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989发布日期:2019-02-01 18:5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座椅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简易的结构便能够抑制轨道等周边设备与线束的干涉的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座椅安装有电动倾斜装置或座椅加热器、就座传感器等各种电气组件。为了将这些电气组件与车身侧的设备连接,在座椅配置有线束。在采用座垫沿着轨道滑动的滑动座椅的情况下,伴随该滑动,连接轨道侧与座垫侧的线束会弯曲或拉伸而发生变形(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利用仅可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履带型的外包装件覆盖线束,以限制线束的弯曲方向。由此,能够抑制弯曲的线束干涉轨道等周边设备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37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存在有如下要求,即,想要利用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较简易的结构来抑制线束与轨道等周边设备的干涉。

本发明是为了应对上述的要求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简易结构便能够抑制轨道等周边设备与线束的干涉的座椅框架。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座椅框架具备:一对轨道,其固定于车身且沿前后方向设置,而且,相互沿左右方向隔开配置;座垫框架,其以能够沿着所述轨道滑动的方式被所述轨道支承;固定部,其配置于一对所述轨道间且固定于所述轨道;以及变形自如的线束,其将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座垫框架相连,所述固定部具备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使露出于所述座垫框架侧的所述线束朝向一对所述轨道的左右方向中央。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实现如下效果。固定线束的第一固定部使露出于座垫框架侧的线束朝向一对轨道的左右方向中央。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露出于座垫框架侧的线束远离轨道。其结果为,在线束因沿着轨道的座垫框架的滑动而发生变形时,能够利用简易结构来抑制轨道等周边设备与线束的干涉。

根据第二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除第一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实现的效果外,还实现如下效果。线束具备:线束主体,其从座垫框架延伸设置;连接器,其固定于线束主体的顶端。从车身侧延伸设置的车身侧线束沿着嵌合轴嵌合于连接器的顶端。连接器固定于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线束主体固定于第一固定部。由此,在线束发生变形时,能够使负荷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线束的断线。

根据第三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除第二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实现的效果外,还实现如下效果。俯视时,固定于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器的嵌合轴与固定于第一固定部的部分的线束主体的轴心在彼此的延长线上交叉。因此,能够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将线束主体弯曲。由此,能够通过线束主体的弯曲程度的调整来吸收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线束的长度的偏差。其结果为,能够使负荷更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与连接器的连接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束的断线。

根据第四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除第三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实现的效果外,还实现如下效果。第二固定部使连接器的嵌合轴随着离开第一固定部而朝向一对轨道的左右方向中央。由此,连接器的顶端朝向离开轨道的方向,因此,能够在连接器的顶端侧与轨道之间确保作业空间。其结果为,能够容易地进行车身侧连接器向连接器的连接作业。

根据第五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除第二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实现的效果外,还实现如下效果。与设置的至少两条线束相对应,第二固定部在至少两处相互沿左右方向分离设置。俯视时,分别固定于两处第二固定部的连接器彼此的间隔随着趋向顶端而扩大。由此,能够在相邻的连接器之间确保作业空间,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车身侧连接器向连接器的连接作业。

根据第六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除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座椅框架实现的效果外,还实现如下效果。与设置的至少两条线束相对应,第一固定部在至少两处相互沿左右方向分离设置。俯视时,从两处第一固定部分别露出于座垫框架侧的线束与轨道形成的角度被设定为,在远离轨道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一侧比在接近轨道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一侧大。由此,线束向固定部的固定位置越接近轨道,越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露出于座垫框架侧的线束朝向远离轨道的方向。其结果为,在线束发生变形时,能够使轨道等周边设备与线束更不易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处的座垫的剖视图。

图4是固定部及轨道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线束的下方立体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座垫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座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侧视图。图2是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主视图。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上部(座椅靠背6)的图示。另外,各附图中的箭头u-d、l-r、f-b分别表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但是,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未必与搭载有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车身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一致。

如图1及图2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为搭载于汽车的滑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1具备:固定于车身(未图示)的一对轨道3、4;被轨道3、4支承并支承乘员的臀部的座垫5;成为乘员的靠背的座椅靠背6;以及固定于座椅靠背6的上端部并支承乘员的头的头枕7。

轨道3、4为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部件。轨道3、4相互沿车身的左右方向隔开配置。轨道3配置于车身的右侧,轨道4配置于车身的左侧。在轨道4固定有向轨道3侧延伸设置的固定部20。此外,不限于将固定部20固定于轨道4的情况,也可以将固定部20固定于轨道3。

座垫5通过使由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构成的座垫衬垫(未图示)支承于座垫框架8,并利用表皮材料(未图示)覆盖座垫衬垫而构成。座椅靠背6也同样,通过使由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构成的靠背衬垫(未图示)支承于靠背框架(未图示),并利用表皮材料(未图示)覆盖靠背衬垫而构成。在座垫框架8通过倾斜装置(未图示)可倾倒地连结有靠背框架(座椅靠背6)。座椅框架2主要通过座垫框架8、轨道3、4以及靠背框架构成。

座垫框架8具备以能够沿着轨道3、4滑动的方式被轨道3、4支承的一对滑动部9。通过乘员对操作构件(未图示)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以电动或手动的方式使座垫框架8(座垫5)的滑动部9相对于轨道3、4及车身沿着轨道3、4滑动。

在座垫框架8安装有线束10。线束10为用于将设置于座垫5(座垫框架8)或座椅靠背6的电气组件(未图示)与车身侧的设备连接的变形自如的配线。此外,作为设置于座垫5或座椅靠背6的电气组件,可举出电动倾斜装置、座椅加热器、就座传感器等。

线束10具备:作为配线的线束主体11;以及固定于线束主体11的顶端的连接器12。线束主体11为从电气组件露出的具有挠性的配线,其中途固定于座垫框架8。线束主体11从座垫框架8延伸设置,且挠曲配置于轨道3、4之间的空间。

连接器12为供从车身侧延伸设置的车身侧线束17(参照图3)嵌合于顶端的合成树脂制的大致筒状的部件。在此,车身侧线束17具备:作为配线的车身侧线束主体18;以及固定于车身侧线束主体18的顶端的车身侧连接器19。

通过沿着筒状的连接器12的中心轴即嵌合轴14将车身侧连接器19插入连接器12,从而将车身侧连接器19嵌合于连接器12。由此,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的电气组件与车身侧电连接。

固定部20为将从座垫框架8露出的线束10固定于轨道3、4侧的部件。由此,固定部20与座垫框架8通过变形自如的线束10相连。随着座垫框架8相对于轨道3、4的滑动,线束10拉伸或弯曲而发生变形。

固定部20配置于轨道3、4间。固定部20具备:通过螺栓21a固定于轨道4的连结部21;从连结部21的右侧(轨道3侧)的侧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22;以及从延伸设置部22的下缘朝向轨道3延伸设置的主体部23。连结部21、延伸设置部22及主体部23通过对一块板状的钢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接下来,参照图3、图4及图5对固定部20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是图1的iii-iii线处的座垫5的剖视图。图4是固定部20及轨道4的俯视图。图5是第一固定部25、第二固定部26及线束10的下方立体图。此外,在图4中省略了第一固定部25及第二固定部26的图示。

如图3及图4所示,主体部23为大致长方形状的部位。在主体部23,前缘的延伸设置部22侧以随着趋向延伸设置部22而向前方倾斜的方式伸出,从而形成伸出部24。伸出部24为用于使主体部23与延伸设置部22的连接部分增大而提高刚性,并且使主体部23相对于固定部20向轨道4的固定位置位于后方的部位。

在主体部23,贯穿板厚方向而形成有多个长孔状的嵌合孔23a~23j。嵌合孔23a~23e沿着主体部23的后缘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嵌合孔23f~23j沿着主体部23的前缘配置。嵌合孔23g~23j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就嵌合孔23f而言,至少一部分形成于伸出部24,且相对于嵌合孔23g~23j配置于前方。5个嵌合孔23a~23e与5个嵌合孔23f~23j分别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

嵌合孔23a~23e的长轴以随着离开各自前后对应的嵌合孔23f~23j而离开轨道4的方式倾斜。嵌合孔23f~23j的长轴以随着离开各自前后对应的嵌合孔23a~23e而离开轨道4的方式倾斜。此外,嵌合孔23a~23e的长轴彼此设定为平行,嵌合孔23f~23j的长轴彼此也设定为平行。

固定部20具备:固定线束主体11的第一固定部25;以及固定连接器12的第二固定部26。使用嵌合孔23a~23j将第一固定部25及第二固定部26安装于主体部23。

如图3及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25为合成树脂制的部件。第一固定部25具备:包围线束主体11并与外周紧贴的紧贴部27;以及从紧贴部27向下方突出的夹持部28。紧贴部27由从具有插入孔的头部27a延伸设置带部27b的捆扎带构成。将带部27b的顶端向一个方向插入至插入孔,通过利用带部27b将线束主体11束紧,从而紧贴部27紧贴于线束主体11。由此,第一固定部25不易沿着线束主体11移动,线束主体11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

夹持部28为嵌入嵌合孔23a~23e(参照图4)中的任一个的大致长圆柱状的部位。夹持部28的基端一体成形于头部27a。就夹持部28而言,长圆的长轴与紧贴于紧贴部27的部分(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平行配置。

此外,虽然线束主体11由多个弯曲部分与直线部分构成,但紧贴于直线的筒状的紧贴部27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构成为直线状。因此,紧贴于紧贴部27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被明确地定义,且与紧贴部27的中心轴相同。此外,也可以将紧贴部27整体构成为沿轴向弯曲,使紧贴于紧贴部27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弯曲。在该情况下,将紧贴部27的轴向中心处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的切线定义为轴心11a。

夹持部28的外形为与嵌合孔23a~23e的缘大致相同的形状,并形成为稍大。因此,使夹持部28发生压缩弹性变形而嵌入嵌合孔23a~23e。由此,易于将夹持部28嵌入嵌合孔23a~23e,同时能够通过嵌合孔23a~23e与夹持部28之间的摩擦力而使夹持部28不易从嵌合孔23a~23e脱离。

第二固定部26为合成树脂制的部件。第二固定部26具备:安装于连接器12的安装部29;以及从安装部29向下方突出的夹持部30。安装部29为将上下隔开的2块板材的后端连结起来的大致u字状的部件。通过将安装部29的上侧的板材插入开口于连接器12的后部(线束主体11侧)的安装孔(未图示),同时在2块板材之间夹持连接器12的一部分,从而将安装部29固定于连接器12。

夹持部30为嵌入嵌合孔23f~23j(参照图4)中的任一个的部位。夹持部30与安装部29一体成形。夹持部30具备:与安装部29相连并向下方突出的中央部30a;以及与中央部30a的顶端相连并向安装部29侧延伸形成的爪部30b。

中央部30a为与嵌合轴14的轴向平行配置的板状的部件。爪部30b为设置于中央部30a的板厚方向的两侧的一对部件。就爪部30b而言,一端与中央部30a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侧离开中央部30a而形成。爪部30b的外表面由倾斜面30c与台阶面30d相连而形成,其中,倾斜面30c随着从中央部30a的顶端趋向安装部29而沿板厚方向离开中央部30a,台阶面30d随着从倾斜面30c趋向安装部29而呈台阶状接近中央部30a。

在将夹持部30嵌入嵌合孔23f~23j时,通过倾斜面30c来引导夹持部30。而且,嵌入到嵌合孔23f~23j的夹持部30通过台阶面30d而防止脱出。通过从两侧抓住爪部30b而使其向中央部30a侧发生变形,从而能够将夹持部30从嵌合孔23f~23j中取下。

在固定部20固定有5条线束10。详细而言,固定于各线束10的第一固定部25的夹持部28及第二固定部26的夹持部30分别嵌入相互沿前后方向隔开配置的嵌合孔23a~23e及嵌合孔23f~23j。此外,虽然5条线束10的连接器12、固定于各线束10的第一固定部25及第二固定部26各自的形状不同,但功能相同,因此,作为同一部件进行说明。

线束主体11及连接器1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部25及第二固定部26而固定于主体部23。由此,在线束10(线束主体11)发生变形时,能够使负荷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其结果为,能够抑制线束10的断线。

通过嵌合孔23a~23e相对于轨道3、4的倾斜,从而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随着离开连接器12(第二固定部26)而朝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即,从第一固定部25露出于座垫框架8侧的线束主体11朝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25露出于座垫框架8侧的线束主体11远离轨道3、4。由此,能够在因沿着轨道3、4的座垫框架8的滑动导致线束10发生变形时,抑制轨道3、4等周边设备与线束10的干涉。

通过规定用于将线束主体11固定于轨道3、4侧的第一固定部25的朝向,不追加新的部件便能够得到该周边设备与线束10的干涉的抑制效果。即,在线束10发生变形时,利用简易的结构便能够抑制周边设备与线束10的干涉。

通过嵌合孔23f~23j相对于轨道3、4的倾斜,从而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随着离开线束主体11(第一固定部25)而朝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由此,由于连接器12的顶端朝向离开轨道4的方向,因此,能够在连接器12的顶端侧与轨道4之间确保作业空间。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车身侧连接器19向连接器12的连接作业。特别是对于接近轨道3、4而配置的连接器12而言,该效果显著。

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与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随着趋向彼此分离的方向而朝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即,俯视时,轴心11a的延长线与嵌合轴14的延长线相互交叉。由此,能够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将线束主体11整体弯曲。

在此,对轴心11a与嵌合轴14位于一条直线上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比固定于主体部23的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距离短时,线束10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产生拉伸应力。此时,由于持续向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施加负荷,因此,线束10容易发生断线。

另外,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比固定于主体部23的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距离长时,线束10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产生压缩应力。线束主体11局部强制弯曲,因此,持续向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施加负荷,线束10容易发生断线。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时,轴心11a的延长线与嵌合轴14的延长线相互交叉,因此,线束主体11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整体弯曲。特别是,越接近第一固定部25或第二固定部26,线束主体11的曲率越小。由此,能够使负荷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

而且,由于线束主体11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整体弯曲,因此,能够通过线束主体11的弯曲程度的调整来吸收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的长度的偏差。其结果为,能够使负荷更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因此,能够使线束10不易发生断线。

此外,优选为,俯视时,轴心11a的延长线与嵌合轴14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比第一固定部25靠前方且比第二固定部26靠后方。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主体11的曲线上出现拐点、或轴心11a的延长线与嵌合轴14的延长线之间的角度过大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将线束主体11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整体平缓地弯曲,因此,能够使线束10更不易断线。

另外,俯视时,轴心11a的延长线与嵌合轴14的延长线形成的角度优选在90°以上且160°以下的范围。而且,俯视时,轴心11a的延长线与嵌合轴14的延长线形成的角度更优选在100°以上且150°以下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在110°以上且140°以下的范围。

在俯视时轴心11a与嵌合轴14形成的角度低于90°的情况下,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弯曲的线束主体11的曲率过大,从而向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施加大的负荷。在俯视时轴心11a与嵌合轴14形成的角度大于160°的情况下,可能无法通过线束主体11的弯曲程度的调整来充分地吸收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的长度的偏差。因此,容易向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施加大的负荷。

通过将俯视时轴心11a与嵌合轴14形成的角度设定在90°以上且160°以下的范围,能够抑制线束主体11的曲率,同时易于吸收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的长度的偏差。其结果为,能够使负荷更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因此,能够使线束10更不易断线。

轴心11a与嵌合轴14形成的角度越大,越能够减小线束主体11的曲率,另一方面,越难以吸收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的长度的偏差。因此,通过将俯视时轴心11a与嵌合轴14形成的角度设定在100°以上且150°以下的范围,能够易于兼顾线束主体11的曲率的抑制以及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的线束10的长度的偏差的吸收。其结果为,能够使线束10更不易发生断线。同样,通过将俯视时轴心11a与嵌合轴14形成的角度设定在110°以上且140°以下的范围,能够使线束10更加不易发生断线。

接下来,参照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嵌合孔23a~23e的长轴(多个轴心11a)彼此设定为平行,嵌合孔23f~23j的长轴(嵌合轴14)彼此也设定为平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彼此不平行,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彼此也不平行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以下的说明。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座垫5的剖视图。此外,相对于图1~图5,在图6中示意性地表示各部。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部40架设于轨道3、4间。固定部40具备:分别固定于轨道3、4的左右一对连结部21、21;从连结部21、21的侧缘分别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22、22;架设于延伸设置部22、22的下缘的主体部41;以及固定于主体部41的多个第一固定部25及第二固定部26。连结部21、21、延伸设置部22、22及主体部41通过对一块板状的钢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主体部41为大致长方形状的部位。主体部41构成为左右对称。因此,下面,对主体部41的左侧(轨道4侧)进行说明,省略主体部41的右侧(轨道3侧)的说明。

在主体部41,前缘的延伸设置部22侧以随着分别趋向延伸设置部22而向前方倾斜的方式伸出,从而形成伸出部24。相对于伸出部24的前缘45,主体部41的前缘的其它部分为前缘46。俯视时,前缘46设定为垂直于轨道4。

在主体部41,贯穿板厚方向而形成有多个长孔状的嵌合孔41a~41h。嵌合孔41a~41d沿着主体部41的后缘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嵌合孔41e~41h沿着主体部41的前缘配置。嵌合孔41f~41h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就嵌合孔41e而言,至少一部分形成于伸出部24,且相对于嵌合孔41f~41h配置于前方。

嵌合孔41d、41h配置于主体部41的左右方向中央。在主体部41,在嵌合孔41d及嵌合孔41h的左右两侧分别在前后排列配置有嵌合孔41a~41c与41e~41g。嵌合孔41a~41c的长轴与嵌合孔41e~41g的长轴以随着彼此在前后方向上分离而离开轨道4的方式倾斜。

此外,配置于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的嵌合孔41d、41h的长轴形成为与轨道4平行。由此,通过将固定有线束主体11的第一固定部25嵌入嵌合孔41d,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25露出于座垫框架8侧的线束主体11的朝方不易接近轨道3、4中的任一方。其结果为,利用简易的结构便能够在因沿着轨道3、4的座垫框架8的滑动导致线束10发生变形时,抑制轨道3、4等周边设备与线束10的干涉。

另外,通过将固定有连接器12的第二固定部26嵌入嵌合孔41h,能够在俯视时使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与轨道3、4平行。如果俯视时嵌合孔41h中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与轨道3、4不平行,则与位于连接器12的顶端所朝向的一侧的其它的连接器12之间的作业空间变小。与此相对,通过在俯视时使嵌合孔41h中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与轨道3、4平行,能够防止与左右两侧的连接器12之间的作业空间偏向某一方而变小的情况。

对俯视时的嵌合孔41a~41c相对于轨道4的长轴的角度、嵌合孔41e~41g相对于轨道4的长轴的角度进行说明。此外,在嵌合孔41a、41e、嵌合孔41b、41f及嵌合孔41c、41g的附近设定分别与轨道4平行的假想线42、43、44。将长轴相对于该假想线42、43、44的角度设为长轴相对于轨道4的角度。

将嵌合孔41a相对于假想线42的角度θ1、嵌合孔41b相对于假想线43的角度θ2、嵌合孔41c相对于假想线44的角度θ3设定为依次减小。由此,固定于分别嵌入到嵌合孔41a~41c中的第一固定部25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相对于轨道4的角度θ1、θ2、θ3越接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越小。

因此,线束10向固定部40的固定位置越接近轨道4,越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25露出于座垫框架8侧的线束10朝向离开轨道4的方向。其结果为,在线束10发生变形时,能够使轨道4等周边设备与线束10不易发生干涉。

与嵌合孔41f相对于假想线43的角度θ5相比,嵌合孔41g相对于假想线44的角度θ6被设定为较大。由此,固定于分别嵌入到嵌合孔41f、41g中的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相对于轨道4的角度θ5、θ6越接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越大。

因此,嵌合孔41f侧的连接器12与嵌合孔41g侧的连接器12之间随着趋向各自的顶端而扩宽。其结果为,能够与相邻的连接器12之间确保作业空间,因此,能够使车身侧连接器19向连接器12的连接作业容易进行。特别是,即使在已经于相邻的连接器12连接有车身侧连接器19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将车身侧连接器19连接于连接器12。

嵌合孔41e相对于假想线42的角度θ4设定为比角度θ5、θ6大。在此,嵌合孔41f、41g接近在俯视时与轨道4垂直的前缘46而配置。与此相对,嵌合孔41e接近在俯视时随着离开前缘46而向前方倾斜的前缘45配置。因此,如果将角度θ4设定在角度θ5、θ6以下,则固定于嵌入到嵌合孔41e中的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顶端难以从前缘45向前方突出。在该情况下,在将车身侧连接器19连接于连接器12时,存在主体部41的伸出部24会干涉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手等,从而难以将车身侧连接器19连接于连接器12的可能。

通过将角度θ4设定为比角度θ5、θ6大,能够容易地使固定于嵌入到嵌合孔41e中的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顶端从前缘45向前方突出。其结果为,在将车身侧连接器19连接于连接器12时,能够使伸出部24不易干涉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手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车身侧连接器19连接于连接器12。

优选为,俯视时,将嵌合孔41e中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设定为与前缘45垂直。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嵌合孔41e中的连接器12的顶端从前缘45进一步向前方突出,因此,能够更易于将车身侧连接器19连接于连接器12。

接下来,参照图7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线束主体11通过第一固定部25固定于固定部20,连接器12通过第二固定部26固定于固定部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仅线束10的连接器12通过第一固定部52固定于固定部50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以下的说明。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座垫5的剖视图。此外,相对于图1~图5,在图7中示意性地表示各部。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固定部50具备:架设于轨道3、4间的板状的主体部51;以及固定于主体部51的多个第一固定部52。主体部51为大致长方形状的部位。主体部51构成为左右对称。因此,下面,对主体部51的左侧(轨道4侧)进行说明,省略主体部51的右侧(轨道3侧)的说明。

在主体部51,贯通板厚方向而形成有多个长方形状的嵌合孔51a~51c。嵌合孔51c配置于主体部51的左右方向中央。在嵌合孔51c的左右方向两侧分别沿左右排列配置有嵌合孔51a、51b。嵌合孔51a~51c使长边朝向前后方向配置。

嵌合孔51a、51b的长边以前方侧相对于后方侧接近轨道4的方式形成。此外,嵌合孔51a、51b的长边彼此形成为平行。嵌合孔51c的长边与轨道3、4形成为平行。

第一固定部52为使线束10固定于固定部50的合成树脂制的部件。此外,第一固定部5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固定部26相同。即,第一固定部52为将连接器12安装于主体部51的部件。

通过将固定线束10的第一固定部52嵌入嵌合孔51a、51b,以使连接器12的顶端朝向前方,从而使从第一固定部52露出于座垫框架8侧的线束主体11朝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固定部52露出于座垫框架8侧的线束主体11远离轨道3、4。其结果为,利用简易的结构便能够在因沿着轨道3、4的座垫框架8的滑动导致线束10发生变形时,抑制轨道3、4等周边设备与线束10的干涉。

虽然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推测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形状或材料为一例,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或材料。另外,对嵌合孔23a~23j、41a~41h、51a~51c的数量、第一固定部25、52、第二固定部26的数量可进行适当变更。

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搭载于汽车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将交通工具用座椅1应用于搭载在汽车以外的车辆(例如铁道车辆)或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座席。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在长孔状的嵌合孔23a~23j、41a~41h、长方形状的嵌合孔51a~51c嵌入有第一固定部25、52的夹持部28或第二固定部26的夹持部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3、41、51规定第一固定部25、52或第二固定部26的朝向,便可以对嵌合孔或夹持部的形状进行适当变更。例如,可以与椭圆状或多边形状等相对应地形成嵌合孔及夹持部。

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嵌合孔23a~23j、41a~41h、51a~51c或夹持部28、30,而是将第一固定部25、52或第二固定部26直接固定于主体部23、41、51。作为将第一固定部25、52或第二固定部26直接固定于主体部23、41、51的方法,例如可举出螺纹固定、粘接、一体成形等。

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第一固定部25及第二固定部26将线束10于两处固定于固定部20、4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第一固定部52将线束10于一处固定于固定部5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将线束10于三处以上固定于固定部20、40、50。在该情况下,固定于线束10的最靠座垫框架8侧的部位为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最靠连接器12的顶端侧的部位为第二固定部。

虽然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第二固定部26而使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以随着离开第一固定部25而朝向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的方式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将第二固定部26构成为,使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随着离开第一固定部25而离开轨道3、4的左右方向中央。在该情况下,通过固定于第二固定部26的连接器12的嵌合轴14的延长线与固定于第一固定部25的部分的线束主体11的轴心11a的延长线交叉,能够将线束主体11在第一固定部25与第二固定部26之间整体弯曲。其结果为,能够使负荷更不易作用于线束主体11与连接器12的连接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线束10的断线。

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以使连接器12的顶端朝向前方的方式将线束10固定于固定部20、40、5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以使连接器12的顶端朝向后方的方式将线束10固定于固定部20、40、50。

附图标记说明

2座椅框架

3、4轨道

8座垫框架

10线束

11线束主体

11a轴心

12连接器

14嵌合轴

17车身侧线束

20、40、50固定部

25、52第一固定部

26第二固定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