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左悬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3978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左悬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悬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左悬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现有的发动机左悬置其结构设计复杂,组装麻烦,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发动机左悬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左悬置,所述发动机左悬置包括车身连接架、托臂以及橡胶衬套,所述托臂的一端固定在橡胶衬套上,所述托臂的另一端先倾斜延伸后再水平延伸,且在托臂的另一端上设有与左悬置支架连接的支架安装孔;所述车身连接架包括左悬置上连接板、左悬置后连接板以及两个对称设在橡胶衬套两侧的支撑脚,所述左悬置上连接板两侧向下弯曲焊接固定在橡胶衬套的顶部,所述左悬置后连接板焊接固定在橡胶衬套的后侧;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本体以及支撑本体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加强板,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弯折延伸与橡胶衬套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本体上设有支撑脚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左悬置上连接板上设有让位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左悬置后连接板向下延伸形成的衬套连接板,衬套连接板与橡胶衬套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衬套包括外壳、橡胶和金属芯子,所述金属芯子居中设置在外壳内并通过橡胶与外壳硫化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悬置零部件少,通过焊接固定,焊接次数少,装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悬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悬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悬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悬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左悬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车身连接架、托臂2以及橡胶衬套3,所述托臂2固定在橡胶衬套3上,所述橡胶衬套3固定在车身连接架上。

所述车身连接架包括左悬置上连接板12、左悬置后连接板13以及两个对称设在橡胶衬套3两侧的支撑脚11。所述左悬置上连接板12两侧向下弯曲焊接固定在橡胶衬套3的顶部;所述左悬置上连接板12上设有让位缺口,便于安装和定位,防止安装后与其它零部件产生发生,影响后期使用及效果;所述左悬置上连接板12设有上连接板固定孔121,所述上连接板固定孔121位于让位缺口一端。所述左悬置后连接板13焊接固定在橡胶衬套3的后侧,具体而言,所述左悬置后连接板13向下延伸形成的衬套连接板131,衬套连接板131与橡胶衬套3固定。所述支撑脚11包括支撑本体111以及支撑本体111两侧向上延伸形成加强板112,所述加强板112与支撑本体111形成凹槽,加强支撑脚11的强度,减少材料的同时保障橡胶衬套3的高度;所述支撑本体111的一端弯折延伸与橡胶衬套3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本体111上设有支撑脚固定孔,所述支撑架固定孔位于凹槽内。所述橡胶衬套3包括外壳31、橡胶32和金属芯子,所述金属芯子居中设置在外壳31内并通过橡胶32与外壳31硫化固定在一起。

所述托臂2的一端固定在橡胶衬套3上,所述托臂2的另一端先倾斜延伸后再水平延伸,且在托臂2的另一端上设有与左悬置支架连接的支架安装孔。

发动机左悬置只有三大部件,零部件少,结构简单,且部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同时因部件少,焊接次数少,装配方便快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