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用内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2619发布日期:2018-08-28 23:4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内饰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交通工具用内饰件,公知一种由多个构件构成的内饰件。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交通工具用内饰件,记载了具有门内饰主体和肘靠框的门内饰,并记载了这样的结构,即,在门内饰主体的一部分重叠有肘靠框的周端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17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交通工具用内饰件具有多个构件的情况下,像上述结构那样,有时在一个构件重叠配置有另一个构件的周端部。在此,在另一个构件被按压的情况下,担忧产生这样的情况,即,一个构件被该另一个构件的周端部按压,从而挠曲变形,另一个构件的周端部相对于一个构件脱落。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在构成交通工具用内饰件的两个构件中,能够可靠地进行另一个构件的周端部相对于一个构件的定位。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内饰件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第1构件;以及第2构件,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1构件的周端部重叠的周端部,在将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周端部设为第1周端部的情况下,所述第1周端部具有:第1壁部,其构成所述第1周端部的靠所述第2构件侧的周端面;以及第2壁部,其设于所述第1壁部的与所述周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以相对于所述第1壁部交叉的形态延伸,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周端部具有与所述第1壁部相对配置的相对壁部,在所述相对壁部设有朝向所述第1壁部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第1壁部具有能够限制所述突起部向突出方向的位移的限制面,所述限制面是以随着朝向所述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向所述第2壁部侧的形态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2构件被向第1周端部侧按压时,突起部的位移被限制面限制。在此,限制面设为以随着朝向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向第2壁部侧的形态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在限制面被突起部按压时,即使在第1壁部相对于第2壁部挠曲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限制面成为以随着朝向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向第1周端部的周端面侧的形态倾斜的面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突起部沿限制面向第1周端部的周端面侧位移而从第1构件脱落的情况。也就是说,能够利用限制面可靠地接收突起部,能够可靠地进行第2构件的周端部的定位。

此外,能够设为,所述突起部的顶端面是以随着朝向所述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向所述第2壁部侧的形态倾斜的倾斜面。在设为这样的结构时,能够使限制面和突起部的顶端面平行地靠近。由此,能够增加限制面和顶端面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利用限制面更加可靠地接收突起部,能够抑制突起部沿限制面位移的情况。

此外,能够设为,所述第1构件具有将所述第1壁部和所述第2壁部连结的连结肋,所述限制面形成于所述连结肋。在限制面被突起部按压时,能够抑制第1壁部相对于第2壁部挠曲变形的情况,能够抑制限制面位移的情况。

此外,能够设为,所述突起部设于在所述相对壁部设置的基座部的基座面,在所述基座面设有与所述突起部相连结的加强肋。由于具有基座部,因此与使突起部从相对壁部直接突出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突起部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刚度。此外,由于具有加强肋,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突起部的刚度。

此外,能够设为,所述第1构件的所述第1周端部呈长条状,所述限制面配置在所述第1周端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在第1周端部呈长条状的情况下,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刚度较低而易于挠曲。也就是说,第1壁部相对于第2壁部易于挠曲变形。在上述结构中,即使在第1壁部相对于第2壁部挠曲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限制面以随着朝向突起部的突出方向而朝向开口侧的形态倾斜的情况。因此,在开口端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也能够可靠地限制突起部的位移。

此外,所述第2壁部能够设为从所述第1壁部向所述突起部侧立起的结构。

此外,能够设为,所述第1周端部位于所述第1构件的开口的开口端部,所述第2构件的所述周端部位于所述第2构件的外周端部,所述第2构件以所述外周端部重叠于所述开口端部的形态配置为覆盖所述开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构成交通工具用内饰件的两个构件中,能够可靠地进行另一个构件的周端部相对于一个构件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门内饰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中拆下了开关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基部构件的开口的开口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从背侧观察开关座得到的图。

图5是从车厢外侧观察开关座得到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突起部和安装爪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突起部和连结肋的剖视图(与以图4的vii-vii线切断的图相对应)。

图8是表示突起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门内饰(交通工具用内饰件);20、基部构件(第1构件);23、端面(第1周端部的靠第2构件侧的周端面);24、第1壁部;25、第2壁部;27、开口端部(第1周端部);40、开关座(第2构件);45、相对壁部;46、基座部;47、147、突起部;47a、突起部的顶端面;48、加强肋;60、连结肋;62、倾斜面(限制面)。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的门内饰10的主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门内饰10(交通工具用内饰件)例如构成车辆用的侧门,如图1所示,其具有内饰板11、门置物盒12、内门把收纳部14。内饰板11以从车厢内侧覆盖供内饰板11安装的内面板(未图示)的形态配置。

此外,门内饰10具有安装于内饰板11的下部的基部构件20、安装于基部构件20的开关座40及肘靠13。基部构件20呈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条状,在其靠车辆前侧的部分设有扬声器护栅21。在基部构件20的上表面,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形态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座40的开口22(参照图2)和用于安装肘靠13的开口(未图示)。

基部构件20的开口22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且呈匹配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开关座40的形状的长条状。如图3所示,基部构件20的开口22的开口端部27(开口的内周端部、第1周端部)具有:第1壁部24,其构成开口端部27的靠开关座40侧的端面23(第1周端部的靠所述第2构件侧的周端面);以及第2壁部25,其设于第1壁部24的与端面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向上方立起。第1壁部24沿水平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2壁部25以相对于第1壁部24正交的形态延伸。另外,图3是在开口22的开口端部中的靠车厢外侧的开口端部27中将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放大表示的图。

图4是从背侧观察开关座40得到的图,图4的左侧与车辆前侧相对应,下侧与车厢外侧相对应。如图4所示,开关座40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板状的开关座主体部41和设于开关座主体部41的背面(下表面)的外周端部的多个安装爪42。在开关座主体部41分别贯通地形成有开关开口部41a,这些开关开口部41a能够供安装于开关座40的开关43(参照图7的二点划线)的各操作部贯穿。

接着,说明开关座40(第2构件)相对于基部构件20(第1构件)的安装结构。如图7所示,开关座主体部41的外周端部成为与基部构件20的第1壁部24相对配置的相对壁部45。也就是说,开关座40的外周端部以相对于基部构件20的内周端部(开口22的开口端部)重叠的形态配置。另外,图7的右侧为车厢外侧,左侧为车厢内侧。另外,基部构件20和开关座40例如设为合成树脂(聚丙烯等)制,但并不限定于此。

开关座40的安装爪42成为,在贯穿在基部构件20的第1壁部24形成的安装孔26(参照图3)之后从背侧相对于安装孔26的孔缘部卡定的结构。另外,图3所示的安装孔26是供安装爪42中的、设于车厢外侧且是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安装爪(标注了附图标记42a)贯穿的安装孔,是向内侧敞开的孔。此外,如图6所示,该安装爪42a设于在相对壁部45形成的基座部46的基座面46a。

像上述那样,在开关开口部41a中贯穿有开关的操作部。此外,第1壁部24的宽度以不与开关的操作部相干扰的值来设定。因此,根据操作部的大小、配置方式,存在第1壁部24的宽度局部地变小的情况。在第1壁部24的宽度变小的部位,无法确保用于将安装孔26设为闭合的孔所需要的空间,如图3所示,需要将安装孔26设为向车厢内侧敞开的孔。例如,如图4所示,在开关座4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两个开关开口部41a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在这样的部位,开关的操作部的靠车厢外侧的侧面配置在更靠车厢外侧的位置,第1壁部24的宽度变小,因此安装孔26成为敞开的孔。

并且,在安装孔26为朝向车厢内侧敞开的孔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安装孔26的内表面来限制安装爪42向车厢内侧位移的情况。在这种结构中,在载荷从上方作用于第1壁部24,使第1壁部24相对于第2壁部25挠曲位移的情况下,担心相对壁部45从第1壁部24脱落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这样的结构,即,在开关座40的周端部设置突起部47,使该突起部47卡定于在第1壁部24设置的连结肋60。

如图5所示,突起部47在开关座40的车厢外侧的周端部形成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如图6所示,突起部47从形成于相对壁部45的基座部46的基座面46a朝向第1壁部24突出。与此相对,连结肋60在呈长条状的第1壁部24(开口22的开口端部)中配置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如图7所示,在基部构件20中,该连结肋60以将第1壁部24和第2壁部25连结的形态设置。连结肋60的上表面具有不同倾斜的两个倾斜面61、62。倾斜面61以随着朝向车厢内侧(图7的左侧)而下降倾斜的形态倾斜。倾斜面62相对于倾斜面61配置在车厢内侧,其以随着朝向车厢内侧(开口22侧)而上升倾斜的形态倾斜。换言之,倾斜面62是这样的倾斜面,即,以随着朝向下方(突起部47的突出方向)而朝向第2壁部25侧的形态倾斜。

倾斜面62配置在突起部47的下方,其相对于突起部47的顶端面47a稍微空开间隙地配置。由此,倾斜面62成为能够限制突起部47向突出方向位移的限制面。突起部47的顶端面47a是以随着朝向突起部47的突出方向而朝向第2壁部25侧的形态倾斜的倾斜面,并且以与倾斜面62几乎相同的倾斜角度来设定。此外,在基座部46的基座面46a设有与突起部47相连结的加强肋48。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开关座40被向下方(开口端部27侧)按压从而使突起部47向下方位移了时,突起部47抵接于倾斜面62。由此,能够利用倾斜面62来限制突起部47向下方进一步的位移。在此,倾斜面62设为以随着朝向突起部47的突出方向而朝向第2壁部25侧的形态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当倾斜面62被突起部47按压时,即使在第1壁部24相对于第2壁部25向下方挠曲变形(利用图7的箭头线p1表示变形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这样的情况:倾斜面62成为以随着朝向突起部47的突出方向而朝向开口22侧的形态倾斜的面,即,成为随着朝向端面23侧(开口22侧)而下降倾斜的面。

由此,能够抑制突起部47沿倾斜面62向端面23侧位移而从基部构件20脱落的情况。也就是说,能够利用倾斜面62可靠地接收突起部47,能够可靠地进行开关座40的周端部的定位。另外,在假设突起部47沿倾斜面62位移了的情况下,突起部47会朝向第2壁部25侧移去,但在抵接于倾斜面61或第2壁部25时,能够被限制进一步的位移。

此外,突起部47的顶端面47a设为以随着朝向突起部47的突出方向而朝向第2壁部25侧的形态倾斜的倾斜面。若设为这样的结构,则与顶端面47a假设为水平面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倾斜面62和突起部47的顶端面47a平行地靠近。由此,在开关座40被向下方按压时,能够增加倾斜面62和顶端面47a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利用倾斜面62更可靠地接收突起部47,能够抑制突起部47沿倾斜面62位移的情况。

此外,基部构件20具有将第1壁部24和第2壁部25连结的连结肋60,倾斜面62形成于连结肋60。在倾斜面62被突起部47按压时,能够抑制第1壁部24相对于第2壁部25挠曲变形的情况,能够抑制倾斜面62位移的情况。

此外,突起部47设于在相对壁部45设置的基座部46的基座面46a,在基座面46a设有与突起部47相连结的加强肋48。由于具有基座部46,因此与使突起部47直接从相对壁部45突出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突起部47的长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刚度。此外,通过具有加强肋48,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突起部47的刚度。

此外,基部构件20的开口端部27呈长条状,倾斜面62能够设为配置在开口端部27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面。在开口端部27呈长条状的情况下,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刚度较低而易于挠曲。也就是说,第1壁部24相对于第2壁部25易于挠曲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第1壁部24相对于第2壁部25挠曲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倾斜面62以随着朝向突起部47的突出方向而朝向开口22侧的形态倾斜的情况。因此,即使在开口端部27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也能够可靠地限制突起部47的位移。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利用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像以下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这样的结构,即,开关座40的外周端部(第2构件的外周端部)相对于开口22的开口端部(第1构件的内周端部)重叠,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相邻的第1构件和第2构件中,关于第2构件的外周端部相对于第1构件的外周端部重叠的结构,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第2构件的外周端部具有突起部,第1构件的外周端部具有限制面。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这样的结构,即,突起部47的顶端面是匹配倾斜面62的倾斜面,但并不限定于此。突起部47的顶端面也可以是与倾斜面62不同的角度。例如,如图8的变形例所示,突起部147的顶端面147a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壁部25以相对于第1壁部24正交的形态延伸,但只要是第2壁部25以相对于第1壁部24交叉的形态延伸即可。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这样的结构,在突起部47和倾斜面62之间稍微空开了间隙,当开关座40被按压时,突起部47抵接于倾斜面6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自然状态下突起部47抵接于倾斜面62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在突起部47和倾斜面62之间夹装缓冲构件等其他构件。

(5)突起部47和倾斜面62也可以设于多个部位。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倾斜面62形成于加强肋60的上表面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具有加强肋60的结构,还可以在第1壁部24的上表面形成倾斜面62。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交通工具,例示了车辆,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交通工具用内饰件,能够应用于在除车辆之外的交通工具上搭载的内饰件。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突起部向下方突出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即,突起部向车厢外侧(水平方向)突出,倾斜面62从车厢外侧接收突起部。此外,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并不限定于上下方向或水平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