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导轨的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0127发布日期:2019-05-07 22:0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座椅导轨的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座椅导轨的锁定装置,具体是,可通过释放杆和锁销的挡块之间接触或锁导块和锁销之卡合坎之间接触,吸收因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装配偏离而发生的释放杆位置变化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的座椅是包括车厢内支撑乘员上身部位荷重的座椅靠背、支撑臀部和大腿部位荷重的座椅垫构成。座椅靠背和座椅垫的设置应便于保持最佳的乘坐姿势。

汽车的座椅是,为了乘员的体形和有效应用厢内空间,可向车体前后方向滑动一定区间地设置,发挥此作用的就是座椅导轨。座椅导轨的结构通常包括:向车体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相当于汽车车厢内地面的底板的下部导轨;可沿着下部导轨滑动地结合并固定在座椅垫下部的上部导轨。

上部导轨是沿着下部导轨移动一定区间以后受到限制被固定在该位置上。为此,座椅导轨作是使上部导轨固定在下部导轨的锁定装置,具有导轨锁组件。

现有注册专利第10-1671644号中公开的导轨锁组件(100)包括:

固定在上部导轨(10)上并具有可与下部导轨(20)的紧固孔互通的紧固孔的安装托架(110);铰接在安装托架(110)上的释放杆(140);将释放杆(140)弹射支撑在安装托架(110)上锁定位置的复位弹簧(130);随着释放杆(140)旋转向上下方向升降并经过安装托架(110)的紧固孔可插进下部导轨(20)之紧固孔的锁销(150);为了使锁销(150)经过安装托架(110)的紧固孔(112)插进下部导轨(20)之紧固孔(22)而提供弹力的复位弹簧(160)。安装托架(110)是为了限制对释放杆(140)之轭部(148)的位置,设有向上方凸出的多个卡合凸块(120),释放杆(140)的结构包括可分别限制锁销(150)的升降和旋转位置的释放器和具有可限制旋转的收容槽(146)的轭部(148)。

如上所述的导轨锁组件中,如果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装配偏离而释放杆脱离定位位置,则锁销的锥形区段需变长,与下部导轨的紧固孔发生间隔,引发噪声而造成感受问题,或者造成解锁质量问题。

尤其锁销的装配工艺中,上下方向定位在锁导块上进行时,发生锁销脱离上部导轨的问题,因此为改进这些问题,还需在下端设置决定锁销位置的其它夹块,或者加大锁销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导轨的锁定装置,其可通过释放杆和锁销挡块之间的接触或锁导块和锁销之卡合坎之间的接触,吸收因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装配偏离而发生的释放杆位置变化。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包括:上部导轨,其固定在座椅之坐垫下部;下部导轨,其支撑所述上部导轨可以移动,并固定在车厢内的底板上;导轨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上,固定所述上部导轨在所述下部导轨上的位置;所述导轨锁组件包括:安装托架,其固定在所述上部导轨上;释放杆,其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安装托架上;锁导块,其结合在所述安装托架上,引导所述锁销的升降移动;锁销,其随所述释放杆的旋转向上下方向升降,经过所述锁导块的插入孔插进所述下部导轨之紧固孔,进而释放或限制所述上部导轨在所述下部导轨上的位置。所述锁销上设有:挡块,其用以与所述释放杆的接触;以及卡合坎,其用以在所述挡块的下部与所述锁导块的插入孔接触。

此时在所述释放杆对所述安装托架的正常装配位置或者向上装配位置上,所述挡块位于与所述释放杆之加压端部接触的部位,所述卡合坎是位于与所述锁导块之贯通孔相离的部位。

所述释放杆的加压端部是,优选地,朝所述挡块向上凸出弯曲而使与所述挡块的接触部位最小化。

此时所述释放杆在所述安装托架上的向下装配位置上,较为优选的是,所述挡块位于与所述释放杆之加压端部相离的部位,所述卡合坎位于与所述锁导块之贯通孔接触的部位。

所述卡合坎的外径设置成大于所述锁导块之贯通孔较为优选。

所述锁销是,优选地,在所述卡合坎的下部连续设有可引导插进所述下部导轨之紧固孔的锥形区段,以及为了插进所述下部导轨之紧固孔而外径小于所述卡合坎外径的小直径直线区段。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正常装配位置或向上装配位置上分别通过锁销挡块与释放杆加压端部之间的接触和锁销卡合坎和锁导块贯通孔之间的相离决定被锁销的锁定位置,在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向下装配伴位置上,通过锁销挡块和释放杆加压端部之间的相离以及锁销卡合坎和锁导块贯通孔之间的接触决定被锁销的锁定位置,从而有效吸收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装配偏离而发生的释放杆的位置变化;

就是说,本发明是通过锁销挡块和释放杆加压端部之间的接触以及锁销卡合坎和锁导块贯通孔之间的相离,或者锁销挡块和释放杆加压端部之间的相离以及锁销卡合坎和锁导块贯通孔之间的接触,解决安装托架和释放杆之间装配偏离而发生的问题,减少对锁销的向上方向位置偏离,因此可以直接使用现有锥形区段和直线区段的形状;

本发明对于为了锁销的装配工艺中在现有锁导块上实施向上方向定位时锁销从上部导轨脱离的问题以及锁销的定位而在下端设置其它夹块或者加大锁销长度的问题,分别通过锁销上对挡块和卡合坎的位置设定来解决。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的构件分解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的结构,是图示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正常装配位置或向上装配位置上结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的结构,是图示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向下装配位置上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3和图4上分别图示的锁销放大图示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上部导轨;12:贯通孔;

20:下部导轨;22:紧固孔;

100:导轨锁组件;110:安装托架;

120:释放杆;122:操作端部;

124:加压端部;130:复位弹簧;

140:锁销;142:挡块;

144:卡合坎;146:锥形区段;

148:直线区段;150:锁导块;

152:插入孔;160: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的结构包括:上部导轨(10)、下部导轨(20)、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10)将上部导轨(10)的位置按需定位在所述下部导轨(20)上的导轨锁组件(100)。

所述上部导轨(10)被固定在座椅的座椅垫部下部,部件全长都设有以适当间隔分离形成的多个贯通孔(12)。所述下部导轨(20)是固定在车厢内的底板,部件全长按适当间隔分离设有多个紧固孔(22)。

所述上部导轨(10)是与所述下部导轨(20)可滑动地结合,并沿着所述下部导轨(20)的长度方向可向前/后方向移动地被支撑设置。就是说,所述上部导轨(10)和所述下部导轨(20)之间的结合是以所述上部导轨(10)可向所述下部导轨(20)长度方向移动的结构形成。

所述导轨锁组件(100)是设置在所述上部导轨(10)上,可以使所述上部导轨(10)在所述下部导轨(20)的所需位置上固定住。

图3和图4是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导轨之锁定装置的主要构件结合关系的剖视图。图3是图示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的正常装配位置或在向上装配装置上结合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图示释放杆在安装托架上向下装配位置上结合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将图3和图4中分别图示的锁销的结构放大图示的示意图。

根据图3至图5,所述导轨锁组件(100)包括:安装托架(110),其固定在所述上部导轨(10)的侧部;释放杆(120),其铰接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并被可旋转地设置;复位弹簧(130),其设在释放杆(120)的铰链部位,将所述释放杆(120)弹射到所述安装托架(110)的锁定位置上并保持;锁销(140),其随着所述释放杆(120)的旋转,向上下方向升降,被插进所述下部导轨(20)的紧固孔(22),进而释放或限制所述上部导轨在所述下部导轨(20)的位置;锁导块(150),其在所述安装托架(110)的内侧面向长度方向结合并引导所述锁销(140)升降移动;螺旋弹簧(160),其设置在所述锁销(140)的外周面,将所述锁销(140)弹射到所述上部导轨(10)上并被支撑。

所述安装托架(110)被固定在所述上部导轨(10)的侧部结合,可以使所述释放杆(120)被可旋转地设置。此时,所述安装托架(110)的侧部有可固定铰链销(112)的弯曲部(114)被设置成一体,用以将所述释放杆(120)可旋转地设置。

所述释放杆(120)是以所述铰链销(112)为介质可旋转地结合在所述安装托架(110)的弯曲部(114),通过如图2所示的所述上部导轨(10)的开口部(14)使一侧的操作端部(122)露在外部,位于所述操作端部(122)相反侧的加压端部(124)是为了所述锁销(140)的升降形成叉状,进而装配成与所述锁销(140)的外周面可接触的状态。

所述复位弹簧(130)是将所述释放杆(120)弹射维持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锁定位置上,以被固定支撑在所述铰链销(112)之外周面上的扭转弹簧形态构成。就是说,所述复位弹簧(130)是释放所述锁销(140)的锁定状态时变形,然后施加到所述释放杆(120)操作端部(122)的运行力释放时,对所述释放杆(120)的操作端部(122)向可以使所述释放杆(120)旋转到原位置的方向提供旋转方向弹力,进而使所述释放杆(120)旋转至原来的复原位置。

所述锁销(140)是通过由所述螺旋弹簧(160)提供的弹力向插进所述下部导轨(20)之紧固孔(22)的方向被加压。此时,所述锁销(140)随着所述释放杆(120)的旋转向上方移动,释放所述上部导轨(10)和所述下部导轨(20)之间的锁定状态,所述释放杆(120)恢复旋转时向下移动,插进所述下部导轨(20)的紧固孔(22),进而保持所述上部导轨(10)和所述下部导轨(20)之间的锁定状态。就是说,所述锁销(140)使所述上部导轨(10)固定在所述下部导轨(20)的所需位置上。

所述锁导块(150)是在所述安装托架(110)的内侧面向长度方向结合的板状部件,设有引导所述锁销(140)升降移动的插入孔(152)。

所述螺旋弹簧(160)是设置成一端部支撑在所述上部导轨(10)的内周面,另一端部支撑在所述锁销(140)之挡块(142)的上部面,可以给所述锁销(140)的锁定位置提供弹力。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锁销(140)的结构还包括:为了与所述释放杆(120)接触而向外侧凸出的凸缘状挡块(142);以及为了与所述锁导块(150)的插入孔(152)接触而向内侧凹进且段差形态的卡合坎(144)。

在此所述挡块(142)是构成在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正常装配位置或者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向上装配位置上分别位于可接触到所述释放杆(120)之加压端部(124)下部面的部位。

所述卡合坎(144)是构成在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装配位置或者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向上装配位置上可分别位于与所述锁导块(150)之贯通孔(152)相离的部位。

此时,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正常装配位置是指所述释放杆(120)符合设计规格,可以装配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正常位置上,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向上装配位置是分别如图3所示,是指因所述安装托架(110)和所述释放杆(120)之间的装配偏离而不能采用正常的设计规格,而是使释放杆(120)装配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非正常位置(高于正常位置的位置)上。

与此不同,因所述安装托架(110)和所述释放杆(120)之间的装配偏离而所述释放杆非正常地装配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时,在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向下装配位置上,所述挡块(142)位于与所述释放杆(120)之加压端部(124)相离的部位,所述卡合坎(144)位于可接触到所述锁导块(150)之贯通孔(152)的部位。

此时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向下装配位置如图4所示,是指因所述安装托架(110)和所述释放杆(120)之间的装配偏离,使所述释放杆(120)装配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非正常位置(低于正常位置)。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上,所述释放杆(120)的加压端部(124)是,为了使与所述挡块(142)下部面的接触部位通过点接触或线接触实现接触部位的局部最小化,更加优选地,向所述挡块(142)向上凸出地弯曲构成,从而降低噪声,预防反复接触导致耐磨性能下降。

所述卡合坎(144)是设置成外径大于所述锁导块(150)的插入孔(152),因此所述锁销(140)的卡合坎(144)不会插进所述插入孔(152)的内部。

所述锁销(140)是,为了在所述卡合坎(144)的下部顺利插入所述下部导轨(20)的紧固孔(22),横截面积逐渐缩小形态的锥形区段(146)以及,为了顺利插入所述下部导轨(20)的紧固孔(22),小于所述卡合坎(144)外径的小直径直线区段(148)连续形成。

因此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座椅导轨锁定装置是,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上的正常装配位置或者向上装配位置上,所述锁销(140)的挡块(142)分别触及所述释放杆(120)之加压端部(124)的下部面,所述锁销(140)的卡合坎(144)是可以位于所述锁导块(150)之插入孔(152)上部的相离位置,进而决定通过所述锁销(140)的锁定位置。

本发明座椅锁定装置是,在所述释放杆(120)在所述安装托架(110)的向下装配位置上,所述锁销(140)的挡块(142)位于与所述释放杆(120)之加压端部(124)的下部面相离的部位,所述锁销(140)的卡合坎(144)触及到所述锁销(150)的插入孔(152),进而决定通过所述锁销(140)的锁定位置。

由此解决因所述安装托架(110)和所述释放杆(120)之间装配偏离而发生的问题,使对所述锁销(140)的向上位置的偏离减少,进而可以直接使用所述锥形区段(146)和所述直线区段(148)的形状。

本发明是将在所述锁销(140)的装配工艺中在锁导块(150)上决定上下定位而导致所述锁销(140)从所述上部导轨(10)脱离的问题,以及为了所述锁销(140)的定位而在下端上设置夹块或者需加大所述锁销(140)长度的问题,分别通过所述锁销(140)上对所述挡块(142)和卡合坎(144)的位置设定来解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变形,而这些修改或者变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而且在其同等范围内的任何技术方案应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