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安装的车轮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0655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安装的车轮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轮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拆卸安装的车轮毂结构。



背景技术: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

在现有的车轮毂市场上,都是采用一体式结构的设计,这种结构的设计在进行维修时,当车轮毂中某一处发生损坏时,整个的轮毂都会丢弃,从而造成了材料的大量浪费,增加了轮毂的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一体式结构的轮毂,由于体积大,导致了轮毂模具制造的过程中,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也会增加轮毂的报废率,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涉及可拆卸安装的车轮毂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一体式结构设计的轮毂,在维修时不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维修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拆卸安装的车轮毂结构,包括轮辋,所述轮辋的一侧通过辐板固定有轴承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接触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牙和第二螺纹牙,所述第二连接区域设为双层结构,且每层内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牙和所述第二螺纹牙分别与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齿合。

优选的,所述辐板圆周均匀的设有三块,且每块所述辐板上均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上,从左到右,所述轮辋的直径逐渐递减;所述第二本体上,从右到左,所述轮辋直径逐渐递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牙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螺纹牙为逆时针方向。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为与所述第一螺纹牙相互齿合的顺时针方向;所述内螺纹为与所述第二螺纹牙相互齿合的逆时针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上套设有橡皮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两个独立的本体通过螺纹齿合拼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可避免当轮毂某一处损坏时,而发生整体报废;进一步的,由于采用分体式结构的设计,从而可有效减小模具制造时的成本,同时,也可有效的降低了轮毂制造时成品的报废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轮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本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本体结构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本体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区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6,可拆卸安装的车轮毂结构,包括轮辋1,所述轮辋1的一侧通过辐板3固定有轴承安装座2,所述轮辋1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接触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区域111和第二连接区域121,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11的外壁和内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牙112和第二螺纹牙113,所述第二连接区域121设为双层结构,且每层内壁上分别设有外螺纹123和内螺纹125,所述第一螺纹牙112和所述第二螺纹牙113分别与所述外螺纹123和内螺纹125相互齿合。

在本实施例中,将轮毂本体设计为由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通过螺纹齿合连接,从而可有效的避免一体化的设计而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进一步的,可有效的减少了轮毂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了轮毂制造时的报废率,减少了成本投入。

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辐板3圆周均匀的设有三块,且每块所述辐板3上均设有透气孔31。通过透气孔31的作用,可有效实现轮毂散热的目的。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第一本体11上,从左到右,所述轮辋1的直径逐渐递减;所述第二本体12上,从右到左,所述轮辋1直径逐渐递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轮辋直径设计成逐渐递减的结构,从而可使得整体轮毂的直径,从两端到中间,逐渐递减的趋势,从而可促进轮毂在行驶过程中,轮毂受力的均匀性。

请着重参照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述第一螺纹牙112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螺纹牙113为逆时针方向,所述外螺纹123为与所述第一螺纹牙112相互齿合的顺时针方向;所述内螺纹125为与所述第二螺纹牙113相互齿合的逆时针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区域111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牙112和第二螺纹牙113,且通过第一螺纹牙112和第二螺纹牙113分别可与外螺纹123和内螺纹125相互齿合,不仅最大化的增加了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双层结构的设计,能实现轮毂防水的目的。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111上套设有橡皮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橡皮圈的作用,可进一步的增加了轮毂的防水效果。

具体实施例1,在对该轮毂进行制造过程中,先选出制造两个独立本体的模具,分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成型机上,在通过向注塑模内注液体铝,通过高温高压,实现轮毂的压铸成型。

在经过成型机压铸成胚后,在将两个独立的本体分别进行冷却、降温,当完成降温工作后,将两个独立本体胚体输送到精加工车间,利用机床对其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后,在对其进行车螺纹,当完成齿车螺纹后,在通过机械手,将两个独立的本体进行旋转齿合,之后,在通过输送机,输送到喷漆车间进行喷漆处理。

在现有轮毂制作过程中,都是将钢压铸成型的轮毂通过简单的降温处理后,经过探伤车间后,直接进行喷漆工作,由于轮毂未发生完全冷却,需要对喷漆后的轮毂再次进行降温作业,从而增加了轮毂制造作业整体的工作强度。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先将两个独立本体相互旋转齿合紧后,在进行喷漆作业,从而可避免在喷漆时,时螺纹牙和螺纹内沾染油漆,从而影响了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之间的齿合。

具体实施例2,在车轮毂发生损坏时,可先利用机械手,将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旋转开,在对两个独立的本体分别进行检查,确定好两个独立本体的状态,当确定某一个本体损坏至无法修复时,可将损坏的该本体通过熔炼炉进行重新熔炼,从而可避免材料的浪费。

在确定好无损坏的本体后,选择相对应另一个本体,与其配对,重新拼接组成一个完整结构的车轮毂,不仅减少了维修时的成本投入,同时,也降低了轮毂维修时的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