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58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陷坑自救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轮胎陷坑防滑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路况和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多种原因造成汽车轮胎打滑、陷坑以及捂车现象,目前常见的防滑装置功能比较单一,仅可用作防滑,且有些情况下效果不好或无法使用。当车轮打滑时地面会形成一个凹坑,很多时候车的底盘和地面常常是间隙很小;这时想帮助车子逃出陷滑状态就有两个办法:一是外加牵引(人推,拖车,及拖车工具等);一是用想办法把物体垫入陷滑坑。而大多时候是很难有外加牵引力的,此时只有向车轮底下垫物体,所垫的物体无非是硬的固体如木板石头软的物体破布草等,这些物体首先要能找的到,在找的到的情况下也不一定会有作用,固体石头大的塞不进陷滑坑,小的石头会继续陷进去起不了作用,而木板很难塞进车轮底下,或者就根本塞不进去。比如前驱车向后倒车退出陷坑,前轮后侧就无法塞入不能弯曲长的平板,因为车轮陷进泥地里形成陷滑坑时车的地盘和地面间隙已经很小,并且陷滑坑和车轮的接触面和汽车底盘有一定夹角,后驱车向前行进陷入滑坑时后轮前侧也同样状态。此时长点的薄固体板物根本放不进陷滑坑,软的物体可以放入陷坑,但很容易继续陷进去起不了作用,所以向陷坑垫物体费时费力。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可避免的沟坎时,往往需要现场寻找可辅助车辆顺利通过的材料,如木板,铁板等;但是在野外这些东西很难找到,车辆强行通过时,有可能造成捂车或磨损底盘的情况;同样,在通过台阶时也需要现场寻找合适的东西来辅助车辆顺利通过,否则也会因台阶对车辆底盘的剐蹭造成底盘磨损或轮胎磨损甚至损坏,但寻找垫的东西往往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还未必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目的在于快速便捷的解决汽车防滑脱困问题。

一种汽车防滑脱困装置,包括铰链1,驻锄2,铰链轴3,驻锄轴4,螺栓5;若干个铰链1通过铰链轴3一一铰接形成一排铰链组7;若干个驻锄轴4沿铰链组7的宽度方向一一对应贯穿各铰链1内部设置,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安装有螺栓5;所述铰链1中部设置为无孔结构1-1,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并位于所述螺栓5和所述铰链1侧壁之间,或者铰链1中部贯穿设置有方孔结构1-2,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各驻锄轴4中部,并且位于方孔结构1-2中。

优选的,所述铰链1的一连接端弯折形成弯曲结构1-6,弯曲结构1-6上设置有开口朝外的下凹结构1-4,所述铰链1的另一连接端弯折形成与所述下凹结构1-4匹配设置的凸起结构1-5,且所述弯曲结构1-6和所述凸起结构1-5上贯穿设置有用来安装铰链轴3的贯穿孔8,相邻铰链1铰接时凸起结构1-5穿插在下凹结构1-4中并铰链轴连接形成单向弯曲结构,各驻锄2另一端位于所述铰链1远离所述弯曲结构1-6一端。

优选的,所述铰链1中的所述方孔结构1-2沿铰链组7长度方向形成内壁a和内壁b,其中内壁a具有与铰链1表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内壁b包括与铰链1一表面垂直的垂直斜面,以及与所述垂直斜面连接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

优选的,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时,各驻锄2另一端置有方形束带孔2-3,各驻锄2通过穿过方形束带孔2-3的束带6固定于车轮9上。

优选的,所述驻锄轴4设置为可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铰链轴3和驻锄轴4通过螺栓5固定于铰链1上,驻锄轴4长于铰链轴3。

优选的,所述链轴3设置为一端环型结构3-2,另一端钩型结构3-1。

优选的,所述铰链组7并列连接时,通过铰链轴3上的钩型结构3-1和环型结构3-2相互钩连。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主要结构由若干只可单向弯曲的铰链和驻锄组成铰链组。每个相连铰链之间具有单向弯曲结构。可方便快捷的帮助汽车逃出陷淤打滑状态以及当防滑链作用;也可帮助车子越过一些小的台阶及沟坎;当铰链组不用时可以卷曲折叠亦或平放即可,完全实现了一物多用 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一种结构视图之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一种结构视图之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另一种结构视图之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单只铰链一种结构视图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铰链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作为逃陷自助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作为逃陷自助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驻锄作为防滑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驻锄作为防滑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作为防滑链结构示意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驻锄轴伸缩结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驻锄轴伸缩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作为铰链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8.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驻锄轴钩环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的驻锄轴钩环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辅助车辆通过沟坎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防滑脱困装置辅助车辆通过台阶的示意图。

其中,1-铰链,2-驻锄,3-铰链轴,4-驻锄轴,5-螺栓,6-束带,7-铰链组,8-贯穿孔,9-车轮,1-1-无孔结构,1-2-方孔结构,1-3-防滑结构,1-4-下凹结构,1-5-凸起结构,1-6-弯曲结构,2-1-通孔,2-2-驻锄贯穿孔,2-3-方形束带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1-1.4和2-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防滑脱困装置,包括铰链1,驻锄2,铰链轴3,驻锄轴4,螺栓5;若干个铰链1通过铰链轴3一一铰接形成一排铰链组7;若干个驻锄轴4沿铰链组7的宽度方向一一对应贯穿各铰链1内部设置,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安装有螺栓5;所述铰链1中部设置为无孔结构1-1,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并位于所述螺栓5和所述铰链1侧壁之间,或者铰链1中部贯穿设置有方孔结构1-2,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各驻锄轴4中部,并且位于方孔结构1-2中。

所述铰链1的一连接端弯折形成弯曲结构1-6,弯曲结构1-6上设置有开口朝外的下凹结构1-4,所述铰链1的另一连接端弯折形成与所述下凹结构1-4匹配设置的凸起结构1-5,且所述弯曲结构1-6和所述凸起结构1-5上贯穿设置有用来安装铰链轴3的贯穿孔8,相邻铰链1铰接时凸起结构1-5穿插在下凹结构1-4中并铰链轴连接形成单向弯曲结构,各驻锄2另一端位于所述铰链1远离所述弯曲结构1-6一端。

所述铰链1设置为“几”型结构,且两面都设置有若干凸起的防滑结构1-3,根据用途铰链分为两种结构,铰链1-1为无孔结构,在“几”型截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贯穿孔8,用来将单只铰链通过铰链轴铰接起来;铰链1-2中间设置有方孔结构,在“几”型截面上设置有三个贯穿孔8,中间的贯穿孔通过驻锄轴,配合驻锄上的通孔2-1来安装驻锄2,两端对称的贯穿孔用来将单只铰链通过铰链轴铰接起来。

根据图3.1和3.2所示,所述铰链1中的所述方孔结构1-2沿铰链组7长度方向形成内壁a和内壁b,其中内壁a具有与铰链1表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倾斜面,内壁b包括与铰链1一表面垂直的垂直斜面,以及与所述垂直斜面连接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通过所述铰链1-2的中间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当铰链组在作为汽车逃出陷滑工具时,铰链组放入车轮底,车轮还未到达铰链组平面上时,铰链可以向内壁A面倾斜,驻 锄为C位置;当车轮到达上铰链组平面且压到驻锄顶端时,就会给驻锄一个向内壁B方向的力,同时地面也会给驻锄一个向内壁A的力。铰链上下两个反方向的力把驻锄打开至垂直于铰链组水平位置,碰到内壁B后被限制固定这一位置D后可以起到防止铰链滑动的效果。

当车辆因打滑形成凹坑时,把铰链组的E端放入车轮底部,接触到车轮即可。铰链组通过单向向下,附在陷坑内随陷坑面弯曲,且因铰链组可单向弯曲的结构特性,不会因受陷坑和地面角度影响而放不进去。放进去在车轮向后的力和泥地向前的阻力使驻锄张开直至和铰链平面成90度角。这样就可以防止铰链组和和陷坑泥地之间打滑。而铰链组是只能单向向下弯曲的,不会向上弯曲,和平板效果一样,这样就不会继续陷入,车轮就能顺利的逃脱陷滑状态。

根据图4.1、4.2和图5所示,所述各驻锄2一端铰接在由铰链1内伸出各驻锄轴4的两端时,各驻锄2另一端置有方形束带孔2-3,各驻锄2通过穿过方形束带孔2-3的束带6固定于车轮上。所述铰链组在作为防滑链安装在车轮9上时,铰链铰链轴围绕车轮一圈形成一个环形铰链组。驻锄通过铰链中心的贯穿孔和驻锄贯穿孔2-2用驻锄轴固定在铰链上,所述驻锄均布于环形铰链组上,且相对称的固定于轮胎两侧,将束带6穿过驻锄T型面上设置的方孔2-3,然后固定在车轮上。由于铰链1本身设置有凸起的防滑结构1-3,加之铰链组安装在车轮上,铰链组随着车轮的弯曲度弯曲包覆于车轮轮胎一周,铰链1通过铰接且弯曲结构1-6两两相互弯曲配合后,弯曲结构1-6之间也会形成X状的小凸起结构,通过这些X状的小凸起结构来加大车轮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滑效果。

根据图6.1、图6.2和图7所示,由于所述铰链组是单向弯曲结构,在工作状态下也可以当作一块平直的平板使用。可将两组铰链组并排连接,当车辆通过一些小沟坎或者恶劣路况时也可以辅助车子顺利通过。为了防止车轮从铰链组上滑落,驻锄轴4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所述铰链轴3和驻锄轴4通过螺栓5固定于铰链1上,驻锄轴4长于铰链轴3。当连接两组铰链组时,将驻锄轴拉伸至最长,用螺栓即可把两组铰链组并列联接并固定。

作为可选的,根据图8.1和8.2所示,铰链可全部使用铰链1-2结构,铰链轴的连接方式也可由螺栓固定方式改为固定式连接,尤其是在作为双排平板使用时,所述链轴3设置为一端环型结构3-2,另一端钩型结构3-1。所 述铰链组7并列连接时,通过铰链轴3上的钩型结构3-1和环型结构3-2相互钩连。两排铰链组的连接方式可通过铰链轴两端设置的钩型结构3-1和环型结构3-2进行钩连,从而实现快速组合。

同时,钩型结构3-1与环型结构3-2的固定式连接方式还可配合螺栓固定方式同时使用。例如,若干个单独铰链通过钩型结构3-1与环型结构3-2的固定式连接为一个小单元组,再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的铰链轴将固定式连接的小单元组进行串联;如此可增加铰链组的可组合性,尤其是在遇到大小车轮替换使用时,可快速实现防滑链的组合工作。

根据图9和图10所示,铰链组具有单向弯曲特性,当遇到沟坎时,通过将铰链组平铺于沟坎上,形成一平面,使车辆行驶在铰链组构成的平面上,从而辅助车辆顺利通过沟坎;当遇到台阶时,将驻锄置于台阶之上,拉平铰链组,形成一斜坡,使车辆行驶在铰链组构成的斜坡上,从而辅助车辆顺利通过台阶,避免台阶对车辆造成损耗。当铰链组不用时可以卷曲折叠亦或平放即可,完全实现了一物多用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