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门防撞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382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盒,具体涉及一种侧门防撞盒。



背景技术:

据国外机构统计表明,在汽车碰撞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大约有30%为侧面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在公路交通发达的美国,平均每年约8000名驾驶员由于侧面碰撞致死,在24000受重伤的人中约有67%的人是由于汽车对汽车的侧面碰撞,我国道路交通较为复杂车型混杂,这更容易发生车辆的侧面交叉碰撞。在世界范围内,汽车侧面碰撞的研究及相应安全性法规的制定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侧面碰撞事故中伤害情况分析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交通事故类型中最多的就是碰撞事故,在各种汽车碰撞事故形式中,侧面碰撞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30%仅次于正面碰撞,而在造成死亡和重伤的事故中侧碰事故约占35%。我国由于城市道路交通以平面交叉路口为主,碰撞事故发生概率最高大约有1/3是侧面碰撞交通事故。在汽车中内置侧面碰撞吸能机构称为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侧门防撞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门防撞盒,它安装在侧门内板上,它包括:

第一半盒机构,所述第一半盒机构包括第一盒体、开设于所述第一盒体上的第一开口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向外延伸的多片第一固定片,至少两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第二半盒机构,所述第二半盒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盒体相配合的第二盒体、开设于所述第二盒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且向外延伸的多片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二固定片相对应设置,且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

中隔片,所述中隔片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相固定。

优化地,所述中隔片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片或所述第二固定片相对应的焊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体中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盒体中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盒体中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盒体中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表面四角处开设有通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侧门防撞盒,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第一半盒机构和第二半盒机构固定在中隔片的两个表面上,这样发生侧面碰撞时能够提高极大的缓冲而保护车内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门防撞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侧门防撞盒,它安装在侧门内板1上(侧门内板1上设置安装孔11以及设置在安装孔11四周的安装孔座12,可以通过螺栓14等常规的方式进行安装),主要包括中隔片21、第一半盒机构22和第二半盒机构23等。

其中,第一半盒机构22包括立方体型第一盒体221、开设在第一盒体221上的第一开口220以及形成于第一开口220处且向外延伸的多片第一固定片222,即第一盒体221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开口220,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且围在开口处而与其它侧面相垂直的多片第一固定片222(通常是4片,它们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相同或者不同)。通常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片222上各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223(用于穿设上述的螺栓14,从而将其固定在侧门内板1上)。第二半盒机构23的结构与第一半盒机构22的结构基本一致,它包括与第一盒体221相配合的第二盒体221、开设在第二盒体221上且与第一开口220相对应的第二开口230以及形成于第二开口230处且向外延伸的多片第二固定片232,即第二盒体221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二开口230,并且该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且围在开口处而与其它侧面相垂直的多片第二固定片232(通常是4片,它们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相同或者不同)。通常相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固定片232上各开设有两个第二固定孔233(用于穿设上述的螺栓14,从而将其固定在侧门内板1上)。中隔片21的两表面分别与第一固定片222和第二固定片232相固定,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中隔片21上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固定片222或第二固定片232相对应的焊接孔211。第一盒体221中与第一开口220相对的表面、第二盒体221中与第二开口230相对的表面均开设有槽孔24。第一盒体221中与第一开口220相对的表面、第二盒体221中与第二开口230相对的表面四角处开设有通孔25。侧门内板1中在位于安装孔11的上方开设有卡接孔13,其中一个第一固定片222上设有与该卡接孔13相对应的卡接凸起2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