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车窗导轨、汽车的车身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523发布日期:2019-01-13 16:4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汽车的车窗导轨、汽车的车身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车窗导轨、汽车的车身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上配置有车窗,车窗通常包括固定车窗(如角窗)和活动车窗两种,其中,固定车窗无开窗需求,因此固定车窗通常为固定的安装方式,活动车窗通常配置有导轨,以便活动车窗通过在导轨中以上下移动的方式将车窗打开或者关闭。在活动车窗和固定车窗相邻的情形下,通常通过同一个安装结构来实现活动车窗和固定车窗在汽车上的装配。

如目前常用的安装结构为一个大致为工字型结构的车窗导轨,工字型结构包括两个朝向相反的U型槽,其中一个U型槽作为活动车窗的滑动导槽,活动车窗以可滑动的方式容纳于其内,另一个U 型槽则用于夹置固定车窗,即固定车窗整体夹置于U型槽两侧的边之间。显然,夹置的方式必然导致U型槽的侧边与固定车窗不齐平,如从车窗的外侧观察,U型槽的侧边是凸出于固定车窗的,这样的设置会增大汽车在行车过程中的风阻系数,影响整车的经济性。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窗导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汽车的固定车窗在安装后车窗导轨凸出于固定车窗的外侧表面而导致风阻系数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车窗导轨,所述车窗导轨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所述车窗导轨设置成在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情形下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与所述车窗导轨的外表面齐平。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窗导轨在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背离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运动玻璃包边总成并为所述运动玻璃包边总成提供可移动的轨道,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外表面与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齐平。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窗导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分,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形成第一安装位,所述支撑板的相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分,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安装位。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外端和内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分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侧板,使得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齐平。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包括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内端相连,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二端沿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有第四侧板。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于卡置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从所述四侧板的内侧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出的卡条。

在上述汽车的车窗导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螺接至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的车身,所述车身包括角窗玻璃包边总成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车窗导轨,其中,所述车窗导轨为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车窗导轨。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包括包边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包边结构上的角窗玻璃,所述包边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边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包边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彼此抵靠的方式卡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在上述汽车的车身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包边总成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匹配的螺纹通孔或者螺纹盲孔。

再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的车身。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包括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和用于安装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车窗导轨,其中,车窗导轨设置有第一安装位,且该车窗导轨设置成在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固定于第一安装位的情形下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与车窗导轨的外表面齐平。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在固定于车窗导轨上后角窗玻璃包边总成与第一安装位的外表面大致齐平,降低了由此产生的过大风阻,从而降低了汽车的油量或者电量损耗。通过将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和运动玻璃包边总成共用的车窗导轨设置为不对称的结构,具体而言,对安装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第一安装位进行改进,在保证运动玻璃包边总成活动不受干涉且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可靠固定的前提下,保证了车身外表面的平整性,降低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改善了整车的经济性。

方案1:一种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导轨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所述车窗导轨设置成在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情形下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与所述车窗导轨的外表面齐平。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导轨在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相背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安装位,用于安装运动玻璃包边总成并为所述运动玻璃包边总成提供可移动的轨道,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位的外表面与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齐平。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导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分,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形成第一安装位,所述支撑板相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分,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安装位。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外端和内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分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侧板,使得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表面齐平。

方案5:根据方案3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分包括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内端相连,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二端沿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有第四侧板。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用于卡置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从所述四侧板的内侧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出的卡条。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汽车的车窗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螺接至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

方案9:一种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角窗玻璃包边总成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车窗导轨,其中,所述车窗导轨为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窗导轨。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包括包边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包边结构上的角窗玻璃,所述包边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方案11:根据方案10中引自方案9中引自方案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包边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彼此抵靠的方式卡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方案12:根据方案10中引自方案9中引自方案8所述的汽车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结构上还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匹配的螺纹通孔或者螺纹盲孔。

方案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方案9 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设置于车身左侧的固定角窗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在安装有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在安装有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在安装有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时的顶部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螺纹孔。

附图中:1、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1、角窗玻璃;12、包边结构;121、第二卡接结构;1211、矩形块部分;1212、勾形块部分; 122、固定块;1221、螺纹孔;123、凸出端;124、阻挡结构;2、车窗导轨;21、第一安装槽;211、支撑板;2111、安装孔;212、第一安装部分;2121、第三侧板;2122、第四侧板;213、第一卡接结构; 22、第二安装槽;221、第二安装部分;2211、第一侧板;2212、第二侧板;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在安装有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时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在安装有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时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包括彼此相邻的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运动玻璃包边总成(未示出) 以及作为二者共用的安装结构的车窗导轨2,车窗导轨2固定至车身,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与车窗导轨2固定连接,运动玻璃包边总成以可活动(如沿汽车Z向升降)的方式设置于车窗导轨。具体而言,车窗导轨2上形成有作为第一安装位的第一安装槽21和作为第二安装位的第二安装槽22,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固定于第一安装位,运动玻璃包边总成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安装位。具体而言,角窗玻璃总成1 包括包边结构12以及固定于包边结构12中部的角窗玻璃11,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通过包边结构12固定于第一安装槽21中的方式与车窗导轨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槽22作为运动玻璃包边总成的导向槽,通过运动玻璃包边总成在第二安装槽22内滑动的方式引导运动玻璃包边总成沿汽车Z向作升降运动。

为了提高汽车车身的平整性,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车窗导轨2的第一安装槽21进行改进,使得在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的包边结构固定至第一安装槽21内的情形下角窗玻璃11的外表面与车窗导轨2的外表面保持齐平。参照图2中的方位,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角窗玻璃11的上表面与第二安装槽22的上表面保持齐平。

再参阅图4、图5和图6并继续参阅图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并按照图5方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车窗导轨2包括竖向的支撑板211、设置于支撑板211的左侧的第一安装部分212以及设置于支撑板211的右侧的第二安装部分221,其中,支撑板211和左侧的第一安装部分212形成安装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第一安装槽21,支撑板211和右侧的第二安装部分221形成安装运动玻璃包边总成的第二安装槽22。其中,第一安装部分212包括支撑板211、从支撑板211的下端向左延伸出的第三侧板2121以及从第三侧板2121的左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出的第四侧板2122,支撑板 211、第三侧板2121和第四侧板2122共同形成开口朝上的、U型槽状的第一安装槽21。其中,第四侧板2122的顶端高度低于支撑板211顶端的高度,且去二者相差的高度不小于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高度差值,以便在包边结构12固定于第一安装槽21中时,抵靠至包边结构12的左侧的第四侧板2122能够处于角窗玻璃11的下方,不与角窗玻璃11发生干涉。其中,第二安装部分221包括支撑板 211以及分别从支撑板211的上侧和下侧向右延伸出的第一侧板2211 和第二侧板2212,第一侧板2211、支撑板211和第二侧板2212共同形成开口朝右的、U型槽状的第二安装槽22。运动玻璃包边总成的左侧部分以可滑动的方式处于第二安装槽22中。

再参阅图7和图8并继续参阅图2和图5,图7是图6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角窗玻璃包边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螺纹孔。如图2、图5、图7和图8所示并按照图 5中的方位,包边结构12和第一安装槽21的具体固定方式为:第四侧板2122的右侧中部以向右凸出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213,如第一卡接结构213为卡条,且卡条的长度贯穿整个第四侧板2122,支撑板211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111,相应地,包边结构12上向下延伸出与第一卡接结构213匹配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121,以及包边结构12 上设置有与安装孔2111配合的螺纹孔1221,优选地,包边结构12向下延伸出固定块122,螺纹孔1221设置于固定块122。其中,螺纹孔 1221设置于固定块122上的螺纹盲孔或者贯穿固定块122设置的螺纹通孔。在包边结构12固定于第一安装槽21的情形下,一方面,第一卡接结构213与第二卡接结构121以相互勾连的方式实现了包边结构在第一安装槽内的卡置固定,另一方面,借助于紧固件(如螺钉3)与安装孔2111和螺纹孔1221的配合实现了包边结构在第一安装槽内的螺接固定,通过卡置于螺接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能够可靠地固定至车窗导轨2上。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并按照图5中的方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结构213为截面为三角形的卡条,第二卡接结构121为设置于包边结构12下侧的卡勾,卡勾包括矩形块部分 1211以及从矩形块部分1211的下端向下延伸出的能够与凸出筋匹配勾连的勾形块部分1212。在将包边结构12固定至首先将勾形块部分1212 与卡条的下侧表面彼此对准、矩形块部分1211抵靠至第四侧板2122 的右侧的方式从第一安装槽21的一端滑入,使得包边结构12能够通过卡勾沿卡条滑动,直至固定块122上的螺纹孔1221和支撑板211上的安装孔2111彼此对准,从而实现包边结构12固定之前的安装定位。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螺钉3与螺纹孔1221和安装孔2111配合即可实现支撑板211与包边结构12之间的螺接固定。通过螺接与卡接相结合的方式即可实现角窗玻璃包边总成在第一安装槽内的可靠、精确地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第二)卡接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示例(卡勾、卡条),例如,第一卡接结构213还可以是设置于包边结构12上的矩形阻挡块,第二卡接结构121还可以是矩形卡条。显然,只要能够满足二者的滑动卡接的需求的结构组合均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卡接结构。

并且为了避免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在第一安装槽21中滑动时划伤角窗玻璃11,如图2和图7所示并按照图2中的方位,包边结构12的下侧向左延伸有凸出端123。在包边结构12沿第一安装槽 21的槽向滑动时,凸出端123的下侧表面抵靠至第四侧板2122的上侧表面,从而使角窗玻璃11的下侧表面和第四侧板2122的上侧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最后参阅图3并继续参阅图4和图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在安装有角窗玻璃包边总成时的顶部装配示意图。如图3、图4和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限定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的固定位置,包边结构12的顶部还设置有矩形槽状的阻挡结构124,且第一安装槽 21的顶端略低于第二安装槽22的顶端。在包边结构12的底端从第一安装槽21的顶端滑入第一安装槽21中并沿其槽向滑动至固定位置时,即,滑动至螺纹孔1221和安装孔2111彼此对准时,阻挡结构124恰好抵靠至车窗导轨2的第一安装槽21的顶端,容纳于第一安装槽21 和第二安装槽22的顶端的错位处。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第一安装槽21是结合U型槽的结构来描述的,但这并不是限定的,例如,第三侧板2121或者第四侧板2122还可以是设置有弧度的弧面板,此时第一安装槽21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或者,第四侧板2122和/或支撑板211与第三侧板21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此时第一安装槽21为梯形槽。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槽2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包边结构12 的实际形状来具体设定,上述形状的变化并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窗导轨包括用于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第一安装槽21和用于安装运动玻璃包边总成的第二安装槽22,通过对第一安装槽21进行改进,使第一安装槽21和第二安装槽22为槽口朝向不同的结构,在保证不影响运动玻璃包边总成的安装及活动的前提下,通过卡接和螺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实现了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在在第一安装槽21中的可靠固定,另一方面实现了角窗玻璃包边总成1与第二安装槽22的与车窗导轨2的外表面保持齐平,实现了车身外表面的平整性,减小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改善了整车的经济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