气管道上对应每个单腔体位置处各设有一个分气门嘴,所述分气门嘴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和单腔体;

总气门嘴,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并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

所述分气门嘴上设有单向平衡阀。

所述多个单独的单腔体均匀分隔所述轮胎本体内的空腔,所述单腔体的体积相同。

所述进气管道为环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将原先的一个腔体划分为若干个腔体,当其中某个腔体发生爆胎或是异物扎胎引起漏气时,其他盛满气体的腔体能够保证车辆的行驶状态。不会产生爆胎,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汽车轮胎的贴合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轮胎本体,11、单腔体,2、进气管道,3、总气门嘴,4、分气门嘴,5、单向平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一种汽车轮胎,具有:

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内的空腔被分隔为多个单独的单腔体,各个单腔体互不连通;

进气管道,设置在轮胎本体的内环上;

分气门嘴,进气管道上对应每个单腔体位置处各设有一个分气门嘴,分气门嘴连通进气管道和单腔体;

总气门嘴,设置在进气管道上,并与进气管道连通。

分气门嘴上设有单向平衡阀。

多个单独的单腔体均匀分隔轮胎本体内的空腔,单腔体的体积相同。

进气管道为环形。

将原始状态的单独腔体分割为N份的多腔体。多腔体轮胎在原始状态的轮胎上增加一圆形进气管道,总气门嘴安装在进气管道上,各分腔体的分气门嘴与圆形进气管道连接,且在各分气门嘴进气位置存在一个单向平衡阀,单向平衡阀的作用主要是单向通气且能保证内外两腔体压力的一致。

假定轮胎胎压的标准为P,则多腔体轮胎内每个腔体内部的压力都是标准压力P,同时设定单向平衡阀的反馈压力同样为P。当给多腔体轮胎充气时,充气泵与总气门嘴连接,各分腔体的分气门嘴与进气管道连接,泵入的气体会通过分气门嘴进入各分腔体。我们以一个腔体为例,气泵泵气时分别通过总气门嘴和分气门嘴给腔体泵气,当腔体内的内部气体压力达到额定压力P时,单向平衡阀工作,阻断进气管道内的气体再通过分气门嘴进入腔体内,当多腔体轮胎内的所有腔体都满足内部压力为P的情况下,所有单向平衡阀都完成工作,这时气泵只是通过总气门嘴给进气管道泵气,当进气管道的压力同时达到认定压力时整个充气工作完成。这是整个多腔体轮胎泵气的工作原理,当多腔体轮胎的某个腔体发生爆胎或是有异物扎胎导致漏气时,其他的腔体可以支持车辆行驶。

为保证各腔体能保住冲入的气体,保气的原理与常规轮胎保气的原理相当。下面我们以一个腔体左边的边界为例进行说明。

在常规轮胎凹面上增加一矩形阻面,当腔体内充气式时,腔体左边边界面的截面A0与矩形阻面进行贴合,贴合方式如图2的箭头方式。其他腔体的贴合方式和以上相同。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将原先的一个腔体划分为若干个腔体,当其中某个腔体发生爆胎或是异物扎胎引起漏气时,其他盛满气体的腔体能够保证车辆的行驶状态。不会产生爆胎,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