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4863发布日期:2018-12-22 09:00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综合管廊的入廊管线较多,其截面分为多个舱室,其中,城市供水、排水等大型管道单独布置在舱室内。在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存在两个问题:1)舱室空间狭小,无法进入大型机械设备;2)综合管廊属于地下空间,存在渗水隐患,因此舱室内会设置排水沟,由于舱室本身空间狭小,因此排水沟所在的地面必须利用起来,才能保证大型管道的正常运输,目前的施工方法是将排水沟进行填充,使地面保持水平,但该方法耗时耗工耗材,施工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该方法弥补了排水沟产生的高低差,不会出现较大晃动,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运输前,先制作运输车,其中,车架的前后端设有外挂点、顶部两侧设有限位块、底部两侧设有车轮,一侧的车轮为小轮且支撑在舱室底面、另一侧的车轮为大轮且支撑在排水沟底面,保证车架顶部齐平;运输时,在运输车的前后方设置卷扬机并将前后方卷扬机的钢丝绳分别与车架前后端的外挂点连接,将大型管道吊放在车架顶部两侧的限位块之间,利用卷扬机牵引运输车前进和后退,运输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将大型管道吊放至管道支墩上。

进一步地,限位块靠近大型管道的一面为弧形面或斜面。

进一步地,外挂点位于车架前后端的底部中央。

进一步地,车架包括四方体的框架和斜撑。

进一步地,车架由槽钢拼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方法利用大轮和小轮的高低差,弥补了排水沟产生的高低差,保证了车架顶部的齐平,同时,利用卷扬机在前后方牵引运输车移动,由于双向受力,所以不会出现较大晃动,保证了运输的质量;该方法所需设备尺寸小,便于辗转,而且操作步骤简单,因此,工作效率高;该方法中的运输车制作简单,可复重周转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经过管道接出井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到达管道支墩附近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运输车放置大型管道时的示意图。

图中:1-大型管道;2-限位块;3-车架;4-大轮;5-外挂点;6-小轮;7-管道接出井;8-管道支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运输前,先制作运输车,其中,车架3的前后端设有外挂点5、顶部两侧设有限位块2、底部两侧设有车轮,一侧的车轮为小轮6且支撑在舱室底面、另一侧的车轮为大轮4且支撑在排水沟底面,保证车架3顶部齐平;运输时,在运输车的前后方设置卷扬机并将前后方卷扬机的钢丝绳分别与车架3前后端的外挂点5连接,将大型管道1吊放在车架3顶部两侧的限位块2之间,利用卷扬机牵引运输车前进和后退,运输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将大型管道1吊放至管道支墩8上。该方法利用大轮4和小轮6的高低差,弥补了排水沟产生的高低差,保证了车架3顶部的齐平,同时,利用卷扬机在前后方牵引运输车移动,由于双向受力,所以不会出现较大晃动,保证了运输的质量;该方法所需设备尺寸小,便于辗转,而且操作步骤简单,因此,工作效率高;该方法中的运输车制作简单,可复重周转使用,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2靠近大型管道1的一面为弧形面或斜面。这种设计,使得限位块2不必过分往外侧移动,较少了运输车的整体尺寸。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挂点5位于车架3前后端的底部中央。外挂点3即受力点,将受力点设在车架3前后端的底部中央,防止了受力不均匀倾翻,提高了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架3包括四方体的框架和斜撑。车架3由槽钢拼接而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14#槽钢)。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施工中大型管道的运输方法,运输前,先制作运输车,其中,车架的前后端设有外挂点、顶部两侧设有限位块、底部两侧设有车轮,一侧的车轮为小轮且支撑在舱室底面、另一侧的车轮为大轮且支撑在排水沟底面,保证车架顶部齐平;运输时,在运输车的前后方设置卷扬机并将前后方卷扬机的钢丝绳分别与车架前后端的外挂点连接,将大型管道吊放在车架顶部两侧的限位块之间,利用卷扬机牵引运输车前进和后退,运输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将大型管道吊放至管道支墩上。该方法弥补了排水沟产生的高低差,不会出现较大晃动,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曾文洋;吴红来;刘明周;易孝斌;廖红玉;朱向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6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