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硫化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4327发布日期:2019-03-20 01:2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硫化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槽的槽底形成有突起的充气轮胎以及轮胎硫化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中,为了通知基于磨损的轮胎更换时期,而在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中沿轮胎周向配置有从该槽底突出的多个磨损指示器。一般来说,充气轮胎的胎面部形成为厚度基本相同。但是,在磨损指示器附近,为了形成磨损指示器而需要比其它部分多的橡胶,且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橡胶不足而导致橡胶流动变差、在磨损指示器自身以及其周边发生进气。

在日本专利公开2010-234559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轮胎,其在周槽的槽底形成有用于指示基于轮胎磨损的更换时期的磨损指示器(突起),为了消除磨损指示器造成的橡胶不足,而在周槽侧面设置有凹部,并将与该凹部对应的橡胶填充至磨损指示器。但是,周槽侧面的凹部由于向接地面开口而有损美观。

这样的问题不限于设置于主槽的磨损指示器,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2003-251632号公报所示的结构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该例具有如下的结构:通过在模具的配合面设置凹陷,从而作为轮胎来说,不仅在主槽,而且主槽以外的周槽中也形成有突起,其中,该周槽为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无损于美观并能够减少进气的充气轮胎以及轮胎成型用模具。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

周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划分接地面;以及

突起,其从所述周槽的底面突出,且连接在位于所述突起的槽宽方向两侧的两个槽侧壁之间,

所述两个槽侧壁中至少一侧的槽侧壁具有:在俯视视角下与所述突起相邻的第一区域、存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槽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区域、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作为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

所述第一区域的槽侧壁与所述接地面的交叉部即边缘部由于所述第一锥形平坦面而切除得比所述第二区域的槽侧壁与所述接地面的交叉部即边缘部多。

(三)有益效果

这样,通过由作为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切除,因此能够将多余的橡胶用于形成突起,减少在突起自身以及突起3周边发生的因橡胶不足而引起的进气。

而且,由于第一锥形平坦面是边缘部的倒角,因此与向接地面开口的切口相比,接地面形状没有变化,能够避免美观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立体图、a-a部位剖视图、以及b-b部位剖视图。

图2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2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b-b部位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立体图、a-a部位剖视图、以及b-b部位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立体图、a-a部位剖视图、以及b-b部位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由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组合而成的方式的周槽的突起周边的形状的立体图、a-a部位剖视图、以及b-b部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中,“ld”表示周槽1的槽长度方向,“wd”表示周槽1的槽宽方向。

虽未图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与通常的充气轮胎同样地具有:一对胎圈芯、卷绕该胎圈芯并形成圆环形状的胎体、配置于该胎体的冠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带束层、以及配置于该带束层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胎面部。如图1所示,在该胎面部至少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槽1。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槽1划分接地面2,作为陆部在胎面部形成有肋条。当然,还可以在胎面部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槽,作为陆部在胎面部形成胎块。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槽1是具有作为从底面10突出的突起3的twi(轮胎磨损指示器)的主槽。突起3将周槽1的槽侧壁11彼此连接。但是,本发明中的周槽只要具有从槽底突出的突起,则并不限于主槽。

如图1和图2a、图2b所示,在位于突起3的槽宽方向wd两侧的两个槽侧壁11形成有相互面对的一对切口4。切口4未到达接地面2而在槽侧壁11内闭合,未向接地面2开口。如图2a、图2b所示,在俯视视角下,切口4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1大于等于突起3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2。图2a示出切口4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1与突起3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2相同的例子。图2b示出切口4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1比突起3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2大的例子。

如果l1<l2,则认为向突起3填充的橡胶不充足,减少在突起3自身发生进气(缺胶(日语:ベア))的效果减弱。与l1=l2相比,优选l1>l2。如果l1>l2,则能够缩短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切口4的长度d1,在从模具拔出轮胎时减少卡挂,能够减少轮胎裂缝的产生。另外,如果l1>l2,则存在因形成切口4而多余的橡胶量大于形成突起3所需的橡胶量的倾向,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减少突起3自身的进气的效果。

优选在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截面(图1所示)中,一对切口4的截面积s1的合计值(s1×2)大于等于突起3的截面积s2。如果满足该条件,则一对切口的体积大于等于突起的体积。当然,即使一对切口4的截面积s1的合计值(s1×2)小于突起3的截面积s2,也会产生进气抑制效果。

如图1所示,优选切口4的下表面4a位于与突起3的上表面相同的深度,或者位于比突起3的上表面浅的位置。这是由于:如果切口4的下表面4a位于比突起3的上表面深的位置,则难以从模具中拔出轮胎,有可能导致裂缝。另外,如果切口4的下表面4a相对于突起3的上表面越浅,则对突起3的橡胶补充效果就越弱,因此优选切口4的下表面4a与突起3的上表面平齐。

[变形例]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没有在接地面2与槽侧壁11交叉的边缘部设置作为倒角的锥形平坦面,但是可以在位于周槽1的两侧的两个边缘部中的至少1个边缘部设置锥形平坦面。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切口4的长度d1是恒定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以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切口4的长度d1随着从周槽1的较浅侧朝向较深侧而变大的方式形成切口4。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当从模具拔出轮胎时,能够减少切口4的卡挂,能够减少裂缝的产生。

切口4的截面形状不受限定,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以举出矩形状、三角形、部分圆弧状等。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4、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周槽1形成有突起3,但是没有形成切口4。如图4、图5所示,在位于突起3的槽宽方向wd两侧的两个槽侧壁11与接地面2交叉的部位存在两个边缘部5。槽侧壁11具有:在俯视视角下与突起3相邻的第一区域ar1、存在于第一区域ar1的槽长度方向ld两侧的第二区域ar2。在第一区域ar1形成有作为边缘部5的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13,在第二区域ar2形成有作为边缘部5的倒角的第二锥形平坦面14。第一锥形平坦面13与第二锥形平坦面14相比,相对于接地面2的角度较大,以使得相对于接地面2更立起。在图中,第一锥形平坦面13相对于接地面2的角度α比第二锥形平坦面14相对于接地面2的角度β大。由此,第一区域ar1的边缘部5由于第一锥形平坦面13而切除得比第二区域ar2的边缘部5多。

优选在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截面(图4)中,由第一锥形平坦面13切除的第一区域ar1的边缘部5的截面积s3大于等于突起3的截面积s4。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则能够利用由第一锥形平坦面切除而多余的橡胶量来补充因形成突起而不足的橡胶量。当然,即使s3<s4也会产生进气抑制效果。

更详细地说明图4、图5的例子的周槽1的形状。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具有在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中在槽长度方向ld上相连的第三壁面12。在第一区域ar1,第一锥形平坦面13从第三壁面12朝向接地面2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具有从第三壁面12朝向接地面2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的第二锥形平坦面14。如上所述,第一锥形平坦面13与第二锥形平坦面14相比,相对于接地面2的角度较大,以使得相对于接地面2更立起。

此外,虽然在图4、图5的例子中是在两个槽侧壁11形成有第一锥形平坦面13,但是也可以仅在单侧的槽侧壁11形成有第一锥形平坦面13。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6、图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周槽1形成有突起3,但是没有形成切口4。如图6、图7所示,在位于突起3的槽宽方向wd两侧的两个槽侧壁11与接地面2交叉的部位存在两个边缘部5。槽侧壁11在具有:在俯视视角下与突起3相邻的第一区域ar1、存在于第一区域ar1的槽长度方向ld两侧的第二区域ar2。在第一区域ar1形成有作为边缘部5的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13。在第二区域ar2没有形成作为边缘部5的倒角的锥形平坦面。通过仅在第一区域ar1形成有作为边缘部5的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13,使得第一区域ar1的边缘部5由于第一锥形平坦面13而切除得比第二区域ar2的边缘部5多。

优选在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截面(图6)中,由第一锥形平坦面13切除的第一区域ar1的边缘部5的截面积s3大于等于突起3的截面积s4。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则能够利用由第一锥形平坦面切除而多余的橡胶量来补充因形成突起而不足的橡胶量。当然,即使s3<s4也会产生进气抑制效果。

更详细地说明图6、图7的例子的周槽1的形状。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具有在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中在槽长度方向ld上相连的第三壁面12。在第一区域ar1,第一锥形平坦面13从第三壁面12朝向接地面2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在第二区域ar2,第三壁面12朝向周槽1的较浅侧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

此外,虽然在图6、图7的例子中是在两个槽侧壁11形成有第一锥形平坦面13,但是也可以仅在单侧的槽侧壁11形成有第一锥形平坦面13。

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组合。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组合。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会增强减少进气的效果。

<轮胎成型用模具>

用于成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在轮胎成型面具有至少与周槽1、突起3以及切口4对应的模具侧凹凸部。

用于成型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在轮胎成型面具有至少与周槽1、突起3以及第一锥形平坦面13对应的模具侧凹凸部。

用于成型组合了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或者组合了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在轮胎成型面具有至少与周槽1、突起3、切口4以及第一锥形平坦面13对应的模具侧凹凸部。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周槽1,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划分接地面2;突起3,其从周槽1的底面10突出,且连接在位于突起3的槽宽方向wd两侧的两个槽侧壁11之间;以及一对切口4,其形成于两个槽侧壁11且相互面对。切口4未到达接地面2而在槽侧壁11内闭合。切口4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1大于等于突起3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2。

这样,在位于突起3的槽宽方向wd两侧的两个槽侧壁11形成有相互面对的成对的切口4,切口4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1大于等于突起3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2,因此能够将因切口4而多余的橡胶用于形成突起3,并在突起3自身以及突起3周边减少因橡胶不足而引起的进气。

而且,由于切口4未到达接地面2而在槽侧壁11内闭合,因此能够避免因切口4向接地面2开口而使接地面2的形状发生变化、有损于美观。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截面中,一对切口4的截面积s1的合计值(s1×2)大于等于突起3的截面积s2。

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则一对切口4的合计的体积大于等于突起3的体积,因此,因切口4而多余的橡胶量大于因形成突起3而不足的橡胶量,因此能够向突起3补充足够的橡胶,进一步减少因橡胶不足而引起的突起3自身的进气。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切口4的长度d1随着从周槽1的较浅侧朝向较深侧而变大。

根据该结构,当从模具拔出轮胎时,能够减少切口4的卡挂,能够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切口4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1比突起3的槽长度方向ld的长度l2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缩短沿着周槽1的槽宽方向wd的切口4的长度d1,在从模具拔出轮胎时减少卡挂,能够减少裂缝的产生。而且,存在因切口4而多余的橡胶量大于形成突起3所需的橡胶量的倾向,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减少突起3自身的进气的效果。

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有:周槽1,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划分接地面2;以及突起3,其从周槽1的底面10突出,且连接在位于突起3的槽宽方向wd两侧的两个槽侧壁11之间。两个槽侧壁11中至少一侧的槽侧壁11具有:在俯视视角下与突起3相邻的第一区域ar1、存在于第一区域ar1的槽长度方向ld两侧的第二区域ar2、以及形成于第一区域ar1的作为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13。第一区域ar1的槽侧壁11与接地面2的交叉部即边缘部5由于第一锥形平坦面13而切除得比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与接地面的交叉部即边缘部5多。

这样,通过由作为倒角的第一锥形平坦面13切除,因此能够将多余的橡胶用于形成突起3,减少在突起3自身以及突起3周边发生的因橡胶不足而引起的进气。而且,由于第一锥形平坦面13是边缘部5的倒角,因此与向接地面2开口的切口相比,接地面形状没有变化,能够避免美观受损。

在第二或第三实施方式中,由第一锥形平坦面13切除的第一区域ar1的边缘部5的截面积s3大于等于突起3的截面积s4。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由第一锥形平坦面13切除而多余的橡胶量来补充因形成突起3而不足的橡胶量,减少因橡胶不足而引起的进气。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具有在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中在槽长度方向ld上相连的第三壁面12。在第一区域ar1,第一锥形平坦面13从第三壁面12朝向接地面2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具有从第三壁面12朝向接地面2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的第二锥形平坦面14。第一锥形平坦面13与第二锥形平坦面14相比,相对于接地面2的角度较大,以使得相对于接地面2更立起。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边缘部5整体设置有锥形的设计中实现基于第一锥形平坦面13的进气减少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的槽侧壁11具有在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中在槽长度方向ld上相连的第三壁面12。在第一区域ar1,第一锥形平坦面13从第三壁面12朝向接地面2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在第二区域ar2,第三壁面12朝向周槽1的较浅侧延伸并与接地面2交叉。

根据该结构,在不以边缘部5整体设置有锥形为前提的设计中,能够实现基于第一锥形平坦面13的进气减少效果。

用于成型上述任一所述的充气轮胎的轮胎成型用模具,在轮胎成型面具有与周槽1、突起3以及切口4对应的模具侧凹凸部。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以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可以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结构用于其它任意的实施方式。各部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