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及具有该电控制动系统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758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目前已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制动系统是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机动车辆,如小型轿车制动系统的主流是液压制动系统,虽然有少量的高端车辆已经配备有电子制动接口的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但是可靠性仍然处于验证阶段不能够普及。近年来汽车防撞产品的发展和智能汽车(如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发展趋势迅猛,迫切需要一套可靠而且可以实现电控的车辆制动系统来满足机动车辆的实际需要。液压制动系统是目前相对最为稳定可靠的车辆制动系统,属人为机械控制系统,因此对机动车辆原液压制动系统改造成人工和电子双路控制的机动车液压制动系统,目前还比较少见,而且可靠性和普及度并不高。

申请号为CN01145914.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动系统,其包括:(a)一个液压作用的制动缸 (14、16),用于对制动件(22、24)产生作用;(b)一个主缸(10;340),其根据一个人工制动操纵元件(34)的动作而工作,以对一种工作流体进行加压;(c)一个与主缸连接的主缸截止阀(90、94);以及(d)一个高压源(12、100;270、 100;328、100),其包括布置在主缸截止阀和制动缸之间的一个动力压力控制缸(12;270;328),其根据制动操纵元件的动作而进行工作,以对流体进行加压;所说高压源包括一个动力驱动装置(100、220);以及一个压力控制缸(12;270;328),其具有一个控制活塞(106;272;332),其由动力驱动装置驱动,且在其前后两侧分别部分地形成了一个前控制压力室(120)和一个后压力室(128),前控制压力室被连接到制动缸,而后压力室则与主缸是相通的;以及(e)一个制动压力控制装置(200),其用于控制动力驱动装置,并由此来控制制动缸中的流体压力。该制动系统制造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对现有车辆的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该电控制动系统是在原有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使用带电控接口的液压泵和保压阀串接在制动主缸和ABS泵的液压管路之间,液压泵泵压的方向为制动主缸到制动轮缸方向,从而实现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单元,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具有通过液压管路依次串联连接的制动主缸、具有电控接口的液压泵、ABS泵及制动轮缸,所述汽车电控自动系统,还包括电控制动单元,所述电控制动单元具有控制器、保压阀、压力传感器;所述保压阀和压力传感器依次串联在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内的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所述保压阀、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有指示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为微处理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为微控制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为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压力传感器为静电容量型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指示灯为LED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保压阀为常开式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电控制动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对现有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对车辆原有部件改造较少,从而提高可靠性与安全性。能使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实现电控制动的功能,并且任何时候不会影响原系统的制动性能以及人工操作,对于汽车的主动安全产品和智能汽车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控制动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单元和电控自动单元,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具有通过液压管路依次串联连接的制动主缸1、具有电控接口的液压泵2、ABS泵7及制动轮缸8。所述电控制动单元,具有控制器5、保压阀3、压力传感器4;所述保压阀3和压力传感器4依次串联在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内的所述液压泵2与所述压力传感4器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所述控制器5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2、所述保压阀3、所述压力传感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5为单片机。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还连接有指示灯6。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人工制动:制动过程分为增压、保压、减压3个过程;

增压:当人踩下制动踏板后,真空助力推杆推动制动主缸1输出压力油,压力油分别穿过液压泵2、保压阀3、压力传感器4、ABS泵7直到制动轮缸8,实现车辆制动的增压过程;

保压:当人踩下制动踏板到某一个位置不动时,制动系统管路中的压力油油压保持不变,实现车辆制动的保压过程;

减压:当人松开制动踏板后,制动轮缸8中的压力油从ABS泵7、压力传感器4、保压阀3、液压泵2、原路返回到制动主缸1的储油罐中,实现车辆制动的减压过程。

在人工制动过程中,加装的电子控制液压元件都不工作。

电子液压制动:制动过程也分为增压、保压、减压3个过程;

增压:当控制器5控制液压泵2开始工作后,液压泵2内的压力油分别穿过保压阀3、压力传感器4、 ABS泵7再到制动轮缸8,实现车辆制动的增压过程;控制器5同时指示灯6点亮,表示电子液压制动开始工作;

保压:当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制动系统中油压达到所需压力后,控制器5控制保压阀3关闭通路,控制液压泵2停止工作,控制指示灯6常亮,实现车辆制动的保压过程;保压阀3为常开式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电磁阀常闭端内设有单向阀,当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压力油只能从制动主缸1流向制动轮缸8,而不能倒流,此设计是为了保障当电子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人工制动还能继续工作,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减压:当制动系统需要减压时,控制器5控制保压阀3打开通路,制动轮缸8中的压力油从ABS泵7、压力传感器4、保压阀3、原路返回到液压泵2的储油器中,实现车辆制动的减压过程。

在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工作过程中,人工干预了制动,电子液压制动会自动解除控制,以人工制动为主,从而保证了车辆控制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单元和电控自动单元,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具有通过液压管路依次串联连接的制动主缸1、具有电控接口的液压泵2、ABS泵7及制动轮缸8。所述电控制动单元,具有控制器5、保压阀3、压力传感器4;所述保压阀3和压力传感器4依次串联在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内的所述液压泵2与所述压力传感4器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所述控制器5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2、所述保压阀3、所述压力传感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还连接有指示灯6。在实施例中与实施例 1所不同的是,所述保压阀3为常开式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汽车电控制动系统。所述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单元和电控自动单元,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具有通过液压管路依次串联连接的制动主缸1、具有电控接口的液压泵2、ABS泵7及制动轮缸8。所述电控制动单元,具有控制器5、保压阀3、压力传感器4;所述保压阀 3和压力传感器4依次串联在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内的所述液压泵2与所述压力传感4器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所述控制器5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2、所述保压阀3、所述压力传感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还连接有指示灯6。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单元和电控自动单元,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具有通过液压管路依次串联连接的制动主缸1、具有电控接口的液压泵2、ABS泵7及制动轮缸8。所述电控制动单元,具有控制器5、保压阀3、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为半导体压电阻型压力传感器。所述保压阀3和压力传感器4依次串联在所述液压制动单元内的所述液压泵2与所述压力传感4器之间的液压管路上;所述控制器5为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控制器5通过线路分别与所述液压泵2、所述保压阀3、所述压力传感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5为单片机。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还连接有指示灯6。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6为LED灯。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4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压力传感器4为静电容量型压力传感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阅读了本说明书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由现有技术的结合构成,这些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的现有技术有些在此给予了详细描述,有些则出于说明书简明考虑并未事无巨细地赘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说明书后便知所云。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不难看出,为构成本实用新型而对这些现有技术的结合是饱含大量创造性劳动,是发明人多年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的结晶。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以从说明书中看出,这里所披露的每个技术方案以及各个特征的任意组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