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搭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608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搭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搭载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它主要通过金属材质的壳体包络构成电池包主体。一般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都是固定在标准的框架结构内,然后通过框架结构搭载在地板纵梁上或者是把电池包固定在行李舱内。前者框架搭载结构不仅极大的限制了电池包尺寸大小,影响了续航里程,而且增加了框架的重量,提高了车重。后者虽然没有了框架,但是严重减小了行李舱的空间并且电池包尺寸也受到了限制。

如果要保证新能源车最大的续航里程,那必须在不提高过多的车重下,尽量增大电池包尺寸,因此需设计出一种新的搭载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搭载结构,其在不影响汽车其他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了电池空间,保证了一定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包搭载结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的外围边缘设有若干安装点,所述安装点包括位于电池包左侧边缘的左侧安装点、位于电池包右侧边缘的右侧安装点、位于电池包前侧边缘的前侧安装点和位于电池包后侧边缘的后侧安装点,所述前侧安装点通过前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前围板底部,所述后侧安装点通过后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后地板中横梁上,所述左侧安装点通过左纵梁支架安装在汽车左纵梁上,所述右侧安装点通过右纵梁支架安装在汽车右纵梁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安装支架与汽车前围板的连接处设有安装加强板,安装加强板焊接在汽车前围板底部,前安装支架焊接在安装加强板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池包前侧边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前侧安装点,各所述前侧安装点均通过独立的前安装支架与汽车前围板连接,各前安装支架的端部形成前安装面,各所述前侧安装点与对应的前安装支架的前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汽车前围板上于两前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前围板中通道加强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安装支架的边角处均设有圆角过渡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侧安装点和右侧安装点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左纵梁支架的一端与汽车左纵梁焊接,另一端形成左安装面,各左侧安装点与对应的左纵梁支架的左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纵梁支架的一端与汽车右纵梁焊接,另一端形成右安装面,各右侧安装点与对应的右纵梁支架的右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池包后侧边缘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后侧安装点,各所述后侧安装点均通过一一体成型的后安装支架与汽车后地板中横梁连接,后安装支架上形成与三个后侧安装点分别连接的三个支架部,各所述支架部的端部形成后安装面,各所述后侧安装点与对应的支架部的后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池包的重量中心在中间,而电池包的主要搭载点是在左右纵梁上,此结构在不影响汽车其他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增加了电池空间,保证了一定续航能力,同时通过简单的支架把电池包固定在车身上,也确保了搭载的轻量化,另外由于此结构是前后左右4边都有固定连接,极大地确保了整体搭载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搭载结构,包括电池包1,所述电池包1的外围边缘设有若干安装点,所述安装点包括位于电池包1左侧边缘的左侧安装点11、位于电池包1右侧边缘的右侧安装点12、位于电池包1前侧边缘的前侧安装点13和位于电池包1后侧边缘的后侧安装点14,所述前侧安装点13通过前安装支架2安装在汽车前围板3底部,所述后侧安装点14通过后安装支架4安装在汽车后地板中横梁5上,所述左侧安装点11通过左纵梁支架6安装在汽车左纵梁7上,所述右侧安装点12通过右纵梁支架安装在汽车右纵梁8上。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池包1的重量中心在中间,而电池包1的主要搭载点是在左右纵梁上,此结构极大的增加了电池空间,保证了一定续航能力,同时通过简单的支架把电池包固定在车身上,也确保了搭载的轻量化,另外由于此结构是前后左右4边都有固定连接,极大地确保了整体搭载的强度。

其中,所述前安装支架2与汽车前围板3的连接处设有安装加强板31,安装加强板31焊接在汽车前围板3底部,前安装支架2焊接在安装加强板31上,安装加强板31与汽车前围板3的焊接面积大于前安装支架2与汽车前围板3直接相连的焊接面积,安装加强板31可显著增加前安装支架2与汽车前围板3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1前侧边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前侧安装点13,各所述前侧安装点13均通过独立的前安装支架2与汽车前围板3连接,各前安装支架2的端部形成前安装面,各所述前侧安装点13与对应的前安装支架2的前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汽车前围板3上于两前安装支架2之间设有前围板中通道加强板32。所述前安装支架2的边角处均设有圆角过渡结构,确保了在正碰时,支架不会割到线路。

其中,所述左侧安装点11和右侧安装点12左右对称分布,左侧安装点11和右侧安装点12均沿前后方向设置6个,所述左纵梁支架6的一端与汽车左纵梁7焊接,另一端形成左安装面,各左侧安装点11与对应的左纵梁支架6的左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右纵梁支架的一端与汽车右纵梁8焊接,另一端形成右安装面,各右侧安装点12与对应的右纵梁支架的右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左纵梁支架6和右纵梁支架均设置两节,第一节将前5个左侧安装点11(或右侧安装点12)连接到汽车左纵梁7(或汽车右纵梁8),第二节将第6个左侧安装点11(或右侧安装点12)连接到汽车左纵梁7(或汽车右纵梁8)。

参见图2,所述电池包1后侧边缘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后侧安装点14,各所述后侧安装点14均通过一一体成型的后安装支架4与汽车后地板中横梁5连接,后安装支架4上形成与三个后侧安装点14分别连接的三个支架部,各所述支架部的端部形成后安装面,各所述后侧安装点14与对应的支架部的后安装面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池包1的重量中心在中间,而电池包的主要搭载点是在左右纵梁上,合计12个安装点。这样确保了电池包整体搭载的强度,而电池包的搭载支架都是一体型支架,又进一步确保了电池包整体搭载的精度。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